強化虛擬貨幣全鏈條監管

強化虛擬貨幣全鏈條監管
2021年11月18日 05:14 媒體滾動

  原標題:強化虛擬貨幣全鏈條監管

  虛擬貨幣價格坐過山車早已不罕見,但從種種跡象來看,近期借由某部熱播網劇而躥紅的“魷魚幣”更像是一場“砸盤”騙局。

  發行方原本聲稱“魷魚幣”可用來參與多重游戲,最終勝出的玩家還可獲得更多幣作為獎勵。然而,玩家們還沒等到游戲正式開放,就先等來了疑似發行方兌幣離場的消息。僅5分鐘,數百萬美元市值蒸發,4萬余購買者手中的“魷魚幣”變得幾乎一文不值。還有交易所發出風險提示,稱該幣并非網劇出品方官方認證IP,只是使用了同一名字。

  從目前看,不少幣圈“砸盤局”都遵循雷同的套路:先是造幣,之后通過包裝炒作、尋找投資、莊家操盤等手段,使幣價在短期內迅速拉升,最后高位拋幣進行“收割”。這些發幣項目,看似在追逐熱點,實則為了圈錢套利。不少項目因為急于發幣,包裝粗糙,有的完全不提及技術層面,還有的弄虛作假,連項目文書也不乏文法錯誤。

  其實,一款所謂“貨幣”需要通過蹭熱點的方式營銷,本身就令人覺得荒誕。通常認為,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本質上是解決交易流動性的信用合約。貨幣要想實現自身的多種職能,一是應有足夠的信用背書,如國家主權,二是應追求幣值的基本穩定。反觀虛擬貨幣,一無信用支持,二無穩定價格,雖被叫作“貨幣”,但購買者離場時還是會將其兌換為主權貨幣,才算“落袋為安”。由此看來,“貨幣”二字只是形式,虛擬貨幣的實質仍是資產,且具有高風險。

  虛擬貨幣的兩方面特性導致它極易被投機者利用,從事炒作甚至非法活動。一是這類貨幣普遍沒有實際價值支撐,因此其價格漲幅受市場情緒影響較大,容易成為投機標的;二是匿名性、去中心化和點對點交易的特性,使得開發者身份不易明確,開發者的發幣動機也難以分辨。

  從某種程度上說,虛擬貨幣猶如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就成為滋生詐騙、傳銷、洗錢等非法行為的溫床。類似的非法事件頻繁發生,不但嚴重危害個人財產安全,更極大地擾亂經濟金融秩序。對普通人而言,避免被騙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參與交易。對監管部門而言,監管做到不留縫隙、不留余地,頗為重要。

  今年9月,人民銀行等多部門發布通知,明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同時構建對虛擬貨幣的全鏈條監管。通知還明確,開展法定貨幣與虛擬貨幣兌換業務、虛擬貨幣之間的兌換業務、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虛擬貨幣、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價服務等非法金融活動,一律嚴格禁止,堅決依法取締。

  由于虛擬貨幣交易和發行平臺在境外,給根治其相關活動帶來諸多不便。下一步,監管部門應繼續阻斷境外虛擬貨幣在境內落地的渠道,同時從切斷支付途徑、處置相關網站、加強相關市場主體登記和廣告管理等方面綜合施策,將虛擬貨幣可能帶來的非法行為長久隱匿在“魔盒”之中。

  (經濟日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于勝男

虛擬貨幣 鏈條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2 芯導科技 688230 --
  • 11-22 觀想科技 301213 31.5
  • 11-22 鼎陽科技 688112 --
  • 11-18 炬芯科技 688049 42.98
  • 11-18 三羊馬 001317 1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