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理財風波不斷:買者自負 賣者更應有責 (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2:25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理性看待銀行理財 如果理財產品收益不錯,上述問題投資者也許不會深度責難,然而收益的日漸慘淡終于給投資者找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 但是這些頻現的零收益、負收益產品究竟應該以一種怎樣的眼光看待呢? 光大銀行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張旭陽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收益獲得的方式不同可以分為三類,每一種理財產品,信息披露,風險揭示、收益提示都不盡相同。 第一種是無風險套利產品,例如某些投資于債券市場的銀行理財產品,或者與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的理財計劃,如打新股產品。第二種是收益來源于風險溢價的產品,如結構性理財。第三種產品收益來源于交易能力,如銀行類基金產品。 張旭陽認為,三類產品從設計機理上差別較大,因此在信息披露上也應該有所區別。例如,對銀行發行的類基金產品,銀行應該每天公布產品凈值,向客戶公布資產配置方案;對第一類產品,銀行要給予風險揭示;對第二類產品,要對客戶進行詳細介紹,使客戶有正確的預期。 張旭陽表示,對于不同類型的產品其業績比較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如投資資本市場的產品,評價其好壞,參照系應該是股票市場、公募股票型基金。 業內人士坦承,某些產品出現虧損,既有市場的原因,也有銀行自身的問題。如某銀行的一只結構性理財產品與四只金融股掛鉤,同漲同跌即可獲取高收益。設計者沒有考慮到,掛鉤對象之一的招行作為零售銀行盈利能力更強一些,中銀國際是在香港上市的銀行,受到國際市場影響更大一些,按照設計者簡單地將金融股進行歸類的方法設計產品,這顯然不盡科學。張旭陽表示,這正是下一步銀行要加強的主要方向,結構性產品應事先深入論證它的可行性。 何處是正途 對于銀行理財產品遭遇的現狀,不論是銀行業內人士還是專家學者都表示了擔憂。 “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負收益并不是最可怕的,某些銀行分支行為了挽留客戶,采取變相補償,這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危險的信號:就是投資有人兜底,有人救市,如果這樣的觀念形成,所有的銀行理財將面臨很大的體系風險。”興業銀行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李民如是說。他認為,個別銀行出現的風險案例不足以影響銀行業理財市場發展的大趨勢,銀行間理財市場對投資者的貢獻遠遠大于投資者的波動。 專家學者更希望監管者發揮作用。郭田勇表示,目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問題已經開始暴露,風險已經開始顯現,在商業銀行規范產品營銷、加強信息披露的同時,也需要監管部門加強外部監管。 目前,適用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管規范有兩個,即銀監會2005年發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張旭陽表示,《暫行辦法》和《指引》主要強調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但是在產品設計和投資方面規范得并不全面。 針對現在存在的銀行理財產品營銷不當和信息披露不全面問題,郭田勇認為,監管部門有必要在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發布和信息披露方面進行規范,有些方面甚至需要提出標準化的要求。 其實,《暫行辦法》和《指引》已經強調了商業銀行應向投資者充分揭示風險,并公布理財計劃投資的詳細情況,但實際操作中某些銀行執行不到位。對此,北京博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崇宇認為,監管部門對于銀行告知義務的范圍規定不夠明確,希望銀監會細化相關條款,特別是涉及告知義務的條款,目前強制性告知義務太少了。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