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報告如何影響股市?七大公募大咖姚志鵬、鄒唯、肖瑞瑾、張峰、程洲、高楠、唐雷最新發聲!

總理報告如何影響股市?七大公募大咖姚志鵬、鄒唯、肖瑞瑾、張峰、程洲、高楠、唐雷最新發聲!
2022年03月08日 06:48 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 重磅解讀!總理報告如何影響股市?七大公募大咖姚志鵬、鄒唯、肖瑞瑾、張峰、程洲、高楠、唐雷最新發聲!

  記者 方麗 張燕北

  隨著一年一度的“兩會”召開,市場進入“兩會”時間。

  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增長目標為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預期目標3%左右,并對今年的重點工作做了部署。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國際局勢突變的復雜背景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到底對股市運行帶來怎樣的影響?會有哪些中長線的投資機會?A股市場持續震蕩后下一步又將作何演繹?

  中國基金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知名基金經理進行解讀,把脈政策動向,剖析投資機會。

  記者專訪了博時權益投資四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肖瑞瑾,

  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成長風格投資總監姚志鵬,

  國泰國泰主動權益投資三部負責人基金經理程洲,

  農銀匯理基金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張峰,

  匯安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權益投資官鄒唯,

  恒越基金權益投資總監高楠,

  東方阿爾法基金助理總經理、研究部總監、基金經理唐雷。

  博時權益投資四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 肖瑞瑾

  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成長風格投資總監 姚志鵬

  國泰國泰主動權益投資三部負責人基金經理程洲

  農銀匯理基金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張峰

  匯安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權益投資官 鄒唯

  恒越基金權益投資總監 高楠

  東方阿爾法基金助理總經理、研究部總監、基金經理 唐雷

  接受采訪的基金經理普遍表示,在全球經濟形勢艱難的情況下,經濟增速5.5%左右目標略超出預期,彰顯出政府的信心和決心,預計今年經濟穩增長會在新老基建和消費方面發力,認為“穩增長”成為2022年投資的主線。

  更關注宏觀經濟總基調和政策部署方向

  中國基金報記者:目前A股進入“兩會時間”,從投資角度出發,哪些“兩會”內容是您比較關注關心的?

  肖瑞瑾:“兩會”需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分別是方向,總量和結構。首先是方向,我們看到2022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表明了2022年中央層面對經濟增長的信心,“穩增長”將是今年資本市場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其次是總量,專項債券額度3.65萬億和包括跨年度調節預算后的赤字率2.8%,表明今年財政支出的強度得到有力支撐,同時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的增速也是近年新高。第三是結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數字經濟新基建、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和能源低碳轉型,這也指明了資本市場結構性投資機會的大方向。

  姚志鵬:“兩會”是政策最為密集集中發布的時期,以《政府工作報告》為核心的一系列年度經濟政策和官方表述陸續公布,都將需要市場密集解讀和消化。無論是中短期的經濟運行目標,還是中長期的戰略安全導向,都對我們投資的中長期方向和中短期運行節奏有較為明確的指導意義。

  程洲:我們重點關注穩增長主線,貨幣政策變化等。

  張峰:兩會提出的全年政府工作目標與任務對全年經濟與投資有較強的指引意義。在較高的經濟增長目標之下,政策的發力點和產業政策對未來投資方向都需要重點跟蹤。

  總量政策繼續釋放積極信號,重在提升效能;貨幣政策總量與結構并重,奠定流動性寬松基調;財政方面,赤字率雖下調至2.8%,但支出力度、減稅降費規模均有可觀提升;地產以穩為主,消費延續擴內需基調。

  從重點任務部署來看,重點提及“穩市場主體保就業”、“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擴大內需”、“鄉村全面振興”、“對外開放”、“綠色低碳”、“保障和改善民生” 等相關重點工作任務。

  以下領域值得關注:一是擴內需,今年的政策重點在于擴大消費,增加有效投資,新增區域協調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兩個抓手;二是高質量發展與科技創新,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補鏈強鏈,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數字經濟也被提及;三是綠色低碳方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并留有適當彈性,還明確對國家重大項目要實行能耗單列。

  鄒唯: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政府在“兩會”報告中對宏觀經濟的規劃和展望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內容。具體來看有兩方面,一是總量層面的指引和表述,二是政策層面的表述,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一些具體行業政策層面的表述。

  高楠:政府工作報告目標基本符合此前宏觀預期,我們比較關心5.5%經濟增速目標的落地方式與程度,以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進一步出臺的貨幣、財政和各類產業政策,包括降準降息的寬松預期再度興起等。

  要實現5.5%的增速目標,消費確實較難發力,因為實物消費是順周期行為,地方政府財力不支持美國式發錢刺激,而服務消費受防疫政策影響,但防疫政策中短期恐較難有明顯變化,倒推測算地產投資增速需要為正。而從今年前兩月高頻數據看,地產銷售和投資預計同比增速仍為負,地產政策松動確實有必要性,未來地方地產政策的調整主要觀察包括省會在內的二線城市。

  唐雷: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是舉國關注的年度大事件,尤其是李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引了國家未來一年的工作方向和政策措施,對我們投資也有比較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比較關注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宏觀經濟總基調,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等具體的宏觀經濟政策;二是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政策方向,這些方向可能對未來一年的投資有一定的指向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從總體上是前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延續、細化和落實,穩增長的要求非常強,GDP增速目標定在5.5%左右,體現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調,達到了市場預期的上限。

  工作報告蘊含多維度機遇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如何解讀今年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蘊含哪些投資機會?

  姚志鵬:我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年GDP5.5%增速目標的最終確定傳遞的信號意義仍是最大的,其他政策細節和結構方向的解讀前提都基于此。此前受到一季度經濟數據、房地產投資銷售情況、民營房企信用風險、海外地緣形勢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市場對于寬信用、穩增長的政策決心是有分歧和動搖的。

  但此次5.5%的經濟目標,很明確傳達信號即自上而下“穩增長”的決心沒有改變,這有助于消除市場疑慮;而且在開年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仍然貼合努力能達到的增長上限預期,說明政策的力度從方向上更有可能是超預期的。

  當前整個市場處在相對弱勢的運行狀態,市場短期處于一個資金流出的減量博弈環境中,要扭轉目前的趨勢需要更多耐心和時間,也需要更多的基本面數據的驗證和確認。國際地緣沖突爆發后,導致全球通脹風險概率在上升,從能源價格開始傳導的成本推升型通脹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企業利潤從上游向中下游傳導的趨勢暫時回受到一定壓力。但是兩會相關政策的推出,一方面夯實了對經濟增長的信心,另一方面隨著具體措施的逐步落地,也將能夠穩定住市場的風險偏好。

  另外,“穩增長”并不意味著中國將重新回到以房地產投資驅動的舊的增長路徑之中,中國的中長期增長引擎,必然要依賴于產業變革和技術升級等長期驅動力,以及在這些領域中的優秀公司,而這也是我們認為的機會所在。

  肖瑞瑾:我們對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看法正面,一方面表明了決策層穩增長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多次強調了能源低碳轉型和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新基建的重要性。特別地,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政策指導下,疫情防控將更好平衡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些都是有利于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的因素。

  從投資角度看,我們從兩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穩增長主線,我們預計新基建和房地產產業鏈消費環節的恢復將是較好的投資機會,特別是與能源低碳轉型的綠電和電網投資改造,將是具備顯著吸引力的環節,此外家具建材等環節也將受益于房地產消費行業的企穩。其次是碳中和、科技創新主線,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這將有利于相關行業的長期穩健發展。

  程洲:從兩會報告大的方向來看,基本都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從經濟目標來看,今年目標為5.5%左右,政策也明確提出了,今年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5.5%的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從政策儲備上,財政與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主要依賴于中央財政發力,地方隱性債務仍然受限。重要財政今年赤字率2.8%,專項債3.65萬億,符合預期,但是由于去年多收少支,從今年安排的實際財政支出增速而言,預計會比去年多出2萬億,支出增速將達到8.1%,去年實際為0.3%。

  從方向上來看,為十四五重點工程、減稅降費,后移部分品目消費稅征收環節改革表述變為“穩妥推進”。貨幣政策而言,近期一直在發力的路上,本次重點提到了“擴大新增貸款規模”,這也符合近期央行的政策方向,是在信貸和社融上。降準降息近期預計有所增加,從政策操作上,目前海外的確并不約束國內降準降息。

  房地產而言,依然是今年穩增長最重要的抓手。政策方向已經明確,主要提到了“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是2014年后首次在兩會報告提到商品房,關注近期新提的“新市民”概念。消費關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站。新基建關注冷鏈物流、5G等數字經濟、大數據中心。

  張峰: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的核心還在于“穩”。和以往政府工作報告相比,今年穩增長保就業壓力較大,政策對經濟,對資本市場較為友好。另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對于數字經濟、三胎政策、糧食安全、資本市場改革等議題也給予了較高關注。結合產業政策來看,核心亮點在于幾方面:

  一是穩增長,重點投向主要指向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管網更新改造等領域。

  二是數字經濟。報告要求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東數西算”、信息基建是數字經濟的主要抓手。

  三是擴內需與消費。餐飲、住宿、零售、旅游、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這些行業的景氣修復也值得關注會。

  鄒唯:首先,從總量角度來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5.5%左右,新增就業目標1100萬人以上。這個是略高于市場之前的預期的,或者說對市場的預期有比較好的托底作用。今年我們整體宏觀經濟增長還是“穩”字當頭,不會有經濟失速的系統性風險,所以這個會對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有一定的穩定和提升。

  其次,從政策層面來看,穩增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說明今年的政策會更加積極有為,另一方面,穩增長和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會有機結合起來,政策會更加強調因地制宜,更加尊重客觀規律,長短結合。

  唐雷:穩增長是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核心要求,體現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上,力度都會逐步加大。

  對A股市場的整體運行趨勢而言,我們更關注貨幣政策。今年的貨幣政策表述有一些邊際變化,穩健仍然是基調,但是提到要加大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以及發揮貨幣政策供給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所以后續在穩增長背景下,我們預計將會出現多次降準和降息。另外,報告提到擴大新增貸款的規模,去年是 20 萬億左右,預計今年在 22 萬億以上,樂觀情況下可能達到24萬億。

  基于貨幣政策相對偏寬松的表述,我們判斷宏觀經濟的流動性環境將會進一步改善,社融增速將穩步提升至11%以上。對A股市場來說,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將會推動市場整體估值中樞上移,市場在今年有可能迎來比較好的指數型的投資機會。

  高楠:政府工作報告本身還是一個相對宏觀層面的文件,蘊含的投資機會更多在方向的指引,可重點關注報告中相比于去年的一些新提法或邊際力度變大的表述,比如數字經濟、家電、消費者服務、專精特新、水利工程、能源基礎設施、碳中和等,相關領域的增量表述會使市場對具體行業和企業預期改善,包括原材料、關鍵零部件、大型風光電基地、電網、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水治理及地下管廊、綠色智能家電等。

  今年以來市場對數字經濟的重視提升,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及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板塊本身可能受益于寬松的貨幣環境而抬升估值。我認為數字經濟是一個范疇,一個傳統的企業如果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提升了生產效率,也算是數字經濟,它可以囊括各個行業,關鍵還是要看企業的增長空間和增長確定性。當然,跟隨國家政策布局還是相對確定性更高,包括最近國家發改委新提出的“東數西算”概念,會更好地利用西部的資源方面的優勢去解決我們在東部建立數據中心的算力需求,其實也是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也蘊含投資機會。

  由調結構轉向穩增長

  市場風格或轉為均衡

  中國基金報記者:政府工作報告對您未來投資布局有何影響?您近期是否進行了相關持倉結構調整?

  張峰: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核心目標由調結構轉向穩增長,映射到A股市場上,最直接的影響將是市場風格的均衡化,傳統經濟將會有更大的修復空間,成長板塊需要尋找盈利和估值相匹配,業績能夠得到驗證的細分領域。

  穩增長方面,當前國內經濟處于面臨壓力的階段,除因去年高基數帶來的今年增速回歸之外,還有海外不確定以及通脹帶來的壓力。從宏觀大勢來看,今年穩增長將是政策必然會推進的方向。在此背景下,需要去找尋真正能夠受益于穩增長的傳統行業。

  高景氣方面,需要進一步篩選出具有核心高景氣的細分賽道,能夠用高景氣去抵御變化。盡管今年市場對于賽道股是否能延續高增速具有一定疑問,一些細分子行業內仍有一些具備高成長且估值相對合理的個股。

  鄒唯:對于我們來講,穩增長的預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雖然今年整體經濟形勢是比較復雜的,但是從我們政策的角度來看,還是要穩字當頭,改革需要發展護航,調結構需要穩增長托底,雖然這二者在不同的階段重要性會有所不同,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是統一的、并不矛盾;對于我們來講,越是在短期經濟形勢不明朗,全球局勢不確定的階段,越是要堅定改革和轉型的決心。

  高楠:我仍然堅持自下而上的選股邏輯與方法,精選高成長、高確定性的績優成長股,重點配置布局的方向其實很多也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重點領域保持一致。持倉組合整體風格相對偏成長,微觀結構或品種的調整和優化持續在進行。成長股在隨著業績中長期趨勢上漲的過程中,當然會有波動。客觀上現在市場參與主體的交易行為一致性比以前高,導致波動比原來大。但中長期看,一定還是因為企業成長性更出色帶來超額收益。

  唐雷: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及的一些行業和領域,政策支持引導和行業發展趨勢疊加,有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前期中央經濟工作通稿中,沒有單獨提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對行業政策有一定的擔憂。但是這次政府工作報告重提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表明高層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視。今年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能夠維持高增長,增速達到50%以上,各環節主要上市公司利潤增速普遍在100%左右,產業鏈增長趨勢依然非常強勁。前期因為碳酸鋰價格超預期上漲、終端漲價擔憂銷量等等負面因素,板塊調整已經充分,目前估值已經調整到合理水平,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

  其次是半導體行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應保障,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國家戰略性產業集群工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鏈,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作為先進制造業和國家戰略性產業集群的代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可能進一步加速。半導體行業下游面對多個新興產業的旺盛需求,國產替代緊迫,國產半導體行業在多個細分領域已經呈現加速趕超態勢,其中的投資機會值得我們關注。

  然后是新能源領域的風電和光伏行業。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能源革命,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新能源領域是政策中長期支持的重點,風電和光伏行業是重中之重,未來將成為主要的電力供應來源,發展空間巨大。我們尤其看好風電板塊的投資機會,在陸上風電進入平價階段之后,招標需求集中爆發,行業快速發展。

  姚志鵬:政府工作報告對于我們評估企業的中長期現金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也不完全是唯一的因素。我們持倉結構,更多是基于企業的行業發展空間,自身的中長期競爭力,以及綜合考慮動態估值等因素。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穩增長的信心,對于整個市場和經濟運行的下限提供了較好的保障,但中長期的機會我們相信依然會來自于優秀企業超越行業的盈利增長,我們在持續儲備與經濟周期有一定關聯的優秀成長股的機會,并且對其中一些明顯展現性價比的公司已經在逐步配置。

  肖瑞瑾:政府工作報告堅定了我們對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信心,盡管年初以來市場下跌幅度較大,市場投資者普遍擔心宏觀經濟無法企穩,但我們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了目標,也看到了抓手,信心得到增長。近期我們維持碳中和、科創行業的配置,并增加配置穩增長主線下的光伏發電和綠電等環節。

  政策力度有可能超預期

  市場觀察具體落地路徑

  中國基金報記者: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必須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市場環境改善。對此您如何看?穩增長政策預期發生了哪些變化嗎?

  程洲: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確認政策穩增長的決心,穩增長的政策預期沒有發生變化。

  姚志鵬:此前受到一季度經濟數據、房地產投資銷售情況、民營房企信用風險、海外地緣沖突等一系列事件影響,市場情緒對于寬信用、穩增長的政策方向可能有動搖。但此次5.5%經濟目標很明確傳達的信號是自上而下穩增長的決心沒有改變,這有助于消除市場疑慮,而且在開年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仍然貼著努力能達到的增長上限給預期,說明政策的力度從方向上更有可能是超預期的,但市場可能仍在觀察等待具體的落地路徑。

  肖瑞瑾:我們高度認同政府工作報告對經濟總量增長和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環境改善的政策指引。目前資本市場有一種看法,認為穩增長只和經濟總量增長相關,和經濟結構調整不相關,我們認為這一看法是片面的。

  實際上,從2021年GDP增長結構中看,居民消費貢獻的占比已經達到50%以上,制造業投資占比也超過10%,而目前制造業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同時能源低碳和高新技術產業對制造業投資和終端居民消費的貢獻度越來越大,因此穩增長必然涉及到減稅降費,增加居民收入、提振商品消費,而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則是其中重要抓手。所以,我們認為政府工作進一步明確了穩增長的抓手,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居民消費,同樣是穩增長的落腳點,以穩增長促經濟結構調整和市場環境改善,是穩增長政策的重要內涵。

  唐雷: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即使面臨著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政策仍然強調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跨周期就是指經濟結構調整,逆周期指穩增長,政策兼顧短期和長期。

  同時我們也關注到,隨著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對于逆周期調節和穩增長的表態力度越來越大,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效能,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等等,我們相信未來隨著政策的推進,能夠逐步打消市場對于穩增長力度和效果的擔憂。

  高楠:1月新增社融和貸款數據高于市場預期,其中新增社融主要受信貸擴張以及政府債凈發行推動,企業中長期貸款在連續數月低迷的背景下轉為同比多增是相對積極的信號。我傾向于認為這是實質性寬信用的起點,2、3月預計信貸至少同比持平,寬信用或具有持續性。央行“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已在1月一系列寬貨幣和寬信用動作中有所體現。去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有兩個信號值得關注,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等表述明顯增多,意味著貨幣政策從寬貨幣進入到寬信用持續發力階段,二是重提“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貨幣政策基調中不再提“以我為主”,疊加當前中美利差收窄,意味著美國加息在央行決策中的影響權重在上升。但流動性釋放開始起作用需要一個過程,對實體企業的傳導更是如此。國家仍將重視控制宏觀杠桿、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傳統刺激經濟的路徑仍非中長期之道,地產和基建維持高彈性的時間長短有待跟蹤。

  張峰:穩增長的預期并未改變。首先,穩增長、保就業,保證宏觀大結局穩定,對于今年至關重要。其次,就業壓力的上升,需要通過穩增長實現保就業。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全球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國內則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需要采用穩增長的措施主動作為穩定就業,解決民生問題。

  對于經濟結構調整和市場環境改善,更多強調發力的方向和著力點。在穩增長的背景下,著重強調調結構,避免為穩增長而穩增長,重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市場環境改善也是近年國家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方面,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減稅降費,優化市場經營環境,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恰恰有助于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目標。

  市場估值中樞有望系統性抬升

  績優成長股配置價值突顯

  中國基金報記者:就市場行情而言,政府工作報告對其有何指引作用?對于今年的市場運行情況,您如何預判?哪種風格可能會占優?

  鄒唯:短期來看,市場仍處于一個估值搖擺期,這主要是內外兩方面因素導致的,外部來看全球局勢仍有不確定性,內部來看市場對穩增長的理解仍然是壓力和風險大于機會。短期來看,我們認為市場還會處于一個估值壓制期,處于一個偏防御的狀態。

  全年來看,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外部的擔憂會逐漸解除或者弱化。從行業比較來看,我們認為由業績趨勢主導的成長性行業會有更好的機會。

  高楠:隨著兩會的召開,穩增長處于政策密集落地和兌現階段,后續關注各個地方和部委是否有超預期安排、開復工情況能否快速好轉、社融信貸數據延續性等。待外盤擾動逐漸消散后,穩增長主線和盈利預增的成長股階段性反彈的概率在增大。

  政府工作報告對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明確也將為市場注入信心,上市公司年報、一季報業績預披露將使市場重新聚焦真正有實質盈利支撐、基本面見底反轉或增速超預期的高成長標的。以兩年視角審視我所管理產品關注的主要持倉品種的基本面,確定性和成長性均仍向好,且經過一兩個季度的回撤,部分績優成長股的估值壓力釋放,配置價值凸顯。

  唐雷:穩增長政策力度逐步加大,貨幣政策偏寬松,流動性環境改善,我們對今年一季度以后的市場持相對樂觀的判斷,可以類比2019年的市場走勢。在寬松流動性推動下,市場估值中樞有望系統性抬升,市場隨時有可能進入指數型上升階段。

  就風格而言,在整體上行過程中,市場不會出現類似 2021 年極端分化的結構行情,“穩增長”板塊和高成長板塊都會上漲,而且中期來看高景氣成長板塊的彈性更大。

  肖瑞瑾:我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更多是對宏觀環境的引導,對國家政策的敘述,而不是對股市的膚淺指導。資本市場的運行有其內在邏輯,政策的落地和發力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今年的市場運行節奏較為復雜,一方面受到內部政策的牽引,一方面也受到外部地緣政治和輸入性通脹風險的干擾。我們預計今年市場風格將會呈現一定的分裂:時間角度,我們認為短期成長風格將在美國FOMC三月加息后階段性占優,中期看價值風格有修復需求。空間角度,成長風格將會呈現較大幅度的結構性分化,低碳能源創新、自主科技創新將呈現更好的修復空間。

  姚志鵬:我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年GDP5.5%增速目標的最終確定給出的信號意義還是最大的,意味著經濟下行的風險已經基本消除。對于市場風格,我們認為風格本質是相對盈利趨勢,因此我們會相對淡化所謂的風格,而是更多探討不同行業和不同類型資產的相對盈利趨勢。穩增長政策密集推出,將有利于鎖定經濟下行的下限。其實相比風格的依賴或把握,在產業變革和技術升級的方向中尋找優秀公司會更重要。

  張峰:兩會一直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要事件。從歷史兩會行情經驗來看,A股總體表現為漲多跌少,近10年兩會結束后一個月內上證指數與創業板指平均漲幅達到3.50%以上。從當前市場環境來看,受到短期地緣沖突引發的避險情緒和市場流動性預期修正的擾動,A股市場短期出現調整。

  兩會目標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政策主題熱度升溫有望助推風險偏好的持續改善。我們認為在市場動蕩弱勢時,景氣依然是最好的防御。時值年報業績窗口期,市場有望重新回歸對于基本面的把握,前期調整到位、業績兌現度仍然較高的景氣賽道龍頭有一定修復空間。全年來看,市場整體風格將傾向均衡。

  程洲: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確認政策穩增長的決心,可能有助于改善市場風險偏好。2022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政策放松預期高企,因此A股市場資金面會相對寬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A股整體風險較小,2022年我們認為整體指數大漲的可能性不會很大,而結構性的機會是非常值得挖掘的。

  5.5%的經濟目標相對積極

  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逐步企穩

  中國基金報記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相較于去年8.1%的增長結果,這個預期是否偏保守?今年宏觀走勢如何?

  高楠: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主要經濟指標基本都符合市場前期預期。當前市場關心的焦點在于5.5%左右如何實現、2.8%的赤字率夠不夠用。根據我們對經濟動能的分解,假設“5.5%左右”的底線目標是5.3%,實現目標所需的基準組合大約是基建投資5%以上、地產投資增速為正、制造業投資5%、出口15%、消費5%。

  從近期現實發展看,出口增速大概率會落到5-10%左右,基建大概率在6%左右,所以對地產或消費的要求更高。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后,市場對降準降息的預期有所提升,主要來源于大家對“及時動用儲備政策工具”的理解。降息在3、4月仍是窗口期,看3月中旬公布的1-2月經濟數據、4月中旬公布的1季度經濟數據情況。今年寬信用的持續性已比較確定。

  唐雷:GDP增長目標5.5%左右,達到了預期上限,是比較積極進取的目標。去年GDP增速8.1%主要是基于2020年的低基數。過去兩年在疫情的沖擊之下,兩年復合增長率均值是5.1%,這次5.5%的目標比過去兩年的平均增速有明顯提升。考慮到疫情反復、通脹高企、國內地產和消費疲弱、海外環境等等各方面因素,要實現全年5.5%增長有比較大壓力,需要財政、貨幣、就業、產業等等各方面穩增長政策加大力度。

  我們判斷今年宏觀經濟Q1下行,Q2企穩,Q3-Q4回升。但是我們也需要關注疫情變化、海外局勢、美聯儲加息、大宗商品和通脹等等因素的影響,整體來講今年影響經濟的不可控變量比較多,國內穩增長政策是核心變量。

  張峰:去年全年GDP取得8.1%的增長結果,與前年的低基數(2020年為2.3%)有一定關系,剔除基數效應,近兩年的平均經濟增速為5.1%,今年5.5%的預期目標要高于過去兩年的平均值。

  考慮到今年面臨的經濟壓力,5.5%的經濟目標相對樂觀,也是此前市場一致預期的上限。要滿足這個目標,今年的宏觀政策一定會加大在穩增長上發力。節奏上,上半年通過財政政策節奏前置,帶來新老基建共同發力,下半年成效逐步顯現,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逐季回升。

  程洲:2022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5%,絕對增速雖低于2021年,但考慮基數效應和當前經濟形勢,5.5%已經是市場預期的偏高位置,一定程度上超預期。政策也明確提出了,今年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5.5%的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

  肖瑞瑾:我們認為這一目標較為積極。考慮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高質量增長。考慮到基數效應,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逐步企穩,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

  鄒唯:我們認為5.5%左右這個預期還是比較積極的。全年來看,完成這個增長目標有一定的壓力,還是需要主動有為;從三駕馬車的角度來看,尤其需要投資和資本形成方面有一個比較不錯的增長;所以預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會比較積極;一方面通過相對傳統的基建等領域實現托底,另一方面通過制造業投資、新基建等領域帶動經濟的轉型。

  宏觀層面,今年上半年需要面對2021年一些基數層面帶來的壓力和擾動,比如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大宗商品價格等方面,這會給市場帶來一定心理層面和估值層面的壓制。另一方面,下半年基數的壓力降低,同時政策托底的效果會逐步顯現出來,所以下半年宏觀層面對市場信心的壓制會顯著的降低。

  姚志鵬:關于經濟增長目標,權威部門也做了解讀。5.5%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2021年我國GDP同比增長8.1%,過去兩年平均增長5.1%。5.5%左右的增長目標高于平均值,是一個積極的安排。

  2022年重點看好“穩增長”領域

  新興領域的中長期機遇值得把握

  中國基金報記者:對于近期市場關注較多的股市“兩會行情”,你更看好哪些主題和板塊?看好的邏輯是怎樣的?

  唐雷:基于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及的行業和領域,我們看好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和風電行業的投資機會。

  姚志鵬:我們之前也提到政策是我們綜合考量因素中的一個部分,我們的決策會綜合多方面的因素。總體而言,我們依然看好科技成長、新興消費等新興領域的中長期機遇。

  張峰:隨著經濟目標的確認與穩增長政策的漸次落地,以基建和房地產鏈為代表的老基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基建相關產業,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數字經濟是繼去年“碳中和”后的又一新主線,一方面符合穩增長訴求,另一方面長期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糧食、能源安全也是需要重視的投資機會。內外形勢與疫情沖擊影響之下初級產品供應保障的重要性被拔高,國防、能源、糧食安全是經濟與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石,產業重要性安全的重要性提升。

  穩增長政策下擴內需政策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未來三胎政策的配套措施將逐步加碼,帶動食品飲料、日化、醫藥、紡服、文化傳媒及休閑服務等消費行業相關投資機會。

  高楠: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到的行業都值得重視,主要包括新冠疫苗和特效藥、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新能源車和綠色智能家電、農產品穩產保供、適度超前基建、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穩地價穩房價等,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穩增長和高成長行業都有涉及。我更看好業績有超預期潛力的高景氣領域和一些基本面可能見底反轉的品種。

  以鋰電池和光伏為例,鋰電池板塊之所以短期波動較大,并不是因為長期邏輯發生了變化,只是因為可能在過去一年中個股實現了較大的累計漲幅,導致交易層面有些擁擠,順著整個市場的高低切換出現了回撤。事實上,車本身是就一個耐用消費品,它也有消費淡旺季的問題,疊加一些短期因素,使得1-2月很多數據實際參考性較低,想要證實或證偽某一個觀點都不具備特別強的基礎,出現了證據的真空期,導致了這個波動。

  風光我也比較看好,在全球能源價格相對高位的狀況下,清潔能源本身具備自發性需求,且海外需求更明顯。即使裝機成本較高,需求依舊排得很滿,所以這已然是一個自發性需求驅動的行業。另外整個上游資源價格從今年開始可能會進入一個產能逐漸釋放的2-3年周期,隨著上游產能的逐漸釋放,之前大家關心的短期波動問題會陸續得到緩解。下半年會好于上半年,明年會好于今年。所以這是一個供需逐漸改善、下游利潤率向上的趨勢。

  肖瑞瑾:公募基金作為長期投資者,一般不參與市場短期的主題性炒作。從兩會政策指引看,與居民消費復蘇、低碳能源轉型和自主科技創新的方向,是值得長期研究的方向,具體邏輯前面已經闡述。

  程洲:對于今年“兩會”行情,我們相對樂觀。

  全年維度,我們具體看好如下五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戰略新興產業;如新能源車、光伏、半導體、軍工等,國家重點戰略扶持的行業,在未來的幾年都會保持較高的景氣度。2022年我們在投資這些行業時,方法論上相比前兩年會有一些變化。過去兩年這些行業得到了市場較高的關注,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進入,這些行業很多環節的供需關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不是所有的環節都能夠分享到整個行業景氣帶來的收益,所以今年我們在這些戰略新興產業中的投資會更重點去尋找有阿爾法的細分領域。

  第二個方向,大消費板塊;大消費板塊盈利的穩定性在2022年會顯得更加的重要,重點關注包括必選消費、醫藥、以及社會服務業等,其中必選消費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等龍頭企業能持續受益于行業競爭格局的改善,同時必選消費品跟整個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的關聯度也不是太大,而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下,醫藥板塊的中長期前景向好,其中相對更看好特色原料藥和部分制劑企業。如果今年全球的疫情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以社會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可能會迎來大拐點。

  第三個方向,周期板塊;對那些單純博弈于穩增長的純周期股票會相對謹慎一些,而那些在這兩年有比較大的資本開支,并積極開拓新興產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周期企業更值得關注。這些公司本身在傳統主業中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具備比較強的盈利能力,絕對利潤水平較高,同時估值水平較低,開拓新興產業空間后有可能會迎來更大的利潤發展空間,估值也具備提升的機會。

  第四個方向,農業板塊;主要關注兩個價格:豬價和糧價。2022年全球的糧食社會庫存都比較低,隨著整個疫情越來越正常化的話,全球都會對糧食有補庫的要求,因此全球糧價在2022年有上升趨勢,會帶來相應的種子、化肥、農藥、復合肥等農資的需求量上升,因此農資的行業或將迎來量價齊升的情況。此外,下半年豬價可能會發生中期的反彈,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過9-12個月的去產能后,豬價可能會進入中期的向上拐點。

  第五個方向,TMT;過去兩年以消費電子為代表的TMT整體表現比較弱,這個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以元宇宙為例,這些新興的技術方向中,內容提供商的盈利模式還比較模糊,但是對于硬件的設備供應商來說會有切實的需求增長,包括VR眼鏡、傳感器等。同時,芯片的短缺的問題在2022年會得到大幅緩解,這也會帶動整個消費電子升級換代的需求。

  關注政策發力強度、海外通脹演繹等因素

  市場將重新進入筑底階段

  中國基金報記者:今年以來市場震蕩下行,你認為今年影響股市走勢的重要變量有哪些?目前市場有哪些利好因素和利空因素?

  肖瑞瑾:今年影響市場走勢的因素分為內外兩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地緣政治和戰爭風險、大宗商品價格、美聯儲加息進程和海外市場波動等因素,內部因素包括國內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行業政策的指引。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的大方向,我們認為A股市場將長期穩健向上發展。

  姚志鵬:今年以來影響市場走勢的除了內部的經濟增速仍在慣性下行,也面臨外部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海外地緣沖突、油價高企等宏觀外部因素的影響沖擊,在多重因素作用之下,整個市場面臨了調整的壓力。

  但結合兩會的明確表態,以及歷史上經濟周期的運行情況,我們認為今年年內仍有望看到經濟企穩回升,將帶動市場信心的重塑,有助于整體股市回暖。中長期而言,我們仍然在見證新能源車等新興產業趨勢快速完成滲透率提升,也看到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分工中扮演了更大的份額,我們對中長期的發展趨勢和市場表現充滿信心。

  程洲:今年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主要分外部和內部,外部風險主要包括美聯儲收縮貨幣的力度、海外股市的波動、全球大宗商品與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內部風險主要就是穩增長政策的力度和持續時間。

  張峰:對于今年而言,宏觀因子的預期變化對市場的影響將更加明顯。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國內宏觀政策的發力強度、海外通脹的演繹以及海外美聯儲的加息節奏等。

  從利好因素來看,重點關注宏觀政策推進力度。一方面,市場對于穩增長、寬貨幣、寬信用的預期較強,都將帶來穩增長的力度。另一方面,節奏上全年整體經濟將是前低后高的節奏,時間點上政策節奏將會確定性前置。

  從風險防范角度,重點關注海外通脹的演繹和美聯儲加息節奏。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海外通脹預期走高,對高估值板塊形成壓制。同時,美聯儲今年3月將進入加息周期,下半年或面臨更大壓力。對照歷史上歷次美聯儲加息對權益市場的影響,加息將抑制全球權益市場的風險偏好,給A股帶來負面沖擊。海外高通脹加劇衰退預期的演繹,下半年是觀察美聯儲政策的重要窗口,如果聯儲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重新轉松,部分景氣賽道會重新回歸合理估值。

  鄒唯:短期來看,市場處于一個估值搖擺期甚至是估值壓縮期,影響因素比較多,既有國內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層面、市場微觀流動性層面等內部因素的影響,也有全球局勢、國際大宗商品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穩增長和調結構需要統一在一起,這二者共同影響市場的估值中樞的變化。目前來看,全球局勢動蕩加大了金融市場的波動,動蕩的背后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乏力。

  因此對于我們來講需要更加重視這個戰略機遇期的內涵,需要更加深刻理解政策目標和政策導向的長短結合,在我們看來調結構、促轉型和穩增長是有機統一的,促進機會公平和提升效率是有機統一的,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也是有機統一的;所以對于市場中長期的估值中樞我們是非常樂觀的。所以從今年全年甚至更長期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仍然需要聚焦于行業的景氣度和企業的業績趨勢,尤其是在經歷目前的估值收縮期之后,那些具備中長期高景氣增長前景的行業會出現非常好的投資機會。

  高楠:影響A股市場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穩增長政策的實際落地節奏和措施效果,這需要各類數據的逐步驗證與強化。其次是自去年12月以來美聯儲因高通脹壓力做出的超預期鷹派表態,美歐主要經濟體加速貨幣緊縮,全球流動性受影響,地緣政治局勢使海外市場波動加劇。最后是經歷了過去三年結構性行情,A股多數公司股價均已有顯著漲幅,需要進一步的業績釋放來消化估值壓力。另外也包括大宗商品漲價使大家對滯漲的擔憂有所增加,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中下游制造和消費形成壓制。

  A股歷史上,當國家處于信用寬松周期、社融增速向上的階段中,指數基本都是向上的。我認為今年仍是結構性行情。過去兩三年代表中國經濟傳統行業的金融、地產、建筑等一直處于陰跌狀態,原因是大家覺得中國經濟整體上可能不會有特別大的彈性。但隨著穩增長政策的提出,部分資金覺得相關板塊可能在未來會加速,估值也已經較低,政策會帶來業務的邊際增量提振業績。但事實上每年這個時候都有高低切,存在一定季節性因素,本身市場脈絡也正好走到這個階段。

  長期看,中國追求高效率、高質量發展的經濟結構轉型趨勢未變,資本市場中成長股的前景與空間仍相對占優。很多優質股票從最高點回調下來,即使之前確實可能有些泡沫,但跌到最后占主導的更多是恐慌情緒。股票價格是由企業價值來決定的,所以我現在用逆向思維看待這個問題,行情趨勢越往后就會越清晰,至少對于基本面成長邏輯未改變的優質標的而言,向下的風險越來越小,向上的空間越來越大,對我而言是比較樂觀的信號。

  唐雷:今年一月份的市場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調整走勢,主要的因素是經濟下行以及房地產行業帶來流動性沖擊,同時寬貨幣并沒有有效傳導到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2月中旬開始寬松的流動性已經在資本市場有所體現,市場呈現筑底企穩的跡象。最近兩周市場市場主要受到俄烏軍事沖突的沖擊,超預期的戰爭和制裁,以及隨之而起的商品價格,嚴重打擊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市場出現了恐慌情緒。

  我們判斷在俄烏軍事沖突逐漸平穩之后,市場將重新進入筑底階段。未來隨著穩增長政策和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加大,流動性環境進一步改善,市場將進入上行趨勢中。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涵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10 華融化學 301256 --
  • 03-08 理工導航 688282 65.21
  • 03-08 騰遠鈷業 301219 173.98
  • 03-08 萊特光電 688150 22.05
  • 03-08 康冠科技 001308 48.84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