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莫名“被貸款”上征信,幸福消費金融遭集體投訴 | 金融315
記者 | 胡穎君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日如約而至,消費金融領域亂象也成為監管及輿論關注的焦點。
河北銀保監局辦公室近日發布的關于 2021 年第四季度全省銀行業消費投訴【進入黑貓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河北幸福消費金融公司的投訴量居非銀行金融機構首位。具體來看,2021年第四季度,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訴量中位數為12件。其中,河北幸福消費金融公司92件,占非銀行金融機構消費投訴總量的 69.70%。
值得注意的是,幸福消費金融投訴量已連續四個季度位居河北省非銀機構投訴量的首位。根據此前河北銀保監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幸福消費金融2021年前三個季度的投訴量分別為153件、135件、67件,占河北非銀機構消費投訴總量比例為87.43%、75%、59.82%。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幸福消費金融在該平臺的累計投訴量達473次,而近30天內投訴量達74次,占比16%。從具體的投訴事由來看,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近30日內的投訴中,多數消費者的投訴理由為“莫名被幸福消費金融貸款,且貸款記錄被上傳至個人征信”。
有投訴人表示:“查詢個人征信,發現有一筆幸福消費金融發放的貸款6000元,但本人并未在平臺有借貸行為,查詢銀行流水也未發現收到過相關款項。”
另有投訴人聲稱:“本人征信報告中無緣無故多了一筆河北幸福消費金融的虛假貸款。(征信)報告顯示2021年4月30日河北幸福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發放的24,500元(人民幣)其他個人消費貸款,2023年05月09日到期。截至2022年02月,余額0。但是本人賬戶所有銀行卡中并無相關流水記錄。此次虛假貸款信息嚴重影響本人征信,請求核實并撤銷征信記錄。”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大多數情況下,“被貸款”主要系消費金融公司對客戶身份真實性審核不嚴造成的。不法分子通過盜用他人信息冒名貸款,如果這些消費金融公司已經接入了征信系統,被冒名貸款以及產生的不良記錄就會被記入被冒名者的個人信用報告。
事實上,此前已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因“貸款管理”不盡職、貸款審查不到位而遭監管處罰。2021年7月,湖南銀保監局公示的罰單信息顯示,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未對借款人身份進行詳細核實,也未嚴密跟蹤貸款資金流向,導致他人被冒名貸款,貸款資金流向以貸養貸。而這也是自開業以來,長銀五八消費金融首次被監管處罰。
2021年10月,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公司也因信貸管理制度機制存在缺陷、貸款管理不盡職導致部分貸款資金被挪用,被廈門銀保監局處以罰款290萬元。
此外,上述業內人士還表示,不排除部分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誘導貸款。今年3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的風險提示》。銀保監會提醒稱,消費者應警惕營銷過程中混淆概念,誘導消費者使用信用貸款等行為。若消費者自我保護和風險防范意識不強,不注意閱讀合同條款、授權內容等,簽約授權過程比較隨意,容易被誘導辦理貸款、信用卡分期等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河北幸福消費金融于2017年6月獲批成立,2019年獲批增資后,注冊資本由3億元上升至6.37元。其中,張家口銀行共出資3億元,持股比例增加至47.09%;神州優車共出資2.5億元,持股比例增加至39.25%;藍鯨控股集團由于放棄增資,持股比例稀釋至13.66%。
官網顯示,幸福消費金融旗下共有“幸福花”、“幸福買”、“幸福結”、“幸福幫”四款貸款產品。其中,幸福花為個人信用消費貸款產品,年化利率在10.8%-24%(單利),最高借款額度為20萬元。
幸福消費金融官網披露,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司累計投放貸款金額762億元;公司產品申請用戶數累計約2255萬人;授信用戶數累計約1392萬人;放款用戶數累計約1048萬人;公司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61085萬元,稅前利潤12004萬元,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今年1月12日,幸福消費金融的第二大股東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股權凍結信息。天眼查app顯示,其持有的河北幸福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5億元股份被凍結,凍結期限從2022年1月11日到2025年1月10日。
而福田汽車此前的一則公告則揭秘了上述股權凍結的緣由。2021年12月6日,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因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向公司償還借款,為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公司向北京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及保全。申請凍結神州優車名下神州優車(福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股權數額16.45億元、神州閃貸(平潭)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股權數額8億元、河北幸福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數額2.5億元。
責任編輯:李琳琳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