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315臨近,消費者保護問題熱度升溫。記者注意到,今日中國銀保監會福建監管局(以下簡稱福建銀保監局)針對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互聯網保險消費等熱點問題“連發”五則公告,對相關金融消費領域風險做出提示。
針對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風險,福建銀保監局指出,目前資管新規全面落地實施,隨著銀行理財進入凈值化時代,理財產品凈值面臨波動風險,理財收益完全取決于實際投資結果,原有的預期收益率不復存在。
具體來看,福建銀保監局對金融消費者做出以下四點提示:
一、及時轉變理財觀念。資管新規的核心內容就在于打破“剛性兌付”,過去銀行理財產品承諾的類似“保本保息”“零風險”都成了過去式。對于消費者而言,要培育長期、理性、科學的投資理念,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二、謹慎選擇理財機構。近年來,部分不法機構未取得金融監管部門批準,打著“投資管理公司”“財富管理公司”的名義,直接或間接開展理財業務,誘發非法集資風險。消費者要擦亮雙眼,選擇正規金融機構購買理財產品,對理財機構發布的投資標的信息要進行有效分析和風險識別,慎重決策。
三、合理選擇理財產品。面對新變化,消費者需謹記收益、風險成正比,更好地了解理財產品特性,購買與自身風險偏好相符的產品。若完全不能承受任何市場風險,可以選擇存款產品;如果風險偏好較低,可選擇投資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不建議選擇投資股票、期貨等市場的權益類理財產品。
四、務必配合理財“雙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理財產品應當在銷售專區對銷售過程進行同步錄音錄像。部分消費者為省“麻煩”,常常拒絕或者抵觸銀行開展雙錄。購買理財時開展“雙錄”,是日后出現糾紛時維權的有力證據,切勿“因小失大”。
在互聯網保險消費風險方面,福建銀保監局提醒消費者選擇正規互聯網平臺投保,同時切勿輕信高額回報的保險產品。“消費者不要輕信互聯網保險產品‘高息’宣傳,要認清保險的首要功能是風險保障,避免遭遇非法集資騙局。”福建銀保監局稱。
此外,福建銀保監局針對年輕金融消費者單獨發布一則風險提示,提醒年輕消費者樹立正確金融消費觀念,理性量入為出,杜絕盲目攀比、過度透支信用額度。同時應通過提前財務規劃、堅持定期儲蓄等方法,適度合理消費,控制超前預支等。
責任編輯:張玫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