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黃河·大魚財經
年終歲尾,監管密集“出手”,銀行業頻收罰單。統計數據顯示,僅11月份,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收到超過150份罰單,被罰沒總金額達到9093.61萬元,罰單數量和總額均超10月份,多家銀行“吃”下百萬罰單。監管信息顯示,銀行貸款業務依舊是違規“重災區”,審計署日前公布的報告指出,部分機構將其他類貸款違規變造為科技、綠色、涉農等重點領域貸款,部分信貸投放虛增空轉,多名銀行員工也因此被終身禁業。
多家地方城商行收到大額罰單,“以貸轉存,虛增存款”成慣用手段
本月以來,多家地方銀行收到了大額監管罰單。貸款業務違規成“主流”,其中又以貸后管理不到位、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股市方面尤為明顯。
12月11日,因違反支付結算、反洗錢、貨幣金銀等規定,西安銀行被罰379.2萬元,時任該行運營管理部總經理陳某梅、合規部總經理翟某松、反洗錢中心總經理秦某分別被罰款4.5萬元、1萬元和4.5萬元。
12月13日,鹽城金融監管分局對郵儲銀行鹽城市分行及其相關責任人開出四張罰單,鹽城分行被處105萬元罰款,主要問題聚焦于業務盡職調查環節存在不足,致使出現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國內信用證業務及虛假應收賬款的保理業務情況。
12月2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榆林監管分局日前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陜西定邊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違規辦理房地產開發企業貸款、未經任職資格審查任命董事,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榆林監管分局罰款58萬元。統計數據顯示,僅12月以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迎來一波罰單潮,多地分支行相繼受罰,累計罰款金額超780萬元。
這一波監管力度從11月開始已經開始密集加碼。
公開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出158張罰單,共計9093.61萬元,罰單數量、總金額較10月份的105張、6228.79萬元均有明顯上升。
從被罰主體來看,該月國有大型銀行收到的罰單數量高達58張,較10月份增加25張;農商行、城商行罰單數量也超過了30張,分別為32張、30張;股份行、政策性銀行則分別收到罰單27張、7張。其中,百萬元級別的罰單共計20張,主要集中在農村商業銀行。
對于銀行來說,歲末年初往往是攬儲旺季,為完成指標任務,銀行違規攬存現象時有發生。而“以貸轉存,虛增存款”成為不少銀行臨時抱佛腳的常用手段。
11月14日,金融監管總局臺州監管分局發布公告稱,浙江溫嶺農村商業銀行因“違規設定時點性存款規模考核指標”以及“通過不正當方式吸收存款”兩項違規行為被處以130萬元罰款;同日,恒豐銀行臺州分行也因“通過不正當方式吸收存款”被開出150萬元罰單。
金融監管落實“嚴”字當頭,銀行為完成KPI考核鋌而走險
面對行業違規亂象,金融行業監管力度日漸從嚴。
12月22日,審計署發布的《國務院關于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關于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審計查出的問題,已整改問題涉及資金755.56億元。
金融行業一直以來是審計重點領域。報告顯示,此次整改問題主要涉及對偏離服務實體經濟定位問題和對金融資源供給結構不夠優化問題。此外,審計署報告也對金融反腐等重大違法違紀問題作出了針對性闡述。
2024年,監管對銀行業依舊是“嚴”字當頭,今年前三季度,總局機關、監管局本級、監管分局本級共對銀行業開出1533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約為11.81億元。貸款業務依舊是違規大項,其中又以貸后管理不到位、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股市方面尤為明顯。
為何信貸業務成為銀行“吃下”罰單的重災區?
“信貸業務是銀行最基本的業務,筆數較多,辦理頻繁,流程較長,比較容易觸及合規方面的問題。而且,對銀行而言,貸款資金用途、流向的監控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日前表示,貸款業務是銀行的重要資產業務,在凈息差處于低位的情況下,部分銀行采用以量補價的經營策略,對貸款業務管理不夠嚴格,從而導致出現業務違規的問題。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從目前來看,銀行貸款業務中存在貸款資金用途不實或者被挪作他用,貸后管理工作不扎實、不到位,甚至還有個別銀行仍然存在季末沖時點的問題等。
面對實際考核壓力,有銀行業內人士直言,當前市場有效需求十分有限,但在考核指標的壓力下,銀行也不得不為了規避風險與大型企業合作發放貸款,再回流至銀行存款類產品中,一存一貸數據就會提高,但實質只是增加了銀行成本,完成考核任務。
從罰單內容看,除了信貸業務領域的違法違規外,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和違反審慎經營原則也是導致從業人員被禁業的重要原因。員工是銀行合規經營的第一道防線,其行為舉止直接關系到銀行的聲譽和風險控制能力。然而,部分銀行在員工行為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導致內部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從事違法違規活動,給銀行和客戶造成損失。同時,一些銀行在業務經營中未能嚴格遵守審慎經營原則,盲目追求規模擴張和利潤增長,忽視了風險防控和合規經營的重要性,最終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業內人士提醒,人民幣存款的增加也反映出社會資金對銀行的依賴程度加深,尤其是在經濟波動和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居民和企業在選擇金融產品時,越來越傾向于選擇穩定、可靠的銀行存款。然而,若銀行因違規行為被罰款,可能會引發客戶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擔憂,進而影響存款的穩定性。
專家認為,銀行業合規監管的總基調仍將延續,隨著監管環境的日益嚴峻,銀行業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增強合規意識,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監管要求。同時,通過健全規章制度、強化人員合規培訓以及完善金融科技管理手段等,減少或杜絕經營發展中的違規行為。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