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市格局中,身披“紅色戰袍”的銀行股在7月23日強勢“反包”,成為全市場“最靚的仔”。
截至收盤,中證銀行指數收漲0.91%,盤中一度漲近2%。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多家國有大行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收盤漲幅均在2%以上。
對比明顯的是,當天上證指數收跌1.65%,深證成指跌2.97%,創業板指跌逾3%,全市場超過4600只個股下跌。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銀行板塊再次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
消息面上,在日前央行打出一套降息“組合拳”后,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也被認為已是箭在弦上,這對息差持續收窄的銀行業來說將是一種釋壓。從量上看,對于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下調,業內認為有望進一步提振持續低迷的信貸需求,尤其是個人按揭貸款。
去年以來,銀行股因為高股息、低估值等特點成為重要的資本“避風港”,走出了幾輪亮眼行情。從已經披露業績快報的幾家銀行來看,今年上半年地方性銀行業績依然保持了有韌性的增長。盡管行業營收增速還在放緩,但有機構認為,今年將是銀行業此輪業績下行周期的尾聲。
剛剛召開的三中全會在公報中明確提出,要“落實好防范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的各項舉措”。三大領域的風險化解有利于緩解銀行盈利和資產質量壓力,但也需要銀行的大力配合。有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以地方化債為例,短期如果能夠減少逾期是利好,但長期還需要觀察。
這些銀行股創下新高
在前一日集體殺跌之后,銀行股23日上午上演強勢“反包”,午后中證銀行指數雖登高回落,但銀行仍是當日唯一收漲的板塊,42只個股全線飄紅。其中,齊魯銀行以4.02%漲幅領漲,盤中一度漲超6%。
最亮眼的依然是幾家國有大行。截至收盤,工商銀行收漲2.91%,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漲幅也均在2%以上,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分別漲1.88%、1.63%。其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紛紛創下新高,分別報6.01元/股、4.76元/股、4.74元/股、7.6元/股。
去年以來,在高股息行情助推下,銀行股已經成為資本市場避險資金的“香餑餑”,走出逆勢行情已不新鮮。事實上,在銀行板塊走出多輪亮眼行情之后,已有部分唱多的賣方機構提示結構性風險,但在動蕩行情中,買方對銀行的選擇似乎更為堅定。
縱觀今年以來,A股銀行板塊在24個Wind二級行業中領跑,且以接近25%的漲幅遙遙領先。其中,只有3家上市銀行年內股價下跌。最近,銀行股迎來密集分紅期,也成為行情助推器。
華福證券認為,今年以來銀行板塊的行情有三方面的驅動因素:一是股息率選股邏輯在板塊內的擴散,高股息策略從國有行擴散到中小行;二是地產政策的放松;三是市場對于銀行凈息差下行斜率放緩以及基本面即將見底的期待。展望未來,銀行板塊要更多檢驗前期政策的效果以及未來基本面的走勢。
在最新的利好消息中,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預期被認為是重要助推因素。此前一日,央行“四箭齊發”: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調整為1.70%;對賣出中長期債券的MLF參與機構,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個基點,分別降至3.35%和3.85%;SLF利率同步下調,隔夜、7天、1個月期品種均較此前下降10個基點。
這一套“組合拳”釋放了多重信號,其中備受關注的依然是LPR尤其5年期以上LPR的年內第二次下調。在不少機構看來,在完善貨幣政策框架背景下,這一方面傳遞出穩增長、促發展的政策信號,將切實帶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尤其對于持續低迷的按揭信貸將有明顯提振作用;另一方面,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下,新一輪掛牌利率調整也將不遠了。
近日已有消息稱,國有大行正在醞釀新一輪掛牌利率下調。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近日已有部分國有大行北京地區對優惠利率上浮幅度進行了下調。有銀行業人士認為,在叫停手工補息等影響逐漸消化后,緩解銀行業凈息差收窄的工作也逐漸進入新的階段,LPR這一貸款定價基準的下調是新一輪掛牌利率調整的重要前奏。
自2022年首次跌破2%以來,銀行業凈息差持續下行,今年一季度已經降至1.54%,續創歷史新低。盡管降息將對銀行凈息差帶來新的價格沖擊,但不少機構人士認為,在信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降息在信貸“量”上的利好將在更長期視角下得到體現。
哪些資金在買銀行股
那么,哪些機構在助推銀行股漲跌?中泰證券報告顯示,被動基金是今年推動銀行上漲的重要力量,保險和銀行理財則是銀行股的基本盤,北向資金在短期內也在推動銀行股漲跌但風格切換較快,主動基金在趨勢確定時才會明顯加倉。中金公司則指出,二季度以來,公募基金持有銀行倉位占比持續提升,尤其國有大行持倉占比明顯上行,但整體來看,相對銀行板塊市值占比及歷史持倉水平仍有加倉空間。
基本面方面,從已經披露業績快報的齊魯銀行、蘇農銀行、瑞豐銀行來看,3家上市銀行上半年均實現了營收、凈利潤的雙增長,凈利潤增幅保持在兩位數。
此前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劍指出,作為2020年以來銀行業績增速下行的主要拖累,凈息差有望在今年尋底,預計今年同比降幅在15~20BP,明年或能控制在10BP以內,2024年將是此輪業績下行周期的尾聲,而銀行股的估值仍在低位。
從估值來看,盡管板塊頻繁走出獨立行情,但銀行股集體破凈的局面仍未打破。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銀行股中市凈率(PB)最高不足0.9,最低則不足0.4。
中金公司認為,未來5年是化解三大領域金融風險的重要時期,加上三中全會提出的“制定金融法”等舉措,銀行業在未來5年有望沿著穩健經營、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的方向發展。
此外,在“淡化總量、重視結構”的導向下,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認為,結合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到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預計結構性貨幣政策仍將確保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
多家券商在報告中判斷,在利率下行背景下,資產荒仍在持續,銀行高股息依然具有較強吸引力,但結構分化也將在高位凸顯。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