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6日訊(編輯 楊斌)4月,由于理財收益率比較優勢凸顯,疊加高息存款被禁,部分銀行存款向理財轉移,當月理財規模增長超2萬億元。盡管4月下旬以來債市調整,理財凈值可能出現波動,但專家普遍認為再度出現大規模贖回潮的可能性極小。4月最后一天,債市已企穩,利率未出現趨勢性上行。
4月理財規模增長超季節性
根據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肖金川的數據,4月理財規模累計增加2.07萬億元,高于2022年、2023年同期的規模增量(分別為1.55、1.16萬億元)。周度來看,在3月規模縮減后,理財在4月首周存續規模環比增加1.61萬億元,后三周依次為1790、1683、1090億元。
4月理財規模超越季節性的增長,在光大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是收益率比較優勢與存款“脫媒”力量的共同作用。
2023年以來,國有行與股份行已3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在去年底的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后,今年3月中小銀行全面跟進“補降”,目前銀行1年期及以下存款利率全面跌破2%,3年、5年期存款利率也基本不足2.5%。
相較之下,根據普益標準監測的數據,4月最后一周新發開放式理財產品的平均業績比較基準仍有3.08%。債市走牛,存續開放式固收理財產品近1個月、近3個月、近6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別為3.87%、3.62%、3.54%。
王一峰認為,存款“脫媒”并轉移至理財仍存在空間。2024年以來,“套殼保險資管”、“手工補息”等方式形成的高息存款相繼受限,后續也不排除存款掛牌利率進一步下調可能。若利率集中下調,可能推動企業或機構活期存款進入貨幣市場,形成理財產品的購買力。
另有銀行業資深分析師向財聯社表示,在“手工補息”被禁后,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傾向于把對公存款轉移至理財。
展望2024年全年,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預計,由于存款利率下調且保持低位,理財規模有望保持穩健增長,年末或超過30萬億元。
債市調整,引發大規模贖回潮可能性極小
債市走牛維持了理財收益率的優勢,促進理財規模增長。不過,4月下旬,受監管關注長端過低收益率以及政府債發行可能提速的影響,債市出現較大幅度調整。4月24日到4月29日,10年國債活躍收益率最多上行近15BP。
短時間內的大幅調整,引發市場擔憂:理財凈值的波動是否會再度引發贖回潮?
招商證券固收首席張偉在回顧2022年末的理財贖回潮時表示,2022年11月中旬開啟的利率調整主要是因為疫情防控優化和地產政策加碼后,市場預期經濟將迎來較強的復蘇從而帶動利率上行,這輪理財贖回負反饋沖擊主要靠市場自身調整來消化。
肖金川認為,當前還沒有因素真正觸發行情反轉。監管態度的變化,更多是擔心利率偏低,重回性價比區間之后,影響或下降。地產政策的放松,沖擊更多是在預期層面,隨后進入等待銷售數據的階段,影響可能鈍化。債券發行的提速,也一再預期,關鍵還是資金面的穩定性。
上述銀行業分析師表示,“4月30日債市的企穩極為關鍵。”當日,10年國債收益率下行4.75BP。經過4月最后一天的企穩,理財在五一假期間還能獲得穩定的票息收益,凈值波動不會太難堪,投資者贖回可能性減小。
站在理財產品的角度,國盛證券固收首席楊業偉指出,當前理財對波動的承受能力明顯增強。一方面,理財封閉式產品與現金管理類產品占比明顯提升,非現金管理類定開型和開放型產品占比已不足四成,產品端更為穩定。另一方面,理財資產中債券占比下降,現金與存款占比提升,債券市場波動對理財沖擊明顯下降。
對于理財投資者,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認為,此前的理財贖回潮是一個投資者教育的機會。理財凈值化時代已開啟兩年有余,當前理財的主流客戶群體正逐漸去化理財“保本”的固有印象,適應理財凈值的波動性。未來,再度出現跟風贖回的羊群效應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再度出現大規模理財贖回潮的可能性極小。” 周毅欽表示,如發生小規模的理財贖回,可參照去年9、10月債市調整時的情況。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