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舉辦的“2022夏季峰會——金融助力穩增長與財富管理高質量發展”在京成功召開。峰會以今年以來國內外超預期因素變化與困難挑戰為背景,為當前形勢下增強我國金融支持穩增長效能、助力經濟復蘇、進一步推動金融與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長尚福林出席會議并致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胡曉煉,國務院參事、中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白重恩出席會議并作主旨演講。隨后,峰會圍繞“新規四周年: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之道”、“理財新需求:財富管理行業的轉型與變革” 、“應對老齡化:三支柱發展與資管業機遇”以及“全球高通脹下的市場展望:資產配置與投資策略”四個主題,邀請多位來自資管行業的行業領袖進行深入交流。
尚福林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在新一輪疫情和俄烏沖突等超預期突發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總體向好,經濟運行逐步企穩。尚福林認為,今年下半年,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金融行業要積極應對新的挑戰。尚福林對下半年支持我國經濟平穩發展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第一,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效能,更好地支持經濟穩定發展;第二,穩定宏觀杠桿率,保持債務總量與經濟增長匹配;第三,防范信用風險,不斷提高資產質量。最后,尚福林指出,接下來應更加關注政府部門、金融部門、企業部門與家庭之間的相互影響,在充滿不確定性大環境下,充分考慮不同市場主體的特點和相關關系,及時研判并采取應對措施。
在主旨演講環節,肖鋼認為,數字化轉型是資管機構未來的發展關鍵。肖鋼指出,我國資管機構當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轉型戰略、業務定位和規劃不清晰;二是內外部數據質量不高;三是業務流程及應用系統紛繁復雜,改進客戶體驗程度有限;四是技術架構落后。對此,肖鋼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建立數字化資管的長期戰略目標,統一行業文化和價值觀;二是加強數據中臺建設;三是打造智能化、一體化的投研資管平臺;四是精準刻畫、陪伴客戶;五是加強數字化人才培養。
陳文輝從五個方面分享了“雙碳”戰略下的投資思考:第一,“雙碳”戰略將帶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第二,“雙碳”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潛力巨大,該領域具備國際共識且在未來有著高度的確定性;第三,“雙碳”領域需要大量資本和金融的支持與引導,以保障社會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轉型的可持續性;第四,“雙碳”與數字經濟相結合將催生新的爆發式經濟增長,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便是一個生動案例;第五,因“雙碳”領域的長期投資特性,將促使機構把握經濟基本規律,不受短期事件干擾,避免“泡沫”投資。
胡曉煉認為,促進增長動能轉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必須擺脫對以往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通過梳理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發展歷程,胡曉煉指出,當前我國投資潛力巨大,眾多新生領域投資增長點將成為傳統經濟動能的替代,新生領域投資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一是交通、能源、水利、國土治理等巨大的公共投資需求;二是數字經濟、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等新經濟領域存在廣闊的經濟增長空間。為保障新一輪投資落地生效,胡曉煉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完善長效投融資機制這一基本保障;第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激發企業和民間投資,加強公司治理水平;第三,持續擴大資本市場開放程度,吸引全球資本進入中國。
王兆星指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在于穩定預期,同時要注重短期擴大有效需求和中長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為了不斷提高我國金融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王兆星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居民儲蓄特征及社會融資規模后提出五點建議:第一,擴大開發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第二,精準覆蓋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促進社會消費穩定增長;第三,加強對有效投資,特別是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第四,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前提下,更好地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第五,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基于對電力市場和碳市場之間的融合研究,白重恩指出:第一,“雙碳”事業前景廣闊,尤其是“碳中和”賽道呈現“既長又寬又厚”的特點,亟需建立可預期的制度框架,從而解決長期投資引導和多種發電方式投資、創新、消費、生產等流程上的有效資源配置問題;第二,目前中國企業面臨拉閘限電、新能源消納能力不足及應對碳關稅等問題,要求建立較為完整的碳定價的體系,電價成本應與碳定價統籌選擇;第三,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的關鍵在于改變碳排放配額初始發放方式,將排放權給用戶,由發電企業從市場上收購排放權進行定價,從而用碳排放交易價格對沖用戶企業成本的上升。同時,可考慮設置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減震措施,優化各部門溝通協調機制。
第一場高峰論壇以“新規四周年: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之道”為題,聚焦《資管新規》發布四年以來我國理財行業發展現狀,并對今后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展望。本場高峰論壇由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總裁成家軍主持,工銀理財董事長王海璐,農銀理財董事長馬曙光,建信理財董事長劉興華,中銀理財總裁宋福寧,交銀理財總裁金旗在論壇上發言。
王海璐指出,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重點要處理好三方面的平衡:一是要處理好客戶投資習慣和凈值化轉型之間的關系,二是要處理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三是要處理好服務實體經濟和提升自主投研能力之間的關系。
馬曙光認為,堅持夯實協同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一是抓好“兩戶”建設,二是深化渠道建設,三是優化考核體系,四是強化資源共享。
劉興華提出,理財公司繼承了母行基因的同時,也受到母行體制和機制的約束。理財公司的規模應不超過居民存款的50%為宜,整體規模應當以不沖擊影響銀行的整體流動性為上限。
宋福寧表示,銀行理財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根據不同的財產規模、風險偏好、生命周期等階段,構建資產類別齊全,投資策略豐富,投資周期完整的多元化凈值型的產品體系。
金旗提出三個“敬畏”。一是敬畏監管。銀行理財要直面問題,客觀、全面、準確地反映問題,以及剖析我們現存一些問題背后的深層次的原因,為我們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的發展建言獻策。二是要敬畏市場。三是敬畏投資者。特別是要加強投資者的陪伴和教育。
第二場高峰論壇聚焦“理財新需求:財富管理行業的轉型與變革”,招銀理財總裁汪濤,中信建投總經理李格平,平安資管董事長黃勇,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建信信托總裁孫慶文在論壇上發言。本場高峰論壇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主持。
汪濤提出,銀行理財應起到財富管理的先鋒軍作用,讓財富管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同時,以權益投研隊伍建設為重點,提升銀行理財股性資產的投資能力。聚焦提高“三個占比”,即普通層級客戶和新客戶資金規模占比、中長期產品占比、含權產品占比,有序推進行業業務結構優化。
李格平從財富管理行業轉型痛點出發,提出在資產端,構建針對不同群體的多層次產品體系,明確產品定位和客戶需求;在財富端,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模式。
黃勇指出,FOF投資是未來財富管理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各資管企業在該方面更多是合作共贏,保險資管在FOF投資領域有獨特優勢和特色,并結合平安資管“精于配置、專于選人”的實踐進行案例分析。
李一梅提出,應打造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塑造包括投研、產品、服務、人才、科技、生態在內的“六邊形戰士”多元化業務能力,積極應對財富管理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挑戰。
孫慶文分別從打造大類資產配置貨架、立足投研提升投管能力、構建內部財富管理協同機制、重塑信托傳統優勢開辟另類投資渠道、深耕信托本原、借力數字化轉型六個方面分享了建信信托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探索體會和建議。
第三場高峰論壇聚焦“應對老齡化:三支柱發展與資管業機遇”, 國民養老保險公司董事長葉海生,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中國人保資產總裁曾北川,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招商基金總經理徐勇在論壇上發言。本場高峰論壇由恒生電子董事長劉曙峰主持。
葉海生指出,隨著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我國養老金缺口規模不斷擴大,亟待第三支柱補位。葉海生認為,我國居民儲蓄率一直較高,隨著當前居民財富結構的調整,將高儲蓄轉化成第三支柱的養老金,即可滿足居民養老需求、為資管行業帶來巨量長期資金,同時也有助于緩解各級政府財政壓力。
潘東認為,在老齡化快速到來的背景下,隨著我國個人養老金明確采用賬戶制,首次將銀行納入中國養老體系,養老產品和服務通過商業銀行的產品體系、渠道、服務、科技進入到千家萬戶,養老福利將迅速觸達中國最廣大的需求群體。潘東建議,養老行業資管機構應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投研能力,推進投資者教育,激發客戶養老規劃和投資需求,抓住養老產品牌照開放的機遇期,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打造養老生態解決方案。
曾北川認為,我國資管產品投資屬性強于養老屬性,而且投資期限普遍偏向于短期。曾北川建議,應進一步完善養老第三支柱頂層設計,更多突出保險產品的保障特性,探索保險資管養老型產品的投資特色。
竇玉明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出對公募基金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機遇,公募基金應通過研究驅動的投資提升管理大資金的能力,通過產品體系的建設解決風格穩定性問題,通過投研體系的建設解決投資者體驗問題。
徐勇提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三支柱政策所帶來的深刻的變革,促進養老金一、二、三支柱協同發展,資管機構應統籌考慮養老金三支柱投資管理能力,構建自身業務生態,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養老金融產品服務體系。
第四場高峰論壇聚焦“全球高通脹下的市場展望:資產配置與投資策略”,中郵理財董事長吳姚東,平安理財總經理張東,華泰保險集團首席投資官、華泰資產總經理楊平,匯添富基金總經理張暉,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在論壇上發言。本場高峰論壇由新華基金董事長翟晨曦主持。
吳姚東判斷,債券資產仍然是理財資產的壓艙石,非標資產仍是銀行理財的相對優勢所在,私募供應鏈、理財直融等類私募債的品種,增速相對較快,但非標轉標準化也是一個重要方向。
張東提出,各類資管產品的長期收益往往能夠充分跑贏通脹,國內通脹尚不構成投資的主要風險。理財產品在收益和波動方面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一方面要保證低收益環境下維持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在更加不確定的市場中對波動進行掌控。張東建議,理財子公司應該緊扣客戶穩健理財需求,以理財產品為載體,圍繞風險偏好提供財富解決方案,并重視通過系統平臺建設,賦能資產配置。
楊平認為,當前商品通脹壓力有所緩和,制造業投資邊際回落,國內經濟低速運行,財政政策空間非常有限,但各級流動性寬裕度仍遠超預期。下半年國內經濟可能迎來兩階段,第一階段,經濟下行和流動性上行并存,第二階段,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年初存在二次探底的風險。市場整體以流動性驅動為主,股市、債市存在雙向機會,并且權益資產性價比更高。
張暉認為,海外流動性收縮對需求的抑制難以避免,中國經濟面臨全球紅利減弱、外部環境惡化、人口老齡化和房地產流動性風險等多重挑戰。當前國內權益市場結構性特征突顯,消費升級和高端制造兩大方向是主要看點,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值得重視,可以繼續挖掘中長期高等級債券的投資機會。
經雷指出,隨著全球化進入歷史關鍵時期,自2016年英國脫歐帶動地緣政治風險波動開始,逆全球化浪潮對通脹形成中樞性推升,突出表現為農產品和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經雷提出,我國資管行業接下來應更加關注主動權益投資,重點圍繞雙循環、共同富裕、科技創新、綠色低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統籌安全和發展這些新的國家戰略方向發力。
本次峰會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秘書長劉喜元主持。
來源: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
責任編輯:楊帆 SF034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