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凈值產品收益開年“縮水”,家族信托搶占市場迎來開門紅
華夏時報記者 胡金華
“原以為認購的數十萬凈值理財產品開年后首周公布的收益多少會漲一些,但受累于股市大跌,最終收益還是負的兩百多元。我認購的某龍頭股份制銀行兩個凈值產品已運作超過一年,近期查看了一下年化收益僅為2.5%左右,表現都不如現金類產品。”2月16日,上海一位銀行理財人士小楊對《華夏時報》記者如是感嘆。
而小楊的切身感受也普遍反映下了當下銀行理財市場全面進入凈值化時代后投資者的心態——收益越來越低,雖然能實現保本但時不時公布的周收益為負讓人糟心,投資股票、基金的話可能虧損更大,但就這樣放著又不甘心,尋找一些高收益的穩健理財產品太難了,即使一些知名的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收益也不讓人滿意。
“我們近期主推的兩款產品就是基金和保險產品,其中基金為另一家國有大行旗下基金公司的三年封閉式基金;而保險則是一款萬能險,為期5年,滿期利率約5%。這款保險產品銷售非常火爆,我們支行目前只剩下20萬額度了,我自己也買了3萬。”2月17日,一家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海某支行理財經理夏芬如對本報記者說。而記者采訪了數家銀行營業網點后,得到的反饋也如夏芬所言,不主動推薦凈值型產品,客戶可自行在銀行APP上搜,如果想預期收益高一些,那就推基金和保險。
與此同時,記者還從市場了解到,對于一二線城市看不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的高凈值人群來說,專門量身定做的家族信托計劃開始“粉墨登場”,分羹銀行理財市場。
凈值理財收益低、吸引力也低
與一年前銀行理財經理開年前后紛紛向客戶推薦凈值型產品相比,今年的銀行理財經理的熱情明顯降低了。
在前述銀行客戶小楊看來,他從去年初已經配置了近百萬的銀行凈值型產品,一年下來發現整體收益都不到3%,在收益跌跌漲漲中他今年也就沒有申購新的產品,而是買了一部分現金類和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半年期產品,另外留一部分看看能否入市“抄底”。
“現在對銀行理財產品不做特別推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客戶已經逐漸習慣通過APP自行購買;二是由于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顯示的利率是業績基準利率,而非之前的預期收益。超過業績基準的部分還要再計算提計費用,性價比降低,吸引力下降,所以更建議投資公募基金。”2月17日,上海一家國有大行支行副行長也對本報記者坦言。
而在其管轄下的理財經理眼中,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并不高,更推薦投資基金。此前市場上大部分投資者對穩健理財產品有著4%到5%的預期收益,在2019年以前也許可以達到,但現在客戶要顯著降低預期,年化收益大概在3%到4%左右的凈值產品已經算是表現不錯的了。前段時間LPR降低導致房貸利率隨之降低,隨著貸款的利率降低,理財利率包括存款利率也隨之降低,銀行會控制中間的利息差。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第三方理財機構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近一年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權益類理財產品凈值增長率波動下行,這一趨勢從2021年12月開始愈發明顯,凈值增長率從-1.07%降低至最新的-9.78%。此外,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在售的理財產品中,國有大行發行的僅剩11款,均為中國銀行發行的期限在12個月以內的產品;還有股份行發行的16只理財產品,包括渤海銀行、恒豐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期限也大部分在12個月以內。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售理財產品相對較多共110只,其中大部分為固收類產品,共93只,混合類17只,業績比較基準最高可達到7.0%,最低為2.7%,普遍在4%-5%之間。
“無風險利率下行,固收類產品投資為主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不斷下降,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不斷降低。‘固收+’產品在此形勢下承接投資需求,或成為低風險偏好資金的布局焦點。”對此東亞前海證券發布研報指出。
信托理財開始登場
國內的財富管理市場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各類不同人群對于產品的抉擇,如果說凈值型產品在2022年并未如預期收到大眾“熱捧”的話,而另一種類型信托理財則在今年開年意想不到地收到高凈值人群的青睞。
《華夏時報》記者也了解到,在2月16日,根據中國信登信托產品登記及信托受益權定期報送等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國信托產品投資者數量繼續上升,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已增長至120萬人以上,連續8個季度趨升。而在2021年三季度末,存量個人投資者數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此外,2021年四季度自然人投資者凈增加20萬人,刷新2021年單季新高。與此同時,今年1月份,信托行業新增家族信托規模達到128.99億元,較上月環比增長33.54%,創下近一年內的新高。
顯然,2022年國內家族信托市場悄然迎來“開門紅”。
“部分信托公司將去年底簽訂的家族信托服務協議,放在今年1月份實施,希望給今年家族信托業務發展一個好的開端。這凸顯了家族信托作為財富傳承的重要工具,正獲得越來越多高凈值人士的青睞。疫情發生以來,高凈值人士對財富傳承的關注度明顯高于以往,而且,相比遺囑等傳統模式,家族信托在財富傳承規劃實施方面,更具保障性與私密性。去年不少高凈值人士通過設立保險金信托,既對財富傳承有了深刻了解,也發現光靠保險金信托無法解決所有的財富傳承需求,因此轉而設立家族信托,將更多類型資產納入財富傳承范疇,更好地滿足自身財富傳承規劃。”對此,長三角地區一位信托公司家族信托部門主管梁宇杰表示。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指出,伴隨我國居民財富逐步增長,投資者對信托公司提供的專業服務及體驗感不斷提升,個人投資者對信托產品的認可度持續增強,信托產品依然是投資者重要的財富管理及傳承工具。 個人投資者對信托產品的認可度的持續增強,也與信托公司積極轉型發展財富端業務不無關系。
銀行人士也指出,隨著理財產品全面凈值化的大背景下,在銀行理財市場上的一些優質客戶也正在分流出一部分資金嘗試投資別的渠道,但是諸如信托規劃等在國內仍然屬于初級階段,當前對整個市場的影響較小。
責任編輯:李琳琳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