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拯救爛尾樓!央行、銀保監會發文力撐并購出險房企優質項目
來源:時代周報
房地產暖風頻吹,“政策見底”正在成為更多人的共識。
12月20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年期LPR下調至3.8%,這是1年期LPR連續19個月“按兵不動”后首次下調。不過,5年期LPR則連續第20個月不變,維持4.65%。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金融時報報道稱,央行、銀保監會已于近日出臺《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銀行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
12月20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低走,但受到近日多重利好消息的刺激,房地產板塊表現強勁,是為數不多上漲的行業之一,包括津濱發展、渝開發、大龍地產、中洲控股等在內的多支地產股封上漲停板。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1年期LPR下調、5年期維持不變的措施,避免了向市場傳達放水拯救樓市的錯誤信號,重點實際上在于刺激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而鼓勵優質房企兼并收購的政策對房地產的影響將更加深遠,隨著更多支持政策落地,在陣痛期過后,行業或將迎來兼并收購的高峰。
優質房企收并購獲支持,行業加速出清
根據金融時報,《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核心內容包括六大方面,其中,兩大方面與融資密切相關,同時也最受市場關注。
一是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穩妥有序開展房地產項目并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
其次,要求加大債券融資的支持力度。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在銀行間市場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用于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的兼并收購。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為并購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服務,提高發行效率。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投資并購債券、并購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
按照上述要求,未來房地產行業的兼并收購將聚焦于項目而非企業,實際上,“保交付、穩民生”是這一輪房企爆雷之中政府化解危機的主要方向。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分析表示,聚焦于項目收購可以有助于項目順利竣工、交付,是對購房者權益的維護,而且“陷入困境都是大型開發商,能對企業整體進行收購盤活的優質開發商比較少,引起的陣痛會比較大,也不利于市場的穩定”。
未來,優質房企將不止獲得并購貸款的支持,也將更容易在銀行間市場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李宇嘉認為,“資本市場以無抵押的信用債支持并購,能夠激活開發商參與的積極性”,因為目前市場下行導致預期悲觀,開發商資金鏈緊張,“以自有資金收購有點困難”。
實際上,在通知公布之前,優質房企的資金面緊張的情況已持續得到緩解,但利好消息的公布進一步消除優質房企開展兼并收購行動的疑慮。
近期,招商蛇口等房企計劃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發行并購票據的消息備受市場關注,因外界認為房地產行業兼收并購將獲得金融支持的傳言一旦落地,市場將迎來轉折點,這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將進入下一階段,行業將加速出清,而這一傳言在12月20日正式得到確認。
房地產收并購不及去年3成,或將觸底反彈
時代財經統計得知,盡管今年房地產行業危機頻現,房企屢屢轉讓資產以換取流動性,但今年房地產行業發生的并購數量和金額,卻雙雙跌至近5年的最低水平,截至12月20日一共完成261起并購,金額將近768.96億元,相當于去年全年的22.95%。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對時代財經表示,今年房地產收并購處于低谷是正常現象,“因為開發商沒有錢”,對收購帶有土地的項目興趣降低。值得一提的是,時代財經從業內人士處獲悉,實際上房地產行業的收并購已于近期開始“暗流涌動”,正在尋求資金合作接手出險房企的地產項目。
不少觀點認為,隨著更多支持政策落地,房地產行業將加速洗牌,平安證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從美日經驗來看,陣痛期后行業均迎來并購整合高峰,因此預判本次相關政策的出臺有望加速行業洗牌,“劣幣”出清后行業格局有望重塑,優質房企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自11月份以來,房企特別是優質房企的資金面緊張情況已開始得到緩解,境內外發債規模環比大幅增加;而12月份以來,包括碧桂園、金地、華發、世茂、招商蛇口和龍光在內的不少房企,更是頻頻公布了票據、ABS或配股融資的相關動態。
根據華泰證券的報告,11月房企境外債發行額為169.37 億元,環比上升171.35%,盡管融資凈額依然為負,即-151.10億元,但較10月降幅收縮了251.13億元;境內債發行額為396.70 億元,環比上升131.57%,融資凈額時隔4個月再次轉正,達24.04億元。
12月份,房企境內債發行規模顯現出有增無減的趨勢。時代財經了解到,11月份發行的境內債多達30筆,而截至12月18日,12月份發行的境內債已達到25筆。
值得關注的是,境內債發行人多為國企、央企或經營穩健的民營房企,包括保利、中海、華潤、金地、碧桂園、龍湖和濱江等等,11-12月(截至12月18日)合計55筆境內債中,國企和央企占比高達85.45%。
責任編輯:李琳琳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