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甩包袱” 銀行加速處置不良資產包

年關將至“甩包袱” 銀行加速處置不良資產包
2021年12月07日 20:05 媒體滾動

  年關將至“甩包袱” 銀行加速處置不良資產包

  北京商報

  年關將至,為應對不良反彈壓力已經有不少銀行掛牌密集轉讓不良資產包。12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各大金融資產交易所,有多家銀行的不良資產正在密集掛牌出售,涉及的銀行類型主要包括地方性城商行,轉讓的資產有涉及企業的不良標的,也有五級分類級次為次級或可疑或損失類的不良資產。在分析人士看來,隨著監管之下銀行對不良貸款認定日趨嚴格,隱性不良貸款的問題會在短期凸顯,未來銀行需要進一步拓展不良處置方式與渠道,同時努力提升銀行經營能力,減少不良發生率。

  銀行批量出售不良資產

  為緩釋風險,掃清“包袱”,銀行密集掛牌轉讓不良資產已成常態。12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日有多家地方性城商行均在掛牌轉讓不良資產。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近日掛出一則《H銀行天津分行關于DQWS公司項目資產轉讓的營銷公告》向國內和國際兩個投資人市場公開售賣,但未向購買者明示具體銀行及債務人信息。

  具體來看,這則公告披露的內容僅為,DL公司為H銀行天津分行不良客戶,對應債權本金2100萬元,債權金額合計3394萬元。北京商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售賣不良資產包的銀行為天津地區一家城商行。

  無獨有偶,安徽金融資產交易所也在近日披露了徽商銀行安慶分行多個不良資產轉讓包,此次掛牌轉讓的不良資產包共3戶共3筆,不良資產總額約為3.09億元,轉讓的資產均為五級分類級次為次級或可疑或損失類的不良資產。

  通過交易所掛牌轉讓不良資產或者抵債資產已成為銀行甩清“包袱”的主要手段,較早之前,富滇銀行也在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轉讓不良資產筆數共10筆,戶數共5戶,不良信貸資產金額共計4.55億元。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除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外,更多的投資方進入不良資產購買和處置的市場,這給了銀行轉移不良資產更多的市場機會,也打開了銀行公開轉讓不良資產的市場空間。多方參與使得不良資產轉讓市場呈現更加繁榮的態勢。同時,在政策加碼的宏觀背景下,降低銀行不良資產負擔,補充銀行資本也是必要之舉。

  “不過,不良資產處置涉及對債權的詳細盡職調查,對收購人和處置人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多方參與的公開市場可能使得不良資產處置偏離審慎的風險規避原則,尤其可能造成收購人的損失,進而反過來打擊這個市場。” 陶金說道。

  隱性不良貸款將在短期凸顯

  當前銀行核銷不良貸款的主要方式已“多點開花”,主要通過清收、批量轉讓、債轉股等。一位銀行業務部門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目前行內對不良資產的應對措施首先是嚴格分類,做實資本質量,其次是釋放資源加大處理力度,然后是控制增量風險補足資本、保證撥備。年初監管放開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試點也為銀行處置不良資產帶來了多種可能,但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個人不良貸款的規模較小,銀行通常并未將這類方式作為主要核銷方式。

  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行內個人不良貸款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雖然已經納入了不良轉讓試點,但這不是主要核銷不良資產的方式。銀行不良資產統一由資產保全部門進行處理,主要通過追償、訴法訴訟等方式進行;其次就是轉給專業的不良資產處置機構,包括資產管理公司等來進行不良資產的核銷”。另一家城商行人士更是直言,“行內沒有處理個人不良貸款的需求”。

  不少市場觀點認為,當前我國銀行很大部分的不良貸款是隱性的,許多隱性問題資產并未涵蓋在內。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認為,國內不良貸款測算是商業銀行與監管部門關注的核心指標之一,銀行不良界定有一套科學、通用的指標體系。雖然,近年來,國內監管部門對不良認定標準趨嚴,并引導金融機構加快不良處置。但未來銀行需要進一步拓展不良處置方式與渠道;同時,努力提升銀行經營能力,減少不良發生率,加強貸前、貸中和貸后管理等。

  “隱性不良貸款的形成與銀行的不良貸款認定辦法以及不同貸款類型有關,例如有些貸款并未逾期,但其抵押資產快速貶值,或有些貸款已經出現逾期,但銀行對其進行展期等。” 陶金分析稱,隨著監管之下銀行對不良貸款認定日趨嚴格,隱性不良貸款的問題會在短期凸顯,但長期會逐步融入顯性不良貸款中,逐步消化。在評估宏觀層面的不良貸款風險時,可以更加關注顯性不良貸款的變化趨勢,如此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住隱性不良貸款帶來的偏差問題。

  不良貸款依舊存上升壓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企業經營環境、個人償債能力均受波及,銀行不良貸款就面臨不小的攀升壓力。根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27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雖然不良貸款率出現下滑,但不可否認的是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依舊在增加。今年10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朝弟表示,受疫情沖擊和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影響,不良資產反彈壓力仍然較大,風險可能繼續暴露。

  上述國有大行人士認為,銀行不良資產未來會面臨一定的攀升壓力,主要是經濟面臨的內外部形勢比較嚴峻,同時還有疫情的沖擊等。正如周茂華所言,接下來仍需要對潛在不良風險保持警惕,但不良貸款未必會大幅攀升,主要原因是此前國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不良處置力度等,風險整體可控,銀行整體經營保持穩健等。

  陶金進一步指出,目前針對不良資產處置已經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市場和制度。在轉移和收購環節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其他專門的不良資產處置公司之外,下游還有市場化程度更高的收購領域,此外拍賣競價、公開轉讓等手段近年來也逐步發展。在此背景下,不良資產的處置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在維護市場化機制、提高處置效率的同時,有必要加強對公開市場的監管,并建立合理的信息共享機制,減少不良資產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09 百誠醫藥 301096 79.6
  • 12-09 禾邁股份 688032 --
  • 12-08 風光股份 301100 27.81
  • 12-08 永安期貨 600927 17.97
  • 12-07 明月鏡片 301101 26.91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