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方正: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 16:59  《商務周刊》雜志

  方正的持續創新故事,反映出創新、科技與商業成功之間復雜的三角關系。作為中國曾經的旗幟性高科技公司,當源自技術創新的動力遭遇瓶頸,方正面臨所有企業共同的大考:如何既做大又做強。和很多同規模的中國企業一樣,方正走進了資本市場,走上了多元道路。但接下來的故事屬于他自己:以人和錢為主線的內部管理創新改造自身,發展出新的動力,再反哺到多元產業鏈,使其解放出從技術到商業模式的新的創新。方正的定位也因此而改變為一家投資控股集團。這條道路雖然不一定具有普適性,甚至不一定能獲得所有人的認同,但它符合創新一詞的提出者約瑟夫·熊彼特所指出的,創新是生產過程中內生的,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獲取超額利潤

  □ 記者  王曉玲

  在中國近三十年的企業發展歷史中,王選幾乎是唯一一個主動選擇離開的公司創始人和精神領袖。2002年7月26日,王選離任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職位。

  王選去職后,當時有媒體以《管理讓王選走開》為題做了報道。實際上,在此前的兩年多時間里,王選曾多次公開強調專業管理人才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他指出,高科技企業“只有技術專家是不夠的”,“中國企業與國外相比更大和更致命的差距是在管理方面”。

  這可以看作是對科技在企業中定位的一次反思。恰恰在王選宣布退休的兩個月前,經濟學家吳敬璉將自己的幾篇相關文章結集成《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制度重于技術》,他在書中指出,對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中國,發展高科技產業,制度創新比單純的技術創新更為重要。

  將制度和技術放在一起比較,也可以看作是對科技在國家發展中定位的一種反思。1978年,擺脫了“文革”浩劫的中國百廢待舉,全國科學大會喊出了“科學的春天來了”的時代強音;1988年,已經睜眼看世界的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急起直追,鄧小平會見前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提出了重要論斷:“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006年1月,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胡錦濤發表了題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斗》的講話,創新成了這個國家對于能力的與時俱進的新概括。從“科學”到“科技”再到“創新”的認識演進,印證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從解放生產力到發展生產力再到創造生產力的路徑探索。而發端于30多年前北京大學一間無線電實驗室的方正,則正是這條并不平坦的高速路上始終的前行者。

  管理比技術更難

  1999年,是方正歷史上的一個多事之秋。那個時侯還沒有企業自曝家丑的風氣,但關注這個企業的人會發現,“管理”突然成為北大方正最重要的話題,王選談的也最多,他在北大方正的新聞發布會上講,做報告時講,更就此寫了很多文章。

  這一年,方正確實在經歷內憂外患,內有人事動蕩,外有股權之爭。當年10月,剛剛被任命為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的魏新受校方委托,以校辦產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身份來“處理遺留問題”。

  一晃十年過去了,今天在魏新的記憶里,當初讓王選憂心的方正“管理”究竟混亂成什么樣子呢?這位此前沒有企業管理經驗的教育學教授,只是說他到方正后要了解企業情況,但是連最基本的財務報表都要不上來。

  而來方正前已經在幾家企業擔任過高管的李友,對當時散亂的管理相當震驚。李友2001年出任方正集團下屬上市子公司方正科技的執行總裁,方正科技下面還有一個當時相當著名的二級公司,就是總部設在上海的方正電腦。李友曾專程到上海約見當時的方正電腦總經理,對方答應周三在電腦公司見面,向李友匯報工作。李友周三上午就早早來到電腦公司,但是等到下午,見面被推到第二天。

  李友對《商務周刊》回憶說:“第二天我又去了,他說要談客戶,我又等,一直等到第二個星期三,他說只能給我45分鐘時間,有整有零的。”

  李友耐心的等了一個星期,見面后電腦公司總經理告訴他說,因為會議室都有人在用,只能在客戶洽談室談。“我說那也行,那個洽談室是上海人的閣樓,天花樓從房間的中間位置斜著下去,所以我們都只能并排坐著。就在這個樓梯間,我聽完了第一次工作匯報,45分鐘,一分鐘都不差。”

  實際上,當時方正電腦才是方正科技實際上的運營主體,內部組織涵蓋了從采購、生產到銷售等幾乎所有職能,后者已經被架空,對方正電腦沒有絲毫控制力。

  后來李友來到北京方正總部時,同樣先找到二級公司了解情況,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基本一半以上的老總,都不是在做匯報,是在講課,指手畫腳的”。

  但是,這家校企無論是在當時新聞報道中,還是在國家領導人以及普通人的心中,都還是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一面旗幟,是北大的驕傲。它的身上,承載著探索和實踐中國高科技產業“產學研”、“技工貿”成功之路的重任。

  這個企業確實擁有光榮的歷史,1990年代初,北大方正創始人王選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引導中國出版業告別了“鉛與火”的落后時代,“為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守住了最后一道壁壘”。北大方正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王選是國內著名科學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所有中國科技大獎,以及包括三院院士等頭銜,并且在2003年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

  世界在變,對有著輝煌出身的方正來說,校企之路已經走不下去了。

  魏新的新多元化

  2000年前后,解決國有企業管理問題最常見的方法是內部股權改革。一直被拿來與方正反復對比的聯想是最好的范例。1994年,聯想內部出現危機后,在柳傳志的主導下順利完成股改,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實際上,方正1999年也萌生了內部股權改造的想法,2000年,王選公開極力倡導以聯想為榜樣進行股改。但與柳傳志對聯想的絕對控制力不同,方正特殊的校企身份和復雜的股權結構,讓作為科學家的王選無法對企業的方向有絕對的影響力。

  在這個背景下來到方正的魏新,面對的是一個混亂的虧損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盲目多元化。“1990年代初,方正靠激光照排賺了很多錢,也胡亂投了很多東西,房地產、金融租賃、精細化工,連香料都做過。”魏新告訴《商務周刊》,到他去的時候,這些公司基本上都只剩下空殼,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1995年進入的PC制造,這算是做激光照排的一個產業延伸。

  魏新到方正的前半年是處理遺留問題,之后認認真真做了一年調研。“我們當時分析,如果只是將虧損的子公司剝離出去,也行。反正我們自己有激光照排的技術,一招鮮吃遍天,每年還有幾千萬元利潤,少養點人就行了。”

  但是外部壓力讓方正不能吃這個老本。“方正是一個校企,王選老師又是那么著名的科學家,后來又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所以從國家領導人到知識分子,對方正的發展都很關注。”魏新回憶說,“每個人見到我都說,王選老師打下這么好的基礎,方正一定要做大做強啊。”

  但是原來的激光照排給方正帶來的空間是有限的。“當時我們的客戶主要是報紙、雜志社和印刷廠,他們的換代基本上已經完成了90%。如果方正只做照排,規模能做到幾十個億就不得了。”

  在當時看來,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選擇多元化。2001年,魏新向董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關于方正集團發展戰略思路和企業文化重塑的幾點思考》。魏新回憶說,“我在里邊講了幾個要點,一是方正還是要發展,不發展就會辜負大家的期望。我做了一個分析,結論是盡管前一段走了彎路,但看來還是要走專業化基礎上的多元化發展道路;第二點,多元化我們要做什么,介入哪些領域。當時就認為要介入資源性、牌照性領域,而不是亂投。后來我們確實是這么做的,比如我們為什么收購武漢證券,因為它有牌照;另外,我們當然還要在我們的主業上延伸,那時候我們已經做了硬件,就是PC,這就要向產業鏈高端、價值鏈高端走。”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