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之年度風云人物國際紅榜:蘭伯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5日 12:23 《環球企業家》雜志 | ||||||||
蘭伯特:下一個巴菲特? 姚一|文
關注這個人,研究他的投資方法,他很可能是未來20 年內金融界的風向標 What has he done ★收購破產的凱馬特,將其變為300億美元的“現金牛”,其股票價格一年內增加了310% ★收購狀況慘淡的西爾斯(Sears, Roebuck and Co.),迅速扭轉其敗局 2004年結束時,原本默默無聞的ESL投資公司主席愛德華.蘭伯特(Edward Lampert)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與其他一朝成名者大為不同,觀察人士對蘭伯特的評價可謂極高,拿他與“奧馬哈圣者”巴菲特做比,前所未見。 所謂“下一個沃倫.巴菲特”,并非預言愛德華.蘭伯特將成為另一個“股神”,而是其以投資公司實體,控股其他企業,并經年獲得高昂回報的投資風格,與巴菲特類似。 2004年,他先后收購凱馬特(Kmart Corporation)與西爾斯(Sears, Roebuck and Co.)兩家狀況慘淡的連鎖超市,并通過高效迅捷的管理迅速將它們的經營狀況改善——一度瀕臨破產的凱馬特已經變為300億美元的“現金牛”,其股票價格一年內增加了310%,而當2004年11月17日,凱馬特宣布收購西爾斯時,投資者普遍看好,西爾斯和凱馬特的股價在收購當天分別都有大幅增長。因市場反應良好,蘭伯特個人凈資產也因此增加了67%,達到250億美元,此外,他還擁有AutoZone的大量股份,在媒體巨頭大衛.葛芬(David Geffen)以及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處亦有戰績不俗的投資。 這著實令人想起多年前的“奧馬哈圣者”:巴菲特25歲以自己成立的投資公司開始起步,1962年買下一家紡織公司,幾年之后他就用這家公司多余的現金流投資保險業和銀行。很多投資者都相信蘭伯特也會在保持ESL作為早期的投資的基礎上用凱馬特一役籌來的資金另做新的投資。 蘭伯特已經研究巴菲特多年。他曾用“逆向運作”反復研究巴菲特的各次收購,把自己設身處地的安排在當年巴菲特的位置上,是否也能夠如前輩那般睿智。 與巴菲特不同的是,蘭伯特更鐘情于那些管理不善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資產重組改革之后潛在回報率要遠遠高出一般的公司。而且蘭伯特從來就將自己的目標定制得無比清晰,他向來都是瞄準那些運作趨近成熟、現金流較大的企業進行收購。怎樣進行投資,是蘭伯特最喜歡研究的事情了。在將每一分投資都確保達到最高回報率上,蘭伯特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得比作風穩健的巴菲特更加偏執。這意味著他旗下的公司將大部分現金投資都用于股權而不是資產上。他在高盛的老同事理查德.佩理對他的評價便是:“永遠別想見到他浪費一分錢”。 14歲的時候他做律師的父親去世,使蘭伯特頓時獨立與成熟了。而激發起蘭伯特投資興趣的是他虔誠收看華爾街股評節目并按上面所說購買紅利較多的諸如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的股票的外婆。這使他從小就關注股票和財務分析。 在耶魯大學時就表現出奪人銳氣,畢業后進入高盛投資公司,并自薦給后來成為美國前財政部長的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直接跳級做助理。25歲,這是大多數人剛剛進入高盛的階段,蘭伯特便離職和幾個經理合伙人成立ESL基金公司,開始一系列老舊“燒錢”公司的收購活動。他仿佛對自己人生的投資計劃也是相當精明的。此外,蘭伯特的投資生涯也養成了他過人的鎮定與高超的談判機巧。去年他曾在遭受綁架時說服匪徒,最終以開出價格的一小部分逃離了困境。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天生就適合進行投資,蘭伯特和巴菲特都屬此例。他們兩人在1990年代初期曾經有過交鋒。1989年和1990年的時候,巴菲特買下了PS Group19.9%的股份,ps當時是一個停滯的飛機租用公司。而蘭伯特發現了這個行業中工業金屬循環利用的無限前景。于是PS Group的股價狂跌的時候,蘭伯特乘機以低價購進了19.7%的股份。巴菲特一直保持中立,而他堅信PS必定破產,不斷促使管理層賣掉資產分紅。最后,蘭伯特使自己資金翻了一番,而巴菲特卻因為買了太多股份損失了近三分之一。巴菲特的總資產蘭伯特雖然難以望其項背,但在這一戰中,可以算得上是青出于藍了。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