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之年度風云人物國際紅榜:埃里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5日 12:23 《環球企業家》雜志 | ||||||||
埃里森:堅持就是勝利 姚一|文
“購買它,或殺死它”,不甘心僅做數據庫領域領先者的甲骨文經歷了18個月的周折,以103億美元“砸”開了企業軟件服務市場 What has he done ★2005年1月7日,甲骨文以10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仁科,它也由此成為全球第二大企業軟件廠商 ★向微軟和蓋茨發出了新一輪挑戰 有誰能阻擋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仁科的前任CEO康可為(Cragi Conway)認為自己可以,當拉里提出收購仁科,康可為在一年零4個月的時間內數次拒絕了對方,但他終于在2004年10月1日被董事會解雇。2005年1月7日,仁科以10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而甲骨文(Oracle)也由此成為全球第二大企業軟件廠商。 這一起周折18個月,耗資過百億的大交易,充分體現了甲骨文主席兼CEO拉里·埃里森的個人風格:極端強硬、咄咄逼人、堅持到底。 收購當天,甲骨文公司的股價攀升了9.1%,而仁科的股價也相應上漲了10.3%。大部分仁科的董事會成員已經被甲骨文人員取代,而拉里聲稱對這次的迅速整合十分滿意。 無人能夠否認,他是軟件業內最富活力與攻擊性的角色:他聲稱要合法地擊敗對手,但是卻雇用私家偵探到微軟公司的垃圾箱中尋找對微軟不利的證據;他的甲骨文占據著絕對的壟斷地位,而他自己從來都是以反壟斷的名義最激烈反對微軟的人之一。他駕駛意大利噴射機,結婚三次,參加帆船比賽差點喪命,還開壞好幾部法拉利。而和埃里森咄咄逼人的風格相反的是勤奮的工作,他對公司每個季度的增長都了然于心,并且對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深思熟慮。這是使甲骨文成為穩定安全、性能良好的產品必不可少的因素。 當2003年6月,仁科以17億美元收購了其競爭對手J.D.Edwards公司數日后,埃里森便提出“購買它,或殺死它”(buy it , kill it)的口號。事實上,由于不甘心僅做數據庫領域的領先者,他從未停止尋找新的成長空間,且覬覦企業軟件服務領域,由來已久。由最初每股16美元收購仁科的報價,到最終成交時每股26.5美元,其堅決與偏執,令全球側目。 如此極端的行事風格,使埃里森32歲以前一事無成,又在之后迅速成為億萬富翁。1944年,埃里森出生于美國芝加哥南部的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他先后在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讀書,但一個學位也沒拿到。轉折點是1977年,獲悉精密儀器公司有一個軟件編制工作要發外承包,埃里森憑借直覺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并極力鼓動兩個同事成立了日后的甲骨文公司,低價承包了這個項目。他們的第一款命名為甲骨文的軟件專門針對建在IBM大型主機上的商用資料庫管理系統,而埃里森則充分發揮了個人的銷售才能,在公司成立初期迅速獲得了包括中央情報局在內的不少客戶。 此時埃里森即看到了數據庫軟件的前途。他們的4人公司竟在IBM之前推出了第一款關系數據庫產品。擁有普通技術和一流市場能力的甲骨文迅速崛起,到2004年底,公司市值已達591.8億美元。 甲骨文內部有人評價埃里森:“他是著名的技術專家嗎?不是,在硅谷有100個人在技術方面跟他一樣出色。他是著名的管理專家嗎?不是,但他已有足夠的智慧吸引他們為自己管理。那他究竟是什么?他是一個偉大的領導者。” 這個“偉大的領導者”,一生都在與另一個可能“更偉大的領導者” 比爾.蓋茨競爭。1986年3月,甲骨文與微軟在兩天內先后上市,并在之后的20年內成為死敵,但相比加州花花公子埃里森,不修邊幅的西雅圖書呆子更多時候扮演了勝利者的角色。但受到“在極度傲慢和極度謙卑混合中找到平衡”的日本文化影響很多的拉里,就像日本武士一樣從未屈服,近年來他試圖以將數據庫和網絡應用融為一體的電子商務的模式打敗微軟,而收購仁科,或許將加快他的進程。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