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消息,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主辦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資管峰會”今日在京舉行。CWM50顧問、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發表演講。
楊凱生表示,最近理財產品破凈的現象比較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主要是有各種原因引起的市場化的波動。
“我們的資管機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做好自身的風險防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學會怎么樣把風險理念正確的傳遞給投資者,把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作為資管業務的核心環節,準確的評估客戶的風險偏好和實際風險的承受能力。堅持過去常說的把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同時我們要學會,其實我們還不太會,要學會做好投資者教育,更加注重幫助投資者樹立科學的風險觀、收益觀,合理塑造一種投資預期,理性的看待產品的凈值波動,我想這是一種文化的建設過程。”楊凱生指出。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楊凱生:尊敬的尚主席、王忠民理事長,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來參加年度的資管峰會,同時按照會議主辦方的要求,也參與剛才潘東總發布的年度的資管報告的點評。
我覺得我可能不做什么點評,只是想講一講剛才聽了潘總的報告發布之后的一些感悟,以及聽了王忠民理事長比較立足于宏觀視角的一些點評以后的體會,我講一些比較具體的想法。
我感到這個報告的內容確實很豐富,聽了以后感到課題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我自己本人聽了以后很有啟發,很有收獲。應該說這幾年來,我們每一個金融人都目睹了,或者說親身經歷了我國資管行業重大的變革,比如說《資管新規》的出臺,資管新機構的設立,資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以及金融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加速等等。這一系列的事件,可以說每一個事件都是我們資管市場和資管行業將來會記入發展歷史的重要章節。
面臨資管行業的重大改革轉型,以及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的經濟金融形勢,我國的資管市場這兩年來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實現了新舊規章制度下的有效銜接和平穩的過渡,而且還保持了一定的增長,規模又創了歷史新高。比較成功的說,我們是實現了一種涅盤重生。我想這其中確實包含了每一個市場參與者的拼搏和努力和貢獻。
去年,也就是剛才報告著重分析的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今年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第一年,可以說今年對于資管行業來說,是歷史交匯的始點。資管行業如何重整再出發,我想恐怕還是要圍繞這幾個任務,比如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刻金融改革這三項基本任務來推動資管行業的高質量進一步發展。
首先講講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資管業務的重要特點是一頭聯系廣大的社會公眾,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另一頭聯系著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整個實體經濟廣泛復雜的融資需要。它是在直接融資體系中,或者說是是在準直接融資的體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國際實踐經驗看,剛才潘東總的報告里也講到,在一些發達經濟體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他們也都離不開資管市場的強力支撐。從國內的市場結構看,根據剛才發布的報告也可以看出,到去年年末,我們資管市場的規模達到了134萬億,而去年我們都知道,金融機構的總資產規模大概是382億。資管業務的規模和金融機構總資產的規模相比,比值大概是35%左右。而且看來這個比例下一步還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可以說,資產管理業務已經成為整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我覺得,我們資管行業確實可以乘勢而上,主動作為,堅持新的發展理念,踐行高質量發展,主動發揮好對金融系統間接融資市場的助力和補缺的功能。因為我們常說資管業務是直接融資,或者說有些業務是準直接融資。但是我們現在確實要發揮自己的功能,發揮好對經濟融資市場的補缺和助力的功能,從而加強對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的一種支持。
比如說對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新需求、新機遇的應用,對國家重點戰略的支撐力度,重點投向節能環保、能源創新、鄉村振興等一些領域,充分發揮資管的專業領域,把公共資金合理的配置到實體經濟的運行中去,從而滿足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穩步提升對直接融資體系建設的貢獻。把資管真正打造成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有生力量,這是第一項基本任務,就是下一步服務實體經濟。
第二是堅守風險防控的底線。回顧前些年發展過程,我們都可以親身的感受到,在資管行業發展過程中,我們曾經有過部分的業務發展嚴重不規范的深刻教訓。比如我們常說的資金空轉、多層嵌套、期限錯配,搞資金池,自愿或者被迫的實現產品的剛性兌付等等。實際上凡此種種,不僅導致了資管行業自身的行業風險的積累加劇,同時也造成了風險跨行業、跨市場的傳遞,從而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也導致強有力的資管行業的整頓。
從本質上看,原來這些做法,這些模式實際上都不符合真正的資管的要求,它不符合資產管理業務的基本規律。自從《資管新規》發布以來,經過近幾年的整頓,這些亂象可以說基本得到了遏制,剛才尚主席的致辭里面已經談到了這個問題,資金空轉的現象也明顯的減少,多層嵌套也得到了有效的壓縮,資金錯配問題明顯的改善。特別是一個難題,就是剛兌的預期我想已經或者說正在逐步的被打破,凈值化轉型正在繼續的不斷推進。
下一步我們資管行業只有進一步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加強自身合規文化的建設,不斷的完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機制,增強合規經營的自覺的內生動力,而不僅僅把它理解為是外部監管部門的一種要求、一種壓力。我們自覺的加強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方面的全方位的管控,真正看好、管好老百姓的錢袋子,自身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和動力,否則自身的發展是談不上的。我想這一條經驗教訓是需要我們認真汲取,不應該忘記。
我確實也關注到大家最近議論比較多的,最近理財產品破凈的現象比較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我想主要是有各種原因引起的市場化的波動。我們的資管機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做好自身的風險防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學會怎么樣把風險理念正確的傳遞給投資者,把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作為資管業務的核心環節,準確的評估客戶的風險偏好和實際風險的承受能力。堅持過去常說的把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同時我們要學會,其實我們還不太會,要學會做好投資者教育,更加注重幫助投資者樹立科學的風險觀、收益觀,合理塑造一種投資預期,理性的看待產品的凈值波動,我想這是一種文化的建設過程。
國際資管業務發展的過程充分的表明了向投資者真實的披露、傳遞產品的風險信息,真正摒棄不合理的剛性兌付的預期,是我們資產管理業務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我國資管業務轉型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這條路走的不一定很輕松,很愉快,但是必須經過的。
第三是牢記深化改革的任務。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強化金融服務的功能,找準金融服務的重點。現在我們面對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高層次的各種投資需求,我想資管機構要努力的通過深化改革,向市場來提供更多的差異化、個性化、專業化的金融產品服務,從而來滿足不同的家庭結構、不同的年齡層次、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風險偏好、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的需要。在金融產品方面,當前有一個新的任務,就是怎么樣積極的適應居民養老的新需求,推動養老保障的第三支柱的發展,這是居民討論比較多的問題。報告中專門也有一部分是提到了參與養老金融體系對資管行業的重要意義。
最近大家都知道,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一個意見,《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這可以說為健全我國當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們如果看一下發達經濟體的資管行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是無一例外的都可以體現出他們國家的養老金和他們國家的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相互成就、相互支撐的特征。一方面養老金投資可以為市場帶來長期的資金,成為我們資本市場的穩定器、壓艙石,促進資管業務行業的深化和發展。同時資管行業的投資工具的豐富發展,當然一定也可以為養老金投資者提供更為武裝分散的投資工具和更加具有跨周期能力的資產配置。
下一步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在提供金融服務方面,我們資管行業要注意積極的適應居民現代化的需要,特別是當前的疫情期間,大家深刻的體會到,運用現代化的金融科技手段,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務的價值和意義,我想可以對我們這個行業的改變有重要的賦能作用。資產管理行業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實際上是與人、與投資者進行交互的行業,科技一方面可以給投資環節帶來更高效的數據分析、決策交易、風控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給投資者帶來更精準的服務對接,提供全流程的陪伴的感受。
坦率講,在這方面我們資管行業、資管機構可能和現在比較成熟的金融機構,比如說商業銀行來比,還是有一點差距,將來還是有努力的空間。
我想今天就簡單的講這些,剛才主辦方提示我注意時間。所以我想就結束我的發言,我也期待著課題組,下一步繼續緊跟行業的發展變化,能夠給我們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價值的指導參考意見。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潘翹楚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