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支付系統演進和個貸模式選擇

周小川:支付系統演進和個貸模式選擇
2023年04月06日 08:53 中國金融信息網

  新華財經北京4月6日電 在4月4日舉行的2023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中國金融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發表主旨演講。

  全文如下:

  各位來賓,下午好!今天論壇主題是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我想借這個機會講一下支付系統的演進和商業銀行個貸模式的選擇,這與現代化有一定的關系,起因是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觀察支付系統和數字貨幣的進展,而它們當然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

  我首先從觀察到的支付系統的現象說起。這些年支付系統的演進變化很快,有很多新技術和新進展,特別是從互聯網支付到數字貨幣,到數字驅動的個人零售業務,下一步可能大家還要研究人工智能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和作用。應該說,商業銀行體系過去是支付系統的主力,有很強的基礎,也有很好的基礎設施,但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商業銀行跟蹤的步伐似乎慢了一些,客觀地說,也丟了不少陣地,現在有很多商業銀行的業務反而需要依靠平臺公司;商業銀行對自己客戶的了解,由于數據方面的變化,有時候還不如平臺公司做得好。我們也和不少商業銀行有過一些座談,一些銀行認為,它們不太重視零售支付系統主要是因為零售支付系統不怎么賺錢,這與商業銀行內部簡單的管理辦法也有關系。商業銀行內各個部門自己都要財務平衡,如果部分利潤不高,甚至獎金也會發不出來,這就導致一些商業銀行會內部分工時把借記卡放在信用卡部,把貸記卡和零售支付業務以及過去的轉賬支付業務放在零售業務。而信用卡部不容易賺錢,所以信用卡部就有動力大力發展消費信貸,希望消費者在支付時搞分期,分期付款,這樣就會有較多的利息收入,這當中就會產生一些扭曲,這方面我在后面會談到。再往后,數字貨幣出來了以后,我觀察人民銀行出臺的設計方案是雙層系統,既有中央銀行,也有商業銀行、平臺公司、電信公司等參與,雖然大家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進展仍需進一步提高。這是觀察到的支付系統的現象。如何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和未來的市場服務能力,需要大家進行研究,看看下一步怎么辦。

  第二個現象就是以互聯網為入口,大家都搞數據驅動型的零售業務,特別是個貸,或者說是無指向型的消費信貸,不包括典型的房貸、車貸,還有消費品分期付款的貸款、學生貸款、應急貸款、有財產抵押和擔保的貸款。這些消費貸款的發展也受到了一些質疑,中央領導也關注過這個問題,原因之一是存在軟暴力催貸,但實際上對它們存在更為廣泛一些的質疑,比如一些年輕人、大學生收入不夠,但卻搞高消費、奢侈型貸款,這當中有道德方面的考慮,要給年輕一代設定一定的財務紀律,要讓他們有自我約束。但有些數據驅動型的個貸并不考慮這些,它們主要是看借貸人有沒有財產,家人怎么樣,朋友圈怎么樣等等,從而來決定是不是搞個貸。這樣的模式從ESG角度是否合適是個問題,其業務可持續性也是令人質疑的,因此,我們看到有大量的P2P網貸過去搞這種業務而出現了全面崩塌。當然了,對此解釋是不完全一樣的,這里也存在著他們與監管之間的關系,此外還涉及到是否真正保護個人隱私的問題,包括有很多做法涉及到是否存在違反隱私方面的法律法規,個別的還涉及到洗錢、為賭博進行支付等業務的問題。數據驅動型的業務決策,從大方向來講肯定是沒錯的,但一些具體模式是否是真實有效也是有一定疑問的。從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來看,一部分商業銀行覺得自己比不過平臺,就干脆靠平臺,或者靠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后來說平臺沒有相關執照,有些業務不能辦,于是就改為辦理助貸。一些平臺公司雖然補充了一定資本,但資本實力還是不強,所以就搞聯合消費貸。聯合消費貸規模高的時候有兩萬多億,目前只剩6000多億,這個業務模式也受到大家的懷疑。這當中存在一個假設,即商業銀行認為自己的信息和分析能力不夠,要依靠其它數據更豐富的公司和他們的技術來幫助貸款,所以就跟它們搞聯合貸款。當然,這里面也有內部推諉的因素,也就是說,反正靠上一家平臺公司以后,自己就沒有責任了。聯合消費貸的不良率也挺高的(其中平臺在聯合消費貸中只占百分之十幾,銀行占了百分之八十幾),有數據說已達到16.9%,比平均值高很多。這個模式雖然說乍看起來挺有道理的,但是不是真正能夠可持續,是不是真正有效,也是需要質疑的。應該說,個貸和消費貸當前的市場需求還是很大的,黨中央、國務院當前都在強調要擴大總需求,從擴大消費需求的角度看,消費信貸應該是受鼓勵的。但需要仔細考慮,什么樣的消費應該受鼓勵,什么樣的消費模式不可持續,對此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有一部分消費貸其實還是流入了房地產,也就是說,盡管過去住房抵押貸款管得比較嚴,但還是有不少繞道的渠道,包括從個貸的角度繞過去。另外,也有相當一部分個貸不是用于消費,而是用作了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的經營性貸款。

  我們從觀察的兩個現象能得出什么結論?從大的方面說,我們應該重視支付系統,特別是過去商業銀行體系存在對此問題的重視度不夠的情況。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支付領域存在各種進展及說法,有的是真正有用的,有的卻是忽悠性的,對此要冷靜看待并注意認真區分,比如說對加密貨幣等一些鼓吹言論。

  從歷史上看,個人消費貸款是在消費支付體系演變的過程中出現的,經營貸也是如此。從美國的演變過程看,太早時期的經驗對我們借鑒意義不大,我就從信用卡說起。早期的信用卡特別是VISA、MASTER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持卡人來講,信用卡的支付分為pay now(即時支付)和pay later(事后支付)。可以設想,在70-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上半期,當時通信技術有限,所選擇的技術就是給有信用的持卡人發一張卡,可以先花錢。當時要想實現實時借記支付是做不到的,因為沒有那種通信技術,也沒有計算設備處理能力。所以那時選擇事后支付是完全有道理的。事后支付是什么特點?持卡人先花,賬單給你以后25天內付款。拖欠賬單超過25天,利息馬上就升高,典型的利率高到比如18%,實際上是不鼓勵拖期,偶爾拖期的話就要求付高一點的利息。整個運作過程中有成本,也有損失,也會讓商戶承擔少量(比如2%)的折扣。這是典型的信用卡運作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并不能保證完全不會出錯,出錯的時候要能夠有回沖。另外,雖然發卡對象是有信用的人,但是很難說不會發錯了人,甚至還有假卡,對此也要進行很多處理。

  為了解決事后支付存在的客戶信用問題,早期采用的技術是黑名單,刷卡時需要一個授權,要得到授權也不能真正去實時審查持卡人的信用,只是看他有沒有在黑名單上,如果在上面就不給支付了。這是限于當時通信技術和當時計算處理的能力。隨著通信技術的改善,特別是數字通信開始萌芽,在90年代就開始出現有可能通過通信技術來解決客戶的信用問題和減少風險,就出現了實時借記的功能,借記卡在線實時支付大體上就在90年代開始出現。

  事后支付這個模式不是一種必然的模式,也不是銀行認為最合適的模式,而是因為當時技術手段的限制。選擇這個模式就會導致要處理好四方模式,也就是發卡行、收單行、卡組織、商戶和持卡人幾者之間的關系(中國將此明確闡為四方模式)。美國作為這方面的老大,組織了VISA、MASTER等機構,后來演變成了國際性的卡組織,在它們的董事會里有著大量的國外大銀行,特別是MASTER。后來可能是為了要在美國上市,籌集更多的資金來發展業務,它們又回歸美國公司,所以現在說起來,VISA、MASTER是美國公司。這么一來,在未來跨境零售支付系統,銀行卡的地位就受到了懷疑,人們對一個國家的卡組織滲透到其他的國家就不放心;同時,人們也擔心,這些卡組織也可能會迫于政府壓力參與某些制裁。

  從發卡的機構來看,美國是一開始就有非銀行發卡機構,如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那是由于其歷史所決定的,其他國家早期并沒有這種現象。美國獨立發卡機構最開始不是銀行,雖然說后來AE也申請了銀行執照,但是總體來講它們不是銀行,但對銀行有很大的影響。于是銀行說,既然AE可以獨立掙錢,自己的信用卡部門是不是也可以獨立賺錢呢?信用卡作為支付手段,對整體零售業務和零售客戶具有很好的服務功能,如果獨立賺錢的話,這些部門就希望持卡人逾期,就能交18%的利息,這事實上就跟初衷不太符合。同時,也會希望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拿信用卡借錢,收18%的利息,這樣一來,消費和零售支付系統在某種程度上也變成了一個經營貸。同時,為了支持個貸,各家也把信用卡的授信額度給的很大,都是幾萬、幾十萬,很多也是面向經營服務的。因此,如果讓這些機構去獨立生存,他們就希望做分期業務,同時也非常希望做大額業務。現在業務發展起來后就有點尾大不掉,就出現前面所說的道德問題、自我約束問題、催貸問題,包括還有與洗錢、賭博等等相關的支付問題。跨境賭博支付因為金額比較大,收入比較好,一些銀行和平臺擋不住誘惑,就睜一眼閉一眼,事實上得不償失。

  總之,當通信技術、計算技術和數字化已經能夠解決實時借記支付以后,其實這個系統應該做重新的設計,上面所說的中間一些扭曲是可以糾正的。商業銀行下一步應該走什么路,是可以設計的,特別是面對下一步數字化,又有新的進展情況,商業銀行還是有這個契機的。

  再談談如何看待由數據驅動的業務。從保護隱私的法律法規,以及未來可能的進一步細化立法,都強調要使用最小有效數據。目前在數據使用上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大數據可以用于個人客戶畫像,數據越多越好,無論是否有用。數據有主要的、次要的,次要的數據可能有點用,就像畫畫的時候,眼睛、鼻子、嘴是最重要的,頭發多一根少一根不太重要,反正數據獲取和存儲的成本不高,所以能多拿一點就多拿一點。另一種從保護隱私的角度,要求收集最小有效數據,而且最好是通過立法或者條例,規定哪些數據應該公開,可以收集、存儲和交易。這兩種傾向是不一致的,需要考慮哪些是合理有效、可持續的模式,特別對于個貸業務更需如此。

  當前類似信用卡的貸款模式,主要是一些消費信貸,特別是P2P問題,許多是不限制用途、所謂無指向的消費貸款。剛才說了,這些貸款影響消費者的財務自我約束,同時也出現了問題,并往往導致催收。在中國還有所謂“套現”的問題,這跟現金管理的制度也有關系。一部分在信用卡等支付工具中的“套現”會服務于不正當目的,包括賭博、洗錢等。如果說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通過信用卡循環貸款的方式,可以部分解決運營的流動資金問題的話,這種方式也有一個負面作用,就是銀行對個體經營者的貸款反而得不到有效發展。當然有的銀行細化設計了個貸品種,一般來說發展好的個貸品種都是細分的,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信貸服務。但這是雙向選擇,如果說客戶就選擇用信用卡循環貸款或者平臺個貸,銀行的個貸模式就很難進一步發展和優化。

  此外,業務發展對數據的依賴也有模糊性。現在很多業務必須依賴數據,但是有些依賴是模糊性的,就像剛才說的畫像,鼻子、眼睛、嘴都很重要,頭發就不見得那么重要。大數據特別是人工智能出現以后,市場上出現各種各樣的說法、忽悠也很多。關鍵金融系統、特別是銀行體系,要考慮哪些是真正對自己有用的數據。既然數據很重要,因此導致各方都重視征信系統。征信牌照管理比較嚴,征信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金融基礎設施,那么征信系統該怎么發展?是否向大而全去發展?一些征信機構提出,不僅要按照法律條例的規定收集、運用、提供哪些數據,用這些數據去打分,同時因為羨慕平臺公司的數據很多、畫像很準,所以也希望仿照平臺公司去收集各種各樣的數據,包括網購數據、快遞信息等等,同時也催生了各種數據包的買賣。事實上,有些大數據交易所運行好幾年,其實很多交易都不太合法,特別是按照現在的隱私保護規定來時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和平臺公司反過來認為,雖然其數據很豐富,但沒有征信系統的信息,因此提出應該讓其訪問征信系統的信息,而且最好是免費的,或者讓他們參加征信系統。所以這是個雙向的問題,傳統的征信機構想向更大范圍的數據發展,而金融科技公司需要訪問征信系統,爭議都很大。

  就個貸、消費貸款而言,可以也需要做更好的細分,并不是每種業務都需要用到涉及用戶隱私的數據。很多涉及隱私的數據,比如哪天在網上買了什么東西,與貸款決策可能關系不大。以幾個主要的消費貸款門類舉例來說,比如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現在余額是40萬億人民幣左右,主要是基于購房者的收入、工作的穩定性和購買的房屋作抵押,并不見得需要那么強的其它數據。再比如車貸和過去80-90年代時的冰箱、電視機等耐用消費品的分期貸款,因為它們不屬于不動產,銀行跟蹤起更麻煩些,違約風險稍微大些,但也不見得需要特別多涉及用戶隱私的數據。另外一個是2000年以后大力發展的學生貸款或助學貸款,包括職業培訓貸款,這類貸款可以看作長期的消費或者個人人力資源的投資,回報是在未來,還可以繼續大力發展的。還有一種是應急貸款,比如有些國家,像日本過去用身份證等個人有效證件就可以在機器上提取一定數額的貸款應急使用,數額比較小,利息也比較高,信息也是可以在所有貸款機構中相互溝通的。日本的這類應急貸款最早的年利是29%,后來日本國會不太滿意,降到20%。在信息使用上,應該避免的問題是,不應老去看借貸人的家庭和父母能幫還多少錢,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物,平常消費是否大手筆等等。這些都是造成扭曲的信息,未來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風險。所以如果要做畫像,要區分看出哪些是主要的信息,哪些不是,而未來從保護隱私的角度,肯定還是會要求使用最小有效信息。

  對于個體經營的貸款,也可以進行分類,并根據細分類別針對性地各想各的辦法,但是要給其開辟發展的空間。曾經有一段時間,有人認為抵押擔保是很原始、很落后的方式,其實這個說法不見得對,因為這仍舊是簡單可靠的、不良貸款率比較低的貸款方式,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風險可能更大。這個大風險一般也不是由銀行來最終承擔,因為銀行只是中介機構和貸款機構,會計算平均風險溢價,通過提高平均利率,最后還是所有貸款人去共擔。個體經營貸款對國民經濟很重要,但究竟怎么發展,也是需要認真研究和論證的。

  為什么征信是基礎設施?一些平臺公司出現過這種現象,通過設計信用分,用戶只要在自己平臺上多買東西、多用服務,就多給信用分,進而可以受到自己平臺的某些優惠。這就像兩個城市之間建高速公路,一方建一條只準本公司的車跑,另一方也建一條只準自己的車跑,這浪費資源,是有問題的,同時在競爭上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征信系統應該是屬于金融界的公共基礎設施。公共基礎設施的建立可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比如可以通過PPP等模式結合公私部門一起做,同時建設基礎設施應出于公心,不能只為自己著想。這當中也可能涉及數據有非法交易,這就聯系到支付基礎設施,因為很多數據是從支付系統抽取的。此外,支付基礎設施如果有商業價值,該怎么體現?不一定體現在傳統的方式,現在大家有些關注的東西未來并不見得能夠長存。同時,如果是通過金融業務來獲取收入,還涉及到牌照問題、監管問題、風險管理問題、公司治理問題,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還有一個跨境支付的問題,限于時間就不細講了。它涉及到貨幣主權、匯率和兌換等問題。有一些西方國家的人想得比較簡單,認為在考慮跨境支付時,小國你自己的貨幣就算了不用了,直接用我們大國貨幣就完了。其實很多不發達國家是不愿輕易走上“美元化“道路的。這里面也包含了一系列與上面類似的問題,還多加了匯兌問題、貿易平衡問題,因為貿易的積累效應也會影響平衡。

  總之,商業銀行可以利用當前這個時機研究和重構零售支付系統和一系列相關業務,包括使用的工具、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個貸等等,關鍵是對現有系統和以前的業務進行系統性回顧,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和途徑,從而把支付系統用得更有效,更好地符合保護隱私的要求,也有助于為小額及個體的消費貸款和經營性貸款尋找到更好的模式。同時,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需要考慮很多新的條件。此外,現在大家關心的一個熱門話題是人工智能,其中一個有意思的思考就是人工智能的特長究竟是什么?比如剛才說到的銀行業務,支付系統是一分錢都不能差的,在過去手工操作的時候,柜臺員工下班的時候要復核,一分錢都不能差;而做信貸決策都是概率性的,給客戶借錢,97.5%能還,風險是2.5%,就可以借,估計在概率性這些方面AI的機會會更多一點。所以,商業銀行體系的發展也是不斷探索、不斷比較和創新的過程,不是什么都是一直不變的。

  今天是中國金融學會年會,圍繞的主題是金融如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希望今天借這個場合提出的這個題目能引起部分人的關注,成為一個大家共同交流探討的有用題目。借此也感謝中國金融學會邀請,占用時間跟大家作一個交流。講得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06 恒尚節能 603137 15.9
  • 04-06 索辰科技 688507 245.56
  • 04-06 迪爾化工 831304 3.98
  • 04-06 森泰股份 301429 28.75
  • 04-06 光大同創 301387 58.32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