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泰人壽被罰背后:償付能力再度下滑 股權結構痼疾仍存
文/丁五
業務違規被監管重罰,信泰人壽又一次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8月4日,銀保監會開出罰單,信泰人壽違規辦理協議存款,被合計罰款60萬元。
信泰人壽是一家怎樣的險企?成立于2007年的信泰人壽,從誕生之初便先天不足,注冊資本金為3.5億元,這對于依靠大量資本長期投入的保險公司而言略顯寒酸。因為缺錢,信泰人壽十分渴望資本,但增資之路又很坎坷。
2013年,信泰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至-183%,嚴重跌破監管劃定的紅線,被原保監會要求暫停新設分支機構、暫停新的不動產投資和暫停新業務。隨后2014年,公司又被曝出存在大量股權代持、私下轉讓、質押。
2015年后,經由監管調停,信泰人壽完成了多輪增資,注冊資本擴充至50億元;另一方面,公司于2018、2019年實現盈利。然而,在扭虧的光鮮外衣下,信泰人壽目前的股權質押率仍高達56.15%,其償付能力也再度出現了下滑趨勢。
大股東頻繁質押股權
網絡拍賣鮮有人問津
2007年,信泰人壽獲原保監會批準正式成立,總部位于浙江杭州。作為首家總部設在浙江的壽險公司,信泰人壽的發起股東以浙商為主,包括大型國有化工企業巨化集團公司、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
成立之初,信泰人壽的注冊資本僅為3.5億元。對于一家全國性壽險公司來說,這一數目顯然不夠。為此,2008年,信泰人壽公司董事會通過了繼續增資決議,首批尋求至少增資5億元,以滿足在全國設立分支機構的最低資本金要求。
然而,這一增資決議因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而擱淺。由于信泰人壽的股東構成多為民營企業,陷入困境的股東們不但沒有能力對其增資,反而紛紛轉手所持有的股權。
自此,信泰人壽陷入了頻繁更換股東,但實際增資卻寥寥無幾的怪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次,信泰人壽一口氣引入了三家新股東,股東數擴充至13家,但增資額僅有0.46億元。
直到2016年后,在監管的調停下,信泰人壽獲得了數次增資,注冊資本變更為50億元,經營狀況有所好轉。截止目前,信泰人壽的股東共有11家,其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分別為: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持股47.12%,北京九盛資產管理公司持股19.8%,浙江華升物流公司持股14.9%,利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38%。
盡管股權機構趨于穩定,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信泰人壽的股權質押率仍舊處于較高水平。具體來看,信泰人壽2020年第二季度償付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大股東均處于部分被質押狀態,此外還有一家股東的股權被全部質押,四家公司股權被凍結。
根據天眼查數據進一步可知,信泰人壽的總體股權質押率已經超過了一半,達56.15%,質押筆數多達20筆,多數發生在2017到2018年間。
其中,公司第一大股東浙江永利實業集團共質押8筆,質押數額122400萬股,占其總持股比例的51.95%;第二大股東北京九盛資產管理公司共質押5筆,質押數額93000萬股,占其總持股比例的93.94%;第三大股東浙江華升物流公司持股14.9%共質押4筆,質押數額64400萬股,占其總持股比例的86.44%。
需要關注的是,盡管信泰人壽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目前無實際控制人,但上述質押的質權人,均為包商銀行和國民信托公司。經計算,信泰人壽共有39.56%的股份被質押給了包商銀行,16.4%的股份被質押給了國民信托公司。
此外,被凍結的四家股東共持有信泰人壽32563.9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51%。而這一部分股權曾多次進行拍賣,不過鮮有資金方問津。
阿里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關于信泰人壽的股權拍賣多達51筆,但最終成交者寥寥無幾,超過半數的拍賣最終流拍。
以最近一筆拍賣為例,阿里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顯示,三門金石園林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26日10時至2020年5月27日10時,拍賣持有信泰人壽的4700萬股股權。上述信泰人壽4700萬股股權的評估價為1.06億元,保證金為300萬元,增價幅度為5千元。最終,該筆因無人參與流拍。
而值得一提的是,該筆股權實際上早在2018年11月便經歷了一次流拍。彼時,該筆信泰人壽4700萬股股權的評估價同樣為1.06億元,但保證金高達2000萬元,增價幅度為50萬元。
對于股權頻繁被質押、凍結的現象,信泰人壽此前曾回應稱,股權質押是股東正常經營行為,股東股權被凍結則是部分股東股權依法被保全的法律措施,對公司日常經營并未產生直接影響。
但需要關注的是,早在2014年,信泰人壽便曾被曝存在大量股權代持、私下轉讓、質押等問題。時至今日,信泰人壽的股權關系,恐怕依舊要比臺面上的情況復雜許多。
五年內三換總經理
償付充足率再現下滑趨勢
增資計劃不順,不僅令信泰人壽飽受股東頻繁更迭之苦,還給公司的償付能力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2013年,信泰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一度下降至-183%,嚴重跌破監管劃定的紅線,最終被原保監會要求暫停新設分支機構、暫停新的不動產投資和暫停新業務。
與此同時,信泰人壽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罅隙,也暴露在了公眾眼前,并引起了當時監管層的注意。
2014年10月,信泰人壽時任總裁鄭秋根涉嫌違規投資被逮捕入獄,此后,公司的原董事長馬佳也被撤換,多名高管人員出走。
2015年4月,信泰人壽完成第二屆董事會換屆,董事長變更為馮新生,張勇則接替被捕的鄭秋根出任總裁。9月,信泰人壽在杭州召開二次創業啟動大會。會上,董事長馮新生發表講話稱,“二次創業”為信泰人壽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也就是在這一年,經由監管部門調停,信泰人壽獲股東增資,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57%,并重獲新業務、開設分支機構的權限,解除了不動產投資禁令。
恢復業務后,信泰人壽開始在新管理層的指揮下,大力發展銀保渠道躉交業務。數據顯示,2015年,信泰人壽實現總保費收入78.75億元,其中續收保費11.57億元,新單保費67.18億元,新單保費占到總保費的85%。新單保費中,銀保渠道保費高達64.9億元,占比82%。
信泰人壽在銀保渠道方面的強勢,與董事長馮新生此前的履歷密不可分。資料顯示,馮新生在出任信泰人壽董事長前,曾多年在郵政系統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曾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中郵人壽董事長。
然而,過于專注躉交業務帶來的短期保費規模優勢,令信泰人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退保壓力凸顯。雖然在2015年公司短暫實現了盈利,但在接下來的2年里,信泰人壽又重返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達4.89億元和7.59億元。
2018年9月,在提出“二次創業”口號后剛滿三年后,馮新生離開了信泰人壽董事長的職務,其職位由鄒平笙接替。在馮新生離開前不久,張勇也卸任了信泰人壽總經理的職務,由具有豐富銀行從業經驗的李國夫接替。不過,李國夫在任職后一年左右,也離開了公司,其后繼者為現任信泰人壽總經理譚寧。
五年時間內,信泰人壽先后經歷了兩任董事長,并三度更換了總經理。體現在業績層面,信泰人壽雖然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實現了盈利,但根據公司近期的償付能力報告來看,其償付能力已呈現下滑趨勢:2019年。信泰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54.11%,而今年二季度,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2.01%。
回首信泰人壽成立13年來的發展歷程,除個別年份外,大多數時間公司都處于虧損狀態,顯然并不符合壽險公司“七平八盈”的盈利周期。這其中,注冊資本不足、增資困難等固然是主因,但其高管層頻繁震蕩,股權管理混亂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擺在信泰人壽面前的問題,恐怕遠遠不止監管開出的這一張罰單。
責任編輯:張譯文
作者
新浪金融研究院
新浪金融研究院
熱文排行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