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理財公司銀行存量理財業務被壓降?有省份在2026年底前完成,牌照入場券愈發難求
近日,一則關于中小銀行理財業務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具體來看,有消息稱,山東、重慶、湖南等省份多個未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收到監管下發的通知,要求在2026年底前壓降存量理財業務規模。
針對此事,有部分省份稱已收到監管部門在內部下發的通知,并表示此部分業務一直在壓降,已有一段時間;另有部分省份則被口頭告知,亦將下發文件。不過,有消息稱監管雖然要求壓降,但并未明確要求全部清零。此外,還有其他省份城商行工作人員稱暫未收到相關通知。
有專家表示,此次整改對象主要針對未設理財公司的城商行、農商行的理財業務,目前約有218家城農商行存續理財業務。
城農商行存續規模呈下降之勢,
理財公司去年增至22.5萬億
實際上,近年來,中小銀行存量理財業務規模在持續壓降。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近3年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末,城商行與農村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合計為4.73萬億元;2022年存續規模為3.53萬億元;2023年末存續規模3.17萬億元,呈逐年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以理財公司為主導的趨勢愈發明顯,2021年理財公司存續產品規模為17.19萬億元,2022年增至22.24萬億元,2023年進一步增至22.47萬億元。
圖1:2021年存續產品數量、規模情況(分機構類型)
圖2:2022年底各類機構理財產品存續情況
圖3:2023年末各類機構理財產品存續情況
另外,《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顯示,2023年,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存續規模下降程度較為明顯,前者同比下降32.8%,后者同比下降48.48%。
從理財投資收益情況看,2023年,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1739億元,相對來看,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更多,達5242億元,同比增長0.85%。
從代銷情況看,去年理財公司不斷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母行代銷金額占比持續下降。已開業的31家理財公司中,3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僅由母行代銷,28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除母行代銷外,還打通了其他銀行的代銷渠道。
此外,17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2023全年累計直銷金額0.26萬億元。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末,全市場有491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年初增加163家。
圖4:理財公司理財產品代銷機構數量和母行代銷金額占比情況
自2018年以來,我國已有32家理財公司陸續獲批籌建,包括國有六大行、12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5家中外合資理財公司,其中浙銀理財尚未開業。
銀行理財牌照收緊
表外風險管控趨嚴
針對上述壓降存量理財業務一事,華寶證券研究團隊指出,目前我國已成立32家理財公司,國有行和股份行均已設立理財公司,因此本次整改對象主要是未設理財公司的城商行、農商行理財業務,目前約有218家城農商行存續理財業務。
從牌照批復方面看,華寶證券研究團隊認為,在目前已開業的理財公司中,合資理財公司的規模在百億級別,其他理財公司的規模在千億及以上,部分理財存量規模較大的銀行機構,如上海農商行、成都銀行等仍有較大可能獲得牌照批復,而部分理財存續規模較小的銀行或將加速轉型,由產品發行向全面代銷轉變。
若后續政策按照最嚴格的標準執行,即在2026年年末將存量理財業務全部清理完畢,那么在目前存續的3.2萬億元市場份額中,排除部分可能最終成功申請到牌照的頭部城農商行機構,預計將有2萬億元左右的市場份額可能會轉為代銷現有理財公司或公募基金等資管機構的產品,對于已拓展較多城農商行代銷業務的理財公司而言,可能具備了較大的先發優勢。
此外,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稱:“對于申設理財子公司牌照,銀行目前有四種狀態,一是還在申設過程中,并且作為所在省份的頭部銀行,仍有較大可能獲得牌照許可;二是還在申設過程中,并非所在省份的頭部銀行,前路坎坷,申設成功希望不大;三是未開始申設理財子公司牌照,但仍心存一絲希望;四是完全不準備申設理財子公司牌照,直接為未來代銷轉型做準備?!?/p>
那么,監管為何會收緊理財牌照的批復發放?中金公司認為,考慮到資管業務對于資源投入和風險管理具有較高的要求,監管對理財牌照數量的收緊體現出其對銀行表外風險管控具有審慎的態度;大多數規模較小的中小銀行機構目前可能尚不具備完善的投研能力與風險隔離能力,過多發放牌照反而可能導致影子銀行風險進一步發生。
中金公司預計,考慮到理財業務轉型已有相對充裕的過渡期,預計理財行業供給側改革或迎來加速,部分未獲牌照機構或逐步在1至2年內清退理財業務規模。
與此同時,周毅欽還提醒:“壓降理財產品、乃至最終清零的過程很痛苦,特別是將有一批不良資產要陸續回表。所以,如果不希望對銀行的資本充足指標、利潤指標產生擾動,這些工作都需要早做準備,以時間換空間?!?/p>
自2018年12月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來,監管部門對理財牌照的發放秉承“成熟一家、審批一家”的模式,有序批設銀行理財公司。
另外,未設立理財公司的商業銀行應如何做?今年1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暨理財公司年鑒(2023)》指出,對于未設立理財公司的商業銀行,需提高對理財業務改革的重視程度并要加快推進步伐,從而促進理財業務的健康發展,發展方向包括不限于申請單獨成立理財公司、聯合其他銀行一起設立理財公司、專注財富管理業務等。
銀行理財下調業績比較基準,
多只理財產品提前終止
除了壓降存量理財業務,今年以來,已有多家理財公司調整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另有公司將部分產品提前終止。
具體來看,包括農銀理財、交銀理財、招銀理財、民生理財、上銀理財、浦銀理財、光大理財、廣銀理財、華夏理財、興銀理財、杭銀理財等在內的多家理財公司均發布公告,調低旗下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從產品類型看,主要涉及固收類產品。
除下調業績比較基準外,還有理財公司將部分規模較小、運作情況不及預期的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據了解,今年6月以來,已有至少20只理財產品“提前退場”。
比如,6月13日,民生理財發布公告稱,為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根據產品合同約定,公司決定于2024年6月18日提前終止民生理財富竹安盈6個月封閉6號理財產品,并將在提前終止日后兩個工作日內進行收益分配。
中郵理財于6月11日發布公告稱,當前市場利率大幅下行,影響產品未來運作,在目前產品實際業績達到業績基準的情況下,為保護投資者利益,經與客戶溝通一致,中郵理財郵銀財智·鴻運定制6號(盛鼎版)人民幣理財產品擬于2024年6月17日(提前終止日)提前終止。
而在業績比較基準下行之下,很多銀行理財公司理財產品費率也競相打折促銷,甚至降至零費率。
從調降費率的理財產品類型看,主要以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為主。同時,調降的費率包括固定管理費、銷售手續費和托管費等。
責任編輯:劉天行
作者
林羽
金融原創方向
熱文排行
- 創紀錄!遼寧這家省級銀行一次性“吞并”36家銀行,開業尚不足一年
- 陸家嘴論壇聚焦“五篇大文章”,釋放哪些重要信號?
- 這些富豪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資產配置有變,家辦因何而立?瑞銀這樣說
- 央行行長最新發聲!如何定調貨幣政策立場?M1統計范圍將調整?
- 輿論風暴后的重慶農商行:一季度營收凈利“雙降”,曾因掩蓋不良貸款等收千萬級罰單
- 這家銀行董事長和行長剛上任就犯案?勾結股東挪用26億供其揮霍,數名大股東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 多家銀行向“催收人才”拋橄欖枝,大學本科學歷成門檻?另有銀行公開官方催收號碼
- 在某國有大行購買理財產品卻遭遇“飛單”!法院判處銀行賠償70%損失,消費者如何防范理財陷阱?
- 匯豐正式收購花旗個人財富管理業務!超300名原花旗員工加入匯豐,另有部分業務已注銷
- 500億儲蓄國債火爆來襲!5年期售罄速度更快,提前兌取扣除利息嗎?手續費如何算?
聯系我們
- 郵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電 話: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東路新浪總部大廈
400-052-0066 歡迎批評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