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人:國有企業及其改革之三思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2日 17:36 新浪財經 | |||||||||
沈立人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國有企業改革是整個體制改革的微觀基礎。改革以來的20多年,圍繞國有企業及其改革,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與專家、學者為此而探討和摸索,可謂竭盡了全部智慧和精力,先后有多種方案、多種試驗和多番總結。但是迄今為主,還沒有找到一條有效的辦法和出路,改革步伐進進退退,改革姿態搖搖擺擺,改革前景模模糊
一是國有企業為什么走投無路? 這樣表述,實不得已,因為找不到其他更為確切的用語。在改革進程中,國有企業地位突出,不僅由于它曾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涉及面最廣、涉及人最多。很早就有人認為,改革的成功與否,歸根到底取決于國有企業。此話至今,仍未過時。回顧20多年來,各項改革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和成就,一般肯定已經構建了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開始煥發了生機和活力。但對國有企業,未能有同樣評價。當然,國有企業也有變化,然而不是越變越強。從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經過承包經營,實行股份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到現代產權制度,似乎什么辦法都想到了、做到了,而總體看,都未對癥下藥,國有企業的固有病癥未見稍愈。不得已而求其次,實行戰略調整,其實是戰略撤退,從一統天下到只保留重要踞點,不論在整體上或多個領域,都欠樂觀。 為什么會這樣?大家從國有企業的傳統體制究根查底,最初的說法是“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中間是“以政代企,無自主權”,后來是“產權不明,職責不清”。都有道理,也有對策,卻是成效不大。有人從另一個角度,認為要害是:企業本該追求效益最大化,國有企業還要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實際上都在追求在職消費即私利最大化,哪能不敗!道理簡單,對照實際,無不這樣。從以權謀私、公私勾結、另辦“二廠”到卷款潛逃直至“窮廟富方丈”,確有軌跡堪察。結論是:辦不好是普遍的,辦好了是個別的;并且加一句:今天還辦好,明天就難說。國有企業的誕生、存在和發展,有人斷言其命運不佳,不幸竟驗證了。這是相當多的共識,雖然有人不說,心中有數。或者歸之于客觀環境和潮流,腐敗之風無堅不摧,小小企業能幸免嗎? 二是國有企業改革為什么一賣了之? 國企改革,由內到外,由微到宏,采取改制或轉制,本來也說得通。不能靠國家辦企業來大包大攬,讓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能把整個經濟搞活。這種說法,與當年界定新民主主義經濟,適得其反。當時是國有經濟力量薄弱,應當保留和允許、鼓勵私營經濟在一定范圍和規模內發展,實行的是“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現在是國有經濟太多了,要允許和鼓勵非國有、非公有經濟和民營、私營經濟發展,從補充、有益到重要組成部分。中央提法,注意規范,叫做有進有退,雖然是少進多退。而到各地,層層加碼,有的干脆提國退民進,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間有所諱言,多稱民營經濟,直至民營化;基層顧慮更少,索性叫私有化,但在口頭,不在書面。退什么?上面不加規定,只強調國有、公有堅守什么陣地;下面領會,不少提“退出競爭領域”,只把非競爭領域即公共產品留給了國有經濟。怎么退?上面說是資產重組,下面執行是賣掉,從小企業到中企業到大企業,從虧損企業到盈利企業,或者倒過來,叫做“靚女先嫁”。賣到什么程度?先有“陳賣光”,后有“張賣光”、“李賣光”,一直到標榜“無國營”、“零公有”。并且限時限刻,開展了一場賣光競賽。 本來,部分企業的資產重組,賣掉未始不可,是方式之一。但是既叫做賣,就要通過產權交易市場,達到公開、公正、公平,買主和售價都要通過競爭即招標、投標。這在初期也具形式;后來,嫌它麻煩,連走過場也省了,基本上是暗箱操作。賣給誰?限于管理層;賣什么價?由管理層自行清產核資,并打一個對折或七折。買方要拿出錢來,拿不出或不愿拿,怎么辦?可以先記帳,或者銀行貸。這樣的買賣,誰不愿意,所以開張順利,無不成功。至于中央提出股份制、產權多元化和合作制、職工持股,都可置若罔聞,甚至明文規定剝奪職工參股權。于是,一夜之間,經營者成了所有者,兩權分開重新合一。特別是涌現一批老板,從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到幾百萬、幾千萬、上億元。民間的話:一夜暴富,并認為這是改革以來又一次發財機會,比過去幾次(指賣差價、炒股票、經營房地產)更快,更厲害。當然,賣了有的并未了之,有的搞不好,再回頭想辦法;也有卷逃,一走才了之,其例不罕。 三是改革成本為什么讓職工承擔? 國有企業改制后,資產有沒有流失?主持其事者一口否認,查查賬卻明白:全國和各地,國有資產現有總額不到前后政府投資的一半,凈資產又要打個對折或更多。另一筆賬,新老板有多少資產,其數甚巨,不靠國企流入,除非天上墜下。鄉鎮企業也一樣,30多年來的苦苦積累幾乎蕩然無存,出售收回的款項,在賬寥寥可數,不到原值的1/10。所以,買賣雙方都承認,這是半送半賣,送的還比賣的多。國企改制,利屬買主,雖然他們也私下講過有另一種交易。賣主的解釋是:早賣了還能收回一些,拖下去必然是全部流失。這是真話,對公有制失去信心的,首先是他們! 問題是改制對職工帶來什么?大體上分兩類:一類是早退、內退和被買斷,前者工資打折,后者相當于下崗,收入都有減少,包括享受養老、失業保險,生活水平不容易再有提高了;一類是留下來,屬于幸運者。但是,普遍的反映是婆婆變老板,更加兇了。這表現在用人減少,如企業不行,還有被炒魷魚的可能;如行,往往要加班加點,往往不給補貼,更多的是工資常有下降、難得上升。對此,毋需多說,只引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的一段話:“當年他爹來打工是什么工價,現在兒子來打工還是什么工價。但是整體的物價水平已上漲很多,因此農民工的實際收入是下降的。”這里,講的是農民工,占打工群體的一半以上,其實非農民的職工,為老板打工,也是一樣。改革都是利益調整,要有成本,國企改革,得益大的已如上述,成本卻由職工承擔。所謂貧富分化、兩極分化,國有企業是一個大平臺。不禁要引鄧小平的遺言:“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不論當前算不算兩極分化,至少是:如果不警惕,前景很不妙! 相關專題: “深化國企改革對策研究”研討會相關文章: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