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國有企業改革的理論基礎與制度設計(4)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2日 17:12 新浪財經 | |||||||||
3、馬克思關于“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理論。 馬克思關于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理論,為職工持股的國有企業改制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什么是“個人所有制”?一般人都以為是財產歸個人所有的私有制,其實這是望文生義的誤解。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24章末尾總結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時指出:“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2頁)。 這里明確告訴我們,重建個人所有制不是重建私有制。緊接著馬克思又指出,這一重建過程,就是“事實上已經以社會生產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所有制轉化為公有制”的過程。根據新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以上“公有制”改譯為“社會所有制”,因此,個人所有制也就是社會所有制或者社會主義公有制。 那么,馬克思為什么要把社會主義公有制又稱作個人所有制呢?這是因為個人所有制能較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聯合起來的個人組成社會集體。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社會的每一個個人,都是社會生產資料的共同所有者,具有平等的個人所有權。每個個人都以所有者與社會的生產資料結合,實現自主聯合勞動,獲得個人消費品。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的每一成員不僅有可能參加生產,而且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過有計劃地組織全部生產,使社會生產力及其所制成的產品增長到能夠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滿足的程度。”(《馬克思恩格斯先集》)第3卷,第42頁。我認為,這就是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的本質要求,每個勞動者的個人所有權就是這一本質要求的集中體現。而個人所有權作為一種法權關系,必須以經濟上的個人所有制為基礎。所以,個人所有制就能體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要求。將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必須由工人集體持大股或控股,才能體現股份公司的公有制性質,從而使工人既是勞動者,又是生產資料所有者,從無產者變為有產者,走向共同富裕。 4、馬克思關于“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廠”的理論。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第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中指出:“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廠,是在舊形式內對舊形式打開的第一個缺口,雖然它在自己的實踐組織中,當然到處都再生產出并且必然會再生產出現存制度的一切缺點。但是,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對立在這種工廠內已經被揚棄,雖然起初只是在下述形式上被揚棄,即工人作為聯合體是他們自己的資本家,也就是說,他們利用生產資料來使自己的勞動增殖。這種工廠表明,在物質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生產形式的一定的發展階段上,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怎樣會自然而然地從一種生產方式中發展并形成起來。沒有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產生的工廠制度,合作工廠就不可能發展起來;同樣,沒有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產生的信用制度,合作工廠也不可能發展起來。信用制度是資本主義的私人企業逐漸轉化為資本主義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礎,同樣,它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國家規模逐漸擴大合作企業的手段。資本主義的股份企業,也是合作工廠一樣,應當被看作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聯合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只不過在前者那里,對立是消極地揚棄的,而在后者那里,對立是積極地揚棄的。” 馬克思高度評價了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的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廠,認為它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突破和對雇傭勞動制度的否定。現在我們將國有企業改制成為工人自己的合作企業,不失為一條理性的改制思路。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專題: “深化國企改革對策研究”研討會相關文章: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