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全球經濟的中心從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或者是發展中國家轉移,我認為這個方向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現在沒有發生這種變化,而且發生這種變化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我覺得這次金融危機對于我們中國很多的搞經濟的人來講是一副強心劑,我們過去有一段時間認為中國很快將不搞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在世界經濟地位中將發生很大變化,我認為這都是幼稚的,對于中國經濟和中國國情沒有基本了解的一種幻覺。所以,克魯格曼先生講基于相對優勢的國際貿易理論還會長期的存在下去,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還靠自己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占據自己的優勢,中國丟掉了這個優勢就丟掉了國際貿易的強項。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很清醒的認識到。
克魯格曼對于國際貿易的悲觀,我倒不像他這么悲觀,認為要找出另外一個星球,全球才能依靠出口來擺脫衰退。我覺得由于有比較優勢的存在,由于中國勞動力只有美國的25分之1,歐洲人每年都要兩三個月躺在海邊休假,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改變的話,中國產品貿易優勢是存在的,國際貿易會繼續進行下去。雖然他們要以很大壓力迫使中國減少貿易順差,但是順差是一個基本的事實,不是我們中國操縱匯率或者是進行重商主義的政策造成的順差,這是一種合法的順差,這是一種國際貿易相對優勢決定的順差,這個順差要改變是不能以人為因素改變的,用政治壓力改變這種順差是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律。所以,中國擴大內需的同時絕對不能放棄中國的國際貿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放掉了中國的國際貿易,就是放掉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相對優勢,這種相對優勢美國和西方國家是沒有的,他們已經把他們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搞的差不多了,不可能一夜之間恢復他們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但是這種產品他們是需要的,他們還要穿衣服,還是吃飯。
因此,這次我們看到了一些改變,對于全球有一些振動,但是我們以后回過頭來看,只不過是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小的波折,不要看成是天大的事情,好像根本改變了國際經濟的理論和國際經濟的格局。當然,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心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這是一個大趨勢,這個大趨勢會繼續發展下去,但是我們不要期望在短期當中這個事情就發生。因為,這是由美國為中心的美元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決定的,這個體系不是短期能改變的。發達國家所掌握的大量的技術專利和他們的資本貨物上的絕對優勢,也不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必須做長期努力的準備,如果借助一個金融危機,中國就可以成為世界強國的話,這個會影響中國必須做出長期努力來改變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決心的一種不必要的削弱,我覺得對這方面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主持人:
龍永圖先生說的非常精采,前不久龍永圖先生在博螯亞洲論壇的時候,最后一天晚上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有一個晚宴,當然我知道克魯格曼先生不一定贊成小布什總統的觀點,他說我們特別擔心矯枉過正,在應對經濟危機的時候不能矯枉過正,不能破壞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另外我同意龍部長說的權力的轉移只是歐美暫時發生的,他們的國有化都是暫時的,等到經濟好轉的時候,這些股份都會重新的私有化,而且中國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應該得到正確的教訓,我們要在不斷改革開放中解決改革開放中遇到的問題。
克魯格曼先生對剛才龍先生提到的關于國際貿易的這些理論有沒有什么看法?龍先生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他說中國要做好再做30年運動鞋的準備。
保羅·克魯格曼:
我想介紹一下政府的職能,如果你看看表面的現象,你可以這么說,我們看到了政府的管理經濟干預越來越多,在很多的國家特別是美國,現在70%的家庭債務都是在國有化的金融機構把持的。我們看到實際上政府已經控制了汽車業,但是這并不是一個根本的理念,這只不過是一個權宜之計,來讓政府控制只是應對危機的應對措施,美國政府非常謹慎的來控制這些企業和行業,美國政府肯定會盡可能的盡早退出這些行業,他們只是應對這種緊急的危機來進行救急處理,我覺得原則就是這樣的。
從美國的角度來說,我是一個自由主義者,我是偏左的人,我非常同意政府是一個很糟糕的經濟管理人,他們對于經濟管理效率低下,你不能讓政府管理制造業公司,也不能讓政府來管理經濟的積極部門,其實政府是一個監管者,是一個裁判,他們是一個救急、救火隊員,這樣比較好。政府應該是去滅火的,他不應該去造大樓和管理大樓。我非常同意龍部長的觀點,中國正在升級,但是中國再不可能永遠是價值很低的,工資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的國家,現在越南工作更低,但是中國仍然從很長時間來說是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制造國,我覺得還要有幾十年。即使中國增長很快,在不斷的產業升級,但是要完全改變這個狀態還需要很長時間,我們任重道遠,我們可以有這樣一個模型,就是韓國的模型,在1965年的時候,他們是一個低工資的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國,現在他們已經進入一個高收入的國家,但是這實在是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我想中國要進行這種轉型,要畢業于低工資階段還有很長時間。
我不同意這樣一個觀點,就是中國的貿易赤字完全是比較優勢的自然結果。從某種重要的程度來說,我覺得這是政策造成的,這種政策是很奇怪的,我們一般認為在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我們看看收支平衡的狀況,我們會感到很困惑。但是,我們想想危機之前,在2006年或者是2007年的情況,沒有受到危機干擾的情況,情況也是如此,你可能會認為這些自然的東西,比如發展中國家,像中國這樣增長很快,他們應該是有資本流入的,在私有部門,當然資本是流入了中國,中國是凈私營資本的流入國。但是,這些流入被巨大的官方資本流出抵消了,就是中國央行買了大量的外匯,凍結了這些外匯,因為新的資本進入中國,中國央行又把這個錢通過發債形式搜集起來買外國的外匯。我覺得這是非常奇怪的政策,當然我非常同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他的地方也可以看到這個政策,但是我不能溝通大的貿易盈余是一個比較優勢的自然結果。如果人民幣匯率是可以浮動的,或者是減少官方對于人民幣匯率的干預,我覺得赤字不會這么大,但是我也不是支持現在人民幣可以自由可兌換,因為資本市場是非常復雜的問題,我并不認為大的貿易盈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三四年之后,我覺得中國還是要找到一個方法如何來運行其經濟,要盡力減少其貿易盈余,整個世界不太可能再繼續愿意接受中國現在這么大的貿易赤字。
主持人:
龍部長對于克魯格曼先生說中國巨大貿易順差并不完全是比較優勢的解決,而是有政策的原因這個論斷有什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