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激蕩•1978-2008》 > 正文
其實這就是專業化和多元化的爭論,我們做過很多的非常深入的研究,在市場經濟很成熟的地區和國家越專業越能夠體現價值越有成長,越多元化精力越分散,做成的可能性越小,這是普遍的真理。但是在中國,由于政治的原因、經濟的原因、社會的原因有很多變數,比如改革開放一開始農村經濟發展很快,那時候我們做農村經濟,做農業,農民發財了我們也發財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農村經濟發展比較慢,城市經濟迅猛發展,這時候堅持做農民,堅持什么都沒做的都倒下去了,現在做農村經濟做大的幾乎很少或者沒有,之所以我們還能堅持下來就在于我們一直做農村經濟,但是在適當的時候騰出一部分精力投資銀行、投資房地產,做了一些發展,而且我們進去的時候恰到時候,適當的時候做一個減值,通過簡單的進去和出來,使我們規避了行業的風險期,得到了利潤高峰期。我們打造世界農業產業,今天農牧業方面的銷售占到總銷售的95%以上,今年新增150億銷售,會達到450億銷售,這時候農牧業發展機會到了,有一個階段性。完全照搬西方的東西不一定好。
吳曉波:
我提個問題,我寫《激蕩30年》的時候一直有個問題困擾我,不知道拿誰開頭。84年您創業,創業的時候40歲了,如果有個40歲的工程師說我要創業,給他什么忠告,您覺得08年還是40歲人創業的階段嗎?
柳傳志:
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擇了創業。現在40歲的人處于什么環境,有什么性格特點,是要綜合考慮的。比如一個人在美國,那時候的30幾歲,到了中國40歲,環境變了,在美國積累了技術經驗管理經驗,現在創業很可能。
吳曉波:
如果什么都沒有呢?
柳傳志:
腦子好也行,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吳先生你40歲我相信創業一定行。
觀眾:我記得我40歲離開CCTV的時候去了您的辦公室。
柳傳志:
哪一年?
觀眾:2003年,給我一些指點,您可能忘了。
柳傳志:
當時說了什么話?
觀眾:見你的人太多了,那天下午你親自指教了我。
主持人:
怎么教你的?
觀眾:創業非常難,講了很多細節,每天想的都是企業的事,根本沒有時間管自己生活上的任何事情,所有事情都是別人安排好的,告訴我最好請一個職業經理人干一干,再去自己創業。柳總給我指點有兩句話我印象特別深,他說在國家的單位是做人,但是創業是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