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8中小企業B2B金融合作論壇 > 正文
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并不是盲目的追求數量和規模的擴大。“十一五”期間國家中小企業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依靠數量擴展轉變為質量的提高,因此對銀行而言,根本目的也并不是簡單的提高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而一定是支持那些可支持的,支持那些該支持的中小企業。結合中小企業特點,結合國家的政策導向,結合銀行風險和效益的要求,我們將著重支持三類目標中小企業。
1.配套型中小企業。
2.集聚型中小企業。
3.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
我們認為這三類中小企業在不同區域廣泛存在,并且代表了我國現階段的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首先,解決這部分企業的融資需求,將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壓力,并且對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我們認為上述三種發展模式的企業存在鮮明的特點。
1.對配套型中小企業而言,通過與核心企業相對穩定的業務關系,更容易獲得良好的穩定性和成長型。同時它與核心企業的發展具有高度的關聯性。
2.對集聚型中小企業而言,產業集群和專業化市場,在產業政策、資源配置、技術人才信息等方面能夠得到更多的保障。一些發展較好的集群,具備了良好的內部管理。
3.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而言,它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所擁有的產品的技術含量,以及企業所擁有的持續開發創造的能力。對此有國家的專業部門給予確認,此外,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企業,由相應較成熟的技術體系,有各種政策資金給予扶持。
模式化的市場使得銀行開展模式化的經營成為可能。我們模式化經營的主要內容包括集約化的營銷和受信,根據市場的特點開展資訊評估以及風險的切分管理。
首先我們依托各種平臺開展集約化的批量的營銷,這些平臺包括核心企業、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園區或專業化市場,科技孵化器、電子商務平臺,擔保公司、租賃公司、倉儲公司等等。幫助我們更好的控制中小企業的貸款經營成本,同時在受信信息的管理方面,協作單位也提供了支持的作用。
其次,我們依托產業化集群和市場,給出更為準備的受信評價,從而使得我們的評估是真正針對中小本身的信用,而與供應鏈融資,擔保公司擔保等結構性信貸產品有所區別。
大家知道后者實際上并不是對中小企業本身的信用,它的淺臺詞是中國企業信用不足,或者銀行無法作出評估,從而使得這些產品在實踐中存在著許多的缺陷。如費用過高,需要加入第三企業監管等等。
第三,依托受信平臺,將中小企業受信風險切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的風險,并有相應的管理人員分別實施差異化的管理,從而實現有效控制風險的目的。尤其是通過強化中觀風險的管理,有效緩解微觀管理的壓力。
所謂中觀風險,核心企業經營狀況變化帶來的風險等等,如前所屬,這類風險與中小企業發展高度關聯,同時它們更容易被銀行監控和管理。關于我們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探索就向大家匯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