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率制度是指各國普遍采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匯率制度在匯率的確定,匯率的變動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因此,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了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發表評論] |
1949年-1952年:建國初期中國的匯率制度 1949年-1952年,新中國政府逐漸穩定了局勢。由于當時物價變化極為猛烈,所以為了使創匯企業和依靠僑匯收入的人民不至于虧損和生活困難,政府以內外物價,主要是國內物價為依據,不斷地調整人民幣匯率。 [文章全文] |
1953年-1978年:計劃經濟時期中國外匯管理體制 1953年起,中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對外貿易由國營對外貿易公司專管,外匯業務由中國銀行統一經營,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計劃控制的外匯管理體制。國家對外貿和外匯實行統一經營,用匯分口管理。 [文章全文]
|
1979年-1993年:經濟轉型時期外匯管理體制 從1979年起開始實行外匯留成辦法。為調劑外匯市場需要,1980年10月起中國銀行開辦外匯調劑業務。1988年3月放開匯率,由買賣雙方根據外匯供求狀況議定,中國人民銀行適度進行市場干預! [文章全文] |
1994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外匯管理制 1994年對外匯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有條件可兌換。1996年取消經常項目下尚存的其他匯兌限制,12月1日宣布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 [文章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