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通貨緊縮的壓力將長期存在
通貨緊縮簡單說來,就是需求嚴重不足。亞洲經濟危機以來,國際市場發生很大的變化,最重要的就是國際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慢于供給的增長速度,即生產出現了生產能力的過剩,并由此帶來通貨緊縮的壓力。生產過剩的原因首先在于供給的增長在加速。
1、技術革命。二戰后,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各國都致力于生產效率的提高,由此帶來供給的空前過剩。以信息技術為例,從1996年算起,信息新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才有5-6年時間,而要真正發揮出IT新技術這一輪效應,應需要8-12年時間。所以美國今后十多年內GDP的潛在增長率應是4%,全世界各地也都一樣。這還只是一次技術革命,或叫數字革命;其它革命還將進一步到來,像基因革命、納米技術,這些新的東西也必將形成新的巨大生產力。
2、經濟全球化。在此背景下,生產要素將流動到全球最適合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地方去進行生產,因而供給進一步擴大。這次全球化之所以明顯,是在于這次是生產要素在全球的配置,這樣同樣的資本、同樣的技術,就會生產出更多的東西。經濟全球化提高了生產要素的流動速度。加入全球化進程的前提是生產要素流動到你那去,使你成為要素流動的一個環節。近年來特別是亞洲經濟危機后,亞洲一些國家出現了金融危機、政治動蕩,因而使得一些國際資本都繞道來到了中國。從趨勢來看,今后東北亞的全球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并有可能成為全球新的高增長地區。
3、全球經濟體制的變化。近年來各國都在進行市場化改革,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大家都在壓縮成本、追求利潤和效率,擴大生產、擴大出口,結果也是導致供給的增加。而在供給迅速擴大的同時,全球經濟經濟體制改革的結果又導致全球的需求增長相對緩慢。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60-80年代的情況,那時亞洲“四小龍”通過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初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還沒有改革,社會主義國家都是短缺經濟,發展中國家面臨債務危機,發達國家經濟出現停滯。現在如此寬松的國際外部環境已經不存在了,因為近10年來各國都在搞市場化,通過改革參與國際競爭,這就造成了全球的需求增長進一步緩慢,而供給卻增加了。
從原計劃經濟國家來看,過去這種經濟的典型特征就是短缺。短缺的原因在于價格控制,不控制價格就是通貨膨脹。雖然工資增長緩慢,但效率卻更大地下降,結果不斷出現短缺、造成財政赤字。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短缺經濟,就是需求的增長快于供給的增長,因而我們那時面臨的是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
從發展中國家來看,70-80年代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債務問題。第一是國內預算赤字問題,第二是國際債務問題。美國去年宣布免除28個最貧窮國家的國際債務。國際債務那就是國際壞賬,花了錢沒有生產出東西來,只有需求沒有供給。
再看發達國家。過去幾十年,發達國家搞了許多社會福利項目,造成了大量財政赤字。美國前些年經濟中的最大問題就是財政赤字,政府借了大量的債。結果也是需求增長快于供給增長,導致通貨膨脹,即使經濟增長停滯,也是“滯脹”。所以說,過去60年全世界的基本趨勢是存在通貨膨脹壓力。
90年代初世界各國開始進行改革。計劃經濟國家開始引入市場經濟,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市場化改革,控制成本、壓縮開支、追求利潤,一方面提高效率,一方面壓縮成本;控制金融風險,減少給企業無限制貸款,政府壓縮開支,這些結果都是為了壓縮需求。市場化改革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壓縮需求,少花錢、多辦事。
同時,發達國家也搞了大量改革,主要是改革社會福利項目,減少大量社會支出,壓縮財政赤字。這次美國大選戈爾和布什爭論的最大問題就是怎么花預算盈余。瑞典是典型的北歐福利國家,也在探討解決預算盈余的問題。而這意味著需求增長速度放慢。
由此不難看出,全球的市場化改革,就是提高效率、擴大利潤、壓縮成本,因此導致全球需求的增長速度相對下降。最初還不明顯,還沒有下降到低于供給的速度,而現在卻是需求的增長速度慢于供給的增長速度。所以才有了我們現在通貨緊縮的壓力。我認為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實際上就是一個前兆———全球進入了生產力過剩的周期。
30年代,美國盛行凱恩斯主義,他的理論就是需求不足,要進行社會改革,增加社會需求;馬克思主義提出了生產過剩的理論,要搞制度革命;西方國家也進行了制度調整,包括社會福利制度。這些改革(革命)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加需求。而從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都覺得過去那一套難以為繼了:計劃經濟效率太低、西方國家的社會福利的市場經濟也不行了,于是都開始改革。到90年代末這些改革起作用了,全球經濟開始向60年以前那種狀態回歸,需求的增長慢于供給的增長。因此,可以預見的一種情況是,今后,相當長時期內我們會面臨通貨緊縮壓力,面臨生產能力過剩的壓力,雖然現在沒有了金本位,宏觀經濟政策調節的能力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不至于發生大蕭條。
現在全球的生產能力都是過剩的,制造業中有30%-40%是過剩的。日本汽車的生產能力可以供給全球,中國玩具的生產能力供全球也沒有問題。加入WTO后,中國也將成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對此我們要及早做出準確的把握。我們對國際市場不能抱過于樂觀的態度,過去那種過于依賴出口的發展戰略需要調整。要想像當年“四小龍”那樣到國際市場上擴張會越來越難了。我們的貿易順差正在逐年減少,今年的貿易順差可能要低于100個億。一個重要的政策結論就是要更多地重視國內市場的開發。我們的國內市場也是國際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外國人高度重視,我們在自己的市場上有一定優勢,更要高度重視。
中國市場:
需求有待提高
競爭更需規范
中國的國內市場,在今后一階段會呈現以下的一些特點。
第一,國內市場需求狀況會好于國際市場。主要原因是:
1、投資需求不會減弱。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基礎設施投資和企業的資本積累目前仍然很活躍,而且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這方面的投資需求不會減弱。我們有項目可投,城市化剛剛開始,各城市都有大規模的興建計劃;全國的公路、鐵路設施加上西部大開發,都需要大規模的投資。全國的企業也都在擴張,搞資本積累,不像日本,他搞財政擴張所遇到的一個約束是有錢卻沒有地方可投了。所以說中國這方面需求不會萎縮。
2、市場消費還有增長空間。從消費角度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剛剛開始進入小康階段。農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轉移,收入會逐步提高;城里人開始在住房、汽車等方面投入購買,因此有了錢還有東西可買,這和西方國家不一樣。這輪新經濟對西方國家的刺激如此大,首先不是因為它提高了效率,而是由于它提供了一個大市場。這一輪需求,一是IT產業本身的要求,另外就是鼓勵人們買電腦上網,于是生出了一輪新的消費需求,人們必須買東西,買設備、買電腦、買手機等,來更新原來的設備。過去西方國家消費停滯,是因為他沒有東西可買,住房有兩套了,汽車都三輛了,電視有四臺了,旅游也搞了,沒有什么東西可買了。我們的情況不同,只是收入還不夠高,有了錢我們還有很多東西可買,而且剛剛開始貸款消費,因此國內的需求狀況不會太差。當然,我們通貨緊縮的壓力仍然會存在。過去3年就是通貨緊縮。不過這里有調整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壓縮需求、壓縮支出、壓縮貸款,我們正在進行市場化改革。
1996年以來我們出現的通貨緊縮,是我們國內政策和體制調整的結果,和亞洲金融危機沒有太大的關系。1996年以來中央加強對金融風險的控制,加強對壞賬的管理,銀行不愿再給國有企業貸款,于是國內出現了信貸萎縮。1996年4季度貸款額度沒有用完,1997年全年沒有用完,1998年便廢除了。這樣的體制變化加上企業改革、社會保障出臺、職工下崗以及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消費預期,所以我們現在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這些改革都是必須搞的,是我們的進步,但也要認識到總供求關系因此而發生的變化。1997年一季度開始價格下降,現在零售物價指數還在以1%下降。今年零售物價指數可能不會再降了,有可能是正的了。但可以說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短期內看不到了。因此今后2-3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7%-8%的增長沒問題。通貨緊縮停止了,通貨膨脹又沒有,經濟還會復蘇,但又不是復蘇到經濟過熱的那種情況。但從長期來看,我們在政策上要保持警惕,要阻止通貨緊縮,防止內需不足。
第二,市場競爭開始進入較為正常的發展階段和逐步規范的階段。
經過20年改革,國內多數市場有了相當程度的競爭,中國市場基本上進入了市場競爭正常發展階段,當然還存在著部分市場壟斷。現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了,而且這一趨勢還會發展下去。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市場上各種競爭手段五花八門,其實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最基本的競爭手段。今后市場發展最基本的戰略就是專業化戰略。除了壟斷行業,國內市場平均利潤率已初步形成了。
與此同時,我們的市場競爭仍不規范。價格競爭大家都認為是好東西,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是好事,但目前的一個問題是在國有企業參與價格競爭的情況下,可能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民航價格大戰,政府部門為什么要出面干涉?因為民航的投資都是國有的,飛機是國家買的,價格大戰真要打下去,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可以一降到底,并且長期降下去,只要開得出工資、加得起油就行。至于買飛機的錢還不還,不是航空公司的事。他不考慮資本回報,而且也不考慮資本回收,這是國有企業的特殊問題。而私人企業要考慮資本回報、資本回收。家電行業就比較復雜,因為還有民營企業。有人考慮資本回收問題,有人不考慮資本回收問題,這事就難辦了。過去為什么我們出現那么多問題,為什么老是投資不足、資本效率低,因為我們的國有企業不考慮資本回報問題。掛賬就掛在那,反正是國家的錢,只要政府支持,可對國家來說資產必定要受到損失。強調改革就是要把這些問題解決好,才能進入有序競爭。什么叫有序?就是大家都要有一個自我約束,產權的約束,借了錢要還,投了資要回收,要有人關心利潤這個問題,這是中國市場改革的最大問題。加快企業改革,就是要通過產權改革,實現產權平等、稅收平等,只有在平等的條件下,市場競爭才可能有序。
市場不規范的另一個大問題是行政壟斷嚴重。目前真正的市場性壟斷在中國還未形成,而行政性壟斷就是政府“越位”,不讓別人進入,不讓競爭。反壟斷已提上議事日程,但難度比較大,還需要一個過程。最大一個問題是公用品行業的壟斷問題,水、電、交通、通訊等,這些目前都具有行政壟斷的特點,在存在所謂“自然壟斷”因素的情況下,也有行政保護的問題,政府把著,不讓別人搞,而處于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效率低成本高,就用提價來彌補,他不考慮提高效率,結果就是提價,反正誰都離不開。
對于公用品價格壟斷的控制,西方制定了很多法律,以法律來控制其價格增長,逼迫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國內的行政壟斷必須要打破,有些城市開始做了,這是一個好現象。將來你的成本低,你就有競爭力,投資就會多,發展就會快。
強化競爭力概念:
比較優勢
本土優勢
后發優勢
講到競爭力,多數人很容易就想到西方發達國家和那些國際大公司,人家有技術、有資本、有人才、技術創新、管理又好、具有競爭力。按這個道理,我們競爭不過人家,所以我這里要講一講究竟什么是競爭力概念。這要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講起。什么叫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就是研究發展中的經濟如何增長的問題。發展中經濟實際上就是落后的經濟,而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概念就是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的;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不叫發展,就叫增長問題。經濟學里有兩塊,一塊叫發展理論,一塊叫增長理論。增長理論不管什么國家都需要,這些因素如資本投入、技術進步、勞動率增長等,實現資本積累,擴大勞動就業等等。
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是另一套理論,當然他也需要技術進步,但是他還有更重要的另外一些問題,就是你處處落后,你還怎么增長?你怎么還能追上去?怎么實現“趨同”。這是發展經濟學最基本的問題,中國人均GDP只有800美元,而美國是30000多美元,你怎么追?當時算的是我們增長8%,美國增長3%,需要68年才能趕上;如果我們是7%,美國是4%,則需要118年。追上去的含義是指人均GDP要相等。怎么增長呢?就是你得賣得出去東西,你得有競爭力,才能賺錢,才能持之以恒地發展,才能實現資本積累,提高教育投入,才能一步一步發展上去。如果競爭力單單就是指有資本、有技術、有人才,那么我們就永遠也追不上去了。
經濟學上的競爭力概念,就是怎樣以較少的成本生產出同樣的東西,或者是以相同的成本生產出更多的東西,或者是物品,或者是服務,這是經濟學競爭力最基本的核心概念。
落后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三大優勢:
一是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具體講,就是勞動力成本低。我們在國際上出售的主要是勞動力密集的產品,包括我們的商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勞動力成本比較低。
二是本土市場優勢。中國也是國際市場一部分,外商要在中國進行投資。但這塊市場畢竟是我們的本土市場,對人文地理的把握、風土人情的把握,吃穿偏好以及對當地政府、環境的了解比較清楚,這就比國外競爭者具有一定優勢。
三是后發優勢。你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學習別人的經驗來提高我們的競爭水平,包括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這樣你可以節約許多時間和成本,也就是說學費低,減少了我們的成本。
在當前的這個階段上,對于我們多數的地區和企業來說,要想發展,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在我們國內市場上的競爭,以后也就是國內市場上的國際競爭)中不被擠垮,而且還能發展壯大,主要還是要靠這些相對優勢,然后逐步才能過渡到那種“比較高級”的優勢。
體制改革的重點:
產權制度改革是關鍵
當前體制改革的重點問題就是產權問題。產權制度改革是大趨勢,非搞不可。怎樣改革才能做到國有資產不流失?從經濟學上來看,資本價值不是賬面上的價值,賬面上的價值是重置成本,而資本的價值是資本未來盈利的折現值。資本價值取決于未來收入的預期:如果未來預期是虧損的,那就沒有價值。當初東歐改革,德國就花了2600億美元,把東德的國有資產賣出去。注意不是賺了2600億美元而是花了2600億美元,也就是說東德的國有資產是負數2600億。中國也有這樣的企業。資本價值有一個預期的問題,所以這里有一個主觀判斷問題,有一個評估問題。既然主觀的評估在先,只要你沒賣到最高,就會有人說你資產流失。資產重組也是一個利益重組。而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點“照顧不周”,又會有人認為自己的“利益流失”了,也會說是資產流失。而且,賣的是國有資產,作為一個經理、一個代理人,他考慮的可能只是他的利益(甚至受賄),就可能把價格定得低一點,把它賣掉;有些人沒有得到好處,他還不賣呢,資本再損失他也不管。由于產權不明確,國有資產沒人負責,都是從代理人利益考慮、而不是從所有者的角度來思考國有資產問題。產權買賣如果是在產權人范圍內進行,就沒有資產流失問題;但如果涉及到代理人,那么代理人的利益就必須要考慮進去。于是就出現了矛盾———國有資產不賣可能就要受損失,賣了國有資產可能就要流失,最后不賣就有可能損失光了。
改革就是要使我們的體制發生根本性轉變,所以不應在從資產上收回多少錢的問題上糾纏不休,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改革。當然也要加強國有資產重組時的透明度,可在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一個月,競標、競拍、競賣,防止暗箱操作。資產重組不能等,對虧損企業來說,資產重組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增加了,利潤增加了,資產就會在發展中增值,這樣才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