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王軍) 個人購房迅速增長成為北京市房地產業的一個新亮點。記者從北京市建委獲悉,去年北京市個人購房占全市住宅總銷售額和銷售面積的比重均超過80%,居民個人已取代集團單位成為推動北京房地產業發展的主流力量。
前幾年,北京市住宅銷售市場主要靠集團購買力支撐,其購房比重一直高居70%至80%。以公款消費為特點的集團購買力較少考慮價格因素,更多強調樓盤的區位,它抬升了北京的住宅價格,使房地產商陷入樓盤地段與經營規模的追逐,不利于住宅整體質量的提高及住宅市場化進程。
這一格局從去年年初開始被打破。隨著住房體制改革的深入,各單位開始取消住房實物分配,個人購房比重持續上升,使北京的住宅價格出現下降趨勢。一些開發商不失時機地在市區推出價格在每平方米6000元以內的住宅,迅速被搶購一空。而在過去,這些地段的住宅價格至少每平方米在8000元以上。
為吸引更多的個人消費者,開發商不但注重對住宅價格的控制,還在住宅品質的提高上投入更多力量。北京萬科、華遠等房地產開發公司去年提出建設“新住宅”的口號,強調對過去的住宅建設模式進行反思,以主動適應市場,使住宅產品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先綠化、后建房,先配套、后銷售,已成為這些開發商角逐市場的“法寶”。這與過去集團購買力占市場主流時,一些開發商在建售住宅時忽視質量、“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狀況,形成鮮明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