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涂艷
2009年伊始,“房貸折扣你享受到了嗎”已儼然成為人們之間最頻繁的“問候語”。
作為銀行的貸款客戶,我們此時才發現,原來都是并非所有“上帝”都能享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您是哪個級別的上帝得看您對銀行的貢獻度才能決定。
記者發現,滬上銀行對存量房貸客戶的態度分歧很大,同樣條件卻不一定都能享受到7折的利率折扣,這不免讓人想起年末各大商場推出的不同力度的折扣活動,所謂的“同物不同價”每天都在上演。
其中,農業銀行以及上海銀行是最為主動的兩家銀行,對于存量的原先8.5折房貸客戶,只要是符合首套自住房標準且貸款余額超過30萬元,則可以由銀行自動為客戶調整至7折利率下限,無需申請。“對于是否符合條件,您只需提供身份證號碼電話查詢即可,如果不符合要求,還有可能向銀行提出申請辦理手動調整利率,但是幅度在7折至8.5折之間浮動。”
當記者從浦發銀行、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等分支行個人貸款業務中心得到的反饋則繽紛多樣,而總結下來核心則是“貸款者對銀行的潛在及以往貢獻度”。例如,浦發銀行對客戶的貸款金額和家庭凈資產總額分別達到規定標準時則可以被“審慎受理”,而中國銀行則在備選條件中加入了要求客戶辦理該行信用卡的要求。另外,招商銀行除了央行的政策要求外,還將客戶以往對招行的貢獻程度明確列入了申請要求當中。不過,農行和上海銀行規定,30萬元的貸款余額也是硬性門檻,而考量家庭凈資產或以其他關聯服務為交換也是銀行的主流做法。
2008年10月22日,央行新聞發言人在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關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存量房貸,金融機構應該對借款人是首次購房或非首次購房、自住房或非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積等是否屬于普通住房,以及借款人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等風險因素的綜合評估。這就意味著商業銀行在對待存量貸款客戶時享有很大的自主權。
“當客戶對各家銀行的態度褒貶不一、以貢獻度為考慮標準甚為不滿時我們必須看到,一再降息后貸款利率水平已經很低,加之在此基礎上打7折,銀行最優質的貸款業務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加之對信用風險的擔憂,商業銀行普遍謹慎的步伐也在所難免。”業內的一位高級經濟師告訴記者。
雖然銀行也有難以道盡的苦衷,但對于沒有資格享受“上帝”般服務的“房奴”來說,盡快找到變通方法為自己節約開支才是上策。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分析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