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爭議中國房價是否出現拐點 > 正文
治理“滯脹”是最困難的
關于“風險”的定義,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看它的可能性,二是看它一旦發生可能帶來的損失。
關于可能性,目前各種觀點都存在,眾說紛紜,值得注意的是,宏觀經濟走勢與宏觀經濟政策還存在著密切的互動關系。
首先,如果我們對經濟增長下滑過度擔心,并進而在貨幣政策上重新開閘放水的話,就有可能重蹈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覆轍。1984年中國經濟開始出現過熱,1985年加大了宏觀調控力度,1986年經濟增長出現下滑,于是,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就開始叫,包括一些青年的經濟學家也開始高呼經濟滑坡了(見薛暮橋先生回憶錄),于是中央高層對通貨膨脹的態度開始發生動搖,貨幣政策重新開閘放水,1988年物價迅速上升,1989年出現了“硬著陸”。
其次,如果我們過度堅持數量控制、甚至是行政控制的話,又有可能重新出現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情形——1996年就開始討論需求不足的問題;1997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到1998年不得不全國一起努力來“保8”。
再次,如果我們的政策搖擺不定,貨幣政策松一下、緊一下的話,就有可能出現滯脹的情形。因為美國當年就是貨幣政策不斷地松一下、緊一下,對市場機制沖擊過大,才導致了滯脹局面的形成。
另一方面,從損失的角度來看,宏觀經濟的損失不好量化,那么可以從“克服的難度”來加以觀察。
首先,如果出現“滯”的情形的話,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和特征來看,一般克服起來相對容易些,并且我們有1998年、1999年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成功經驗。
其次,如果出現“脹”的情形,治理起來要比出現“滯”的情形困難得多。但是過去30年我們有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一整套治理的方法,也還是可以應對的。
再次,如果出現“滯脹”的情形的話,我認為恐怕是最難治理的,一是我們沒有經歷過,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二是美國的經驗告訴我們,治理“滯脹”是最困難的,比單純治理“滯”和單純治理“脹”都要困難;三是目前中國出現“滯脹”的可能性的確正在上升,因為我們存在著一些與美國當年相類似的情形。
只能用改革的辦法來促進經濟轉型
在如此復雜的形勢之下,當前的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應當如何抉擇?筆者以為,在當前的形勢下,理想的政策應當是:緊貨幣、松財政,放價格、調結構,抓改革、促轉型。
所謂“緊貨幣”,主要是為了抑制通脹。總量政策應當繼續從緊,不能開閘放水;但是應當注意更多的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也就是利率的調控作用,消除負利率。
所謂“松財政”,主要是為了應對經濟增長放緩。財政在總量上能不能適當增加財政支出和政府投入,且重點放在調整結構上,例如增加社保、救災方面的投入;補助窮人以增加抗通脹能力。另外就是降低稅負,降低所得稅和取消利息稅;還有可以探討的是,能不能允許地方政府發債。
所謂“放價格、調結構”,現在一說調結構,總是政府去調結構,政府去“有保有壓”,但筆者以為,正確的調結構方式應當是理順價格,把價格理順了,由價格機制去調整結構——但是一定要注意,只有管住貨幣才能放開價格,否則就會導致通貨膨脹。
所謂“抓改革、促轉型”。舉例而言,近來呼吁較多的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并不是由于貨幣緊縮造成的,貨幣放松的時候,中小企業融資一樣困難,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通過體制改革來解決。比如設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和擔保公司,又比如成立民營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等等。
總之,要用改革辦法來促進經濟轉型。 ★
(作者申明:文中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