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爭議中國房價是否出現拐點 > 正文
炒房團因素被“高估”
眼下,受宏觀經濟下行、樓市蕭條影響,炒房團離場跡象也日益明顯。但事實上,與制造了樓市泡沫的開發商、銀行、地方政府相比,投資客其實只是推高房價的一個次要因素。
民眾對于炒房團“興風作浪”樓市的印象,始于名噪一時的溫州炒房團。2003年,溫州炒房團大規模購買福州房產,3年后,福州大多數樓盤價格上漲了一倍以上,部分甚至達到了150%。
此后,溫州炒房團的足跡,又循著上海、北京等沿海發達城市,向內陸二、三線城市遷移。此間,恰逢全國性房價上漲期。由此,溫州炒房團的“走到哪,漲到哪”的名聲開始流傳。國土資源部2004年就指出,個別地方游資炒作房地產造成房價泡沫,造成非理性上漲。
溫州炒房團,事實上只是中國高達數萬億元的民間閑散資金,尋求投資渠道的一個縮影。2003年急劇拉升的房地產投資,對民間資金來說,是暗示了這一市場的潛在升值空間。所謂資本逐利而動,炒房團自然應運而生。
不過,近日地產中介公司我愛我家提供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7月,北京市擁有2套以上住房的顧客,已經主動將房屋售價下調了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