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中國循環經濟發展高峰會 > 正文
 

吳季松:循環經濟理念的最新規范與應用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4日 18:04 新浪財經

  2005年5月24-25日,第八屆科博會中國循環經濟發展高峰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峰會的主題是“循環經濟-中國可持續發展新引擎”。以下為本次會議實錄:

  吳季松:

  謝謝組委會邀請我參加這次會議。下面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循環經濟的理念,主要有
兩方面。第一,循環經濟的由來。第二,什么是循環經濟。

  胡錦濤同志講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把循環經濟的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和產品生產中。循環經濟是一種理論和觀念,而不僅僅是清潔生產或者是環境保護。溫家寶總理也多次強調要發展循環經濟。我寫了一本書《循環經濟》。

  第一,循環經濟的由來。循環經濟應該是知識經濟的第一個階段,因為我是做聯合國關于知識經濟項目的主持人。從增長的極限到可持續發展,再到知識經濟,知識經濟的第一階段就是循環經濟。1972年,由于石油危機,在意大利羅馬成立了羅馬俱樂部,很多自然科學家探討一個問題,按照傳統工業經濟的發展模式,增長是有極限的。任何傳統工業所必須依靠的稀缺自然資源都是有限度的,但是經濟增長為什么是無限的?沒有道理。他們算了一筆很簡單的帳,土地、水、森林、煤、石油都是有限的,多數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因此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增長是有極限的,不能無限增長。相反,人口不斷增加,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因此鐵只能用173年,煤只能用154年,工業經濟所必須的所有稀缺資源都會在180年內用光,經濟是不可能無限增長的。

  聯合國組織一個委員會研究這個問題,能不能不斷發展,是不是增長有極限?甚至于悲觀的人想出一種辦法,以后多寫點小說,多演點戲劇,因為經濟不能增長,只能往文化方面發展。借用了一個概念“可持續發展”,法文的“持續”是撐得住、垮不了,英國的“持續”是支撐、承受得住、繼續。中國首次把這個概念引入國內,漢學家提出疑問,持續是一個客觀狀態,不存在可以不可以的問題。比如說不能說“可以下雨”,這是老天爺決定的,但是確實找不出更好的詞翻譯,中文翻譯把警示的意義更大的削弱了。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由挪威的女首相布倫特蘭為首,中國只有一個科學家參加,發布了一個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要可能持續發展,增長不應該有局限,而且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六大原則。到2001年,世界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又增加了第七個原則,也就是消除貧困,最核心的原則就是資源利用均衡的原則,當代應該留給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資源,要做到是非常困難的。可持續發展是很現實的問題。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并沒有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不過是延緩了斷裂的出現,所以應該提出新的解決辦法。資源再節約還是會用光,就像一個家庭一樣,不增加收入,只是節約,最終還是貧困的,最終還會把這點錢用光,所以就出現了知識經濟的研究。知識經濟發展有一個過程,知識經濟就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果知識能夠成為一個生產要素,那么這樣的發展就是可持續的。知識經濟改變了舊的經濟理論,知識要進入生產函數,生產的要素除了資本、勞動力、資源以外還有知識。現在要建一個項目,只有要錢、要地、要勞動力,但是沒有要知識的。鄧小平同志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應該是第一要素,不但要進入生產函數,而且還要占第一位。

  知識經濟可以概括為三句話。第一,用知識優化配置,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第二,以知識創新發展高科技,開發高新技術,以富有資源代替稀缺自然資源。第三,知識也可以成為產品,發展生產,提高人們生活水準。我給大家講幾個例子。現在大家都承認全球氣候變暖,有溫室效應,應該造成地球的水蒸發多,為什么地球多數地區反而是干旱的?我研究了七年中國水資源,參加了全球水論壇,我問了十個世界一流的水資源專家,九個都說從來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有一個專家有所研究,研究的結果,確實溫度高了絕對蒸發量大,而且蒸發的水不會飄到外層空間,為什么降雨減少呢?這個專家在英格蘭的海面做了實驗,蒸發的水蒸氣以更大的比例降到海里,所以我們必須通過發展高科技進行海水淡化。當然這只是一種解釋。后來我請了一個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解釋,他還有另一種解釋,海洋的污染少、降雨多。

  第二,什么是循環經濟?這是美國的思想家鮑爾丁提出的宇宙飛船理論,載人宇宙飛船中的資源終歸有一天會耗竭。地球雖然資源多的多,地球現在有60億人,地球最終的命運和載人宇宙飛船是一樣的,所以只有通過資源循環才能維持地球的生命。

  循環經濟是知識經濟的第一階段,知識經濟要靠知識產業為第一支柱產業,這樣可持續發展就變成合理的。如果做不到怎么辦?目前還沒有這么高的技術,還沒有產業化,一定要最好的利用自然資源,要到知識經濟的階段,一定要循環利用,當然循環利用的境界達不到,因為有很多的資源對人類來講是不可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的創新,傳統經濟有三個要素,一個是資本,幾乎所有的經濟學研究的都是對資本循環的研究。北京馬上要請八個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他們都是研究資本的循環,也有研究勞動力的循環,比如八小時工作制就是研究勞動力的天際循環,最低工資制是研究勞動力的月際和年際循環,唯獨不研究資源循環,沒有任何道理,三個要素只研究兩個要素。所以傳統西方經濟學是一種缺憾的經濟學,現在西方經濟要研究資源循環。而且要把生產從開放的鏈式生產變成循環的生產,提取原料、制造產品、排出廢物,拿地球又當取料場又當垃圾場,這是沒有道理的。從農業生產到工業生產變換了一個模式,農民實際上也非常反對,為什么要變?做的到嗎?要投入多少錢?現在的工業生產創造了今天的物質文明,為什么不能再變一變?不是誰要想變,而是地球已經撐不住過去的發展模式。

  傳統的經濟學和循環經濟的區別。過去要最大限度的開發自然資源,最大限度的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的獲取利潤,這就是西方的古典經濟學,但是我們只問一個問題,能夠持續幾代?循環經濟學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優化配置自然資源,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利用效益。

  循環經濟理念的最新規范。現在循環經濟已經從3R變成5R,3R是清潔生產的概念。5R的理念:再思考,改變舊的經濟理論,不但要研究資本循環、勞動力循環,也要研究資源循環。我們剛開完《財富》論壇,一種是社會財富,一種是自然財富,必須要考慮兩方面。北京現在地下水位不斷地降低,解放50年以來降低了20多米,再過50年再降低20多米,北京就會荒漠化,如果我們還像過去這樣,再過50年一定會出現荒漠化。如果荒漠化以后,千年大廈、百年大廈就等于零,就像墨西哥馬雅古文化一樣。減量化,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中合理的減少物質需求,要滿足人類的需求而不是滿足人類的欲望,這個地球滿足不了60億人的欲望。再使用,除了延長產品壽命,還必須要考慮到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這是最大的再利用,而且要有合理消費和科學消費的觀念。再循環,不僅使生產流程再循環,而且要形成再循環的產業和經濟體系。再修復,生產有兩個目標,創造社會財富、不斷修復被人類活動所破壞的生態系統,否則生產的任何社會財富的價值將來都將等于零。

  謝謝大家!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循環經濟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戛納電影節
《星戰前戰3》
2005中國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聯賽第10輪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大城市停車的煩惱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