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時代:異化社會中的商業倫理與信仰(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7日 17:22 中國新時代 | |||||||||
財富“看管者” 我們并不擁有財富,相反我們只是財富的看管者,上帝是我的董事長 在一家國際律師行擔任首代的簡女士給記者講了一個出自《圣經》馬太福音的故事。
主人將要遠行。走之前把仆人叫在一塊并把財產委托他們保管。依據每個人的能力,他給了第一個仆人5個塔倫特(古羅馬貨幣單位),第二個仆人2個塔倫特,第三個仆人1個塔倫特。第一個仆人拿這5個塔倫特經商并很快又多賺了5個。同樣,第二個仆人也多賺了兩個,只有第三個仆人把錢埋在地里。主人回來后,跟仆人們結算。頭兩個仆人都受到了獎勵,被允許掌管更多的事情。只有最后一個仆人被罵成“又懶又蠢”。 “你看到辛苦敬業的人么,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圣經》給了西方商人們最大努力追求財富的動力。新加坡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地固定資產最高的人中有接近85%信仰基督教。而歷數歐美那些最成功的商人,有信仰者占據過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清教浸禮會教徒,IBM創始人老沃森是新教徒,沃爾瑪創始人沃爾頓是衛理公會信徒,GE的杰克.韋爾奇是基督徒,DELL的董事長戴爾是猶太教徒,CEO羅林斯是摩門教徒,匯豐銀行CEO埃爾頓還是一個圣公會牧師。 正如馬克斯.韋伯指出的,對財富的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資本主義,更不是資本主義的精神。倒不如說,資本主義更多地是對這種非理性欲望的一種抑制或至少是一種理性的緩解。 “我們并不擁有財富,相反我們只是財富的看管者,所以我們不能亂花。如果神認為我們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會給我更多的財富去管理,這樣我的收入也會越多。”現在開著一部普通別克車的符氣清說,“上帝是我的董事長。” 潘望博大學畢業于摩門教興辦的私立楊百翰大學。“摩門教徒有很多具有強烈的企業(Entrepreneur)精神”,他以管理顧問的眼光評價。摩門教的發展史已被作為經典的商業成功案例在美國的商學院傳播。除學校外,摩門教會經營著銀行、醫院、工廠,教堂和農場是教會的不動產。摩門教還進軍證券市場,是英國航空公司和美國著名連鎖超市Target的重要股東。據估算,摩門教會的資產已達到250到300億美元,而且每年都會有將近60億美元的收入。 1929年創立、世界最大的專業管理服務公司ServiceMaster公司董事長比爾.波拉德(C. William Pollard)在他的著作《企業的靈魂》一書中,就詳細記述了信仰和公司經營的良性互動關系。公司宣言中有4點使命:“盡心竭力榮耀主,助人成長建立,追求卓越,不做蝕本生意。”而創始者波拉德本人就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稱頭兩條是公司的終極目標,而后兩點是達到終極目標的途徑。該公司的精神文化甚至贏得了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稱贊。 “如果一個人要做好教友,就要把收入的1/10奉獻出來。我們相信不自私,愿意跟人分享我們的資產,神自然會祝福我們。”潘望博說。一位采訪對象稱他將自己收入的25%都捐獻了出來,“我的經驗表明,如果你施予的更多,回報也就更多。”他說。 中芯國際的首席執行官張汝京對此深有感觸:“在這4年里,我遇到過無數困難,很多次我都在肯求主來救救我,奇跡出現了,我感謝他的祝福。”自1996年以來,他在國內捐建了近20所希望小學。 掌管上百億美元資產的張汝京,過著“清教徒”般的生活。開著舊式桑塔納,帶著幾元的地攤手表是張汝京最貼切的寫照;他在視察北京工廠時,廠區南側的簡易小樓就是張汝京在北京的家,他甚至連旅館都不去住。 在上海召開的中芯國際董事會上,那些向中芯國際投資幾十億美元的大佬們,發現他們被安排在浦東地區一個小賓館里,“忍無可忍”的投資者只有自行尋找五星級的住處。“中芯國際因此又省了許多錢,而那些投資者卻更有信心,因為張汝京不會亂花錢了。”一位董事笑稱。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相關專題: 《中國新時代》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