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名家講壇第3期:圓明園防滲工程再思考(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1日 17:31 新浪財經 | |||||||||
主持人:非常感謝任參事的精彩發言,下面有請北京水利科學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委員會委員李其軍先生發言! 李其軍: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就此機會我給大家匯報,題目是圓明園防滲工程幾點啟示,前一段時間圓明園炒的比較熱,我作為其中參加聽證會人員之一,下面就十個問題給大家做匯報。
第一個問題,圓明園遺址功能的定位問題,大家都沒有疑義,涉及到如何保護存在明顯的兩派,修復派和保留派,而且這一問題已經爭論了近20年,那么以羅志文、王道成為主的修繕排,還有一個派是保留派,我引羅志文的一句話,必須尊重遺址內容,圓明園總體布局這是圓明園造園意識的主要成果,現在基本保持完好,第二圓明園山形水系,這是圓明園園林藝術的依托基礎,現在已遭較大破壞,但還可以恢復,第三圓明園園林建筑,包括各種宮殿、亭臺樓閣等這是圓明園的精華,盡管大部分已化為灰燼仍存基礎,仍可以憑借遺址展現當年風貌。引用這段話的意思是遺址的保護兩派都沒有意見,但是如何在保護之中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學術爭論,在保護基礎上如何加以發展,如何加以科學的利用。就這兩種很專業的學術觀點來講,其中有一派完全保留的觀點,在學術上只有作為一家之言,絕對不能讓所有觀眾和所有學者接受,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圓明園生態問題,大家知道水是生態系統和生態建設的基礎,沒有水無論是陸地生態還是水生生態都無從談起。那么現在北京缺水,而且缺到了在犧牲地下水來維持整個生活、生產和生態環境的最低維持的水平,目前供水的原則是以供定需,先生活后重點工業,之后才是農業和生態,這是由于北京的水資源的自然稟賦決定的,也是客觀的限制條件。即使南水北調進京以后,北京在2020年時候人均水資源量也基本跟目前持平,也就是北京市總體規劃上要求的,唯一的出路就是按照循環經濟的原則,清水保證生活,再生水保證生態和農業。因此在當前的水資源的狀況下,不能夠就生態而論生態,不能夠在舍其生活、重工業的情況下保生態,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大家都贊成,但涉及到如何兼顧其他方面時候,這是統籌兼顧的問題,存在兩種觀點: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生態環境保護觀,一種以生物為中心的生物與環境保護觀,當然我們現在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無論人均占有水資源量還有其他各種資源量,還是我們所處的發展階段而言,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以人為本,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的生態觀,在多元化的社會和多階層的社會,不能把自己的主張、把自己的生態觀和環境保護觀讓所有人接受,同時我們特別強調要注意到我們國家所具有的自然稟賦和發展階段,如果我們連喝的水都沒有,我們更談不上生態。 第三圓明園水生態地位問題,前兩天我身邊這位的劉教授寫過一篇文章,我很贊同他的觀點,總體而言,在2002年北京的生態建設、北京市規劃設計之內要完成3500平方公里綠色生態空間,遵循的兩軸兩帶多中心的格局,定位于國家的首都,世界的城市,文明的城市和一級的城市,在2020年北京市人口發展1800萬,預留200萬規模,2020年水資源總量是54億,包括南水北調的10個億,以及再生水回用的。目前整個生態環境建設是什么格局呢?是維持目前現狀不讓它退化。近幾年圓明園生態惡化是與當前水資源緊缺緊密相關的,在大生態不改變情況下,過分強調圓明園350萬平米的小生態是沒有意義的,同時就目前北京的整個生態而言,就這個生態到底能夠占北京市全市整個生態系統多大比例并不像有些專家所說的那樣,因此說,不管陸地生態還是水生態,如果沒有水的前提下,生態談不上發展,連維持都維持不了。陸地生態如果不加以人工的澆水,陸地生態將枯死,水生態一年七、八個月的干枯狀態,水生植物、動物就會滅絕,整個海淀區的水生態布局是南北干涸,現在正在做規劃,在2007年之前要再現整個水生態的恢復。 第四關于地下水補給問題,目前地下水埋深19-20米,現在地下水已經虧空56個億,如果圓明園不防滲,對地下水的虧空56個億簡直是杯水車薪,因此補充地下水這一說能夠真正補充地下水多大比例,對地下水的下降占多大比例,并不像有些專家所說的那樣。目前的地下水埋深是19-20米,如果地下水埋深超過6米,那么陸地植被的吸水量就得不到地下水有效補給,主要指植被的根系和毛細管的作用,因此說當前的地下水埋深情況下,地下水對陸地植被的生命的補給是沒有作用的,目前為止北京市所有陸地植被都是靠人工澆灌的。 第五個問題,圓明園能否保持濕地狀況。圓明園是一個古河道,滲透性非常強,在目前補水量情況下,圓明園基本上是每年的七到八個月是干枯狀態,濕地是什么概念?濕地是6米地下水域通稱為濕地,如果每年7到8個月都是干涸狀態成不了濕地,同時濕地生態系統也保持不住,因此有些專家說保持圓明園濕地狀態,我個人觀點目前情況下保持不住。 第六個問題,防滲膜的問題,防滲膜的毒性,鋪膜目前來看是環保的,包括一些飲水工程也用這個,,第二是不是滲水,其中有一組數據,在中央黨校和亞運會的人工湖都用這種膜做防滲,在夏秋季,滲透性每一天3-6毫米,因此說鋪膜并不是一點不漏的,而且滲透量相當可觀。 第七水生植被問題,就生水植物而言,湖底有10-20公分土層有可以生長,深水植物只要有50公分土壤就可以生長,同時深水植物,像蘆葦之類的可以扎破防滲膜。 第八個關于活水死水的問題。毛澤東有一句話流水不腐,活水首先是流動性和循環性,第二生物鏈,作為水生動物也好,水生植物也好,微生物也好,作為水體污染物的分解作用,在這個方面,我們也曾經做過試驗,數據表明超過一米地下土層的時候對于污染物的去除和分解基本沒有了,因此圓明園的填埋深度還是比較科學的。 第九關于科學態度的問題,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做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包括圓明園防滲工程的爭議來講,每一個結論每一個數據都要有科學的態度,在圓明園座談會上,我曾經講過這個觀點,要有科學的思想,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數據來支撐每一個觀點和結論。 第十關于防滲膜的拆與不拆的問題,我的觀點防滲膜雖然有害,但是目前來看利還是大的,在此基礎上,力求將它的生態影響降低到最低水平,要拆,如何拆,能不能修復到原始生態,以及拆的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也仍然需要考慮。 謝謝!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