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全球財經觀察》2005 > 正文
 

國有銀行:平穩的一年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3日 15:51 《全球財經觀察》

  2004國有銀行改革的成果將使2005年改革進展備受矚目

  2005年銀行的盈利指標會變好,利潤率會增加,但是利潤總額并不會增長太多。治理結構改善會對盈利狀況發生改善,以質取勝的變化會開始再出現

  文|曹遠征(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經濟現代化的努力就是工業化過程。在工業化初期階段,資本匱乏,外匯缺口嚴重,如何獲得資本是最重要的問題。因此極易導致“資本便宜化”的政策,反映在金融方面就是相關聯的一整套外匯管制,利率低估,主導產業的選擇等等政策措施,這種政策從經濟學上講,就是用扭曲要素價格的辦法使得“資本便宜化”來支持經濟的發展。

  國際經驗表明,這種扭曲需要糾正。這一階段金融體系最重要的任務是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資源效率配置的提高,來源于價格信號的正確產生,亦即是市場化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通過這一機制產生的價格變化,使資源合理分配到各個領域,因此,到工業化中后期,實現市場化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就成為金融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

  這一改革將沿著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利率市場化,二是經營主體的企業化。中國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在經營主體企業化方面,中國的國有銀行從過去的政策工具職能機構,正在向商業銀行方向轉變,其中最為突出的標志是通過公司化的改造,使銀行真正成為經營貨幣的企業。中、建兩行的股份制改造就是這樣一個目標,期望通過重組改造,建立良好的公司的治理結構,并且依靠這樣一個治理結構保證其經營按照商業化原則進行,而不再是國家行政的附屬物。由此,通過股份制的公司化改造使銀行與國際上通行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架構、運作機制基本一致,從而能與它們進行平等的競爭。

  為了使國有銀行成為真正的商業銀行,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銀行過去作為國家工業化的政策性工具,在扭曲的情況下經營,資本充足率不夠并產生很多壞帳,那么第一步就是進行財務重組,不進行財務重組,銀行不能夠達到商業化經營的基本標準。2003年12月31日,中、建兩行開始了財務重組,經過重組,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經達到,壞帳水平大大下降,已完全符合巴塞爾協議所規定的標準。換言之,已經奠定了可供商業化經營的基礎。

  第二個問題,盡管有了商業化經營的基礎,但是尚不能保證其機制也是商業化經營的機制——企業化公司化的改造至關重要。如果是一個公司,從全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股份制是最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因為股東制約是最有效制約。

  如果要保證股東充分有效制約,那么公開上市效果才最明顯,只有上市才能夠使其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充分展現,銀行的商業化路徑才不可逆轉。目前這個改革已經展開,中國銀行2004年8月26日整體改建成一個股份制商業銀行,建設銀行也于2004年9月10日重組成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現在兩家銀行正在積極尋求上市,目的是把商業化的經營機制更加完善起來,使國有銀行改革真正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態勢。

  第三個問題是如何理順國家與企業的關系。在這方面,目前的國有銀行改革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首先是出資人到位。由匯金公司來行使國家出資人責任。由于匯金本身也是一家公司,因此它有回報的要求,約束也因此形成。具體說來,匯金公司作為中、建兩行的股東,為保證回報,就需要真正的考核,這就和過去相比有一個很大的變化。由于出資人到位、考核到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殖就不再是一句虛話。

  其次,是整體上市。過去許多國企上市,都是將好的資產先上市。其余的留在存續公司。如果存續公司繼續經營,就和它的子公司形成一個同業競爭的關系,對上市公司形成損害;如果不經營或經營不善,為了存續就會導致利用上市公司圈錢的行為,上市公司本質上變成了自動提款機,這些都對公司治理結構產生很大影響,這就是人們所詬病的一股獨大問題。為避免這一問題,這次中、建兩行采取的是整體上市,由于不存在剝離,也就不存在“取款機”問題,好和壞都有市場來評價,一股獨大問題會大大減輕。

  最后,所有的干部身份、行政級別全部取消,重新竟聘上崗。這是人力資源管理上一個最重要的變化。這樣一個改變,使得風險控制機制也嚴格起來。

  國有銀行改革過程不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僅僅停留在某一個措施上,而是整個機制在發生變化。

  如果2005 年宏觀經濟比較穩定,那么銀行的發展也會比較平穩的;如果宏觀經濟是大起大落,那么銀行也是大起大落。我們的金融結構決定銀行對經濟的作用非常大,而中國經濟對銀行的影響也非常大。

  舉例來說,宏觀調控了,很多東西看來不是銀行的責任,但是變成銀行的壞帳,“鐵本事件”就是個典型例子。和宏觀經濟的變化非常密切,這也是中國銀行業的一個特點,高度依賴于國家宏觀經濟的狀況,風險是高度正相關的。所以,從這個層面講,預測明年銀行經營好不好,就是預測明年經濟走勢好不好。

  從目前的情況看,2005年是宏觀經濟平穩的一年,銀行的業績也持續穩定。如果從GDP的指標上來看,貸款的增長是正相關的,同理也可以說,由于GDP的放緩,貸款的增長也放緩。但是我們相信隨著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盈利能力會增強,它的業績也將改善,以質量取勝的苗頭已開始出現,改革已開始顯示成效。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曙光。

  系列報道:

  國有銀行:平穩的一年

  國外投資:外國資本漸入中國佳境

  不良資產處置:外援的關鍵一年

  期貨:期待金融衍生品年

  信用卡:銀聯卡走出國門

  中國銀行業:為資本充足率而動

  工行與農行:改革的上中下三策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國經濟新聞 全部銀行業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元旦節
元旦和弦鈴聲專題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