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未來五年5%以上的增速是
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實現的
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只在3%左右,不但明顯低于潛在速度,也遠低于年初設定的5.5%的預期增長目標。進入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建議明年可以設定“雙5”經濟增長目標——從2023年起連續五年設定5%的經濟增速目標,強調“兩個確保”——確保人民群眾正常出行和小微企業正常經營。
為何要設定“雙5”目標?有學者認為中國潛在增速很可能兩三年后就滑到5%以下,但對潛在增速的測算其實差異較大,據我分析未來五年中國的潛在增速可以保持在5%以上,當然關鍵因素是市場化改革、制度型開放能否推進,放松管制、公平競爭能否推進,這對中國潛在增速的影響很大。
中國民間實際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關鍵要看制度和政策能否將其釋放出來。在新冠疫情前的2018年、2019年,政策環境并不寬松,但即便如此中國依舊能實現6.1%、甚至6.5%以上的增長,由此也可以推測出中國實際潛在增速在5.5%左右。未來五年5%以上的增速是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實現的:有可能是說有這個潛力;有必要是指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不僅針對年度目標,也針對未來五年,此外,報告將“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作為重要發展目標,若未來五年不能保持5%以上的增速,這一目標就很難實現。
要做到“雙5”,首先2023年務必要完成5%以上的增速目標。明年是二十大之后的第一年,具有風向標的意義。若是明年疫情管控仍無法擺脫層層加碼的問題,這一目標或很難實現。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失衡十分嚴重,癥結主要在于需求端消費增長緩慢,生產端服務業恢復較差,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這兩個拖累很大程度上都來自于疫情管控措施,當然也有長期未解決的結構性難題在作祟。所以,明年乃至后年,經濟政策應牢牢抓住兩個重點:需求端的消費和生產端的服務業。
雖然疫情導致多數居民收入下降,對消費開支有所拖累,但從數據上看,今年居民儲蓄多增不少,這說明至少有一部分居民仍有消費開支能力,只是因為接觸式消費受到了很大制約而無法實現消費。因此今年消費低迷,很大程度上與疫情管制措施有關。明年如果能放松管控,優化管控措施,消費就可以明顯上升。很多專家認為促進消費應該直接發錢、發消費券,前者肯定是不現實的,后者在某些地方得到了實踐,但事實證明無法大規模推行。因此權衡利弊,優化疫情管控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是最顯著的。
除了居民消費,房地產也是內需的重點問題。我認為,房地產政策中明顯不合理的過度管控措施應該取消,但房地產政策也應該有一條不能逾越的紅線,即絕不能為了解決短期經濟問題和地方財政困難而對房地產進行刺激,不能為促進明年的經濟增長而在房地產上過多打主意。年度經濟增速與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顯然是后者更為重要。即使房地產對明年經濟增長有所拖累,也要從長遠健康發展的角度來思考這一問題,不能為短期目標而實施不合理的房地產政策。
2023年促進居民消費要堅持兩個“確保”:一是確保人民群眾正常出行。“二十條”優化疫情管控措施雖已出臺,但在嚴厲的問責之下,地方在疫情防控方面層層加碼是有自動性、系統性的。明年這一問題若不解決,對生產端和消費端都將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生產端影響相對可控,因為大企業可以通過白名單制度保供應鏈、保物流,但大量白名單之外的中小微企業根本得不到保障。消費端如果不能確保人民群眾正常出行,接觸式消費也就無法恢復,整體消費增速將很難提升。
二是確保小微企業正常經營。首先,小微企業的就業作用十分突出。據統計,包括個體戶在內,中國約有1億個小微企業,每個小微企業的平均從業人數為3~4人,可吸納總就業人口高達3億~4億。其次,小微企業既是生產方又是消費方,其業主一方面從事生產和服務,另一方面又通過獲得營業收入實現消費。疫情以來,大量小微企業所在的服務業增長十分緩慢,一些行業萎縮比較嚴重,很多小店雖然可能沒有注銷,但都已經關門,沒有正常經營。關門歇業期間,小微企業沒有收入,也就不會形成相應的消費開支。若小微企業長期無法正常運營,將產生很大問題。
當然,未來五年要保持5%的經濟增速,實現“兩個確保”還不夠。長遠看,改革開放仍要繼續向前推進,否則市場信心很難恢復。當然改革開放也并非一蹴而就,但必須要始終強調并采取實際措施。當前市場信心低迷,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擴大改革開放,就必須配合出臺一些實際性的措施,以樹立起民間信心。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
作者:張文魁
編輯:王曉霞
責任編輯:韋子蓉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