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A股加速形成優勝劣汰新生態
進入6月,退市消息仍接二連三。6月1日,*ST金泰、*ST濟堂(維權)收到上交所終止股票上市的決定。6月2日,聚龍股份、邦訊技術、當代東方3家公司被深交所官宣退市。記者統計,近一個月來,滬深交易所終止上市的股票已達31只,退市密集程度可見一斑。大浪淘沙,注冊制下A股正加速形成“有進有出”的優勝劣汰新生態。
接二連三 A股迎“退市大年”
6月2日,3家;5月30日,2家;5月27日,3家;5月26日,4家;5月24日,2家;5月23日,3家;5月18日,1家……年報季過后,近半個月來,深交所密集公告18只股票退市。與此同時,5月10日至今,收到上交所終止上市決定的公司也多達13家。
去年初,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常態化退市機制加速形成。今年是“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實施的第二年,接二連三的退市消息落地,讓今年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退市大年”。
隨著2021年年報披露收官,一批業績較差的企業陸續進入強制退市程序。據招商證券統計,滬深兩市今年退市的公司將有42家,其中滬市18家,深市24家。這一數據較2021年A股退市數量倍增,創A股歷史新高。
從退市流程看,被強制退市的公司已陸續進入為期15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后5個交易日內,交易所將對相關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主業不振 謝幕進入倒計時
長長的退市企業名單中,包括老牌房企綠景控股、曾經的知名電視品牌廈華電子人造鉆石巨頭*ST金剛(維權)、知名乳業企業*ST科迪等,還有首批登陸創業板的“28星宿”之一*ST寶德(維權)。
企業被強制退市的原因分為交易類強制退市、財務類強制退市、規范類強制退市、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最常見的是“財務類強制退市”,首年觸及財務類強制退市相關條款,企業將會被“退市風險警示”,也就是被“*ST”,次年再次觸發財務類退市相關條款則進入強制退市流程。這也正是近期股票強制退市的最主要原因。
如*ST寶德,這家公司曾在自動石油鉆采電控系統領域創造多個中國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風光無兩。根據深交所公告,由于公司2021年扣非凈利潤虧損且扣除后營收低于1億元,觸及財務類終止上市情形。*ST廈華因2020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公司股票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1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23.77萬元,營業收入1.52億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或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金額為0元。慘淡的業績讓這些企業已無法在A股容身。
當年風風光光上市,如今黯然離場。雖然每家企業退市的具體原因各異,但主業失敗卻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這些企業沒有把主業做大做強,甚至是掏空主業,最終成為空殼公司。”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分析,昔日行業龍頭也好,曾經的知名企業也罷,如果缺乏研發創新能力,最終會失去核心競爭力,很容易被淘汰。
優勝劣汰 凈化資本市場生態
優勝劣汰,有進有出,才是成熟健康的市場生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勝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上市難,退市更難,A股過去“只進不出”的頑疾,曾深受股民詬病。自2018年注冊制改革后,新股上市門檻和成本都在明顯降低,過去A股盛行的“買殼借殼”沒了市場,投資者炒作熱情大降。與此同時,退市新規通過廢除暫停上市、恢復上市條款,并將退市整理期縮短為15天,也大大提高退市效率,壓縮了企業“保殼”的操作空間。
董登新表示,新證券法大幅提高證券違法成本,尤其是大幅提升財務造假的違法成本,讓一些“垃圾股”企業更快原形畢露。這些制度變革都加速了“空殼企業”“僵尸企業”退出市場的步伐,讓市場生態得以持續凈化。
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數量持續擴容,每年大約有300到500家企業上市,目前總量已達4830家。業內人士認為,“只進不出”的市場肯定行不通,A股至少應該保持每年30至50家的退市數量,才能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大浪淘沙的功能。
責任編輯:李桐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