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欄】香港窮中產靠什么存錢買房?
謝國忠預測為何失敗?
李一戈
接到一個電話:“聽說北京的房價還要翻番?”這是外地朋友打來的。
又一個電話:“如果5年后北京的房價要到10萬,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再買?”這是北京的朋友打來的。
想必你看過高策地產機構董事長陶紅兵的這個偉大預測:5年內北京四環(huán)內房價將破10萬元。按照我的理解,他說的是四環(huán)內平均房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因為單個樓盤突破10萬元的項目早兩年就有了。
我雖然跟陶紅兵還算比較熟,但不記得他何時有過這類驚駭的預言。在房價問題上,如果非要談論預測,最著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任志強,一個是謝國忠。
任志強被稱為“任贏贏”。舉個例子。2009年8月,他接受媒體采訪時宣稱,不會超過5年,北京房價就將進入5萬元時代。如你所知,他的預言3年就提前實現(xiàn)了。去年他還警告今年3月房價會大漲,果然。
而謝國忠,我的印象是,至少2004年就開始了唱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生涯。比如,2012年12月說“未來5年內房價跌一半”;2013年6月稱“房地產泡沫未來數月內破滅,最多不到一年。”預測一次錯了不難,難就難在10年如一日地預測,而且基本都錯了。
不不不,我絕沒有半點要揶揄謝國忠先生的意思。我相信,無論當年作為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還是現(xiàn)在作為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的結論都是建立于其理性的經濟學素養(yǎng)。但你忍不住會問,謝國忠的預測為什么屢屢失敗?
簡單地說,謝國忠所受的整個經濟學訓練都是在國外完成的。他所依據的經濟學理論、原理、規(guī)則,他賴以推演的邏輯、參照物和方法論,都是典型的西方經濟學思維。一句話,他的經濟學思想資源滋生于成熟的西方經濟體土壤。
這樣的一套自由市場學說,以及建構于其上的預測,必須找到相匹配的政經制度對應物,才可能是有效的,或可能被證實的。然而,用文件上的話說,我們還處于一個轉型的時期;用民間的話說,我們是一個半市場半計劃半自由半壟斷的經濟體。市場經濟原理,其他地方也許行之有效,證之有方,但對不起,在我們這里不管用,不適用。
譬如說,謝國忠們可能想不通,以北京上海的人均收入,怎么可能支撐如此高昂的房價?年均不足2%的回報率,怎么還會有如此之多的人去投資買房?他們會認為,郊區(qū)大片的房子都空著,再建就賣不出去了;房貸加息,或者外資撤走,泡沫就要破了。但事實是,西方經濟學家難以理喻的樓市瘋狂,已經并將繼續(xù)在我們面前表演。
當然,很多市場經濟原理無法解釋的,絕不止于中國的樓市。譬如,為什么公務員與其他職工實行養(yǎng)老“二元”體制,養(yǎng)老退休金遠高于其他社會成員?為什么取消住房分配15年了,大批公務員至今仍在享受福利分房并且可以上市套現(xiàn)?為什么會有特供食品、干部病房、教育“共建”?為什么審批制變成了“卡和要”?
回到樓市。有幾個國家,像我們這樣,數量如此龐大的群體熱衷于買房,5套、8套、幾十套?這是因為,可以坐而生利,而且?guī)缀鯖]有任何持有成本。中國人均資源極不平衡,卻允許這種畸形的資源配置,恐怕也頗令市場經濟原理手足無措。
但隨之就會有朋友問,如果嚴格按照市場經濟規(guī)律辦事,可能于事無補,甚至會惡化。比如,政府對商品房直接限價,就是典型反市場化的行為。但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如果不限價,2.2萬元的房子,地產商絕對敢賣3萬元。政府放手還是不放?
悖論出現(xiàn)了。市場運行的邏輯與政府管理的動機,是矛盾的。怎么辦?看來還是要回歸真正的市場化,而不是偽市場化。所謂偽市場化,就是框架是市場化,肌理是行政管制,政府之手隨時以市場失靈的名義進行干預,或曰矯正,結果離市場化越來越遠。
本來,我對年底包括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會議還是有所期待的。但8月20日晚上一位朋友再次澆滅了我的幻想。他問我:社保二元體制的設計者是誰?公務員可以福利住房并套現(xiàn)的設計者是誰?分層享受特權待遇的設計者又是誰?這些設計者何曾征求過你的意見?既不曾征求過你的意見,你的權益又憑什么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