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三菱

  眼前,對于三菱在中國的處境,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進退兩難”足以概括。看著市場份額逐漸被稀釋,苦心推出的首款純電SUV遭遇滑鐵盧,被寄予厚望的主力新車上市后卻遇到市場行情大變……所有跡象都直指,三菱的中國戰略現已開始接受車市最殘酷的審判。

  或許,三菱要想在這個階段完成對現有市場份額的保全,對電動化進程保有尊重并主動求變,總是必要的。可鑒于中國市場現在繁雜的產業變遷對其產生的打擊,誰又能為三菱汽車帶去新的希望?

  在華之路走得如此蹣跚。現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唱衰身在中國的外資品牌,或步長安鈴木、東風雷諾等后塵,被資方放棄,或因市場巨變而被市場清退。不管它們自己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無奈與苦澀的市場表現,似乎都在述說著同樣的故事。

  今年,除了豐田、本田、大眾等為數不多的合資品牌,同類車企開始陷入生存困境,確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馬自達、英菲尼迪有著合資血統的日系品牌,其近況就已經處于市場的邊緣區域。

  所以,在中國車市成長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腹地,三菱也好,或是其他海外品牌,在這個非常時期如果沒能內生造血能力,結果是何其明顯,與中國市場做切割,就是這些品牌最后的歸途。如能激流勇退,狠一狠心,可能算是最好的結局了。

  市場巨變,危機悄然而至

  毋庸置疑,縱觀整個合資陣營,和主流品牌相比,基盤偏小的合資車企,抗風險能力總是弱的。產品線不夠豐富,疊加產品煥新周期長,銷量能始終維持穩定就已經不錯了。但凡遇到一些市場變故,這些車企的戰場故事在市場漸入入理性后,勢必會變得甚是無奈。

  自后期入華至今,SUV戰略就一直是三菱所堅持的。從ASX勁炫、歐藍德,到全新車型奕歌均落戶中國去看,SUV無疑是整個三菱立足中國的籌碼。而和人們印象中三菱汽車不同,產品悉數邁向城市化的產品定位,的確使其在細分市場贏得了部分消費者的認可。

  只可惜,自2021年伊始,隨著疫情反復發作,看著很多合資品牌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看著硬派SUV領域恐無余地,三菱在華的戰略規劃,還是進入了非常時期。

  同年年初,三菱汽車在海外發布了全新一代歐藍德。在有著整個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做背書的前提下,對于三菱而言,姍姍到來的全新歐藍德,所承載的就是整個品牌繼續活躍在全球市場的所有希望。

  而在中國,伴隨全球電動化浪潮席卷而來,除去確定引入全新歐藍德之外,三菱又曾借廣汽集團之力推出阿圖柯,希望用彎腰向中國車企取經的極端方式,填補上自身實力上的空白。

  說實話,不管市場如何裂變,中國消費者又是多么難搞,車型規劃到這里,在中國混了那么多年的三菱總該得到應有的回報吧。結果,從阿圖柯入市即沉寂的市場表現,旨在揭示一個問題,三菱在中國的旅程將不再遂人愿。

  遙記得,廣汽三菱總經理山本賢一朗在“推銷”全新歐藍德時說過,“作為三菱汽車全球品牌戰略的關鍵產品,它會為三菱品牌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開創新紀元。”

  而按設想,只要阿圖柯尚未建立起三菱在電動化的優勢,全新歐藍德就是它不可忽略的核心戰力。

  回顧三菱汽車近幾年的處境,在關閉帕杰羅后續研發計劃、無力對ASX等車型進行徹底換代后,三菱汽車能有作為的地方,除了推出面向部分市場的皮卡和帕杰羅sport以外,幾無新的產品拿得出手。這就導致,在這個旗下車型悉數陷入銷量困境的情況下,三菱在全新歐藍德身上寄予的厚望,顯然是深刻的。

  是的,三菱是一家有著鮮明標簽的汽車企業。誰都無法否認,在它多次入華國產期間,三菱助力過中國車市的多元化發展,讓年輕消費者熟知這個在世界汽車賽場戎馬一生的品牌。

  只可惜,和許多同輩一樣,三菱還是忽略了中國市場快速裂變的節奏。全新歐藍德的產品力再強也越不過“時代造英雄”的規律。當中國企業逐漸占據市場核心,尤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品牌,一舉捏住整個市場的風向時,可供三菱駐扎的沃土便消失殆盡。

  這是時代的眼淚嗎?是,亦不是。如今的中國車市,愈發進入到了一個自我覺醒的地步,本就意味著,過往所構建的一切都將隨著消費意識的轉變、市場風口的驟變掩入塵土。

  那么,隨著三菱在全球市場已經不能主流品牌并行,當L200、Xpander等區域性產品也不足以代表三菱,對于“中國市場還能否容下三菱”這一提問,答案似乎已經不重要了。

  環境大不如前,自救堪比渡劫

  前幾次,技術引進或是合資國產,身在長豐獵豹、北京·戴姆勒克萊斯勒和東南汽車的體系下,三菱汽車之所以未能持續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大多數時候,其原因都被歸結于公司內部的規劃出現了戰略性轉移。帕杰羅、速跑、翼神等極具代表性的名字,在市場迭代中慢慢被人淡忘,是市場變遷的結果。

  因此,總有人說,如果這一次三菱再次被迫停下腳步,一定又是體系之內對未來失去信心所導致的。就像去年宣布不再國產的Jeep、謳歌一樣,當股東方頻頻注資都打了水漂,無論是誰,都沒有理由也沒有耐心,再等待后續的市場復蘇了。

  然而,從中國車市現有的市場趨勢來看,我相信,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進入勢微階段,除了自身實力不濟,總會和時代大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以全球市場目前的電氣化進程,我們已經不難看出,各個傳統車企加速轉型的決絕。不管這些舉動是否是被市場倒逼著進行,還是自己主動求變所致,進軍新能源市場幾乎成了所有人的當務之急。

  而作為一家身在日歐聯盟內的汽車企業,三菱自然不會落下太多。在三菱“挑戰2025”計劃中,關于電氣化進程,其宣稱在2025年,會與雷諾、日產分別推出一款插電式混動車型;在2024-2025年間,共會推出2款全新SUV車型,均采用HEV混合動力系統。

  其次,未來這幾年內,三菱會推出16款新車,其中有9款車型將會實現部分或完全電氣化的同時,投資約2000億日元用于車載電池。

  截至2030年,三菱希望旗下一半的銷售額源自于電氣化產品;2035年,三菱旗下將僅推出混動車型以及電動車型,實現100%電氣化轉型。

  眼看這一切慢慢在推進,你要說,三菱是一個對產業轉型充耳不聞的企業,必然是不負責任的。在基盤未及豐田、本田等巨頭的背景下,三菱能做到今天這一地步,也算是它對自我革命的一次全力以赴。

  只不過,時代落下的灰塵太重,也太具沖擊性。

  當三菱汽車在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并財報中,計入了121億日元的營業外費用和105億日元的特別損失時,提到了自身在中國的處境。盡管據計劃,三菱將根據庫存和銷售環境,預計6月重啟新車生產,可大環境的刺痛感還是很強烈的。

  其實不只是三菱,因為電動化的快速推進,眾多合資車企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和挑戰。尤其是進入2023年后,隨著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堅信,新能源產業將在中國繼續發揚光大,年產銷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事關合資車企的未來生存,堪比一場戰爭。

  在這一刻,哪怕我們不想承認,屬于三菱的年代會逐漸離我們遠去,狠心的中國車市還是會毫不留情地告訴我們:夢想終究是拗不過現實的。當主導車市發展的權杖落到了中國車企手里,為生存、也為市場份額,那些殺紅眼的自主品牌,只會為諸如大眾、 豐田、本田等為數不多的強者留以尊重。至于其他人嘛,就不留余地了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涵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11 朗坤環境 301305 --
  • 05-11 三聯鍛造 001282 --
  • 05-10 長青科技 001324 18.88
  • 05-10 安杰思 688581 125.8
  • 05-10 中科飛測 688361 23.6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