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別人剁手你賺錢,飛天茅臺等你拿!更有七大投資工具限時低價優惠,不容錯過,[點擊進入活動頁面]
“投資狂人”孫正義不想折騰了
很難用“功成身退”來形容孫正義的退休。但對于至暗時刻的軟銀和愿景基金來說,狂人退場,或許也是好事。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艷艷
編輯|周春林
孫正義做出了一個轟動全球風投圈的決定。
“這將是我最后一次在財務業績會上發言。”軟銀最新財季報告會上,65歲的孫正義鄭重宣布,以后不再出席軟銀財報會議,并將集團的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給CFO后藤芳光等高管。按照最新制定的晚年規劃,他將告別軟銀,退出風投,全力參與芯片創業。
一輩子都在冒險狂奔的“投資教父”退居幕后,昔日首富的投資策略也迎來了徹底轉向。相比七八年前,軟銀的狀況截然不同,孫正義的處境也天差地別。有人用“不體面”甚至“逃跑”來形容他的離場——作為創始人、董事長,孫正義個人已虧欠軟銀近47億美元。
自1981年建立軟銀商業帝國的40多年里,孫正義創造過無數輝煌甚至巔峰時刻。接連投擲的大手筆收購,讓軟銀成為重塑行業、推動洗牌的勁旅,其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一度成為商業教科書的經典案例。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后,市值巔峰超過8500億美元。
孫正義曾將97%的精力用于科技公司投資,他幾十年來的投資理念是“只投行業頭部公司”,目標是“制造王者”。這使得軟銀一度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技術投資公司。而最近幾年,隨著疫情和金融形勢的持續緊縮,軟銀在技術股暴跌浪潮中遭受重創。
過去一年,孫正義熱衷的投資事業如履薄冰。資本市場上,軟銀市值大幅縮水,幅度超過以往20年的任何一年。軟銀愿景基金遭遇慘敗,今年以來凈虧約1400億元,它們投出的475家公司,均以暴跌收場。軟銀被迫進入全面防守階段。
轉戰實業,推動ARM上市
財報發布會上,孫正義做了將近30分鐘演講,基本圍繞ARM展開。ARM被他視為人生的原點。那是1976年秋天,19歲的孫正義正在美國留學深造,一天在人行道上看科學雜志時,他無意間看到一張微型計算機芯片的“看起來像幾何圖案的未來城市的神秘照片”。
翻到下一頁,他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竟然是一塊指尖大小、直徑不到1厘米的微電腦芯片。看完那篇文章,孫正義控制不住哭泣,他覺得自己第一次發現了可能超越人類智力活動的東西。回顧那些日子,他說:“我很感動,因為人類可能是地球上最聰明的人,他們又創造了超過人類智慧的東西。”
距離那天已經過去了46年,但微型計算機遠未成熟,且還在大爆炸式發展。孫正義看到,在人類幾萬年、幾十萬年的歷史長河中,信息革命在短短50年里迅速蔓延,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離不開智能手機的境地。
“與此同時,CPU的核心已經從Intel轉移到了ARM,ARM擁有最高效架構的地位將越來越穩固。我就是這么理解的。當所有都在被數字化,ARM的舞臺將會更大。”他判斷。現在,他將回到那個“原點”,也是他未來的方向。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我想致力于ARM下一階段的爆炸性增長。”孫正義說。
2016年,軟銀以310億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了英國芯片巨頭ARM。過去兩年間,軟銀為填補虧損,一度希望出售ARM,標的價格也從600億美元降到400億美元。但原本計劃收購ARM的英偉達,因監管壓力未被批準交易,這項芯片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交易由此落空。
而后孫正義表示,ARM將考慮在紐交所上市,且他將保留多數股權。據其預測,ARM的價值大概相當于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這四大巨頭的水平——或者比賣給英偉達的價錢高出一個數量級。孫正義還豪言,“ARM上市將是芯片業史上最重要的IPO。”
ARM副總裁Ian Thornton此前已透露,“我們希望ARM盡快上市,但鑒于當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ARM的IPO不太可能在2023年3月底之前發生。目前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或在2023年的某個時間進行IPO。”
ARM能否如期順利上市,對于軟銀和孫正義而言,意義非凡。有行業人士稱,這可能是“瘋狂”投資過后的無奈,也可能是孫正義“反擊”的籌碼。無論如何,孫正義決定全身心投入ARM,也是看好ARM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應用前景,盡管ARM上市仍面臨很大挑戰。
ARM雖是芯片領域巨頭,但營收并不樂觀。據其2021年財報,ARM去年收入為27億美元。華爾街普遍認為,想要獲得600億美元的收購估值,難免有些虛高。更重要的挑戰在于,投資人是否還信任他,而他本人過于激進,幾乎成了投資失利的最大典型。
孫正義一直以激進、冒險的投資風格著稱。2017年5月,孫正義的愿景基金一期正式啟動,總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此后三年,該基金投資約700億美元,累計投資了88家創業項目,包括滴滴出行、Uber、OYO、WeWork等共享經濟領域的企業。
意外的是,兩年前突襲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孫正義的投資節奏。在俄烏局勢、全球經濟萎縮和利率上升等多方因素侵擾下,互聯網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越來越沉重的業績壓力下,軟銀也放慢了投資步伐,并開啟“拋售”節奏。
去年一年,軟銀拋售了上百億美元的上市科技股,包括對Meta、微軟、Netflix以及谷歌等公司持有的60億美元的資產,并減持了Uber以及DoorDash持有的40億美元資產。
投資“滑鐵盧”,個人欠債47億美元
提前押注科技互聯網,將成立不到一年的雅虎收入囊中,讓孫正義當了三天首富,并使軟銀在國際上享有聲名。他職業生涯中最為成功的一次投資,當屬阿里巴巴。從阿里巴巴獲得超過千億美元的財富,他也因此被稱為“日本巴菲特”。
孫正義的軟銀帝國幾乎占據了美國75%的計算機產業和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半壁江山,除了阿里巴巴,諸如盛大網絡、新浪、網易、當當網、攜程旅行網、貝殼找房、滴滴等,背后都有孫正義的軟銀身影。但隨著互聯網泡沫破裂,“再造一個阿里”的神話,沒能再次上演。
根據今年5月軟銀公布的財報,2021財年,軟銀愿景基金凈虧損高達2.64萬億日元,成為全球風險投資領域的最大虧損之一。孫正義在業績公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軟銀集團將正式放緩投資,采取保守的投資步伐,與2021年相比,今年的投資額將縮減25%~50%。
曾讓孫正義引以為傲的阿里巴巴,今年的市值已跌至2000億美元上下。今年8月,孫正義出售了價值約5萬億日元的阿里巴巴股票,以扭轉軟銀的虧損態勢。而在過去的第二季度中,軟銀愿景基金投資虧損接近100億美元。
孫正義在他主持的最后一次軟銀財報會(今年二季度財報會)上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我們所做的幾乎所有投資都沒有好的表現。”孫正義直言,“上市股和未上市股接近全軍覆沒,愿景基金也明顯受到打擊。”
宏觀趨勢繼續下行。對于以科技基金為主產品的軟銀來說,這樣的環境壓力自然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今年第一財季,軟銀曾錄得創紀錄的3.16萬億日元凈虧損。此外,加密貨幣市場的動蕩,也讓軟銀的虧損狀況雪上加霜。
11月初,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宣布申請破產。軟銀愿景基金在2021年到2022年,分別參與了FTX的B輪與C輪融資。彭博社在11月11日援引日本咨詢公司Asymmetric Advisors分析師Amir Anvarzadeh的一份報告稱,軟銀對FTX的敞口估計為數十億美元。
除了外部市場,軟銀內部管理壓力也面臨巨大挑戰。今年年初以來,軟銀高管接連離職,其中包括軟銀重要的決策者、首席運營官馬切洛·克勞爾(Marcelo Claure)。由于對薪酬不滿,負責軟銀愿景基金的高管Jeff Housenbold也已離職。
過去一年,在手握基金和軟銀本身的巨額虧損中,孫正義的個人資產迅速縮水。
此外,《金融時報》通過分析軟銀最近提交的文件發現,孫正義的個人負債正不斷膨脹。經軟銀方面證實,如果將該集團存在時間較短的SB Northstar的損失也計算在內,孫正義欠公司的總額目前為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億元)。
一代“投資狂人”謝幕
6年前收購ARM的那場交易,被稱為孫正義投資史上的“絕命豪賭”。據稱,為了拿下ARM、籌集收購資金,軟銀當時拋售了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多項優質資產,甚至不惜代價地大舉借債。如此大手筆,震動了整個芯片行業,令同行不寒而栗。
孫正義自創的“孫孫兵法”哲學中,有一條叫做“一流攻守群”:只有成為壓倒性的第一名,你才能感受這一地位存在的本質意義。“位居三流,含恨而死,我討厭這樣的結果。我要成為第一,而且遙遙領先。”在井上篤夫所著的《信仰·孫正義傳》結尾,孫正義這樣說道。
這樣強勢的、不顧一切的攻擊性,伴隨了孫正義過去三十多年的投資生涯。
從WeWork到被稱作韓國版阿里的電商巨頭Coupang,瘋狂投資讓孫正義付出了巨大代價。他的投資方法也極具侵略性。孫正義通常會開出高于公司融資估值數倍的金額,如果對方不同意,便威脅轉投競爭對手。在公司創始人與資本的較量中,孫正義總是要贏。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短短幾年。過去十年高歌猛進的互聯網時代,曾經的孫正義志得意滿,吃盡紅利:“創業公司的估值仍在飆升,你們的投資還不夠激進。”如今他卻陷入反復自責,“我為自己過去貪圖暴利而感到羞愧。我們太自信,太好高騖遠”,“要放慢投資腳步”。
孫正義被稱為“投資狂人”,他的成功源自他的瘋狂:大膽押注科技股、快速催熟企業、攪動商戰與行業變革。他的滑鐵盧也源自他的瘋狂,“聰明人比不過瘋子”即是他的著名言論。而在遭遇“投資事業大潰敗”之前,孫正義的個人成長經歷堪稱“傳奇”。
很少有人能像孫正義一樣,19歲就為自己制定未來規劃,并堅持不動搖——20多歲創立事業、30多歲賺到10億美元、40多歲干到第一、50多歲成就偉業、60多歲完成交接。如其所愿,他的前半生締造了輝煌。
1957年,孫正義出生在日本一個農村家庭。早在學生時代,他就展現出了超常的商業天賦。16歲越級考入名校后,他把日本游戲機販賣到美國,賺到人生第一桶金,100萬美元。這在當時算是一個“奇跡”。19歲那年,他說服權威專家莫澤爾博士為自己研制試驗機。
不可思議的是,莫澤爾竟然聽了孫正義的話,這讓他又賺到了人生第二個100萬美元。
19歲的孫正義寫下未來規劃。他說,“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1980年,23歲的孫正義生了一場大病,醫生判斷“最多只能活5年”。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孫正義沒有放棄。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他一口氣讀了4000多本書籍。其中,他最愛讀中國名著《孫子兵法》。
孫正義覺得,這本書里有不少“哲學”,尤其蘊藏“商業法門”。他總結說,“商戰要學會不戰而屈人之兵,運用優勢擊敗一切。”出院后,孫正義自感“命不該絕”“蒼天賦予使命”,1981年,他在日本成立軟銀,自此戎馬半生。
互聯網燒錢時代落幕了,接連遭受重創的軟銀一改往日作風。在今年5月的軟銀2021年度財報發布會上,孫正義多次提到“防御”(Defence)一詞。他認為,如今已是軟銀采取防御性舉措的時候,而不是曾經的激進,“在這個混亂的世界,我們應該采取的方法是防御”。
孫正義在他最后一次財報發布會上說,“我是一個好斗的人,而不是防守的人。”
一向喜歡進攻和冒險的孫正義,也許意識到了,自己已不再適合當下的軟銀。他將目光轉向實業,管理芯片公司。一如他在此次發布會開場時所言,“這是讓我感到興奮和快樂的。ARM和與之相關的業務,將會是軟銀未來最大的增長點。”
在時代的湍流中,那個不確定的未來里,不折騰,或許就是軟銀和孫正義最好的選擇。
參考資料:
《孫正義宣布告別》,投資界
《“頭部公司捕獵者”孫正義留給自己最后的“體面”:退出軟銀舞臺》,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