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萬億成交已成日常 量化交易約占20%

A股萬億成交已成日常 量化交易約占20%
2021年09月08日 01:20 證券時報網

北向掘金重磅上線:緊盯外資聰明錢!資金診斷、持股變動、席位密碼、特色選股四大功能!決策必看,機構推薦!詳情戳→

投資研報

【機構調倉】張坤、劉彥春、裘國根等調倉股曝光!這一產業全球市場規模10年10倍(名單)

【主力資金】千億券商股霸氣漲停!機構高呼“值得期待”!這4只券商股最有爆發潛力(名單)

【超級大單】鋰電池沸騰之下機構分歧巨大!煤炭變“黑金”,歷史性配置機遇來臨(名單)

【機構調研】姚志鵬、應帥、孫慶瑞等調研1股!核心半導體材料機遇期(附5只個股被強烈推薦)

  證券時報記者 許孝如 沈寧

  A股市場的交易量攀升引起各方關注。自7月21日以來,兩市已連續35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元,9月1日更是創出了1.7萬億元的年內新高。不少人將天量成交的源頭指向量化,更有賣方拋出量化成交占比高達50%的判斷。為了解中國量化行業火爆勢頭的實際情況,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在業內進行多方調研,試圖解答市場關注的多個話題。

  量化交易占比或在20%

  近年來,量化交易在中國快速發展,行業規模破萬億元,在A股市場成交占比迅速提升。

  “在成熟市場,量化交易、高頻交易比較普遍,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最近幾年,中國市場的量化交易發展較快。交易所對入市資金結構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希望大家做些思考。”9月6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出席“2021年第60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會員大會暨年會”時提到新型交易方式的監管問題,點名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占比到底是多少?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現階段A股市場量化交易日成交額約在2000億元,成交占比在20%左右。

  千象資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量化機構成交量占比可從兩方面看:一是量化類產品的規模,目前協會統計量化類基金規模突破1萬億元,但由于很多管理人為方便產品運作,通常會采取多個募集層+同一個交易層的方式,因此實際規模要打一定折扣。

  二是換手率,隨著管理規模的增加,頭部管理人交易降頻是必然趨勢,管理規模幾百億的頭部機構不可能仍然維持年化200~300倍的換手率。按照目前策略測算,當量化股票策略超過100億時,年化換手率就會下降到100倍左右。考慮到頭部機構在量化類產品的規模中占比較高,預估現階段量化類機構每天換掉的股票比例應在20%以內。

  據記者從業內了解,目前百億級量化私募的換手率通常在70~90倍,頭部量化換手率是50~70倍,較前兩年已明顯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換手率是指雙邊,而交易所公布的成交量和成交額是按單邊計算,口徑的不同容易造成混淆,在計算成交占比時,對換手率需要進行對半折算。“以此大致計算,10000億×80%規模折扣率×20%日換倉比例,國內量化機構的日成交額在1600億左右。按1~1.6萬億每日成交量,量化交易占比在10%~16%左右。”上述負責人稱。

  “最近幾年,中國市場的量化交易發展較快。交易所對入市資金結構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希望大家做些思考。”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

  這一說法得到了另一頭部量化私募的認可,這家機構給出的量化日成交數字是2000億元左右。該機構指出,北上成交額中有很大比例屬于量化交易,交易占比甚至高達五成,按最近成交情況計算,大約在500億~700億元。境內量化加上北上量化的成交量,量化交易在A股市場的交易占比估計在20%~25%。

  信達證券的測算結果顯示,整個量化私募中,股票部分若日雙邊換手為40%,則占總成交額比例約為18%;再激進一些假設,如果日換手率為60%,總成交額占比也僅為27%。假如量化私募日成交額要占到50%,那么需要每日雙邊換手110%,即每天買一半賣一半,這顯然過于極端。

  “2019年初的時候,頭部機構的交易換手率差不多都在200倍,去年降到100倍以下了。量化最忌諱的就是自身交易規模太大、影響市場,因此管理規模大了,交易頻率自然就會下降。去年國內量化行業管理規模從2000億暴增至6000億,今年繼續增加至近萬億,規模擴容的同時交易頻率下降得也很快。高頻交易的容量和機會有限,大部分量化資管產品已經不會再做T0,T0信號更多是用來進行交易執行,幫助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是用來獲利。”有業內人士稱。

  從成交占比看,美國市場量化策略的成交占比達到40%,廣義量化的占比更是接近80%。對比海外市場,中國量化機構才剛剛起步,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近期A股成交活躍,背后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本報此前獨家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某頭部券商客戶保證金突然猛增近5%,過去4個交易日增幅接近10%。散戶投資者參與市場的熱情明顯提升,兩融余額從4月底的1.65萬億元水平持續攀升,最新已升至近1.9萬億元。

  量化投資大爆發背后:

  超額收益+中證500給力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投資爆發背后,主要原因是近幾年國內量化私募快速崛起,大量引進技術、人才,對策略進行快速迭代,超額收益顯著,管理規模已飆升至萬億。

  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過去三年,量化私募的整體業績十分亮眼。其中,2018年在全市場大跌的背景下,不少頭部量化私募取得了正收益,前25%的中性策略產品收益率均超過5%,而股票多頭私募則普遍虧損15%~20%;2019年量化私募延續快速發展勢頭,全年整體業績大漲26%,明汯和幻方等頭部量化私募業績均超過30%。

  進入2020年,量化私募則迅速崛起,指數增強策略開始嶄露頭角。其中,中證500指數全年上漲19.77%,幻方、啟林、靈均等頭部指數增強代表產品的業績超過60%,九坤、明汯、衍復等全年業績亦超過45%,即頭部量化指增產品的超額收益普遍達到20%~40%;量化對沖策略,則由于對沖成本高企,業績較指數增強策略有所不及,平均實現15%的收益,頭部對沖產品業績也普遍在20%左右。

  今年以來,由于中證500指數大漲15.52%,大幅跑贏下跌5.33%的滬深300指數,這使得掛鉤中證500的指數增強策略產品表現相當搶眼,將傳統股票多頭私募的業績遠遠甩在了身后。靈均、九坤、幻方、啟林等頭部代表指增產品的年內收益均超過了30%,一時間風頭無兩。

  百億私募希瓦資產梁宏發文表示,過去五年滬深300指數都跑贏中證500指數,主觀多頭一般都是和滬深300指數比較,優秀的主觀產品都能夠戰勝滬深300指數,必然能戰勝中證500指數。而量化基金主要掛鉤中證500指數,更容易跑出阿爾法,但由于中證500指數過去五年一直不如滬深300指數,所以指數增強策略并沒有體現出特別大的優勢。

  然而,2021年,中證500指數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這使得不少主觀策略產品沒能跑贏滬深300指數,跑贏中證500指數的更少,而掛鉤中證500的量化指增產品則迎來大發展,規模急劇上升。

  中信證券表示,對比2020年持續“抱團”的行情,2021年市場的結構性機會輪動和擴散,相對有利于量化策略的變現。

  量化私募經過連續三年的積累,疊加今年指數增強策略的大爆發,使得資金大量涌入。尤其是一線量化私募,被資金大力追捧,一批私募晉級為百億私募,甚至是千億私募,不少私募更是采取了封盤策略,以便控制規模。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百億量化私募數量已經達到20家,共完成1930只私募新產品的備案,在百億私募新發產品中已經占據半壁江山。其中,靈均投資、九坤投資、明汯投資、寧波幻方量化、啟林投資、衍復投資、誠奇資產等年內新發產品數量均在100只以上。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過去一年,中國一線量化私募的超額收益高達30%。量化私募超額收益顯著,主要是因為量化其實賺的是交易的錢,而中國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仍然以個人投資者為主。

  “在交易者結構中,如果量化的占比較低的話,容易獲得超額收益。中國目前量化的交易額占比大概在20%~30%,而美國已經接近70%。所以,過去五年美國量化私募的年化超額收益大概在5%~6%,但中國一線量化私募的超額收益基本在20%~30%。”聚寬投資合伙人王恒鵬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九坤投資CEO王琛表示,過去五年,中國的量化投資行業經歷了爆發式增長,目前頭部量化私募在A股中證500指數的超額收益較高,未來可能會逐步降低。但從未來五年看,中國量化私募不僅市場規模占比仍有較大上升空間,而且超額收益也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未來這一趨勢還是會延續,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整個A股市場仍處于資金增量階段。受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中國居民的資產持續從樓市轉向證券市場,這一趨勢還將繼續保持,機構化轉型不會一蹴而就。

  二是A股各種制度紅利還在持續釋放。隨著中國市場交易品種擴大、交易數據增多、交易規則進一步放開,量化策略可以適用的范圍會進一步擴大,這也增加了量化交易的Alpha來源。

  三是未來數年中國量化投資收益還會慣性維持高位。過去,中國投資者收益預期普遍偏高。在未來幾年,中國量化機構仍會控制規模增長,以保持相對較高的收益預期。

  恒天基金產品研究中心石巖表示,截至2021年9月3日,恒天發行量化私募證券產品88.81億,占私募證券整體發行量30.84%。從投資者體驗角度看,所發行量化多數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尤其是股票量化多頭產品。今年最賺錢的投資者賺取超過30%的收益,其中有8家管理人發行的不同系列產品收益超過20%,整體體驗較好。

  量化投資紅與黑:

  逐利中更需找準定位

  量化投資在中國固然“錢”景向好,但它的立身之本在哪里,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又該如何定位?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事實上,圍繞量化投資的爭論一直存在。

  一部分人認為,量化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降低了市場波動,提升了市場的定價效率。

  明汯投資董事總經理徐世駿認為,隨著量化投資的發展,A股市場波動率明顯下降,某種程度上讓市場更加安全,可吸引更多資金參與,促進股市更健康發展。與海外量化不同,國內量化基本沒有杠桿,因此不會像海外那樣引發極端風險,主流策略也不會去追漲殺跌。

  王恒鵬指出,美股過去十幾年走出慢牛、長牛行情,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交易者結構。美股有著大量的機構交易者和量化交易者,使得市場定價趨向合理,波動不像A股這么大。反觀A股,過去牛短熊長,估值往往貴得離譜或者便宜得離譜,比如2015年快牛后又迅速轉熊。而過去三年,由于機構投資者的占比不斷提升,A股的波動與過往相比有所降低,市場不斷走向理性。

  千象資產認為,從長遠來看,未來量化策略所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大,任何策略都有其適合或者不適合的市場環境,都是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量化策略高換手的特點,將為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使得期貨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發揮得更充分、股票市場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更突出。

  北方某百億私募也表示,量化指增類策略增長迅速,目標是獲得超額收益,普遍是股票端滿倉,只選股不擇時,不像主觀私募可以擇時和輕倉,所以量化指增類策略是股票市場天然的長期多頭。“同時,量化的選股調倉,還提供了市場流動性,增加了市場深度,實際降低了市場波動。”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量化在A股不斷地收割散戶,同時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未來或出現量化自營賺錢、投資者虧錢,導致違反市場公平等問題。

  深圳一家股票私募負責人表示,量化的本質是賺交易和套利的錢,市場散戶越多,量化越容易獲得超額收益,也就是用機器、公式和算法不停地收割散戶。海外市場由于量化投資盛行,比如美國量化占比達70%,散戶被迫退出市場。

  同時,量化的集體調倉會引發趨同交易,加劇市場的波動。去年3月,美股一度暴跌,引發多次熔斷,其中加杠桿的量化基金、量化多空策略集體調倉等,被認為是加劇市場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量化自營賺錢、投資者虧錢,則發生在對外部開放的文藝復興基金和自營的大獎章基金中。2020年,文藝復興旗下3只基金業績表現慘淡。其中,機構股票基金(RIEF)在2020年虧損了19%,機構多元化Alpha基金(RIDA)虧損了32%,機構多元化全球股票基金(RIDGE)虧損了31%,但內部基金大獎章基金則大賺76%,備受市場爭議。

  目前,國內不少量化私募也把核心策略留給自有資金,這是市場發展的趨勢。但是,內外部資金未來業績若差異巨大,亦會被投資者詬病。

  逐利是金融從業者的本性,但是長遠來看,與其他大型金融機構一樣,量化機構顯然不能僅把目標定為自己掙錢。

  “如果從社會角度看,資管新規落地后居民儲蓄搬家,全社會都面臨資產配置的新課題,對于那些不愿承擔風險但又需要穩定投資收益保障的群體,優秀量化機構就能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再進一步說,可以把技術和智慧真正用在優化投資人未來發展的方向上。此外,國內量化機構也可以幫助推動全市場投資思想的成熟。”慧度資產總經理董藝婷指出。

  某百億量化私募創始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價值投資者長期投資于市場并獲取優質上市公司的長期收益空間,而量化投資者通過中短線交易獲利,并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使市場定價更加有效。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量化投資,在促進市場長期與短期有效性的同時,都可以為投資人獲利。相對來說,量化投資因其研究與交易的特征,在提供就業、促進IT與AI技術發展、稅費貢獻上有積極的作用。此外,量化投資還可以在參與慈善事業、穩健管理慈善基金等方面發揮作用。相比簡單的市場博弈,也應該鼓勵普通投資人通過投資公募或私募、量化或價值投資等專業機構,來更加有效地獲取市場收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三大炒股神器免費領取!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9-14 凱盛新材 301069 --
  • 09-09 開勒股份 301070 27.55
  • 09-09 力量鉆石 301071 20.62
  • 09-09 萬事利 301066 5.24
  • 09-08 上海港灣 605598 13.8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