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保監會:同業理財較峰值縮減96%,年底絕大部分銀行可完成理財存量整改
記者 吳霜
9月7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發布答記者問。銀保監會表示,目前來看,整改進展情況符合預期,截至7月末,全部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已完成近七成,預計今年年底前絕大部分銀行機構可完成整改。
銀保監會還表示,理財業務按照監管導向有序轉型,結構不斷優化,凈值化轉型力度加大,風險持續收斂。截至7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已超過80%;同業理財較峰值縮減96%;保本理財、不合規短期產品規模均較資管新規發布時下降超過98%。
目前,已有29家理財公司(含外方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1家獲批開業。新設理財公司堅持公開、透明、凈值化的轉型定位,更加注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穩健推進業務發展,正在逐步成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銀保監會表示,對于個別銀行剩余的少量難處置資產,按照相關規定納入個案專項處置,直至全部清零。
8月13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 年上)》。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占比79.03%,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11.75和 23.90個百分點。從資產結構看,投資資產標準化程度持續提升。截至6月底,理財資金持有債券類資產規模19.29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規模的67.31%,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上升3和5個百分點。從期限結構看,長期限產品發行力度穩步提高。6月份,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281天,同比增長39.99%。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對銀行和理財公司而言,如果早日轉型整改, 卸下包袱, 將為主動適應新發展理念提供更大空間和動力。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制度辦法,繼續加強和改進對理財業務監管,如細化流動性、信息披露、業績比較基準等管理要求。
在銀行理財全面步入凈值化時代之際,加強和改進投資者教育十分迫切。董希淼表示,理財產品發行、銷售和代銷機構要在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同時,從提升國民金融能力的高度出發,全面深入開展財商教育,提升投資者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投資者要不斷提升自身金融素養,增強風險識別、防范的意識和能力。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今年1-7月,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數約6000只,均為凈值型產品。從8月陸續公布的銀行理財子半年報也可以看出,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已來到了沖刺階段。
理財產品規模方面,11家A股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規模達到10.09億元。其中,招銀理財仍以2.64萬億元位居首位,較上年末增長7.76%,且均為表外理財產品;興銀理財規模達1.6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02%;工銀理財、農銀理財的產品規模也已突破萬億。
銀行理財方面,部分銀行的凈值型產品比重已持續上升至80%以上。興業銀行半年報顯示,6月末標準凈值型理財余額9953.12億元,新增1630.42億元,凈值型產品占理財總量的82.97%;杭州銀行、青島銀行的凈值型理財占比分別達到91.98%、95.13%,分別較上年末提升7.00個百分點和5.01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陳嘉輝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