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廣鋼鐵項目搶跑的背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07:40 經濟觀察報
勾新雨 經過長達3年之久的等待,廣東、廣西兩地的鋼鐵大廠項目終于在今年全國“兩會”之后,被國家發改委放行。這是中國實行大部制改革之后,第一批被國家發改委“松綁”的項目。 本報記者了解到,此輪機構改革之后,國家發改委的微觀管理職能將被削弱,鋼鐵等項目的審批和管理權將有可能下放到省級政府或轉移到新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而且歷史上被淘汰的冶金部、煤炭部等行業部委將“恢復”到工業和信息化部中,成為冶金司、煤炭司等司局級單位,負責行業的管理工作。這些行業司局在過渡一段時間后將降格為處級單位,以此減少政府對行業發展和企業經營活動的行政審批和干預。 這種轉變可能會賦予一些行業和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自由。在此之前,鋼鐵等行業的投資受到嚴格地限制和審查。代表國家行使審批權的國家發改委一直認為,鋼鐵的產量已經過剩并且能耗過高,過度的投資會給中國的金融和經濟運行帶來風險。 但北京科技大學的許中波教授卻不這樣看,他認為國家發改委給鋼鐵業扣了高污染、高耗能的帽子,是沒有道理的。此外,日本30%的鋼鐵是出口的,而中國規定出口不能超過10%,這無異于加劇產能過剩。 審批的灰色地帶 3月27日,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廣東和廣西的鋼鐵項目最后的審批,可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來做,但這要等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三定方案”之后,即定職能、定編制、定人數。 當天,國家發改委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消息稱,“我委同意廣西防城港和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開展前期工作”。與之前正式核準首鋼曹妃甸項目和鞍鋼鲅魚圈項目相比,這種表達方式有了微妙的變化,現在只是“同意”而非核準,只是“前期工作”而非正式立項通過。在這則消息最后,國家發改委表示,“這兩個項目在落實有關手續后,還需按規定程序報批”。 “目前是個灰色的地帶”,許中波說,總之就是中央同意了,前期工作可以干了,但誰批準的沒有明確,先干了再說,不像首鋼曹妃甸項目開工前有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文。 與此同時,被放行的武鋼和廣西方面,對國家發改委“放行”的評論也相當含糊。在接受中新社采訪時,只表示“國務院同意了”。 “我們也都不知道”,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冶金處的于處長說,鋼鐵項目的審批究竟放到哪里,部門怎樣改組,人員怎樣配置,現在還都不清楚。 根據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的公開資料,發改委工業司管理范圍包括石化、醫藥、鋼鐵、有色金屬、黃金、稀土、建材、機械、汽車、船舶、軌道運輸裝備、輕工、紡織、煙草等行業,并負責“審核上述行業大型企業集團投資規劃”和“審核上述行業的重大項目”。 這樣的管制職能也正是國家發改委過去幾年內遭致地方政府和企業指責的主要原因,對這項職能的尖刻批評也時常出現。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李燦說:“發改委管得越來越細。”全國政協委員孫珩超甚至說:“說難聽點,把發改委撤了,經濟就發展了!” 今年大部制改革方案明確表示,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劃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后者的主要職責是,“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 [page title= subtitle=]在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中,與國家發改委相比,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準,指導行業發展,不干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確保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 “關鍵要回到小政府”,首鋼股份一位高層說,發改委的行業管理職能將劃轉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是向地方放權,鋼鐵項目的立項可能還在發改委,但是可行性調研工作等可能會轉到工業和信息化部。 鋼鐵借機闖關 從四五年前開始,中國鋼鐵業就掀起了一股沿海建大廠的熱潮,首鋼看中了河北曹妃甸,鞍鋼看中了遼寧鲅魚圈港,武鋼看中了廣西防城港,寶鋼看中了廣東湛江港。沿海建大鋼廠早已經是世界潮流,一是原材料和成品大進大出,依靠相對廉價的海運,降低了陸路運輸的額外成本,同時新建的大廠在技術水準和節能減排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據了解,這些沿海大廠可以同時滿足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完全符合國家發改委的政策要求。但廣西和廣東項目卻被卡了整整三年,原因很簡單,國家發改委要控制鋼鐵總量,新上的項目必須結合老廠搬遷和落后產能的淘汰。 產業政策是國家發改委定的,執行者也是國家發改委,能不能上項目,發改委的伸縮空間很大。廣西遲遲未能淘汰1000萬噸的產能、未能把柳鋼真正劃轉給武鋼,就是擔心新項目一旦被國家發改委否決,前期的所有努力和投入都將打了水漂。 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大項目確實要向沿海集中,但沒有一定數量的控制,沒有產業結構的調整,單純的擴產,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在先淘汰再上項目還是先上項目再淘汰的反復博弈中,兩廣項目膠著了三年,直到今年“兩會”的大部制改革之后,才看到了希望。現在,山東省也不斷對外發布淘汰落后產能的信息,其實早已心照不宣,在濟鋼和萊鋼合并之后,山東也希望在日照港建設一個鋼鐵大廠。另外,鞍鋼也在不斷表示,希望在福建沿海再建設一個大廠。 據許中波分析,工業和信息化部下面的冶金司就是負責給高層提供資料和統計數據,審批也不需要了,因為中國以后不會再批準什么大鋼廠了,各個廠都已經分到了“糖果”。首鋼寶鋼武鋼鞍鋼都有自己的項目,鞍鋼想搭末班車跑福建項目,這要看中央平衡,不一定能夠批準,因為鞍鋼已經搶到了鲅魚圈和凌鋼新區。 被耽誤的黃金三年 廣西、廣東項目從申請到放行的這三年,正是中國鋼鐵業產量和利潤飛漲的黃金三年。去年上半年,鋼鐵業利潤增幅100%,居全國各行業之冠。這期間,技術和資金雄厚的寶鋼和武鋼只能眼睜睜看著能耗高、污染重的內陸小鋼廠搶占市場份額。 到了今年,鋼鐵業受原材料鐵礦石和焦炭價格暴漲的影響,利潤空間被大幅度打壓,一些小鋼廠停爐停產。鋼價雖然不斷上漲,但面臨的卻是有價無市、經銷商庫存激增的局面,鋼鐵業的拐點即將來臨。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控制鋼鐵業發展有兩個重要的理由,一是鋼鐵總量過剩,所以不能再有新增產能;二是落后產能過多,污染嚴重,要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 “我們生產了5億噸鋼,都賣出去了,產能是否過剩,不是政府而是市場說了算。”中鋼協一位高層說。 對于落后產能的淘汰,國家發改委曾制定了一個激進的淘汰計劃,但同樣在市場面前碰壁而回。 2005年7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明確指出要在2007年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爐。據測算,這部分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達1億噸,占當時中國鋼鐵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而在一年之后的2006年7月,國家發改委不得不對市場做出讓步,發布了《關于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明確規定300立方米高爐的淘汰期限由2007年年底寬限到了2010年,理由是“不僅地方任務重,壓力大,矛盾集中,而且即使勉強下達,也難以實現”。這部分產能主要在河北、山西等省,分別占兩省煉鐵總能力的46.9%和50.7%,如此大的比重,淘汰難度可想而知。 另外300立方米的淘汰標準也是業界爭議的焦點,不少鋼鐵業內人士認為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環保能耗等指標完全可以到達國家要求的指標,而在各項達標的基礎上僅以產業標準為由來淘汰,缺乏說服力。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