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不能老有所養的社會,注定讓人恐懼。有論者指出,十一五規劃及未來更長時間,解決好“誰來為我們養老”的難題乃重中之重。 |
||
養老是個迫在眉睫的命題 “養兒防老”是國人樸素的心理傳統,然而,隨著“421家庭”的潮涌,希冀子女養老越來越不現實。這種倒金字塔結構,實在讓塔尖人不堪其重。而且,今天的人面臨的競爭異乎以往,教育、醫療、住房這“新三座大山”已使他們氣喘吁吁、舉步維艱。有時,許多人連自己的福祉都謀取不到,他們有能力去讓父母老有所養嗎? 未來養老金缺口9.15萬億 “發展中的中國養老體系面臨嚴峻考驗。社保基金增值保值任重道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近日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專題演講。 7400億養老金空帳誰來補 如果任由養老金“缺口”繼續膨脹,“空賬”將會越來越多,最終必然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正因如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央政府把做“實”養老金賬戶作為了一個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評論] |
我國進入老年化社會 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數 據顯示: 2030年前后,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總數約為4 億左右,相當于現在歐盟15國的人口總和。 到2050年,60歲的老齡人口總數為4.5億,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總數為3.35億。 養老體系面臨嚴峻考驗 今年5月,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2001年到2075年間,我國養老金收支缺口9.15萬億元 。[評論] |
尋找—養老困局的根源 | ||
覆蓋面窄 包括4000多萬已退休人員在內,我國上年末的參保人數只有1.6億多人,僅占城鎮人口的30%左右,不及勞動力人口的15%,覆蓋率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 歷史包袱重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職工的養老、退休是由單位和國家包下來的。到了上世紀90年代,已經退休的老職工和新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的職工都沒有個人賬戶的積累,那么他們的“養老錢”從何而來?這個任務“順理成章”地落到了在職職工肩上。 養老保險制度上的缺陷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但從近幾年改革的實踐看,“統賬結合模式”并未真正實現。[評論] |
人口老齡化 我國已于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10年,城鎮退休人員將達到7000萬人,2020年,將超過1億人。到2030年,預計中國60歲以上老人占人口比率將會達到24.4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約8.5個百分點。 提前退休 在過去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中,困難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嚴重,特別是為安置富余人員,大量職工提前退休,將負擔轉嫁給養老保險。[評論] |
求解—養老困局的突破口 | |
社保基金:10年不開支 | |
項懷誠稱,發展壯大社保基金,以備不時和長遠之需,有利防御和化解風險。“社保基金應該定位為國家戰略儲備基金,保值增值,不斷壯大是基本職責。希望5年、10年、甚至20年都不開支,把它好好管起來。” [全文][評論] | 在年金制度框架日趨完善的同時,中國資本市場也為年金市場提供 了成長的土壤。養老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成員,在不久的將 來有望成為資本市場的中流砥柱。 [全文][評論] |
做大做強個人帳戶 | |
調整基本養老保險結構,做實個人賬戶,個人賬戶不向統籌賬戶透支,統籌賬戶也不向個人賬戶透支;統籌賬戶基金缺口通過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基金增收節支,以及劃轉部分國有資產充實全國社 會保障基金解決。 [全文][評論] |
在確定購買多少養老險時,可考慮與社會養老保險的互補性。一 般而言,高收入者可主要依靠商業養老保險,社會保障作為補充;中低收入家庭,可主要依靠社會養老保險養老,商業養老保險作為 補充。 [全文][評論] |
案例—個人養老借鑒 |
孝順女孩在外辛苦賺錢 每月給父母1600元現金 | 重陽節買份養老險 退休后日子不會過得緊巴巴 |
我們家的經濟情況不是很好,10年前為了供我讀大學,在我弟弟中考分數下來的時候,需要交2000元才能上重點高中,父母決定我們 家只供一個大學生 所以,就犧牲了我弟弟 。[全文] [評論] | 看著剛剛退休的父母樂滋滋地準備登香山慶祝,王女士在替老人高 興之余,開始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打起了小算盤:單靠單位給上的社會 養老保險,退休后日子肯定會過得緊巴巴 。[全文][評論] |
上海IT精英年薪15萬 50歲前如何賺足養老錢 | 買基金存私房錢雙管齊下 |
吳先生33歲,IT工程師,年薪15萬元。目前有5萬左右銀行存款,尚欠銀行30萬住房按揭,15年內還清。妻子年收入5-6萬元,政府機關職員。 [全文][評論] | 我和對象在沿海中型城市工作6年,工資不高,目前合計有7000左右吧(可支配)。剛買房子,貸款20w,月還2000元,計劃明年要孩子 。 [全文][評論] |
后記—加快養老制度改革,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養老體制 | |
在改革開始的10多年后,養老
體制又一次處于改革十字路口。盡管決策者一致認為有必要進行一定的積累,但對于是以個人賬戶的形式積累,還是建立集中管理的儲備基金卻一直是在爭論中的問題。對于養老保險是否應該覆蓋農村
人口,養老金標準可以和應該高到什么水平也有不同意見。有些人認為,應該將現有體制改為非積累制并把養老金定在較低的水平。
一些地方則在現有體制之外對其它模式進行著嘗試。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到來,養老制度改革正變得日益迫切。
中國的養老保險體系成本昂貴并造成了勞動力市場的扭曲。無論中國將來養老保險體系的結構如何,在短期內都需要實施一系列政策改革以恢復養老保險體系的信譽和資金的可行性。這些措施將提高養老保障水平,降低財務成本,并為創造就業機會營造良好環境。 改革后的養老保險體系的有效執行,要求堅實的法律基礎、有激勵機制的組織結構,和強有力的管理能力。故而其它領域的改革還應包括: 改善社會保障管理的法律基礎 ,重組養老保險機構,改善管理程序, 提高征繳力度。[全文][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