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先鋒現象,而特區則是改革開放中的先鋒事物。特區之特,不在于享受了特殊政策,和這些地方最終的發展成就如何,而在于沒有這個鉆頭,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歷史空間中的掘進就不會達到今天的深度和廣度。實際上,特區本身并不意味著幸運和成功。 [詳細][評論]>>查看全部財經視點
  
  30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先鋒現象,而特區則是改革開放中的先鋒事物。特區之特,不在于享受了特殊政策,和這些地方最終的發展成就如何,而在于沒有這個鉆頭,整個改革開放在歷史空間中的掘進就不會達到今天的深度和廣度。
  實際上,特區本身并不意味著幸運和成功。在談論特區時,人們最經常想到和提到的是成功的深圳,然而事實是還有很多令人記憶并不深刻的特區。特區擔當的改革開放鉆頭的使命,有幸運也有風險,難免會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在洞穿歷史巖層的進程中,不是每個鉆頭都能愈礪愈新。>>詳細
  深圳最開始為人稱道的,是它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鄧小平第一次南巡,先后視察了深圳、珠海、廈門,分別為三個特區題詞。
  隨著改革深化,經濟建設的方法之爭也開始露頭。從全國各省市區和各大部委涌來深圳辦“窗口企業”的資金、人員,一方面推動了深圳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為了以最快速度賺錢,“淘金者”把注意力放在了搞房地產和短線貿易上。>>詳細
  一個從邊陲漁村起步的新城市,為何能培育出優秀企業、企業家群體?一般最容易想到兩個理由:1、特區的優惠政策;2、臨近香港的地理優勢。但我感覺,這兩點解釋力不足。
  說到深圳新興企業,無法不提中集集團、招商銀行和平安集團這三家“蛇口系”企業。我找出它們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共同點,大家看看是否能解釋“深圳現象”? >>詳細
    
  不重大樓重制造業的深圳經驗,使深圳避免了其他一些特區或沿海開放省市的樓市泡沫,也為繼踵的上海提供了參考。20世紀90年代前半期,退下來的鄧小平每年都在上海過春節。1991年春節,鄧小平就對前來匯報浦東開發情況的上海市委、市政府負責人說:“浦東開發晚了,是件壞事,但也是好事。可以借鑒廣東的經驗,可以搞得好一點,搞得現代化一點,起點可以高一點。”
  什么是高起點?是不是樓蓋高幾層就算高起點?1997年從海南洋浦管理局局長轉任上海市經委副主任的江上舟告訴本刊記者,鄧小平對浦東、對上海的期許肯定不只是幾棟高樓大廈。>>詳細
  
  以合理的匯率水平,來推動出口,就是深圳開頭,推廣到全國的一項重大政策。1985年,深圳成立外匯調劑中心,將虛高的匯率降到合乎市場規律的合理水平,使“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經濟飛速發展起來。深圳的這項改革后來得到了中央的首肯,1987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下文確認合法,一直沿用到1995年。>>詳細   第三個得到全國性推廣的舉措是成立規劃委員會。李灝認為,一個城市的市長必須把城市規劃權抓在手里,城市經濟總量漸漸大起來,必須對城市的土地利用、發展布局作出更詳細的規劃。“我當市長不愿兼職,但規劃委員會主任我是當仁不讓。”后來,城市建設必須有規劃,成為一種慣例,并最終被國家立法所確認。>>詳細
  我們確實能從平安保險、中集、招商銀行這幾家創建于蛇口的企業身上捕捉到幾點類似的特點與氣質。比如多年來堅守主業、不做投機取巧事、在政策資源與市場意識之間游走。
  這是一些表象,還不能被稱作是“基因”。進一步,我們可以將這些表象溯源到它自一成立便建立起的股份制架構、相對完善的公司治理、對現代企業制度的推崇學習。然而令人進一步產生追問的是,這樣的企業何以能誕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蛇口工業區創始人袁庚曾被人問及“蛇口是怎么發展起來的?”他回答:“是從人的觀念轉變和社會改革開始的。” >>詳細 (相關:失蹤的蛇口:25年前民意測驗推選管委會班子
    
  “治理北海泡沫,要掉幾顆腦袋!”1994年,朱基總理以他的個性化語言,為北海20世紀90年代初的土地開發熱畫上句號。因為遭遇那場史上最嚴肅的宏觀調控,身處西南一隅的廣西北海暴得大名。這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最不顯眼的一個,引來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和資本,指點出一個“北海奇跡”,或叫“北海泡沫”。
  16年,足以讓人的思想煥然一新,北海那一場喧囂,到底是只留下一個“泡沫經濟的博物館”,還是首開風氣,從土地市場入手,拉開了中國要素市場改革的序幕?當年“北海泡沫”的主要策劃人王飛欣對北海特區的成敗有一番評判。>>詳細
  
  王飛欣認為,北海是中國經濟周期性的一個犧牲品。“改革存在起落周期,深圳也有過三起兩落,海南也有兩個周期。85年、90年兩次調控,深圳挺過來,幸運地走到了第三起,它就發展起來了。”按照王飛欣的說法,1993年,北海正在簽約的大型工業項目有好幾個,已經在申請立項的也有好幾個項目。如果北海有時間補足產業基礎這一課,加上如此好的宜居條件,完全可能把泡沫變成現實。>>詳細   如果沒有政治家的遠見與推動,基因再獨特,也不過鏡花水月。把基因這個生物學名詞用到商業上,想表達密碼、異稟之類的意思。看到20年間蛇口出身的幾個企業長成這么大,資產成千上萬億,想象它們身體里應該有這種東西。國際化,專業化,能創新。這些東西在溫州有沒有?在塞北有沒有?好像也有。好像按照我們對“基因”的用法,就不大配套。>>詳細
    
  當年特區建設的領導者們都承認,隨著改革深化,特區的優勢日益消失。江上舟通過集成電路生產線在北京、深圳、珠海、成都的零散分布看到,隨著稅收、產業布局審批等優惠措施的取消,特區與其他城市開發區相比,競爭優勢正在逐漸淡化。“特區在未來的競爭中,只有充分認識自身優勢和劣勢,才能選準發展方向。” >>詳細
  “治理北海泡沫,要掉幾顆腦袋!”1994年,朱基總理以他的個性化語言,為北海20世紀90年代初的土地開發熱畫上句號。因為遭遇那場史上最嚴肅的宏觀調控,身處西南一隅的廣西北海暴得大名。這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最不顯眼的一個,引來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和資本,指點出一個“北海奇跡”,或者叫“北海泡沫”。 >>詳細

策劃、制作:新浪財經 鐘源  電話:010-62675799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新浪網產品客戶服務聯系電話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