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報告發布

報告:普惠金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銀行發揮頭雁作用
報告:普惠金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銀行發揮頭雁作用

新浪財經|2019年08月02日  11:33

最新新聞

潘光偉:平衡效率提升和風險防范 確保普惠金融可持續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5:31
倪榮慶:小微企業生命周期約3年 平均經營4年獲得首貸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5:14
劉曉春: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合理的金融服務
劉曉春: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合理的金融服務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金融數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金融數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劉曉春指出,普惠金融的對象,分布廣、數量多、類型復雜、需求多元。他認為,人們的金融需求多種多樣,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應該得到滿足的。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的、合理的金融服務。這個適當、合理,既是對普惠金融服務提供者講的,也是對接受服務者講的。 “普惠金融要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特定服務,只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是好的普惠金融”劉曉春表示,“好的普惠金融方式,當然要推廣,但也只能推廣到合適的對象和需求”。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朋友,中午好。剛才楊秘書長很全面地對案例進行了歸納、總結,我覺得非常專業。我主要想談一談看了案例以后的幾點體會,有了剛才楊秘書長這么一個專業的介紹,好多內容我想我就不重復了。 普惠金融的對象,分布廣、數量多、類型復雜、需求多元。分布廣,包括全國城鄉的角角落落;數量多,包括人員的數量和企業的數量;類型復雜,有單個的人和企業,人有不同的群體和不同的生存狀態,企業有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鏈、不同的經營模式;需求多元,人有就業、就醫困難,需要相應保障的。有生活意外,一時困難,需要資金臨時周轉的。有生產經營需要各類金融服務的。企業同樣如此,并不是一味地需要貸款。 人們的金融需求多種多樣,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應該得到滿足的。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的、合理的金融服務。這個適當、合理,既是對普惠金融服務提供者講的,也是對接受服務者講的。 因此,普惠金融要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特定服務,只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是好的普惠金融。好的普惠金融方式,當然要推廣,但也只能推廣到合適的對象和需求。普惠金融不應該追求普世式的方式,也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該扶貧的,由適合做扶貧的機構自愿去做;該提供保險的,就提供保險服務;需要改善支付結算服務,就改善支付結算服務;科技能更好地提供服務,當然應該鼓勵,但這并不能完全取代物理網點和人工服務。只有進行多元探索,普惠金融才能走遠行穩。我想,這也是我們這次評選的典型案例的意義所在。 普惠金融需要有責任的金融科技。首先,金融科技的應用介紹要有責任。必須明確,普惠金融是金融,金融科技是更好地實現金融普惠的工具。要理性認識不同金融科技的不同功能和局限,理性認識不同金融業務的不同邏輯,理性認識不同機構自身的擅長與局限,在這種理性認識的基礎上,發揮各自的特長,相互合作,發揮好金融科技的作用。科技的應用,是更好的實現金融的作用,不是替代金融該做的事。用什么技術,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要有明確的說明。現在有不少機構,說了一堆技術名稱,就是不說具體做了什么業務,是怎么解決業務中的關鍵環節的。或許是商業機密,但金融是一項需要信任的業務,在相互的合作中,包括面對監管,這樣的敘述是很難建立信任的,何況還有普惠的情懷呢!我覺得,在合作中清楚介紹科技的具體作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責任。 其次,金融科技的應用要有責任。每項技術,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局限。再好的技術也有它的適用范圍。無論什么技術,本身是中性的,不恰當的應用、或者應用的范圍不恰當,可能會導致惡的結果。比如人臉識別技術,或許在遠程認證、授權等方面的應用是有益的,但在支付方面的應用,可能是不合適、不安全的。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機構,在選擇技術的時候,必須有這樣的責任心。 再次,數據的開放與應用要有責任。數據開放與利用,在看到有利一面的同時,也要充分估計它的風險。開放什么數據、向誰開放、怎么開放,應該是有規則的,不能無限開放。在一個公司內部,一些業務要進行風險隔離,有些數據在不同的業務領域和部門之間還是應該有風險隔離要求的。比如,一些商業交易數據、社交數據可以作為信貸風險評估的數據,但是,有些金融數據(比如存款、貸款等)就不能用于商業營銷等業務。對數據的獲取、交易、數據真偽及質量的責任等,更需要有明確的監管甚至法律規則。[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4:57
楊再平: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一定會在中國發揚光大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4:49
央行白當偉: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已達96.3%
央行白當偉: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已達96.3%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處長白當偉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處長白當偉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白當偉提到,從2017年開始,人民銀行已經連續三年在全國開展了普惠金融指標的填報和分析。從指標體系填報的數據看,我國普惠金融在繼續穩步發展,當然這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白當偉進一步介紹到,目前我國銀行網點已覆蓋絕大部分鄉鎮,銀行網點的鄉鎮覆蓋率已經達到96.3%,助農取款服務點村級行政區覆蓋率達98.2%,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已基本打通。在過去一年,全國有88.64%的成年人擁有活躍使用賬戶,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已經超過了80%。 以下是演講實錄: 從指標數據看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 的總體情況及努力方向 白當偉: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參加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 從我們工作的角度出發,今天我想為大家分享和介紹從普惠金融指標數據看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總體情況和努力方向。 我主要介紹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人民銀行建設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的基本情況。第二,從指標體系近幾年填報所反映出的我國普惠金融穩步發展的總體情況。第三,從中看我們需要加以關注的若干問題。第四,下一步中國普惠金融發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知道,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口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金融服務,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發展。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2015年,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我國第一部國家層面的普惠金融發展規劃。近年來,人民銀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決策部署,做了大量基礎性、開拓性的工作,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 為什么要建立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呢?我們是想把對普惠金融的監測評估從定性階段向定量階段推進。所以,建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有利于監測、評估全國和各地區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有利于更好地開展普惠金融國際比較,以及更有針對性地發展普惠金融。在國際上有很多的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比如說,二十國集團(G20)的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等等,是我們構建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的重要參照。 從2017年開始,人民銀行已經連續三年在全國開展了普惠金融指標的填報和分析。從指標體系填報的數據看,我國普惠金融在繼續穩步發展,當然這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是金融服務覆蓋率進一步提升。銀行網點已覆蓋絕大部分鄉鎮,銀行網點的鄉鎮覆蓋率已經達到96.3%,助農取款服務點村級行政區覆蓋率達98.2%,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已基本打通。這是因為鄉鎮基本都有金融機構的網點,村級基本可以享受到基礎金融服務。同時,助農取款服務點與電商融合發展取得一定成效。全國每萬人擁有的ATM和POS機具數量穩步增加,支付市場環境持續完善。 二是銀行結算賬戶和銀行卡廣泛普及,使用活躍度有所提升。在過去一年,全國有88.64%的成年人擁有活躍使用賬戶,銀行卡人均交易筆數持續快速增長。近半數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農村地區居民投資理財的意識也有所提升。 三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迅速。各地積極穩妥推進移動支付等現代支付工具發展,取得較好成效。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已經超過了80%,這是根據我們最新調查的數據反映出來的。其中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和銀行業機構移動支付業務發展最為迅速。數字技術與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已較廣泛使用,服務目標群體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數字普惠金融生態不斷完善。 四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狀況繼續改善。企業法人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數量持續平穩增長。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穩步推進,銀行賬戶服務效率進一步提高。人民銀行系統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舉措,有力支持了小微企業合理的信貸需求,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我國普惠金融在繼續穩步發展的同時,仍然存在的一些需要加以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對鄉村地區的信貸支持力度還要加強。農戶生產經營貸款等涉農貸款指標增長放緩,這可能會制約鄉村振興及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 二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對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還有進一步改善空間;支持小微企業獲得和改善金融服務狀況的制度環境,如動產擔保制度等需加以完善;圍繞小微企業的相關保險產品和服務還需要進一步豐富。 三是消費者金融素養仍需進一步提升。雖然消費者金融素養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處于剛過及格線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 四是信用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全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收錄的個人和企業法人數穩步小幅增長,但仍有較多自然人和企業缺少信用記錄。小微企業和農戶信用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信用檔案建檔數量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此外,信息分散化、碎片化等問題也仍然存在。 五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迅速,相關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需進一步完善。因此需要從政策、標準、監管等多個角度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營造更加適宜的發展環境。 最后我想與各位分享一下推進我國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努力方向。 下一步,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普惠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的生產生活。 一是將發展普惠金融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總要求相結合,逐步建立健全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普惠金融市場體系、組織體系和產品體系。加強對鄉村地區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面向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農業產業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二是持續提升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和滿意度。繼續發揮好“幾家抬”的政策合力,落實好信貸、債券和股權“三支箭”政策組合。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探索運用替代性數據提升小微企業獲貸能力,加強對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政策宣傳解讀及實施落地,緩解信息不對稱和資金供需不匹配問題。 三是繼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信用變資產。繼續深入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活動,培育誠實守信文明風尚。探索對存在不良信用記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信用救助和重建,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信用意識,規范引導其參與借貸和融資活動。 四是持續深化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費者保護。進一步健全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繼續深入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與德育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合力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多元化金融消費糾紛解決機制。 五是積極構建數字普惠金融良好生態。逐步完善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及監管框架,加強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金融標準建設;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研究運用,構建“生態化、智能化、開放化”的數字普惠金融良好生態,一站式、全方位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4:41
曾剛:發展普惠金融需大量的政策予以配套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4:33
保險業協會邢煒: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
保險業協會邢煒: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主旨發言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關于保險業參與普惠金融接下來的方向,邢煒表示,保險行業應該在更深的層次、更廣范圍參與到普惠金融的發展中來。 對此,他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是創新商業模式,重視服務體驗,針對廣大農村地區和城鄉接合地區保險產品不完善的地區,需要廣大的保險機構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二是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普惠金融受眾的群體通常在資產抵押、市場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方面比較弱,發展普惠金融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更加注重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健。保險業要高度重視消費者教育風險提示,加大對保險知識的宣傳的力度,加強社會公眾對普惠金融功能作用的認知,增強公眾的金融風險認識,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群體的參保率。 三是形成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合力,建立各方聯動,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加強部委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普惠金融、普惠保險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作為本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我代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感謝。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普惠金融,剛才李院長對普惠金融的發展歷史作了一個介紹,我在這里做一個補充,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把發展普惠金融作為國家的一個發展戰略,使得這幾年我國普惠金融事業得到擴大。在這個規劃里面,有35處涉及到保險,包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指出,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保險業作為金融主體之一,應該將發展普惠金融作為當前的重點任務,不斷地拓寬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路徑,堅持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成為保險業發展普惠金融不變的主旋律。 按照普惠金融的概念,保險大概在這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保險扶貧正在成為金融扶貧舉足輕重的關鍵一環。近幾年來各地逐步開展像貧困人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特色農業產業保險、借款人相關的貸款保證保險、農產品價格保險等等,已經覆蓋了貧困農戶所面臨的大部分的風險類型,成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工具。二是保險業強化支農服務,持續推進鄉鎮的基礎金融服務的全覆蓋。農業風險保障和農業基礎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2018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570多億元,為近2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保障金額3.46萬億,中國的農業保險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像養殖業保險的一些分項指標躍居世界第一。三是保險業有效參與并改善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在創新發展方式上,發揮了保險機構的風險管理優勢,探索開展融資性擔保機構、中小企業擔保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擴大保險業服務小微企業的規模。各地也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以信用保險、貸款保證保險等保險產品為主要載體,主要是政府+銀行+保險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 應該說,人民日報社牽頭舉辦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載體。中國保險業協會作為主辦方之一,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平臺,幫助行業總結梳理開展普惠金融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將創新實踐提煉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規范,推動保險業將普惠金融與保險的本質屬性緊密融合,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這次優秀案例評選過程中,保險行業提供了60多個很好的案例,其中像人保財險支農支小助力鄉村振興的案例,采取了保險+融資綜合金融服務模式,有效化解三農的融資難題。也包括剛才看到的太平洋財險的“提放保”履約保證保險的模式,重構了銀行抵押貸款的業務流程,從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續貸中過橋貴、融資慢、易斷橋的痛點。還有像中國信保,通過微信服務平臺,為全國的小微出口企業提供及時、便捷、專業的信用保險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小微企業走出去。這些案例,將保險的風險保障與資金融通功能緊密結合,運用科技手段創新服務方式,是值得行業借鑒和推廣的。我相信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各方共同努力,將會有更多更好的普惠保險的經驗涌現出來。 關于保險業參與普惠金融接下來的方向——普惠金融發展到今天,盡管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還面臨一些挑戰,包括金融資源的不平衡不充分,金融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保險行業應該在更深的層次、更廣范圍參與到普惠金融的發展中來。 一是創新商業模式,重視服務體驗,針對廣大農村地區和城鄉接合地區保險產品不完善的地區,需要廣大的保險機構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二是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普惠金融受眾的群體通常在資產抵押、市場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方面比較弱,發展普惠金融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更加注重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健。保險業要高度重視消費者教育風險提示,加大對保險知識的宣傳的力度,加強社會公眾對普惠金融功能作用的認知,增強公眾的金融風險認識,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群體的參保率。 三是形成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合力,建立各方聯動,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加強部委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普惠金融、普惠保險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制定科學的發展考核機制,加強對普惠金融、普惠保險可持續性經驗案例的總結,鼓勵各保險機構積極探索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的有效做法,進一步強化政策的支持力度,對普惠金融中涉及支農扶貧的機構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切實調動保險機構參與普惠金融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當然要加強監管和監督,將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納入監管框架,積極引導互聯網金融健康優秀發展,堅決打擊使用普惠金融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等一些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好普惠金融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實踐證明,保險行業參與普惠金融有助于探索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路徑,有助于化解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效幫助弱勢群體脫貧致富。 初心引領方向,使命呼喚擔當。我們相信保險業在國家普惠金融必將砥礪前進,作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3:49
保險業協會邢煒:保險應更深更廣地參與普惠金融發展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3:32
建行劉桂平:上半年建設銀行新增普惠型貸款2210億元
建行劉桂平:上半年建設銀行新增普惠型貸款2210億元

  原標題:建行劉桂平:上半年建設銀行新增普惠型貸款2210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網 e公司訊,8月2日,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的普惠型貸款已經突破9000億元,當年新增2210億,增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其中線上貸款占比達88%。 [詳情]

中國證券網 | 2019年08月02日 13:02
潘光偉:普惠金融服務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
潘光偉:普惠金融服務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潘光偉表示,近年來,信貸投放以“量”增帶動“面”擴和“價”降,尤其是大型銀行發揮頭雁效應,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去年底增長23.7%,平均利率4.79%,較去年全年下降0.65個百分點,減輕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壓力,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 他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做好小微、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切實貫徹政策要求,緩解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二是服務國家戰略部署,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三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何董事長,李院長,各位同仁,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正值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此背景下,召開“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更有特別的意義。作為此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我謹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對峰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平臺站位高、格局大,匯集了金融行業的600余個普惠金融案例,樹立了行業先進典型和標桿,向全社會宣傳了普惠金融成果。在此,對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平臺的精心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準金融服務重點。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出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提高不良容忍度等多項措施。在監管引領方面,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委多次聯合印發指導意見及通知等文件,發揮貨幣政策、差別監管和財稅優惠等政策合力,激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切實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規范和完善扶貧小額信貸管理,支持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響應中央精神和監管部門的要求,切實做好小微、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完善內部激勵約束和盡職免責等機制建設,優化金融服務體系,創新和豐富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信貸投放以“量”增帶動“面”擴和“價”降,尤其是大型銀行發揮頭雁效應,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去年底增長23.7%,平均利率4.79%,較去年全年下降0.65個百分點,減輕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壓力,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近期,金融穩定理事會評價“中國在亞太地區小微企業貸款增長的速度居于首位,不良貸款率保持很低的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切實貫徹政策要求,緩解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規劃信貸資源配置,創新方式方法,深入探索金融科技運用,精準對接客戶需求,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例如建設銀行實施普惠金融等“三大戰略”,推出“小微快貸”一站式金融平臺,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以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支撐,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新工具和新平臺,實現“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的信貸體驗。又如中國銀行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手段,創新開發“中銀稅貸通”,為納稅良好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設計開發了“線上申請、隨借隨還”的信用貸款為主的授信業務,純信用貸款最高可達300萬。截至2019年5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35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約9.6%,比各項貸款增速高了3.6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戶數1928萬戶,較年初增加了205萬戶。 二是服務國家戰略部署,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銀行業金融機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一步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普惠金融事業部制,加大信貸配置資源、強化專業隊伍能力提升,大力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例如長安銀行創新推出“鄉村振興貸”,以產業幫扶為基礎,有效解決了鄉村振興貸款難問題。又如馬鞍山農商行因地制宜,建立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為農戶拓寬銷售渠道,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約3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7%;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約5.9萬億元,約占全部涉農貸款的17%,較年初增長4%。 三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加強攻堅戰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找準落腳點,細化實施方案,精準施策,為打贏“三大攻堅戰”提供了扎實的金融保障。例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切實發揮政策性金融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異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專項扶貧等項目,加強扶貧實驗示范區建設,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2018年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3900億元。又如福建農信在貧困地區全面實施金融扶貧“1550”工程,運用5種金融服務必需品提供5項金融服務,實現了把銀行服務柜臺搬到村民家中的目標,打造特色鮮明的“扶貧樣本”。截至2018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扶貧小額信貸余額約2489億元,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641萬戶;扶貧開發項目貸款余額約4429億元,較年初增加337億元。 在各方共同努力和高效推動下,銀行業金融機構踐行普惠金融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我們也認識到,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不確定性增強。銀行業在改革發展等方面仍然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壓力和挑戰,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經營理念、經驗模式、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還需要不斷適應普惠金融發展的需求,找準差距、挖掘潛力,持續改進金融服務。對此,我提三點建議: 一是繼續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實體經濟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承擔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時期重大使命和責任,把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放到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局中,積極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堅持市場化、可持續發展原則,聚焦社會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不斷提升金融體系與供給體系和需求體系的適配性。 二是加強內控建設,平衡好服務效率提升和風險防范的關系,確保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監測,提升普惠金融領域信貸資產質量,構建成本可算、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模式。 三是加強協會行業引領作用,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找準市場定位,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銀行業協會是聯系監管部門、銀行、企業及各方的橋梁紐帶,今后協會要更好地發揮好平臺作用,積極開展普惠金融領域的調研、課題、培訓以及評估等相關工作;聯合多方力量開展消費者教育,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和消費者金融素養教育,引導公眾正確認識普惠金融,提高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深化普惠金融領域國際合作,加強和推動普惠金融成果和經驗的交流共享,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找準市場定位,發揮差異化經營優勢,創新普惠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激發其自主化、可持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動力。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服務實體經濟、踐行普惠金融是銀行業的使命和責任所在。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不斷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新的方法,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再上新臺階!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詳情]

新浪財經 | 2019年08月02日 12:11
潘光偉:平衡效率提升和風險防范 確保普惠金融可持續
潘光偉:平衡效率提升和風險防范 確保普惠金融可持續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響應中央精神和監管部門的要求,切實做好小微、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完善內部激勵約束和盡職免責等機制建設,優化金融服務體系,創新和豐富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信貸投放以“量”增帶動“面”擴和“價”降。[詳情]

倪榮慶:小微企業生命周期約3年 平均經營4年獲得首貸
倪榮慶:小微企業生命周期約3年 平均經營4年獲得首貸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平安普惠副總經理倪榮慶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倪榮慶著重談到了普惠金融深水區的挑戰,他指出了三個問題: 第一,門檻比較高。因為風險高、難以評估,很多情況下,在金融業做小微貸款的時候是需要抵押的,數據顯示,超過50%的小微貸款是需要抵押為基礎的。但是這恰恰是很多真正的小微人員所缺乏的。 第二,小微普惠的不良率比較高,收費卻不高,可持續性不佳。 第三個挑戰是首貸,統計數據顯示,平均小微企業經營四年獲得第一次貸款,但小微企業生命周期大概在3年,也就意味著生命周期上,金融服務和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上其實在匹配性上是不強的,有一定脫節。 以下是演講實錄: 大家中午好。剛才聽了各位領導和專家的意見很受啟發。非常高興有機會分享我們的一些實踐和探索。我們題目叫普惠金融的深水區。 什么叫深水區呢?相對于大中型企業,本來普惠金融就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區域,也是一個深水區,金融里面的深水區。但是在普惠金融里面,還有一個深水區,就是相對于普惠金融領域的一些中小企業,其中的一些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及自雇人士又是普惠金融里面更難、障礙更多的深水區。 我的分享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基本信息大家非常清楚,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的地位來看,他們享受的分享的金融資源是比較少的,整個小微企業的金融資源大概占比在25%,在這當中真正的普惠型的小微,就是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他們只占7%。為什么會出現這么一個情況呢?的確和深水區蘊藏的難度和挑戰是直接相關的。 第一,門檻比較高。因為它的風險高,因為它的風險難以評估,所以,很多情況下,在金融業做小微貸款的時候是需要抵押的,我們看到數據當中,超過50%的小微貸款是需要抵押為基礎的。但是這恰恰是很多真正的小微人員所缺乏的。 第二,我們可以看到,它的不良率比較高,收費又不高,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持續性,大家一目了然。第三個挑戰是首貸,我們看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平均這些小微經營四年獲得第一次貸款,我們看到另外一個統計數據,生命周期小微企業大概在3年,也就意味著生命周期上,金融服務和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上其實在匹配性上是不強的,有一定脫節的,這個是從某一個角度看出來,在金融資源的分配以及深水區的挑戰,非常的現實,也是非常的具體。 這里簡單列舉了一下所謂普惠小微貸款深水區的一些困難。左邊我們分為四大環節,從獲客到風險到資金,到金融資金的供給等,幾大環節都存在很大的挑戰。比如小微很分散,接觸的成本,金額少,不是做一千萬,不是做一億的貸款,可能做一萬、十萬的貸款,成本也很高。當然我講的這些,可能是和螞蟻、微眾講的領域不太一樣,他們是基于線上的已經數據化的平臺而言的,如果能夠充分地進入一個線上數據化的平臺,可能有另外的技術方式。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而言,還有更多的小微企業還沒有充分地線上化。雖然是個趨勢,但是實現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個方面面臨著成本高、觸達很難,風險難以估計的問題。現在已經形成的共識,大家都用科技的力量,每一個發言的領導和專家,都談到了這個方面。這已經形成了一個社會的共識。 的確,科技可以在三個方面實施它的作用。第一,的確可以提高風險辨識的能力,更多的用科技的方法、大數據的方法,可以提高風險辨識的能力。剛才劉院長也提到了一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平安車險信息的投保和服務的信息可以做一些新的觀察,這和傳統的方法就不一樣了,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多介紹。這是提高新的風險觀察的方法。 第二個是提高了效率。以前我們普惠是從2005年開始,我們曾經也是非常傳統,客戶要拿很多資料,要到我們的網點,所以,這個過程是比較復雜的。現在很多資料都是不需要提供了,而且通過手機,自己身邊就可以解決。所以,非常大幅度地提升了體驗。 第三,降低了成本。科技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幫助,而且仍然有更大的潛力。但是科技也有它的邊界。從科技來講還是不能覆蓋更多的下沉的深水區的人群,它的覆蓋率也是有個邊界。同時,在風險的分攤上,資金供給上,模式的環節當中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科技很有用,但是它發揮的效用也是有一定的邊界。 因此,作為平安來看,我們自己的平安方案,我們有平安銀行,它主要是立足于銀行業的客戶,即中小企業。普惠金融當中相對靠上層的一些企業。我們還有一個平安E賬通,更多利用金融賦能的方法,研究科技,幫助中小銀行提高他們業務效率和管理好風險,是用一個互動模式,從科技供應角度做事情。平安方案里面還有第三個是平安普惠,我們更多的方法是創造一個平臺,創造一個連接的模式,讓金融資源,讓場景,讓獲客方、技術方很好地聯結在一起,從而為深水區的客戶提供供給,提供一種可能。曾剛主任剛才的報告的聚合模式,我覺得我們走的是這種模式。 我們的普惠模式核心是兩個,第一個是把人和科技結合起來,換句話來講,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為什么需要線下?就是因為很多線上的東西還沒有很好地覆蓋線下。另外一個模式,就是模式的創新。通過各類機構的共同協作,把一個事情做好。平安普惠的基本業務模式就是圍繞聚合平臺來開展的。一個方面,我們充分地利用科技的方法,比如剛才的人臉識別,很好地解決了人身驗證的問題,同時以前柜臺面對面的審批,這種技術已經變成遠程的審批,由于遠程的審批,所以,我可以用更新的技術手段,比如引入了微表情的技術手段,在審批當中通過科技幫助遠程審批員提供對客戶的信用或者欺詐風險的提示,從而更好地評估風險等等。科技的手段,我們正在更多地研發和應用當中。同時,我們也在模型創新。我們把一些很好的具有獲客的場景連接起來,把它有數據的公司連接進來,同時,由于分散風險,小微風險確實很大,而且也不穩定,我們把一些擔保公司和保險公司連接進來,讓它共同來分擔風險。而且正是由于有了多方風險的識別,以及風險分攤機制的存在,也使得銀行、小貸、信托有一個安全的資源投入的基礎。這種業務為什么難做?對于銀行來講,確實要單獨研發這方面的技術,建立這樣的場景,本身對它來講是難度很高,效率也不高,但是基于這個平臺的連接,可以使這種方式變得可能。像曾剛講的,重新打造供應鏈的方式,在其他行業已經做了很多了,大到飛機,小到手機,都是一個社會資源、社會技術重新組合的產物,但是在金融業里面,我們也嘗試用這種方式讓有能力、有資源、有技術的放在一起,為最難服務、最有挑戰的客群提供服務。 十幾年來,我們總共服務大概超過一千萬的小微客群,而且和銀行超過50%抵押的不同,我們74%是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的貸款。今年一季度的新客戶當中,過去一整年當中,他們沒有獲得銀行貸款的服務。同時,我們自己把我們和五年前我們的運營成本相比,我們運營成本,運用科技的方法下降了58%。等等,因為時間關系,不可能詳細解釋每一個指標。我們也希望按照我們自己的規劃,用聚合的模式,發揮科技的力量,發揮社會協同的力量,從而能夠為普惠金融,特別是為普惠金融當中深水區的長尾的更下層的客戶提供未來更多樣化、更有效的金融服務。謝謝大家。[詳情]

劉曉春: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合理的金融服務
劉曉春: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合理的金融服務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金融數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金融數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劉曉春指出,普惠金融的對象,分布廣、數量多、類型復雜、需求多元。他認為,人們的金融需求多種多樣,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應該得到滿足的。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的、合理的金融服務。這個適當、合理,既是對普惠金融服務提供者講的,也是對接受服務者講的。 “普惠金融要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特定服務,只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是好的普惠金融”劉曉春表示,“好的普惠金融方式,當然要推廣,但也只能推廣到合適的對象和需求”。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朋友,中午好。剛才楊秘書長很全面地對案例進行了歸納、總結,我覺得非常專業。我主要想談一談看了案例以后的幾點體會,有了剛才楊秘書長這么一個專業的介紹,好多內容我想我就不重復了。 普惠金融的對象,分布廣、數量多、類型復雜、需求多元。分布廣,包括全國城鄉的角角落落;數量多,包括人員的數量和企業的數量;類型復雜,有單個的人和企業,人有不同的群體和不同的生存狀態,企業有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鏈、不同的經營模式;需求多元,人有就業、就醫困難,需要相應保障的。有生活意外,一時困難,需要資金臨時周轉的。有生產經營需要各類金融服務的。企業同樣如此,并不是一味地需要貸款。 人們的金融需求多種多樣,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應該得到滿足的。普惠金融所要提供的,是適當的、合理的金融服務。這個適當、合理,既是對普惠金融服務提供者講的,也是對接受服務者講的。 因此,普惠金融要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特定服務,只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是好的普惠金融。好的普惠金融方式,當然要推廣,但也只能推廣到合適的對象和需求。普惠金融不應該追求普世式的方式,也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該扶貧的,由適合做扶貧的機構自愿去做;該提供保險的,就提供保險服務;需要改善支付結算服務,就改善支付結算服務;科技能更好地提供服務,當然應該鼓勵,但這并不能完全取代物理網點和人工服務。只有進行多元探索,普惠金融才能走遠行穩。我想,這也是我們這次評選的典型案例的意義所在。 普惠金融需要有責任的金融科技。首先,金融科技的應用介紹要有責任。必須明確,普惠金融是金融,金融科技是更好地實現金融普惠的工具。要理性認識不同金融科技的不同功能和局限,理性認識不同金融業務的不同邏輯,理性認識不同機構自身的擅長與局限,在這種理性認識的基礎上,發揮各自的特長,相互合作,發揮好金融科技的作用。科技的應用,是更好的實現金融的作用,不是替代金融該做的事。用什么技術,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要有明確的說明。現在有不少機構,說了一堆技術名稱,就是不說具體做了什么業務,是怎么解決業務中的關鍵環節的。或許是商業機密,但金融是一項需要信任的業務,在相互的合作中,包括面對監管,這樣的敘述是很難建立信任的,何況還有普惠的情懷呢!我覺得,在合作中清楚介紹科技的具體作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責任。 其次,金融科技的應用要有責任。每項技術,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局限。再好的技術也有它的適用范圍。無論什么技術,本身是中性的,不恰當的應用、或者應用的范圍不恰當,可能會導致惡的結果。比如人臉識別技術,或許在遠程認證、授權等方面的應用是有益的,但在支付方面的應用,可能是不合適、不安全的。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機構,在選擇技術的時候,必須有這樣的責任心。 再次,數據的開放與應用要有責任。數據開放與利用,在看到有利一面的同時,也要充分估計它的風險。開放什么數據、向誰開放、怎么開放,應該是有規則的,不能無限開放。在一個公司內部,一些業務要進行風險隔離,有些數據在不同的業務領域和部門之間還是應該有風險隔離要求的。比如,一些商業交易數據、社交數據可以作為信貸風險評估的數據,但是,有些金融數據(比如存款、貸款等)就不能用于商業營銷等業務。對數據的獲取、交易、數據真偽及質量的責任等,更需要有明確的監管甚至法律規則。[詳情]

楊再平: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一定會在中國發揚光大
楊再平: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一定會在中國發揚光大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廣西大學中國-東盟金融研究院首席專家楊再平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楊再平用八個詞語概括了普惠金融典型案例的要領:仁愛心、可持續、降兩高、多知曉、多付出、多聯手、做關鏈、高科技。他表示,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一定會在中國發揚光大。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中午好,感謝主辦方邀請我來做這樣一個分享。案例出來以后,我進行了認真研讀,我覺得我們這一套典型案例實際上代表了中國在普惠金融任務方面的最佳實踐。從這些案例中間,我覺得普惠金融,也可以說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一定會在我們這兒發揚光大。因為普惠金融和我們黨的初心正好是一致的。我把這些典型案例進行了認真的研讀以后,我悟出了普惠金融典型或者最佳實踐,我們從這些典型案例當中有八個要領,我簡單概括為:仁愛心、可持續、降兩高、多知曉、多付出、多聯手、做關鏈、高科技。 第一點,要有仁愛之心。你做普惠金融,一定要有仁愛之心,或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是普惠金融工作者的必備的職業道德。我們的目標中心一定要有仁愛之心,一定要有社會責任感,這樣我們才會有激情來做普惠金融。《論語》中間有一句話很重要,什么叫仁者,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去幫助弱勢群體,幫助了他們,我們自己也就立起了。普惠金融尤其是弱勢群體,有一本書,希勒的一本書《金融與美好社會》,很重要的觀點,金融之美在于普惠。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金融需求。做普惠金融一定要有仁愛之心,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是第一。這方面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我們寧夏的“鹽池模式”,提出“厚德親民、兼愛互利”,這和仁愛之心是很一致的。這是做得很典型的。 可持續。普惠金融講的是要有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滿足,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金融需求。什么叫有效呢?就是遵循商業和市場原則,這叫做有效的方式。因為金融做的是信用,信用三個特點,馬克思關于信用的論述,《資本論》里面引用的圖克的一段話,最后信用是三個特征:信任性、償還性和報償性。這是金融扶貧不同于財政、不同于慈善,就在于它是要循環的,這一點一定要堅持,這才是可持續的。這種方式我們把它叫做授人以漁。普惠金融的接受者或者我們的客戶,才有一種責任。我到甘肅,他們講扶貧,一個扶貧對象送了幾只母羊,過一段時間再回頭看,結果去看的時候他們正在宰母羊,他沒有責任。這樣就不是金融要做的事情。這方面的典型案例,當然我們很多都是這樣,像平安銀行,這么大規模。我們所有都有這個特點,但是我覺得它比較典型,要做到可持續。可持續還要有一定的規模。做一件好事不難,要做出規模來,這是不容易的。 降兩高。弱勢群體得不到普惠金融,可獲得性比較差,就是因為成本高、風險高,只有降兩高,才能讓我們的普惠金融或者最大限度的普惠最廣大的人群,尤其是弱勢群體。這方面的典型案例,像微眾銀行,它的成本3.6元,當然還有若干其他方面,還有平安銀行降風險方面,有很多典型的案例。總之,一定要解決兩高的問題,才能夠做好普惠金融。如果還是成本高,還是風險高的話,那是做不了普惠金融的。 多知曉。我們講普惠金融,講弱勢群體的有效金融需求得不到滿足,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信息不對稱。解決問題就是要多知曉。我們知道,兵家一個很重要的說法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金融也是這樣,金融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知曉你的客戶。全世界都是這么說。做普惠金融更是這樣。你要充分了解你的客戶,要多知曉。這方面我們長安銀行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典型案例,面對“三無”怎么去做,你要了解他,多了解,量體裁衣。當然我們還有其他的做得不錯的。 多付出。普惠金融一個定義就是傳統金融滿足不了,就是普惠金融不是傳統金融,普惠金融必待非常之金融人做出非常之付出,做普惠金融要多付出才能見非常之功。做普惠金融一定要更多的擔當,要有更多的了解客戶,而且更特殊的解決方案等等,所以一定要多付出。我對福建農信聯社的“1550”工程印象很深,它比別人要付出很多,當然,還有邯鄲銀行的夜間銀行,肯定為別人付出多。所以要多付出。 多聯手。多聯手就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破解信息不對稱,還可以起到聯防、分散、降低風險的作用。比如銀行和保險聯手,或者我們和其他的社會組織,和基層組織聯手,你的信息就更充分。也可以說做普惠金融需要一個生態圈,不是單打獨斗做得了的,一定要形成有效的生態圈,我們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方面典型案例很多了,中國銀行和稅務聯手,還有中國太平洋保險“提放保”等等。很多保險公司進來,貸款的保證保險等等,都是多聯手,形成一個生態圈。 做關鏈。我造出來一個詞,我用了鏈接的鏈。就是要把相互關聯的客戶對象作為一個整體去做,并且去撮合或促進它的鏈接。這是一種系統思維方式,是很具普惠金融的價值的。比如馬鞍山農商行供應鏈探索,把若干的環節。還有農發行的“萬企幫萬村”,還有臨沂銀監局報的商票也都是,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做關聯。 高科技。一定要高科技。我們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過去打仗年代,武功高強,能耍大刀就可以,現在大刀耍得再好,你的武功再高強,你沒有現代化的兵器沒有用。做金融也是這樣,金融一直是運用高科技最新的行業,尤其是信息科技,所以,我們看現在的金融科技,大數據、云計算,金融科技部只是互聯網,它具有破物理局限破時空局限,大數據信息,還有智能化的處理,還有低成本等等,表現出很強的很可觀的長尾效應,長尾效應就是普惠效應,這一系列的東西,正好是普惠金融之利器,不能不用,如果不用這個東西,肯定就落后了,這一點我們前面李揚院長和曾剛主任都作了很好的闡述。就是一定要用最新的東西,比如建行的“惠懂你”用APP。微眾銀行、平安銀行等等就是用最新的技術來做,不能不采用,不采用肯定做不好。 把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我們案例體現出來的最佳實踐歸結為八點。普惠金融最佳實踐的八要領,跟大家探討。我們動不動這個最佳實踐,那個最佳實踐,都在布魯塞爾那個地方提出來,我相信今后一定會在北京或者在哪里提出來中國的,不僅是中國,中國提出來,但是是有國際影響的普惠金融的最佳實踐。我們也可以探討。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夢想。謝謝。[詳情]

央行白當偉: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已達96.3%
央行白當偉: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已達96.3%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處長白當偉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處長白當偉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白當偉提到,從2017年開始,人民銀行已經連續三年在全國開展了普惠金融指標的填報和分析。從指標體系填報的數據看,我國普惠金融在繼續穩步發展,當然這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白當偉進一步介紹到,目前我國銀行網點已覆蓋絕大部分鄉鎮,銀行網點的鄉鎮覆蓋率已經達到96.3%,助農取款服務點村級行政區覆蓋率達98.2%,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已基本打通。在過去一年,全國有88.64%的成年人擁有活躍使用賬戶,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已經超過了80%。 以下是演講實錄: 從指標數據看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 的總體情況及努力方向 白當偉: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參加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 從我們工作的角度出發,今天我想為大家分享和介紹從普惠金融指標數據看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總體情況和努力方向。 我主要介紹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人民銀行建設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的基本情況。第二,從指標體系近幾年填報所反映出的我國普惠金融穩步發展的總體情況。第三,從中看我們需要加以關注的若干問題。第四,下一步中國普惠金融發展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知道,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口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金融服務,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發展。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2015年,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我國第一部國家層面的普惠金融發展規劃。近年來,人民銀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決策部署,做了大量基礎性、開拓性的工作,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 為什么要建立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呢?我們是想把對普惠金融的監測評估從定性階段向定量階段推進。所以,建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有利于監測、評估全國和各地區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有利于更好地開展普惠金融國際比較,以及更有針對性地發展普惠金融。在國際上有很多的普惠金融指標體系,比如說,二十國集團(G20)的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等等,是我們構建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的重要參照。 從2017年開始,人民銀行已經連續三年在全國開展了普惠金融指標的填報和分析。從指標體系填報的數據看,我國普惠金融在繼續穩步發展,當然這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是金融服務覆蓋率進一步提升。銀行網點已覆蓋絕大部分鄉鎮,銀行網點的鄉鎮覆蓋率已經達到96.3%,助農取款服務點村級行政區覆蓋率達98.2%,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已基本打通。這是因為鄉鎮基本都有金融機構的網點,村級基本可以享受到基礎金融服務。同時,助農取款服務點與電商融合發展取得一定成效。全國每萬人擁有的ATM和POS機具數量穩步增加,支付市場環境持續完善。 二是銀行結算賬戶和銀行卡廣泛普及,使用活躍度有所提升。在過去一年,全國有88.64%的成年人擁有活躍使用賬戶,銀行卡人均交易筆數持續快速增長。近半數成年人購買過投資理財產品,農村地區居民投資理財的意識也有所提升。 三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迅速。各地積極穩妥推進移動支付等現代支付工具發展,取得較好成效。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已經超過了80%,這是根據我們最新調查的數據反映出來的。其中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和銀行業機構移動支付業務發展最為迅速。數字技術與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已較廣泛使用,服務目標群體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數字普惠金融生態不斷完善。 四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狀況繼續改善。企業法人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數量持續平穩增長。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穩步推進,銀行賬戶服務效率進一步提高。人民銀行系統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舉措,有力支持了小微企業合理的信貸需求,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我國普惠金融在繼續穩步發展的同時,仍然存在的一些需要加以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對鄉村地區的信貸支持力度還要加強。農戶生產經營貸款等涉農貸款指標增長放緩,這可能會制約鄉村振興及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 二是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對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還有進一步改善空間;支持小微企業獲得和改善金融服務狀況的制度環境,如動產擔保制度等需加以完善;圍繞小微企業的相關保險產品和服務還需要進一步豐富。 三是消費者金融素養仍需進一步提升。雖然消費者金融素養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處于剛過及格線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 四是信用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全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收錄的個人和企業法人數穩步小幅增長,但仍有較多自然人和企業缺少信用記錄。小微企業和農戶信用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信用檔案建檔數量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此外,信息分散化、碎片化等問題也仍然存在。 五是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迅速,相關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需進一步完善。因此需要從政策、標準、監管等多個角度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營造更加適宜的發展環境。 最后我想與各位分享一下推進我國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努力方向。 下一步,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普惠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的生產生活。 一是將發展普惠金融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總要求相結合,逐步建立健全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普惠金融市場體系、組織體系和產品體系。加強對鄉村地區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面向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農業產業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二是持續提升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和滿意度。繼續發揮好“幾家抬”的政策合力,落實好信貸、債券和股權“三支箭”政策組合。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探索運用替代性數據提升小微企業獲貸能力,加強對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政策宣傳解讀及實施落地,緩解信息不對稱和資金供需不匹配問題。 三是繼續推進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信用變資產。繼續深入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活動,培育誠實守信文明風尚。探索對存在不良信用記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信用救助和重建,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信用意識,規范引導其參與借貸和融資活動。 四是持續深化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費者保護。進一步健全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繼續深入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與德育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合力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多元化金融消費糾紛解決機制。 五是積極構建數字普惠金融良好生態。逐步完善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及監管框架,加強數字普惠金融領域的金融標準建設;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研究運用,構建“生態化、智能化、開放化”的數字普惠金融良好生態,一站式、全方位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謝謝大家。[詳情]

曾剛:發展普惠金融需大量的政策予以配套
曾剛:發展普惠金融需大量的政策予以配套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曾剛表示,金融供給和需求不相匹配的問題到現在依然非常突出,盡管金融總量不小,新增信貸規模不小,但是從實體經濟發展角度仍然有相當的群體所需要的資金是不夠的。 難點在哪里?曾剛指出,從金融機構角度來講,它的難點當然在于成本高,這個成本在于運營成本、風險成本,這是客觀存在的。從普惠金融的客戶,包括小微、三農或者個人的角度來講,自身缺乏資產的抵押以及自身發展的脆弱性,經營環境相對面臨比較大的挑戰,脆弱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源。第三方面,政策層面的難點,因為普惠金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現有的商業機制不能夠完全覆蓋的,在這個層面上需要大量的政策予以配套。 曾剛表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雖然有發展普惠金融的想法、提法,但是在政策層面上仍然是比較零散的、不系統的,相互之間的協調是不夠的。這是我們講到的原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當中存在的重要難點,這也是供給側改革要解決的,在普惠金融當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以下是發言實錄: 各位嘉賓上午好!很高興和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因為各位手邊有剛剛出版的2019年的報告,時間也有限,我想就過去的在普惠金融創新方面的一些實踐作一個簡要總結。 普惠金融的研究實際上已經非常多了,理論當中的研究非常多,國外的經驗借鑒也非常多,但是在我們看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怎樣去實踐,尤其中國又是一個大國,和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有很多不同。中國的內部,普惠金融的群體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包括地域上的差異、層級上的差異等等。在實踐層面,始終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這個報告本身并不是想去做一個理論的重新的梳理或者研究,更多是想從中國過去一段時間的實踐當中去總結一些所謂的最優的實踐,覺得是代表了普惠金融創新的方向,同時也確實產生了極大的社會效應的案例作為一些模板甚至模式,可以做更大范圍的推廣,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初衷。 我們看到報告當中一個主要的內容,實際上剛才也講到我們有很多的案例,最終并沒有授牌,但是好的案例都選到了報告當中,都非常的有特點。 我簡單匯報一下報告的主題,今年的主題,我想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普惠金融,關于供給側改革,前面領導、嘉賓都已經講得非常全面,我就不展開了。 既然從供給側理解普惠金融,而且我們今天來看,普惠金融的確也是我們當下談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其原因說明了在這樣的市場當中確實存在金融供給和需求不相匹配的問題,今天這個問題實際上到現在依然非常突出,這兩天人民銀行剛剛開了一個關于銀行信貸結構的會議,在此之前會議也提出來要進一步加強對民營企業、制造業等支持。你會發現金融總量不小,新增信貸規模不小,但是從實體經濟發展角度仍然有相當的群體所需要的資金是不夠的。這個原因從普惠金融的角度來講,我們認為存在這種供求失配的重要原因來自于幾方面的難點,意味著我們的普惠金融的創新,是針對這些難點而展開的。 前面專家、領導都講得非常的清楚,我就不再一一展開。我們認為它的難點大概從幾個角度去考慮。從金融機構角度來講,它的難點當然在于成本高,這個成本在于運營成本、風險成本,這是客觀存在的。從普惠金融的客戶,包括小微、三農或者個人的角度來講,自身缺乏資產的抵押以及自身發展的脆弱性,經營環境相對面臨比較大的挑戰,脆弱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源。第三方面,政策層面的難點,因為普惠金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現有的商業機制不能夠完全覆蓋的,在這個層面上需要大量的政策予以配套。這個政策不能光是金融政策或者信貸政策,而是一個全方位的,剛才講它既會涉及到金融機構的問題解決,也會涉及到普惠客戶自身發展問題的解決。從這個問題來講,除了金融政策以外,還需要其他的財稅政策等等一系列的,涉及到農村還涉及到基礎的土地政策方面的調整。所以,這些是需要系統性的政策來予以支持的。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雖然有發展普惠金融的想法、提法,但是在政策層面上仍然是比較零散的、不系統的,相互之間的協調是不夠的。這是我們講到的原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當中存在的重要難點,這也是供給側改革要解決的,在普惠金融當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在實踐當中,過去幾年,從2019年報告當中總結中國的普惠金融創新的亮點在哪些地方呢?大概圍繞著剛才那幾個方面展開。一是金融政策體系,一會兒會講到,前面王文剛主任已經非常詳細介紹了銀保監會相關的政策和體系,除了銀保監會的政策以外,過去一段時間包括央行和其他的監管部門,甚至包括財稅部門,都作出了配套的一些政策的安排,在過去一段時間非常的系統,一會兒會有一個簡要的歸納。從這個角度來講,政策體系正在逐步完善和成熟。 二是金融機構體系。前面王主任把銀行業體系大概羅列,我們看到實際上除了銀行業體系以外,過去一段時間,保險業以及其他的一些非銀行的金融機構,甚至也包括一些新型的金融科技企業也在紛紛進入到普惠金融機構體系當中來,今天我們看這個市場,它的層次已經非常的豐富,而且里面的業務模式、創新的東西也非常多,一會兒會有一個簡要介紹。 三是在中國數字普惠的發展是非常的顯著,今天也講數字普惠,非洲發展得很好。在中國,其實也是發展得好,而且在中國由于人口基數龐大,尤其以支付為基礎的創新之后,相關的金融數字普惠創新在過去一段時間是層出不窮。不光是新興的金融科技企業,商業銀行自身數字化程度和數字普惠化方面的創新也已經走到世界前沿。這一點在國際上找對應的經驗去學習,現在估計已經很難了。剛才建行的劉行長已經介紹了大行的實踐,其實在整個銀行業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以前叫打通最后一公里,現在在數字普惠層面叫打通最后一厘米,移動端都在各自手中,極大拉近了金融服務對普惠人群觸達的效率,在中國普惠金融創新里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模式。 最后一個是業務模式的創新。業務模式創新,剛才也都提到,建行行長提到普惠金融的創新,不光是一個傳統的信貸業務或者金融產品,而是一個生態和產業鏈,我們看到銀行不單單是從單一產品角度提供這樣的服務,而是把它當成一個產業鏈經營。在推動產品的同時,提升普惠金融客戶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除此之外,我們會發現金融機構和其他類型的機構大量的合作,通過開放聚合的平臺,在整合各自的專業化的能力,極大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效率。提升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這都是在我們以往或者在其他地方、其他國家都很難看到的一些創新的亮點,這是我們報告當中主要去強調的這幾個方面,具體的內容在我們的報告當中都有提到,我就不詳細展開。 我簡單講一下剛才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普惠金融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從2015年推進普惠金融戰略規劃出臺之后,整個中國普惠金融政策體系開始不斷地完善,而且會發現今天涉及到普惠金融的已經不光是機構層面的監管政策,我們也看到在央行層面的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財稅政策等等,當然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在加快推進。正是這些政策體系的完善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我們會看到金融機構自身的積極性不斷地提升,前面幾位領導都已經講到,具體的數據我們在報告當中也都有。首先,我們講政策體系的完善,這是非常重要,而且政策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的促進大力提升了普惠金融發展的可持續性。所以,在過去看到非常明顯。這是關于普惠金融政策的體系,而且它還針對不同類型的機構、不同類型的客戶,相應的政策針對性也不斷提升。比如說講到財稅政策層面上,除了財稅補貼之外,過去一段時間,政策性的這種擔保發展,實際上也是非常有助于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包括過去成立的國家的擔保基金,針對中小企業的,也有針對農業的,農業擔保體系的建設,這實際上在實踐當中,對推動擴展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的形式,也提升它的效率,而且在實踐當中產生了非常有效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內容,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過去二三年中看到非常快速的發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第二,普惠金融機構體系日益豐富。剛才王文剛主任非常詳細介紹了銀行業體系的不斷完善,確實。剛才他還列出了一些我這里沒有提到的像典當,內容是非常的豐富,機構體系。過去一段時間的特點,一是大型銀行的下沉,確實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可能都不多見的,尤其是我們現在各大行、大型銀行都成立了專門的普惠金融部門,而且在運用一些新的手段,加大這方面的投放。在過去一年當中,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當然,另一方面,我們原來的一些中小銀行機構,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還包括村鎮銀行等等在內的中小銀行機構,現在開始進一步地堅守主業,在監管的引導下面,也繼續發揮著他們在普惠金融的主力軍的作用,尤其是中小銀行。大概城商行、農商行兩類機構的資產規模在72萬億,占整個銀行比例是33萬,而且他們主要的客戶,90%以上的客戶恐怕都屬于大的普惠金融的范疇。所以,中小銀行機構在普惠金融領域中的重要作用是必須要繼續堅持,要支持他們的發展。 第二個要特別提到是保險業的發展,普惠金融談的很多是加杠桿的事情,加大信貸投放,我們一直講信貸是普惠金融很多內容。最近我們發現保險業的重要性逐步凸顯,凸顯體現在幾方面:一方面,保險和擔保一樣,可以分散信用的風險,這樣可以幫助銀行信貸更好的去投放,這塊是可以有助于加大普惠金融放貸的,這屬于加杠桿的事情。保險還有一個好處在什么地方呢?實際上可以做降杠桿的事情,比如可以節約好多資金。保險業協會的領導也講到。在實踐當中,包括保證金的保險、履約保證保險、質量保證保險等產品的提供。以前這一類是占壓企業資金的,通過這種保險方式替代和置換這一類的保證金,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降低企業對這類資金的需求,實際上降低了企業杠桿的需求。同樣是降低了整體的融資成本,實際上起到的效果更加明顯,這實際上也是保險,尤其是保證保險在過去一段時間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看到很多有益的創新。 還有一點,普惠金融客戶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自身發展是相對脆弱的,脆弱意味著面臨著非常多不確定性的風險,不確定性的風險,金融機構可以幫助它提升發展能力,另外一些不可控的風險,比如農業領域的風險、個人健康風險等,依然需要保險工具幫他控制相關的風險。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講,支持和改善了普惠金融主體的發展能力,從源頭上改善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礎。所以,這一塊從未來來看,我們覺得保險在普惠金融領域中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當然最近還有特別火熱的互聯網的“相互保”,現在已經號稱幾千萬人的保險事業,這也是非常普惠的一個事情。好多爭論也客觀存在,但是我們看到這樣的實踐興起,意味著市場端有巨大如此的需求還沒有被覆蓋,這是我們講到的另一方面的。 其他金融機構方面有各類其他金融機構深入參與到普惠金融領域,另外還有金融科技企業,除了比較熟悉的一些大型的互聯網平臺之外,現在還有一些細分領域的專業化機構,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去更好的控制風險,更好的降低成本等等,這樣提升整個普惠金融的效率。所以,第二個普惠金融機構的體系日益豐富,在這里面不光是提供資金的機構,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其中,形成了一個非常豐富的、互相支持的體系,這是第二個。 第三,我們看到數字普惠金融繼續深入,數字普惠的深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看到數字化帶來的對整個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的改變,原來我們可能更早認為數字普惠可能就是支付的一個觸達點,把大家交易的效率降低,傳統的業務交易效率降低,但是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產品、很多新興的產品是基于互聯網數字技術開發的,比如今天看到的建行的快貸,在金融科技企業當中,像微眾的微利貸,都是在傳統的銀行當中沒有的一種產品,完全是依賴于數字化的基礎、平臺的模式重新發展出來的新的模式。這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數字普惠,在大數據的基礎之上,對科技的應用,對傳統的金融模式進行的重塑,在這個層面上,整個深入,導致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渠道的概念,而已經嵌入到銀行其中的一部分,并成為銀行業務轉型未來的方向,不光是銀行,整個傳統金融機構均是如此。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數字普惠金融的持續深入已經進入到非常深入的階段。 最后,普惠金融的模式也在不斷地創新。剛才提到生態的概念,銀行也在拼命去關注場景,最近ETC這件事情成為大家熱議的一個事情。基于傳統金融機構對這樣場景的關注,這本身反映了新的發展階段,金融模式的一些改變。在現在我們也看到,一方面以經營生態的角度進行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從開發的模式角度來講,也從原來單一的金融機構,因為要去搭建一個場景,光靠金融機構自身的能力是不夠的,也不見得是有效率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就會成為一個聚合的模式,不同的機構都在這個模式當中發揮不同的作用,輸出產品,針對特定的客群。這種情況下,是技術和平臺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對傳統的產業鏈的一個重構。我們看到在其他行業早就已經發生了,在傳統的包括物流、商貿,隨著數字化的發展,傳統的業務模式實際上都在發生著重新的改變。金融也是如此,尤其在普惠金融領域,因為原來傳統機構面臨諸多障礙,而靠自身很難解決的時候,一種聚合的模式由此而生。具體在文中有分析,可以把普惠金融的鏈條進行不同的切分,在切分之后有不同的機構參與連接,以達到最好的效果,這在實踐層面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各類機構都參與其中,到現在為止,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前面是對過去一段時間普惠金融創新特點大概的一個總結。另外,我對未來有一些展望。第一,我們要回到普惠金融的本源,現在講普惠金融太多,到底什么是普惠金融,可能要探討半天,劉行長在這方面有非常好的文章,廣為流傳,啟發很多,為什么強調這個呢?我們要回到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普惠金融,這要強調它的實質,非常重要,不然實踐的結果和預期會出現偏差,需要一個正本清源。第二,普惠金融應該有基本的原則是需要去堅持的,這也是國際范圍通行的標準,包括便利性、多樣性、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以及大家強調消費者的保護,好的普惠金融或者好的普惠金融實踐,今天選出來這些案例,實際上都是符合這些基本的原則。但是,一旦偏離這些原則,可能我們很難把它歸入到有益的、好的普惠金融的范疇之內。第三,更加重視數字普惠的發展,前面李揚老師講到了Libra這件事情,我們講離我們可能會有點遠,但是這是一個趨勢,從我們實踐層面來看,這確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的方向,我們預計在中國未來普惠金融創新當中,數字普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是創新最主要的方向。第四,我們要考慮監管與創新的平衡,我們談了這么多創新的模式,很多創新模式可能在現有的監管框架中,不見得能夠完全的容納。在這種情況下,既要支持普惠金融創新的發展,也要守住風險的底線,怎么樣去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去更好保護消費者,同時為創新留下足夠的空間,是監管與創新的平衡,是從我們監管層面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簡單的對報告所作的一個總結,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詳情]

保險業協會邢煒: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
保險業協會邢煒: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主旨發言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關于保險業參與普惠金融接下來的方向,邢煒表示,保險行業應該在更深的層次、更廣范圍參與到普惠金融的發展中來。 對此,他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是創新商業模式,重視服務體驗,針對廣大農村地區和城鄉接合地區保險產品不完善的地區,需要廣大的保險機構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二是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普惠金融受眾的群體通常在資產抵押、市場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方面比較弱,發展普惠金融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更加注重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健。保險業要高度重視消費者教育風險提示,加大對保險知識的宣傳的力度,加強社會公眾對普惠金融功能作用的認知,增強公眾的金融風險認識,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群體的參保率。 三是形成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合力,建立各方聯動,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加強部委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普惠金融、普惠保險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作為本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我代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感謝。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普惠金融,剛才李院長對普惠金融的發展歷史作了一個介紹,我在這里做一個補充,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把發展普惠金融作為國家的一個發展戰略,使得這幾年我國普惠金融事業得到擴大。在這個規劃里面,有35處涉及到保險,包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指出,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保險業作為金融主體之一,應該將發展普惠金融作為當前的重點任務,不斷地拓寬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路徑,堅持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成為保險業發展普惠金融不變的主旋律。 按照普惠金融的概念,保險大概在這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保險扶貧正在成為金融扶貧舉足輕重的關鍵一環。近幾年來各地逐步開展像貧困人口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特色農業產業保險、借款人相關的貸款保證保險、農產品價格保險等等,已經覆蓋了貧困農戶所面臨的大部分的風險類型,成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工具。二是保險業強化支農服務,持續推進鄉鎮的基礎金融服務的全覆蓋。農業風險保障和農業基礎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2018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570多億元,為近2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保障金額3.46萬億,中國的農業保險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像養殖業保險的一些分項指標躍居世界第一。三是保險業有效參與并改善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在創新發展方式上,發揮了保險機構的風險管理優勢,探索開展融資性擔保機構、中小企業擔保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擴大保險業服務小微企業的規模。各地也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以信用保險、貸款保證保險等保險產品為主要載體,主要是政府+銀行+保險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 應該說,人民日報社牽頭舉辦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載體。中國保險業協會作為主辦方之一,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平臺,幫助行業總結梳理開展普惠金融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將創新實踐提煉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規范,推動保險業將普惠金融與保險的本質屬性緊密融合,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這次優秀案例評選過程中,保險行業提供了60多個很好的案例,其中像人保財險支農支小助力鄉村振興的案例,采取了保險+融資綜合金融服務模式,有效化解三農的融資難題。也包括剛才看到的太平洋財險的“提放保”履約保證保險的模式,重構了銀行抵押貸款的業務流程,從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續貸中過橋貴、融資慢、易斷橋的痛點。還有像中國信保,通過微信服務平臺,為全國的小微出口企業提供及時、便捷、專業的信用保險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小微企業走出去。這些案例,將保險的風險保障與資金融通功能緊密結合,運用科技手段創新服務方式,是值得行業借鑒和推廣的。我相信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各方共同努力,將會有更多更好的普惠保險的經驗涌現出來。 關于保險業參與普惠金融接下來的方向——普惠金融發展到今天,盡管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還面臨一些挑戰,包括金融資源的不平衡不充分,金融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保險行業應該在更深的層次、更廣范圍參與到普惠金融的發展中來。 一是創新商業模式,重視服務體驗,針對廣大農村地區和城鄉接合地區保險產品不完善的地區,需要廣大的保險機構不斷創新商業模式。 二是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普惠金融受眾的群體通常在資產抵押、市場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方面比較弱,發展普惠金融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更加注重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健。保險業要高度重視消費者教育風險提示,加大對保險知識的宣傳的力度,加強社會公眾對普惠金融功能作用的認知,增強公眾的金融風險認識,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群體的參保率。 三是形成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合力,建立各方聯動,推動普惠保險常態化和溝通機制,加強部委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普惠金融、普惠保險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制定科學的發展考核機制,加強對普惠金融、普惠保險可持續性經驗案例的總結,鼓勵各保險機構積極探索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的有效做法,進一步強化政策的支持力度,對普惠金融中涉及支農扶貧的機構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切實調動保險機構參與普惠金融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當然要加強監管和監督,將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納入監管框架,積極引導互聯網金融健康優秀發展,堅決打擊使用普惠金融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等一些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好普惠金融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實踐證明,保險行業參與普惠金融有助于探索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路徑,有助于化解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效幫助弱勢群體脫貧致富。 初心引領方向,使命呼喚擔當。我們相信保險業在國家普惠金融必將砥礪前進,作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詳情]

保險業協會邢煒:保險應更深更廣地參與普惠金融發展
保險業協會邢煒:保險應更深更廣地參與普惠金融發展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表示,保險行業應該在更深層次、更廣范圍參與到普惠金融的發展中。一是創新商業模式,重視服務體驗。二是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提高服務水平。三是形成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合力。[詳情]

建行劉桂平:上半年建設銀行新增普惠型貸款2210億元
建行劉桂平:上半年建設銀行新增普惠型貸款2210億元

  原標題:建行劉桂平:上半年建設銀行新增普惠型貸款2210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網 e公司訊,8月2日,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的普惠型貸款已經突破9000億元,當年新增2210億,增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其中線上貸款占比達88%。 [詳情]

潘光偉:普惠金融服務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
潘光偉:普惠金融服務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潘光偉表示,近年來,信貸投放以“量”增帶動“面”擴和“價”降,尤其是大型銀行發揮頭雁效應,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去年底增長23.7%,平均利率4.79%,較去年全年下降0.65個百分點,減輕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壓力,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 他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切實做好小微、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切實貫徹政策要求,緩解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二是服務國家戰略部署,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三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何董事長,李院長,各位同仁,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正值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此背景下,召開“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更有特別的意義。作為此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我謹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對峰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平臺站位高、格局大,匯集了金融行業的600余個普惠金融案例,樹立了行業先進典型和標桿,向全社會宣傳了普惠金融成果。在此,對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平臺的精心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準金融服務重點。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出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提高不良容忍度等多項措施。在監管引領方面,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委多次聯合印發指導意見及通知等文件,發揮貨幣政策、差別監管和財稅優惠等政策合力,激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切實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規范和完善扶貧小額信貸管理,支持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響應中央精神和監管部門的要求,切實做好小微、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服務,完善內部激勵約束和盡職免責等機制建設,優化金融服務體系,創新和豐富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信貸投放以“量”增帶動“面”擴和“價”降,尤其是大型銀行發揮頭雁效應,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去年底增長23.7%,平均利率4.79%,較去年全年下降0.65個百分點,減輕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壓力,普惠金融服務的效率、便利性和可得性顯著提高。近期,金融穩定理事會評價“中國在亞太地區小微企業貸款增長的速度居于首位,不良貸款率保持很低的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切實貫徹政策要求,緩解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規劃信貸資源配置,創新方式方法,深入探索金融科技運用,精準對接客戶需求,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例如建設銀行實施普惠金融等“三大戰略”,推出“小微快貸”一站式金融平臺,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以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支撐,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新工具和新平臺,實現“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的信貸體驗。又如中國銀行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手段,創新開發“中銀稅貸通”,為納稅良好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設計開發了“線上申請、隨借隨還”的信用貸款為主的授信業務,純信用貸款最高可達300萬。截至2019年5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35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約9.6%,比各項貸款增速高了3.6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戶數1928萬戶,較年初增加了205萬戶。 二是服務國家戰略部署,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銀行業金融機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一步完善“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普惠金融事業部制,加大信貸配置資源、強化專業隊伍能力提升,大力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例如長安銀行創新推出“鄉村振興貸”,以產業幫扶為基礎,有效解決了鄉村振興貸款難問題。又如馬鞍山農商行因地制宜,建立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為農戶拓寬銷售渠道,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約3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7%;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約5.9萬億元,約占全部涉農貸款的17%,較年初增長4%。 三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加強攻堅戰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找準落腳點,細化實施方案,精準施策,為打贏“三大攻堅戰”提供了扎實的金融保障。例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切實發揮政策性金融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異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專項扶貧等項目,加強扶貧實驗示范區建設,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2018年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3900億元。又如福建農信在貧困地區全面實施金融扶貧“1550”工程,運用5種金融服務必需品提供5項金融服務,實現了把銀行服務柜臺搬到村民家中的目標,打造特色鮮明的“扶貧樣本”。截至2018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扶貧小額信貸余額約2489億元,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641萬戶;扶貧開發項目貸款余額約4429億元,較年初增加337億元。 在各方共同努力和高效推動下,銀行業金融機構踐行普惠金融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我們也認識到,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不確定性增強。銀行業在改革發展等方面仍然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壓力和挑戰,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經營理念、經驗模式、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還需要不斷適應普惠金融發展的需求,找準差距、挖掘潛力,持續改進金融服務。對此,我提三點建議: 一是繼續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實體經濟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承擔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時期重大使命和責任,把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放到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局中,積極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堅持市場化、可持續發展原則,聚焦社會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不斷提升金融體系與供給體系和需求體系的適配性。 二是加強內控建設,平衡好服務效率提升和風險防范的關系,確保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監測,提升普惠金融領域信貸資產質量,構建成本可算、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模式。 三是加強協會行業引領作用,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找準市場定位,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銀行業協會是聯系監管部門、銀行、企業及各方的橋梁紐帶,今后協會要更好地發揮好平臺作用,積極開展普惠金融領域的調研、課題、培訓以及評估等相關工作;聯合多方力量開展消費者教育,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和消費者金融素養教育,引導公眾正確認識普惠金融,提高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能力。深化普惠金融領域國際合作,加強和推動普惠金融成果和經驗的交流共享,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找準市場定位,發揮差異化經營優勢,創新普惠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激發其自主化、可持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的動力。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服務實體經濟、踐行普惠金融是銀行業的使命和責任所在。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不斷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新的方法,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再上新臺階!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詳情]

央行白當偉: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央行白當偉: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處長白當偉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談及普惠金融發展中需要關注和加以解決的問題時表示,對鄉村地區信貸支持力度不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包括對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有進一步改善空間,圍繞小微企業的相關保險產品和服務需進一步豐富;信用體系建設需進一步增強;與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詳情]

銀保監會王文剛:完善小貸公司等六類機構規制建設
銀保監會王文剛:完善小貸公司等六類機構規制建設

  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 王文剛主旨發言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王文剛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王文剛表示,銀保監會下一步將把握好打贏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關鍵時間窗口,彌補制度短板和監管短板,堅決整頓市場亂象,堅守風險底線。 他表示,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六類機構規制建設。一是加快補齊制度短板,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行業新設行政許可研究。出臺《融資擔保公司非現場監管規程》,繼續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等上位法盡早出臺。二是加強監管指導,壓實地方責任。推動監管部門加強對地方資產公司的監管,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政策落地,加強融資擔保機構和經營融資擔保業務行為的監管。三是統籌推進六類機構監管信息系統建設。 以下是演講實錄: 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人民日報邀請,也非常榮幸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普惠金融創新發展的一些問題。 剛才李院長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發展普惠金融,之后普惠金融就逐漸成為近年來金融領域的風口,越來越多出現在公眾的面前。隨著普惠金融發展規劃的出臺,中央部門、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發揮各自的作用,協同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下面我主要結合銀保監會的職責,與大家分享一下普惠金融領域多元化的供給體系,重點交流新型機構發展普惠金融中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思路。 我從三個方面來講解,第一,完善機構體系,形成多層次的普惠供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準金融服務重點,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這既是落實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也是落實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建設普惠金融會議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積極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和各類新型機構結合自身定位發揮各自優勢,多元化、分層次、廣覆蓋的普惠供給金融體系初步形成。 一是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力軍作用。大中型銀行深化普惠金融事業部專營機制改革,5家大型銀行在總行和全部185家一級分行都設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10家股份制銀行已經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或者其他專司普惠金融業務的部門或者中心。各銀行按照差異化的要求,逐步建立了統計核算、資源配置、風險管理、考核評價等各個方面的普惠金融專業化經營機制,城商行、民營銀行積極發揮深入基層優勢,服務社區、服務小微。農村中小機構積極落實支農支小定位。 2018年末,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約占全部普惠型涉農貸款總額70%以上,到2019年6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7萬億,比年初增長了14.2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7.14個百分點,全國涉農貸款余額34.24萬億元,其中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6.1萬億,比年初增長8.24%。全國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3834億元,支持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涉及到960萬戶。 二是發揮保險公司保障作用。 大力發展各類農業保險、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涉農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服務三農領域。推動小微企業信用保證保險發展,撬動銀行貸款服務小微企業,在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大病保險業務,覆蓋80%以上城鄉居民,并對貧困人口有所傾斜。 三是發揮六類機構的差異化補充作用。六類機構立足本業,回歸本源,作為金融毛細血管,推廣普惠金融服務,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化解金融風險,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通過各自獨特業務模式和渠道,直接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融資擔保公司通過擔保發揮信用增進、風險分擔和轉移的功能。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通過資產處置,盤活不良資產,提升資產使用效率。 第二部分,我重點介紹一下明確功能定位,引導六類機構服務普惠。 大家知道,2017年金融工作會議確定把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行原由商務部統一管理的交由原銀監會進行統一制定規制。到2018年末,六類機構的監管體制基本確立,也就是銀保監會統一制定規則,地方金融監管局來實施監管。我分類介紹一下六類機構的情況。 一是融資擔保公司。融資擔保公司是通過擔保為資金需求方增進信用,為資金供給方分擔風險,使雙方實現有效對接,解決融資難。目前融資擔保行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制度體系、機構體系、監管體系和政策扶持體系。截至到一季度末,全國融資擔保法人機構5937家,實收資本1.1萬億。融資擔保再保余額2.3萬億,其中小微企業再保余額1.1萬億,涉農再保余額0.3萬億。 二是小額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在拓展小微金融服務渠道和緩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引導民間借貸健康發展,抑制地下金融和非法融資活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呈現良性發展態勢。一是行業結構有所優化,小額貸款公司總體機構數量持續下降,但資本實力穩步增強。到2018年末,全國共有法人機構9972家,同比減少6%,實收資本接近1萬億,同比增長5%。二是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行業貸款集中度大幅下降,貸款更加小額、分散,行業利率有所下降,投向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 三是典當行。典當行是從事以物質錢融資服務的特殊工商企業,既有類金融屬性,又有絕當品銷售、鑒定、保管等商品流通服務屬性。典當融資具有小額、短期、快捷、靈活的特點,辦理業務手續簡單,放款速度迅速,較好適應了小微企業、居民個人的短期應急融資需求,發揮了拾遺補缺的作用。今年1-5月,行業平均單筆業務余額20萬元,平均當期32天,最短當期1天,一些典當行對動產即時發放當金,汽車典當一小時發放當金,房地產典當8小時發放當金。 四是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業務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和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動。從業務類型角度來說可以分為直接租賃、售后回租和轉租賃等形式。2018年末,全國共有融資租賃公司接近1萬家,業內估算,融資租賃的資產總規模在6萬億左右。 五是商業保理公司。商業保理是以應收賬款轉讓為前提,集貿易融資、商業資信調查、應收賬款管理及信用風險擔保于一體的新型綜合性金融和商業流通服務。有利于在供應鏈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小微企業,將應收賬款變現,實現資金流和貨物流的匹配。本質上與基于真實交易合同、應收賬款轉讓為前提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屬于供應鏈融資的金融行為。目前保理主要有直接保理、返保理和再保理等模式,2018年末,商業保理公司接近12000家,融資余額3000億元,90%的融資保理集中在廣東、上海和天津。 六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主要進行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目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更加聚焦本源,專注主業,并不斷拓展主營業務模式,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已經成為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通道業務、分層嵌套和非標業務等高風險經營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截至到5月末,全國各省具有批量收購處置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業務資質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共53家,各級行政區已經設立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分布和各個區域的不良資產分布相適應,不良資產比較集中,而且增長比較快的沿海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也比較多。到目前為止,資產管理公司的總資產大概6000億元,其中不良資產投放余額2200億元,負債總額3900億元,負債率約為65%。 第三部分,立足創新發展,持續推動普惠金融供給側改革。下一步,中國銀保監會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普惠金融的決策部署,把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放到深化金融改革大局中,引導各銀行保險機構和新型機構回歸普惠金融的初心和使命,為實現經濟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同時把握好打贏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關鍵時間窗口,彌補制度短板和監管短板,堅決整頓市場亂象,堅守風險底線。 第一,優化普惠金融供給。一是構建錯位競爭的普惠金融供給格局,引導金融機構找準市場定位,依托市場化機制,實現對不同客戶的分層供給,完善各類金融市場服務功能,提升透明度和活力。鼓勵小貸公司支農支小、下沉重心,引導典當行轉入細分行業,強調民品特色;鼓勵融資租賃公司回歸本源,立足本業,開展直接租賃。二是進一步創新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普惠金融產品供給體系,根據各類普惠金融客戶的特點和需求,創新業務模式和營銷渠道,著眼于全生命周期和產業鏈上下游金融需求,將普惠金融服務的內涵從融資擴展到綜合金融服務,助力產業升級。 第二,進一步完善六類機構規制建設。一是加快補齊制度短板,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行業新設行政許可研究。出臺《融資擔保公司非現場監管規程》,繼續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等上位法盡早出臺。二是加強監管指導,壓實地方責任。推動監管部門加強對地方資產公司的監管,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持政策落地,加強融資擔保機構和經營融資擔保業務行為的監管。三是統籌推進六類機構監管信息系統建設。 第三,堅持整頓亂象,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一是穩妥推進企業名單制管理,按照回歸本源、突出主業、扶優限劣的原則,推動行業減量增質,整頓行業風險亂象。二是研究完善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和分類監管機構,實施差異化監管,對主業突出、特色鮮明、風險可控的良好機構在業務范圍、地域范圍、資金來源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對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機構,研究市場退出和風險處置的制度機制。三是進一步加強風險研判,建立健全重大風險應急處置方案,及時發現并跟蹤風險變化,加大風險排查力度。 以上是我的介紹,謝謝大家。[詳情]

銀保監會王文剛:制定小額貸公司等六類機構監管辦法
銀保監會王文剛:制定小額貸公司等六類機構監管辦法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王文剛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表示,要進一步完善六類機構(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規制建設,加快補齊制度短板: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行業新設行政許可研究;《融資擔保公司非現場監管規程》《關于融資擔保公司監管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研究制定六類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繼續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等上位法盡快出臺。[詳情]

李揚:普惠金融需建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信用體系
李揚:普惠金融需建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信用體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主旨發言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李揚表示,發展普惠金融需建立信任的機制。他指出,傳統體系下,所有的金融活動是有一個中介的,上有中央銀行,下有整個行業的銀行。但是這樣一個機制被證明很難去滿足那些基層的特別需要的,而且是小額客戶的金融需求。針對這一難題,李揚認為,必須建立一個新的信任機制。這個技術其實已經成熟,那就是區塊鏈。 在演講中,李揚回顧了中國信用體系的發展歷程,從熟人社會到工業化時期,再到現在的信息社會。他表示,要建立一套新的適合后工業化社會,適合信息社會,適合我們現在科技大規模的向金融和經濟領域滲透的這個大環境下的一套信用體系建設。 他指出,新的信用體系,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一系列最新的科學技術建立起一個一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疊加、點網相連的一個社群,它無中心、扁平化。在這樣一個系統里,所有的人是平等的。區塊鏈就是滿足這樣一些需求的技術。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非常榮幸再次參加我們這樣一個會。 普惠金融這個概念在中國被引入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上,2013年。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全會的決定一公布以后,很多人打電話問我,什么是普惠金融。想一想,那個時候從無知到今天已經有這么大的規模,所以,普惠金融在中國的發展,它的進步,如果按照世界標準來看的話,是非常大的。我們甚至和一些國外的朋友在交流,他們聽說了中國很多普惠金融的安排之后,覺得我們有非常多的創新。 普惠這個事情看來是一個大事。就是在一個多月前,大家知道,美國的臉書推出了一個Libra新的世界貨幣,一個多月來,全世界的銀行界為此在忙碌,在研究,甚至美國的立法機關都開聽證會,大家比較多的關注貨幣,其實這樣一個東西,是以發展普惠金融而登臺的,恰好我們這一個月來一直在研究它的文件,研究它的細節,有一點體會在這里同大家分享。 我們說臉書推出Libra,比較吸引人眼球的是它的貨幣,跨境支付等等,但是你看到它的白皮書里,它顯著凸顯的是Libra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我們前面劉行長講了建行的經驗,其實那些東西都是建立很多很多的是金融基礎設施。這一點應當都一樣的。Libra在推出貨幣的同時,宣稱自己是以發展普惠金融為已任,大家看它的第一段的時候,就有6個排比句,排比句按我說有一種宗教性的虔誠在宣傳普惠金融。我們用紅字點出了很多的重點,說要讓更多人享有獲得金融服務和廉價資本的權利,要開放、即時和低成本,全球貨幣金融這樣的安排,要作為公共品讓所有的普羅大眾都能夠享受,而且他們認為所有的人都有責任幫助推進這個金融的普惠。所以我們今天在這兒開會,剛剛主持人已經說了,我們有這么多的機構,共同在世界最好的平臺上來談普惠金融,說明中國政府、中國人民遠遠比他們做的要好。 事情發展到今天,我們覺得對普惠金融的問題恐怕應該做一些凝練。我們看在Libra這個白皮書里,關于普惠金融強調了兩點,第一,更低的成本,更容易的進入,聯系更緊密。我覺得我們發展到今天,恐怕不是一般的說一說這個事了,而是說真正發展普惠金融,我們的抓手在哪里。 更低的成本。說實話,只能通過移動互聯的發展才能做到。 更容易進入。同樣也是,現在在中國比起世界其他國家來說,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移動手機。最大的優勢就是5G有可能在中國率先推出。所以,更低成本、更易進入,我們恐怕會比別人做得更好,做得更早。 如果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容易進入的話,聯系的緊密也應該是可期的結果。我們這里面列出了一些數字。大家看看這個數字,對比一下中國的情況,我們應該是有幸的。這里面談到,全球仍然有17億成年人未接觸到金融系統。有一些人擁有手機,有一些人可以上網,但是就觸達不了金融的資源。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應當做到的。為了做到這一些,在技術上,分布式管理,確保網絡不受單一實體的控制,開放訪問,允許任何連接互聯網的人參與其中,以及安全加密技術,保護資金安全無虞,這些是我們技術上的入手處。這樣一些技術,現在大家談金融科技等等,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有這么多的科技可供選擇,我們選擇怎樣的東西,我們把這樣一些東西運用在怎樣的方向上,我覺得這個探討實際上是有價值的。 第二,要建立信任的機制。金融是一個信用的活動。大家不信任怎么辦?我們傳統體系下,所有的金融活動是有一個中介的,這個中介就是我們的信任機制。上有中央銀行,下面有各種各樣,像我們建行這樣整個行業銀行。但是這樣一個機制被證明很難去滿足那些基層的特別需要的,而且是小額客戶的金融需求。所以,我們就必須建立一個新的信任機制。這個技術其實已經成熟,那就是區塊鏈。區塊鏈的技術實際上是用一批機器人,這套技術相當于機器人取代信任中介,我們現有的各種各樣的銀行金融機構都是信任中介,用他們來建立信用。現在從技術上說,基于數學算法的這套規則運行的邊際成本為零,所以在財務上更有可持續性。我們如果想建立信任機制,來彌補我們現有信任機制的缺陷,我們應當大力地推廣區塊鏈,而且,一定要注意,區塊鏈應當往這上面去推廣,不要用它去造幣、炒幣。 我們講了這兩點之后,回顧一下我們曾經的一個經歷。在本世紀初的時候,當時在周小川行長的支持下做了一件事,就是建立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目的是建立一個金融生態的良好的環境,利于金融發展,利于實體經濟更好地獲得金融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信用這個角度就很有體會。至少有三個階段是很明顯的一步一步發展過來的。第一個階段,我們注意到,在當時的時候,哪兒信用最好呢?浙江、廣東。為什么好呢?熟人社會,大家都認識,在人人相熟的社會環境下,如果從事經濟和金融活動的主體,人人都顧及自己的信用,愛惜自己的羽毛,想著還要有下一回,這個社會就可以達到較高的信用水平。 基于熟人社會的信用制度在上世紀末達到了頂峰,溫州是一個典型。大家都很熟悉,在那之后,恰恰就是這個溫州,信用上出了問題。看起來依靠熟人社會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于是我們就需要發展第二個時期,我們現在正是在工業化時期,工業化時期信用的建設不能靠熟人,我們要靠什么呢?我們要靠網絡,我們要靠信用關系必須上升到以受法律制約和保護的契約為基礎,必須專業化運作,我們必須依托大公司、大銀行、大市場、大機構、大品牌、大媒體,乃至依托專業化的信用評級機構,直至行業協會或者政府的信用背書。我們目前正處在這樣一個階段。否則,你是不可能取得陌生人的信用的。我們黨媒,我們人民日報搭建這個平臺,其實就在完善這樣一個工業化時期的信用制度的架構。 但是還有問題,隨著后工業化和全球化不斷深化,人們發現,就是這樣一些機構信用,其實是有缺陷的。最近這幾年很多的事情,特別是在國際上發生的事情,我們發現大機構也會騙人,大機構更容易犯錯誤。這里面我們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說CNN、BBC謊話很多的,要靠它建立信用體系,靠它來經商,問題可能就大了。汽車行業,我們說奔馳到現在這一樁公案還沒了,作假案。這樣的情況頻繁發生,我們就提出了一個任務,就是我們要建立一套新的適合后工業化社會,適合信息社會,適合我們現在科技大規模的向金融和經濟領域滲透的這個大環境下的一套信用體系建設,它就是一套制度。 這套制度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一系列最新的科學技術建立起一個一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疊加、點網相連的一個社群,它無中心、扁平化。在這樣一個系統里,所有的人是平等的。只有如此,我們才能保證這個信息的真實性,才能保證這個信息傳達能夠很及時。要滿足這樣一些需求的技術,當然就是區塊鏈。 總之,我覺得我們現在到了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時期從金融角度來說,發展普惠金融無疑是我們的重點,發展普惠金融在我們原有的這種體系基礎上,在原有的信用制度下,其實會遇到障礙,下再多的文件,再用更多的指標,作假都在所難免,我們一定要建立真正的惠及普通人民的體系,發展金融科技,就成為題中應有之義。我們非常高興看到,最近習主席多次談到這個問題,在習主席的領導下,在中央的號召下,各個機構都動員起來,面對Libra的沖擊,這一個多月來,我們幾乎沒有一天閑著,都在討論如何去應對,如何去看待,如何采取中國的措施。正是在這樣一種集體行動的背景下,中國一定能夠在普惠金融的發展上走在世界前列。謝謝各位。[詳情]

建行劉桂平:上半年新增普惠貸款2210億 超過去年全年
建行劉桂平:上半年新增普惠貸款2210億 超過去年全年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表示,按照銀保監會統計口徑,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普惠型貸款已經突破9000億,其中新增2210億,同比增長36.2%,增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新增的2210億占21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的25%。[詳情]

劉桂平:新時代普惠金融的發展需解決金融排斥難題
劉桂平:新時代普惠金融的發展需解決金融排斥難題

  新浪財經訊 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 暢金融”,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劉桂平表示,由于信息和信用的不對稱,客戶分散、點多面廣,傳統普惠金融一直難以解決客戶維護和管理成本高、風險控制壓力大、服務不均衡、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等問題,一些弱勢群體依然沒有能力進入金融體系,數字化技術的出現,賦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六條可行的路徑。 同時,他指出,盡管數字化技術解決了不少普惠金融過去難以解決的問題,但僅依靠數字和技術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普惠金融發展的問題。他認為,新時代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排斥這一世界性歷史性難題,包括外生性排斥和內生性排斥,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愿意做、能夠做、鼓勵做、持續做四方面著手。 以下是演講實錄: 尊敬的一彪副總編,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參加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本屆峰會以“質普惠 暢金融”為主題,我理解就是要圍繞增強金融供給能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研討如何完善普惠金融供給體系,有效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需求,走出一條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之路。這既是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務實之舉。借此機會,我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幾點觀察和思考。 眾所周知,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緩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金融供給之間矛盾的重要抓手。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強調要著力建設普惠金融體系,以適當、有效的方式,廣覆蓋、全方位地為小微企業、農牧民、城鎮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務。應該講,經過幾年努力,傳統的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融資成本得到合理控制,金融可獲得性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效率不斷提高,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信息和信用的不對稱,客戶分散、點多面廣,傳統普惠金融一直難以解決客戶維護和管理成本高、風險控制壓力大、服務不均衡、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等問題,一些弱勢群體依然沒有能力進入金融體系,不能以恰當的方式獲得必要的金融服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發展,數字化技術賦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可行路徑。 主要表現在這么六個方面: 一是拓展了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利用大數據等現代科技,能夠破除信息壁壘,降低銀行獲取長尾客戶的邊際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和風控能力,讓金融服務得以下沉,直達社會神經末梢和底層組織細胞,包括過去很難獲得金融服務的農村客戶。這極大地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服務覆蓋面。 二是創新了普惠金融的風控模式。利用大數據深度挖掘信貸需求群體的行為特征、經營特征、信用特征,進而發展其運行規律,做好全流程風險管控,預判預控風險,實施有效的跟蹤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化解風險。通過批量分析客戶信息、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體,優化風險緩釋安排,通過批量分析內外部監控、預警信息,對風險隱患客戶可以實施早期干預,及時出清。 三是改變了普惠金融銀行和客戶之間的互動范式。數字經濟時代,單純依靠以供給側為中心的“坐等獲客”的模式,難以滿足客戶服務提質升級的需求。通過在業務流程中全面提升客戶參與度,從客戶視角設計金融產品,從“相敬如賓”到“攜手同行”,從被動感知到主動融入,提供個性化、專屬化、定制化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實現共促共生共贏。 四是豐富了普惠金融的服務體系。數字普惠有效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務的外延和內涵,除了信貸支持等金融服務外,商業銀行圍繞客戶生產、經營以及衍生出的服務需求,提供支付交易、財富管理等非信貸金融服務和教育培訓、資源共享等非金融服務,實現了啟蒙輔導,助力孵化成長。 五是重塑了普惠金融的經營生態。大數據改變了普惠金融參與主體的連接方式,重塑產業鏈、交易鏈、金融鏈、服務鏈等關系鏈條,推動金融生態向大眾化、共享化、透明化、智能化和差異化發展。通過借助合作伙伴力量,將服務搭載在豐富的用戶場景之上,完善業務鏈條,實現開放協同。 六是重構了普惠金融的信用體系。通過大數據的挖掘整合,可以綜合考慮客戶的道德品質、文明行為、社會貢獻、綠色生活等要素,全方位地評價客戶。大數據提供了發現信用、整合信用的手段和方式,有利于引導并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增進社會誠信。 現在各商業銀行都在紛紛擁抱數字技術,大力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到今年上半年,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已經達到10.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4.3%,在這個過程中,建設銀行自覺履行國有大行的責任與擔當,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趨勢。我們在2018年將普惠金融明確為全行發展戰略,通過善用技術和數據,將服務國家、服務人民與建設銀行的經營發展統一起來,對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豐富金融產品供給方面,我們打造了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的三一模式,拳頭產品“小微快貸”累計為超過83萬客戶提供普惠貸款支持1.2萬億元,運用區塊鏈技術創新了“民工惠”金融產品,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嚴重的社會問題。現在我們“民工惠”的貸款已經超過了150個億。在增強金融服務便利性方面,我們是國內銀行業唯一的一家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的“惠懂你”移動端融資新平臺,與市場和客戶深度連接,從去年9月份上線到現在,下載量已經突破了1千萬次,綁定的客戶200萬戶。在建設綜合服務體系方面,我們在全國設立22萬個“裕農通”服務點,搭建村口銀行網絡,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廣大農村地區。我們這22萬個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全國大概是67萬個村,我們22萬個接近全國的三分之一,我們希望“裕農通”服務點下一步能夠進一步延伸到別的還沒有覆蓋的一些鄉村。我們在全行的1.4萬個營業網點建立了勞動者港灣,為底層的戶外勞動者提供喝口水、歇歇腳的地方。在這里不僅可以喝水,可以乘涼,可以歇腳,可以熱飯,可以上廁所。我們依托建行大學“金智惠民”工程,廣泛培訓民營和小微企業主,構建和諧共生的銀企關系。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普惠型的貸款已經突破了9000個億,當年新增2210億,這是銀保監會的統計口徑,增長36.2%,增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我們今年上半年新增的普惠貸款2210個億,是全國性的商業銀行,也就是在全國設有分支機構跨區域設分支機構的商業銀行21家中,我們占了25%。而在運用數字技術以前,我們這一類貸款一年新增只有200個億左右。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盡管數字化技術解決了不少普惠金融過去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我們仍然應該清楚地看到,緊緊依靠數字和技術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普惠金融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排斥這一世界性歷史性難題,包括外生性排斥和內生性排斥,必須兩面同時受力,才能系統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做到這一點,應該說不是一件難事,如果說是一件容易的事就不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性的難題。需要政府、銀行、市場主體多方共同參與,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充分發揮各方的作用,共施良策,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摸索和求解。 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第一,激發普惠金融供給的內生動力,解決“愿意做”的問題。商業銀行應著重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充分調動普惠金融發展的積極性。要夯實內部激勵傳導機制,完善分支機構績效考核方案,提高普惠金融業務考核分值權重,實施內部資金轉移優惠價格,引導分支機構加大普惠金融業務的拓展力度,要加強資源的配置,核定單獨的信貸規模,配置專門的財務資源,安排專項的激勵費用和營銷費用,保障資源投入力度。要細化普惠金融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管理要求,進一步明確對分支機構和基層人員的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免責條件,推動基層機構深化落實。下沉經營服務的重心,優化網點崗位職責,增強網點服務普惠金融業務的人員供給,提高網點人員客戶服務能力,充分發揮營業網點的作用,來促進普惠金融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是提升大數據的整合能力,解決“能夠做”的問題。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要做好普惠金融業務,必須依托技術和數據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行效率。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提高數據整合能力,在這個環節對于商業銀行來講是一個挑戰。我們在數據的架構設計上,要實現企業級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的統籌規劃,構建覆蓋前、中、后臺的數據驅動流程,提高數據的使用效能。在數據挖掘管理上,要對數據的采集識別、加工處理、分級授權和脫敏處理等進行全流程管控,推進數據標準化、有序化、可視化。在數據分析應用上,要注重提取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的關鍵數據,優化產品設計、增強獲客能力、提升服務水平、培育競爭優勢。在數據價值創造上,要讓數據說話、讓數據做主,用數據優化流程、驅動業務、提升利潤。 三是要優化普惠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解決“鼓勵做”的問題。要充分發揮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為普惠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進一步推進貨幣、財稅等配套支持政策,繼續實施定向降準、增值稅減免政策,準予商業銀行普惠貸款損失準備金扣除,加強財政貼息等政策工具應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公平、便捷、順暢的營商環境,提升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促進市場主體不斷地增強經營能力。推動全國小微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建設,加強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歸集、共享、公開和開發利用,改善銀企信息不對稱。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鼓勵金融機構依法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充實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推動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構建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合理分險的銀擔合作機制。建立健全立法和監管體系,加大對違法違規經營企業的懲戒力度,引導企業共同維護良好的金融市場秩序。 四是加強普惠金融風險防控,解決“持續做”的問題。防范化解風險是金融系統的重要使命,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以風險管控能力為邊界。數字普惠金融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內外兼修,筑牢風險防控的底板。一方面,商業銀行自身要建立更加智能和嚴密的風險防控體系,加強風險預判,依據數據進行決策,依托系統進行基控,提高風險管控的集約化、精細化水平,推動普惠金融業務高質、高效發展。在這方面,建設銀行做了一些探索,我們今年發放的2210個億的新增普惠貸款里面,其中線上的貸款占了88%,不良率0.4%。另一方面,要強化金融監管與指導,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同業信息溝通和業務協同機制,防止對部分小微企業過度融資、多頭融資。在深化銀擔合作基礎上,探索銀保合作,建立政府+銀行+保險的小額信貸風險共擔模式。開展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強化金融風險防控意識。此外要高度重視防范管控客戶數據隱私泄露風險,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在數字經濟時代,扎實做好數字技術和普惠金融的深度交融,才能真正實現金融服務“普”羅社會大眾,“惠”及廣大民生。建設銀行愿與各方共同努力,攜手并進,為助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詳情]

劉桂平:新時代普惠金融要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排斥難題
劉桂平:新時代普惠金融要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排斥難題

  原標題:建行劉桂平:新時代普惠金融發展要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排斥難題 來源: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8月2日,在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表示,新時代普惠金融發展要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排斥難題。 一是激發普惠金融供給的內生動力,解決“愿意做”的問題。包括夯實銀行內部激勵傳導機制,加強資源配置,完善、落實不良容忍和授信盡職免責制度,下沉經營服務重心。 二是提升大數據的整合能力,解決“能夠做”的問題。比如依托技術和數據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行效率。同時,數據整合能力也至關重要。 三是優化普惠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解決“鼓勵做”的問題。包括推進貨幣、財稅等配套支持政策,推進“放管服”改革,建設全國小微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推動建設融資擔保體系。 四是加強普惠金融風險防控,解決“持續做”的問題。一方面要健全風險管控機制,通過建立更智能、更嚴密的風險防控體系,提升數據治理、客戶評級、貸款風險定價能力,強化貸款全生命周期的穿透式風險管理。另一方面要強化金融監管與指導,通過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同業信息溝通和業務協同機制,建立政府+銀行+保險的小額信貸風險共擔模式,強化小微企業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韓宋輝)[詳情]

微博推薦

更多

新浪意見反饋留言板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