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元賭約“揭盅”: 董明珠雷軍都沒有輸 單純對比財務數據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小米代表的互聯網模式與格力代表的制造業模式正在深度融合 王珍 12月12日,是董明珠與雷軍10億元賭約到期的日子。 五年前,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一個頒獎禮上公開發起挑戰——如果五年后小米的營業額超過格力,就請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賠他一塊錢。性格剛烈的董明珠當場回應說,第一這不可能,第二要么不賭要賭就賭10億元。 這成為互聯網企業向制造業企業發起挑戰的標志性事件。 要對比2018年的營業額,兩者還要等到明年初。不過,單純對比財務數據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小米代表的互聯網模式與格力代表的制造業模式正在深度融合,格力在發展家庭互聯網,小米亦在布局全屋家電。 格力、小米殊途同歸,都瞄準了智能家居。只是格力的模式偏重,小米的模式偏輕。未來,最終誰將勝出?也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董小姐“聯網”思維加強 說來巧合,2013年12月的那場賭約之后,董明珠推動格力電器多元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其中,格力做手機,引來外界許多質疑,甚至有人猜測是因為董明珠跟雷軍打賭,一時意氣用事跨界之舉。 董明珠12月12日在自媒體的視頻里再次正面地給予了回應,她的初衷都是為了做好格力的智能家居。2012年,董明珠接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當年格力電器的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2013、2014年,格力電器接連兩年每年營收增長200億元,不過2015年受空調業大環境影響,營收回落到千億元。 2015年3月,她在中山大學的一次演講后,突然掏出帶有格力LOGO的手機,一時業界嘩然。對于為什么做手機,董明珠坦言,格力電器現在開始進軍智能家居,手機與全屋家電產品形成系統,比如洗衣機洗完衣服,通過手機就知道了。手機與家電聯網,形成智能家居。 為了做好手機,格力有自己的研發隊伍,甚至有自己的生產線。“我喜歡搞重資產”,董明珠說。重資產要付出很多,有人擔心沒有回報,但是這對消費者更有保障,質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不急著要回報”。 今年格力手機已推出三代產品,但市場上仍難見蹤影,只在格力商城少量出售。董明珠坦言,格力手機還沒有真正實現市場銷售,目前格力員工、格力空調安裝工都在用,因格力手機里有很多工具,方便員工、安裝工與總部對接。“它(格力手機)是系統,要做扎實、做完美,才推向市場。” 智能家居除了以手機為核心的信息網絡,還有一張能源網絡,儲能是其中的關鍵。 正因為此,董明珠兩年前極力推動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無奈遇到機構投資者的反對而終止。 后來,董明珠不甘罷休,以個人名義,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入股銀隆。雖然董明珠最近與銀隆創始人魏銀倉的矛盾公開化,但她仍然對銀隆的前景抱有信心。 最近,董明珠又有驚人之舉。格力電器近日以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項目,今后格力電器將變為智能終端制造商聞泰科技的重要股東,并間接參股安世半導體,完善上游芯片布局。 雷軍更加重視產品和渠道 過去五年,董明珠的“聯網”思維增強了,而雷軍則更加重視產品和實體渠道。 有意思的是,2015、2016年,無論格力電器還是小米,都經歷過波折,然后它們同時在2017年走出低谷,營業收入攀上新的高峰。小米的重新振作,與雷軍加強供應鏈、實體渠道直接相關。 從營收看,小米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營收分別為743億元、668.11億元和684.34億元。 立下賭約時,雷軍曾表示,小米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輕資產。第一,小米沒有工廠,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廠;第二,小米沒有渠道、沒有零售店,可以采用互聯網的電商直銷模式;第三小米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產品研發和用戶交流上。 正是這種純互聯網模式的玩法,讓小米摔了跟斗。 幸好雷軍及時糾偏。2016年,他親自抓小米供應鏈管理,并開始設立小米之家。產品力、渠道力提升,讓小米2017年實現翻身,營業收入達1146億元,為小米集團(01810.HK)2018年在香港上市鋪平了道路。 抓住上市機遇,雷軍奮起直追。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已達到508.46億元,相比格力電器的577.23億元,差距已經不到69億元。加上上半年的業績,小米2018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達到1305億元,而格力電器今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為1487億元,格力電器領先182億元。 考慮到小米今年第三季的收入同比增速達到49.1%,而格力電器前三季的收入增速為34.11%(在家電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已屬不易),預計2018年全年小米與格力的營收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董明珠最近已公開表示,格力電器今年2000億元營收的目標基本實現,估計這仍將略高于小米的營收。 不過,五年前,格力的營收約是小米的四倍,如今兩者幾乎“叮當馬頭(粵語形容難分伯仲)”,而且小米3392.21億港元的市值已超過格力電器(2186.12億元人民幣)。 從這個角度看,就算小米今年營收沒超過格力,也不能說雷軍就是輸家。 實體、虛擬經濟融合加快 正如董明珠堅持讓格力做手機和家庭互聯網、雷軍不單做小米智能電視還要順勢做空調等白色家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融合正在加快,未來將沒有單純的制造企業和單純的互聯網企業。 智能家居是董明珠心向往之的事業,所以格力除了空調,還在推出冰箱、洗衣機及電飯煲等一系列廚房電器和小家電。手機將是激活這些家電聯網功能的關鍵一步棋。董明珠說,未來冰箱里的雞蛋放了幾天,手機也能告訴你。基于聯網功能,格力將可以在這些互聯家電上發展許多增值服務。 這正是雷軍目前積極去做的,可以說他已先行一步。比如,小米推出的智能電飯煲,家里做了飯,下班路上的家人就可以從手機上收到信息。 奧維云網(AVC)董事長文建平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格力與小米的較勁,是在中國制造業里,兩個資源稟賦和發展模式完全不同的企業之間的PK。互聯網企業和經典制造業企業之間,都會逐漸面臨共同的煩惱。他們更應該做的是坐下來,好好研究和借鑒對方的經驗,并互相促進。這或許是這場賭局最重要的地方吧。”[詳情]
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能兌現嗎? 作者 皮海洲(著名財經評論家,獨立財經撰稿人) 被國人沸沸揚揚炒了5年的董明珠、雷軍“10億賭約”馬上就要到期了,“10億賭約”誰贏誰輸,牽動了不少國人的心。而就在這種背景下,12月2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參加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不過,結果到底如何,還只能等到12月12日見分曉。 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始于5年前的12月12日。2013年12月12日,雷軍和董明珠同時獲得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在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看法,風頭正盛的雷軍自然不服,兩人互相嗆聲,現場打賭。雷軍稱: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要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我一塊錢就行了。董明珠回擊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就賭10個億。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因此流傳開來。如今距離賭約到期之日只有幾天時間了,這場賭約的輸贏自然引人關注。 就“10億賭約”本身而論,我覺得董明珠輸的可能性很小。從兩位當事人所在公司的三季報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486.98億元,同比增長34.1%。同期,小米累計營收為1304.46億元。兩者的差距雖然不大,但小米要在兩個半月的時間內抹平這182.52億元的差距還是有困難的。更何況這“10億賭約”還有另一種算法。雷軍稱,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這也意味著可以拿五年的營業收入累計數來說事,如此一來,雷軍更難撼動董明珠了。 不過,盡管董明珠贏得“10億賭約”的可能性更大,但董明珠要贏錢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就是說,這“10億賭約”根本就無法兌現。倒不是說,雷軍或者董明珠沒有這種支付能力,實際上,在小米港股上市之后,雷軍支付“10億賭約”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問題是這“10億賭約”并不能真正兌現。如果真兌現的話,那么,董明珠、雷軍的“口頭之約”就變成了實際意義上的賭博行為,而賭博在中國是不被允許的,甚至是違法的。因此,盡管部分國人對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翹首以盼,但這“10億賭約”最終也只能是一場空而已,并不會有真正的兌現。 對于這一點,有可能成為贏家的董明珠其實是心知肚明的。所以12月2日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盡管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但董明珠同時還表示稱,“與雷軍的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對此,筆者也是深表認同的。如果要說有什么意義的話,那就是滿足了輿論5年來炒作的需要。而隨著“10億賭約”期滿,輿論方面也因此少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炒作話題。 對于“10億賭約”沒有意義的說法,輿論方面或許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10億賭約”的存在推動了兩家企業的發展。有網友表示,不在乎誰贏誰輸,不論小米還是格力,都是中國企業,“10億賭約”推動了兩家企業的發展,這就是令人高興的事情。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卻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至少是低估了董明珠、雷軍這兩位企業家的情懷。難道兩位企業家積極推動企業發展,就是為了這“10億賭約”?難道兩位企業家不知道這“10億賭約”從一開始就是不能兌現的?很顯然將“10億賭約”視為是企業發展推動力的說法實際上是很難成立的。如果這種無法兌現的賭約也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那么,我們不妨在企業之間大力提倡這種“賭約”,如此一來,企業都能大發展,這豈不是大好事一樁?事實顯然并非如此。 應該說,在過去的五年里,不論是格力電器還是小米,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3年格力電器的營收是1200億元,小米300億元,而到2018年,格力的營收可望達到2000億元,而小米有望達到1800億元左右。5年間,格力保持了穩定增長,而小米更是呈現出4倍以上的增長。如今盡管董明珠、雷軍的賭約就要到期了,但兩家公司仍然還在積極布署下一步的發展。 以格力電器為例,又在積極參與到芯片開發與芯片事業的發展中來,如最近格力電器擬出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項目,這是董明珠“芯片夢”的進一步向前推進,它所反映出來的是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感,這顯然不是“10億賭約”所能左右的。相反,“10億賭約”的存在反倒是掩蓋了董明珠、雷軍兩位企業家身上的不少光芒。而隨著“10億賭約”期限的臨近,或許該是與“10億賭約”說再見的時候了[詳情]
董明珠回應如何拿到與雷軍的10億賭資:這是個偽命題 上證報 12月4日,董明珠在出席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時回應記者關于與雷軍10億賭約的問題。 日前,董明珠公開單方宣稱,基本上已經贏了與雷軍的五年賭約。記者問董明珠將如何從雷軍手上拿到即將贏得的10億元賭金時,董明珠笑著回應記者稱:“這是個偽命題。” (上證報/記者 朱文彬 劉向紅 時娜) 【相關閱讀】 “十億賭局”進入倒計時,雷軍和董明珠誰笑到最后? “5年內小米的收入能否超過格力?”2013年12月12日的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和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立下了一個賭約:如果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董明珠輸給雷軍一塊錢。 董明珠立即回應:“我跟你賭10個億。” 11月19日晚,伴隨著小米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成績單,距離這場10億賭局的答案揭曉只剩最后一個季度。 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小米集團營收50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49.1%。經調整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17.3%。 上個月格力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格力電器第三季度營收5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46%,凈利潤83.1億元,同比增長38.35%。 從第三季度業績來看,小米和格力的營收相差69億人民幣。利潤上,小米差出了54億人民幣,格力的利潤是小米的2.86倍。市值上,小米以3000多億的市值超過2300多億的格力。 如果小米和格力分別繼續保持第三季度的營收增速,那么第四季度小米在營收上將逼近但很難超過格力。不過,考慮到第四季度里有火爆的雙11促銷,同時又面臨空調淡季,在營收上二者誰將勝出仍充滿懸念。而如果從更長遠來看,小米所代表的新經濟增長后勁較大。 在賭局進行的五年里,小米進軍了空調,格力做了手機,二者多少都有點“水土不服”。而趕上了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機遇的兩家公司,同時也都經歷不少成長與挑戰。 從小米來看,立下“賭局”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第二季度,小米首次超過了三星,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名。但中國手機市場瞬息萬變,當快速擴張期過后,“唯快不破”的小米,逐漸暴露出因為“基礎設施建設”不夠牢固而引發的問題,到了2016年,小米首次跌出全球出貨量前五,并在此后重新恢復了高速增長,實現反彈和逆襲。 和五年前不同,現在的小米除了銷售智能手機,還在互聯網服務、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海外市場等多點發力。以最新的第三季度為例,小米互聯網服務分部收入增至47億元,同比上漲85.5%;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貢獻收入1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8%;國際業務收入貢獻收入2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2.7%。在新零售渠道建設上,中國國內設立超過1100家授權店。 雷軍在此后也曾被多次問及10億賭約,在他看來,小米營收大概率超過格力,“核心原因是格力是工業時代的驕傲,小米是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我覺得小米這種形態,不是小米公司,是小米所代表的這種形態還是極具競爭力的。” 而五年里,格力則踏上了多元化的道路:造手機、新能源汽車、投資芯片……在董明珠的展望中,未來格力將會是多元化全球型工業集團。目前,格力已經完成了高端智能家電、高端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高端新能源技術、高端精密模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 格力做手機,曾引來業界一片嘩然,董明珠未曾放棄,直至今年推出格力3代手機仍銷量不大,但自主生產,風險可控。而在造車上,因中小股東反對,她拉上萬達老板王健林和京東老板劉強東一起入股銀隆,但負面消息不斷,先是供應商登門討債、接著IPO上市終止,之后河北銀隆部分停產、南京項目一度被江蘇高院查封,再到即將與魏銀倉對簿公堂。 從主業來看,受房地產市場疲軟影響,今年7月國內空調市場掉頭向下,格力今年沖刺兩千億目標壓力不小。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等業務,今年能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等仍有待檢驗。 還剩最后一個季度倒計時,“十億賭局”就將最終揭曉。對于8歲的小米和27歲的格力而言,未來同樣任重路遠—— 雷軍在香港說,手機行業也許不會快速增長了,但小米還有十倍的成長空間。接下來,小米如何調整自己的商業節奏,未來軟件和服務的盈利能力能否跟上,小米構建的生態能否支撐起小米不靠硬件靠互聯網賺錢的商業模式? 而對于陷入銀隆新能源股東內訌漩渦的董明珠來說,接下來能否帶領格力闖過多元化的險灘?(第一財經/ 劉佳) (編輯:畢鳳至) [詳情]
上證報訊(記者 朱文彬 劉向紅 時娜)12月4日,董明珠在出席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時獨家回應上證報記者關于與雷軍10億賭約的問題。 日前,董明珠公開單方宣稱,基本上已經贏了與雷軍的五年賭約。上證報記者問董明珠將如何從雷軍手上拿到即將贏得的10億元賭金時,董明珠笑著回應記者稱:“這是個偽命題。”[詳情]
賭局太虛了,“董明珠+雷軍”模式能否真的誕生? 來源:牛兄弟 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董明珠在回應媒體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依牛兄弟看,所謂賭局不過是媒體強加到兩人頭上的。兩人在這個不值一提的所謂賭局上糾葛,顯得有些滑稽。 作為兩位頗有情懷的中國企業家,董明珠和雷軍稱得上是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創新企業的杰出代表。 董明珠在做好空調等家電主業的同時,開始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先是做手機,結果卻只能是“自娛自樂”;然后搞新能源汽車,在股東的反對下碰了一鼻子灰。最終選擇自己做新能源汽車,卻引來一場官司;投資做芯片,發出的也是感喟,“別人做芯片股價就漲,我做芯片股價就落了。為什么?” 雷軍在做好手機、做好互聯網主業的同時,也在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小米系家電日漸豐富,今年10月份智能電視首次實現月銷量超100萬臺,米家空調也被業界看好;新能源汽車領域也頻現小米和雷軍的身影,小米的車載空氣凈化器、車載充電器、智能行車記錄儀、車輛定速巡航、車輛操控、車輛導航、停車信息預測等搞得風生水起。 這么看來,董明珠很有點英雄遲暮的感覺,雷軍則是如日中天。 但細想一番,董明珠遲暮顯然是一種錯覺,這位家電大王仍大有用武之地,但要正視互聯網新勢力的崛起;雷軍雖然正在勢頭上,但也要學習傳統制造業的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兒的踏實作風,千萬不要像某些互聯網企業那樣在瘋狂擴張中迷失自己。 對于“騎虎難下”的賭局,董明珠最后說了實話。她說,“其實與雷軍的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于輕資產。” 牛兄弟接著董明珠的話再說幾句:“互聯網+”是我們國家提出的重要戰略之一。不管是“互聯網+制造業”還是“制造業+互聯網”,這都是時代大潮所賦予企業家的歷史責任。所以,我們更希望看到“董明珠+雷軍”或者“雷軍+董明珠”這樣的組合。若真能如此,則是中國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的一大幸事,也是資本市場的一大幸事。[詳情]
董明珠“贏”雷軍10億卻可能輸掉“全部身家”:詭異賭局 來源: 時間財經 原創: 李拜天 董明珠入股銀隆的10億元中,本人只出1億元? 董明珠贏了與雷軍的10億賭約,但在另一場賭局中,她有輸掉本金的風險。 12月2日,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對外宣布,格力電器全年營收增長超500億元,與雷軍的賭局 “基本勝出”。宣布賭局勝利的同時,董明珠不忘強調,“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于輕資產”。 勝利背后的董明珠可能高興不起來。最近成為輿論焦點的銀隆風波中,她或會輸掉本錢。 據網易清流工作室11月30日的報道,銀隆原總經理孫國華稱,董明珠入股銀隆的18.5億元投資款,來源為格力電器經銷商借款。此前格力銀隆的200億元合作,均為格力電器代采購,旨在幫銀隆緩解現金流壓力。 兩條爆料,等于為一周前銀隆新能源大股東魏銀倉指控董明珠“利用國有企業領導人的職務謀取私利”、“損害上市公司格力電器以及其他股東利益”、“涉嫌構成貪污”提供了證據。 北京京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越告訴時間財經,《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要求,國企領導人在職或者離職后不得“接受、索取本企業的關聯企業、與本企業有業務關系的企業,以及管理和服務對象提供的物質性利益”。但董明珠與經銷商的借款“是不是屬于物質性利益還要看是否無息或免息,借款用途和期限”。 兩場賭局 董明珠與雷軍的賭局源于2013年央視一場活動上,意氣風發的雷軍稱五年內小米營業額將超過格力,愿與董明珠賭一塊錢。同臺的董明珠表示不服,將賭注提到10億元。此后五年,這場玩笑性質的賭約頻繁出現在媒體上,被視為一場新舊經濟之爭。 董明珠有足夠的自信宣布勝利。據兩家公司的財報,格力2017年全年營收1483億元,即今年將達到2000億元。小米在前三季度的營收合計1304億元,距離2000億元還有約700億元。 如果說與雷軍的賭約更像一場表演性的玩笑,承載了董明珠造車夢的“銀隆賭局”要嚴肅認真的多,并且一開始就不順利。 2016年,董明珠最初試圖讓其掌控的格力電器全資收購銀隆新能源,股東會上遭小股東聯合抵制。永不言敗的董明珠同年12月以個人名義入股,愿以“全部身家投銀隆”。還拉上萬達王健林與京東劉強東等共同出資30億元,彼時還不缺錢的王健林委婉表示投資原因是“我信任董明珠”。 董明珠隨后兩度增持銀隆,知道成為第二大股東。同時,珠海銀隆與格力電器簽署高達200億的合作協議,頗受外界質疑,但均被董明珠強勢“回懟”。格力出身的人馬接管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卸任。 2018年,電動車政策補貼退潮,銀隆負面消息不斷:供應商上門討債、被指欠款10億元、涉嫌騙補、IPO輔導終止。關聯交易惡果亦顯現:2018年格力電器半年報顯示,格力向銀隆的應收賬款達10.45億元,計提6614萬元壞賬準備。關于董明珠與原管理層的矛盾傳言不斷。 消息很快坐實,矛盾也迅速激化。11月13日,銀隆官方微信聲明稱,新任管理層發現魏銀倉、孫國華涉嫌侵占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已起訴并報案。魏孫方面則強力回應,稱董明珠為爭奪控制權不顧公司利益,“已向有關部門舉報董明珠違法犯罪”。 董明珠押上全部身家的這場“造車賭局”,走在輸光邊緣。 敗相已現? 11月15日,格力系人馬控制下銀隆官方微信發文《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豈容宵小跳梁?——銀小編試著幫你撥開迷霧看銀隆》,爆料魏銀倉賭博,透露孫國華曾阻撓公司股東大會召開。 該文文風詭譎,如描述孫國華出席股東會:“最終會議如期召開,魏老板躲在香港不敢參加,你作為替死鬼坐在現場。在全程錄音錄像的環境下,你面對股東的質詢,面如死灰、體似篩糠、汗透衣背……” 魏銀倉、孫國華一方此后公布了一些列證據,從“向經銷商借款收購銀隆”到“200億合作協議的真相”,將具有國企領導人身份的董明珠推向危險的方向。 根據網易清流的報道,孫國華提供了一系列的借款合同、銀行轉賬憑證、財務單據,稱董明珠最初入股銀隆的10億元中,本人只出了1億元,其余均為格力電器的經銷商借款。由于“董明珠個人不方便直接首款”,還借用了魏銀倉名下公司的名義收款后再轉付給其董明珠用于向銀隆增資。 董明珠主導下,格力電器與銀隆簽署了每年200億元的合作協議。其中,格力電器向銀隆銷售大巴空調、智能裝備等商品獲批的金額為190億元,珠海銀隆向格力電器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設備獲批金額為10億元。這一關聯交易曾遭到格力小股東的質疑。 孫國華則直接點破,格力電器向銀隆新能源銷售190億元的內容,“絕大多數是格力在為銀隆新能源代采購”。 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生產線,格力電器都是“從外面買回來,然后賣給銀隆”。孫國華稱,這么做的好處,是緩解了銀隆的資金壓力,“如果直接對廠家采購,可能帳期在一個月,通過格力代采購帳期有一年”。 無論雙方失和的原因是否孫國華對媒體表述的“魏銀倉謀求退出,催促董明珠還款,董明珠因催促還錢,惱羞成怒”,從上述兩項爆料來看,事情已經發展到魚死網破的邊緣。 截至12月3日,格力電器及董明珠方面未對孫國華的爆料有任何回應。格力電器股票也在爆料當天小幅下滑,12月3日收盤,受宏觀利好影響上漲2.99%。董明珠這場賭上全部身家的“造車賭局”,結局會怎樣?來點天馬行空的想象吧。(時間財經 李拜天)[詳情]
董明珠雷軍“10億賭約”到期,結局意想不到 作者:孫杰 來源:長安街知事 再過幾天,董明珠和雷軍糾纏了5年的“10億賭約”,就要迎來兌現時刻。有人甚至按捺不住,提前揭曉答案。 到底是誰贏了?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結局可能沒那么簡單。 5年賭約到期 昨天,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 董明珠還說,其實與雷軍的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于輕資產。 事實上,這場賭約要從5年前說起。 2013年12月12日,雷軍和董明珠同時獲得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 在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看法,風頭正盛的雷軍自然不服,兩人互相嗆聲,現場打賭。 雷軍: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要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董明珠: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就賭10個億。 一家做實業,一家做互聯網,頗有些“關公戰秦瓊”的意味,總是被人津津樂道。這場賭約經常會被翻出來,“監督”兩人履行賭局。 有時,雷軍也會主動“挑事兒”。2014年,他在接受采訪時就自信滿滿地說,“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賭,格力1200億,小米300億,差4倍;今年小米800億,他們1400億,差距小了,再有一兩年格力就輸了。 究竟誰是贏家,按說到這月12日,就要揭開謎底了。 提前鎖定勝局? 兩人賭的是營業額,這一點尤其受關注。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格力電器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86.98億元,同比增長34.1%。同期,小米累計營收為1304.46億元。 兩者僅僅相差182.52億,并不算大。也就是說,兩家企業今年第四季度的表現,就是決定兩人勝敗的關鍵。 有人曾測算,如果小米保持此前增速,全年下來小米營收最多達到1900億左右。格力只要保持住三季度的營收增速,全年下來應該會超過2000億。也就是說,格力應該會勝出。 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演講時,董明珠也公開透露,從銷售收入可以看到,格力電器今年9月份已完成去年全年的指標,后面一個季度三個月實現500億,也就是全年營收將達到2000億。 這意味著董明珠和格力提前鎖定了勝局? “格力是民族工業做實業的,而小米打造的是基于物聯網和生態鏈的互聯網公司。”產業經濟評論家洪仕斌認為,正如董明珠所言,兩人打賭本就不在同一賽道。 對董明珠聲稱自己贏了,洪仕斌并不認可,其一是兩人賭局要有一個衡量標準,不是誰說自己贏了就贏了;其二,雷軍和小米未來產生的價值將大過董明珠,要說發展邊界的話,無疑小米未來更有想象力。 結局意想不到 誰輸誰贏,網民看法各異。有人力挺“董小姐”,有人為雷軍點贊。 “小米從一家初創企業到營業額接近格力,無論最終誰高誰低,我都認為小米不輸。” “其實雷軍已經贏了,小米已經不是當初的小米了。” 有些米粉兒甚至覺得小米雖敗猶榮,“因為明年營收必然會超過格力,而格力今年為了推動營收達到2000億元,可謂使盡了吃奶的力氣。” 也有人認為,這場對賭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五年來,在各方“監督”之下,格力和小米各自努力,有低谷有高潮,但最終都在“五年之期”的最后一個年份站在同一起跑線,又同時回到高速增之路。 事實的確如此。 2014年,小米超越三星,成為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手機廠商。但到2016年時,小米全年出貨量下滑幅度最大,國內市場份額從第一滑落到第五。隨著小米“生態鏈”的發力,小米掃地機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創新產品出現,口碑不錯,手機業務也有所回暖,出貨量明顯提升。 作為空調行業龍頭,格力的問題在于,遇上行業天花板。從2014年開始,格力就嘗試擴充品類,如晶弘系列冰箱、大松系列小家電以及格力手機等。 總體來看,5年間,小米營收增長逾3倍,格力也在保持穩定增長,兩家企業都在成長。 洪仕斌認為,近兩年,小米發展線下的力度很大,裂變速度較快,業績增速也較為明顯。“賭約沒有對錯之分,結果也不那么重要,從目前雙方獲得的業績增速和營銷效果來看,董明珠和雷軍都是贏家。” 在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看來,格力和小米,一家是傳統制造的民族領軍品牌,一家是互聯網領域新經濟寵兒,這兩家明星企業間的隔空較勁兒,其實算得上一種良性競爭,給企業、給行業帶來的,是更多創新發展的動力。 這樣的競爭,不管結局如何,對中國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兒。正如網友所言:誰贏都行,都是我們中國的。 [詳情]
10億元賭約“揭盅”: 董明珠雷軍都沒有輸 單純對比財務數據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小米代表的互聯網模式與格力代表的制造業模式正在深度融合 王珍 12月12日,是董明珠與雷軍10億元賭約到期的日子。 五年前,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一個頒獎禮上公開發起挑戰——如果五年后小米的營業額超過格力,就請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賠他一塊錢。性格剛烈的董明珠當場回應說,第一這不可能,第二要么不賭要賭就賭10億元。 這成為互聯網企業向制造業企業發起挑戰的標志性事件。 要對比2018年的營業額,兩者還要等到明年初。不過,單純對比財務數據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小米代表的互聯網模式與格力代表的制造業模式正在深度融合,格力在發展家庭互聯網,小米亦在布局全屋家電。 格力、小米殊途同歸,都瞄準了智能家居。只是格力的模式偏重,小米的模式偏輕。未來,最終誰將勝出?也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董小姐“聯網”思維加強 說來巧合,2013年12月的那場賭約之后,董明珠推動格力電器多元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其中,格力做手機,引來外界許多質疑,甚至有人猜測是因為董明珠跟雷軍打賭,一時意氣用事跨界之舉。 董明珠12月12日在自媒體的視頻里再次正面地給予了回應,她的初衷都是為了做好格力的智能家居。2012年,董明珠接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當年格力電器的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2013、2014年,格力電器接連兩年每年營收增長200億元,不過2015年受空調業大環境影響,營收回落到千億元。 2015年3月,她在中山大學的一次演講后,突然掏出帶有格力LOGO的手機,一時業界嘩然。對于為什么做手機,董明珠坦言,格力電器現在開始進軍智能家居,手機與全屋家電產品形成系統,比如洗衣機洗完衣服,通過手機就知道了。手機與家電聯網,形成智能家居。 為了做好手機,格力有自己的研發隊伍,甚至有自己的生產線。“我喜歡搞重資產”,董明珠說。重資產要付出很多,有人擔心沒有回報,但是這對消費者更有保障,質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不急著要回報”。 今年格力手機已推出三代產品,但市場上仍難見蹤影,只在格力商城少量出售。董明珠坦言,格力手機還沒有真正實現市場銷售,目前格力員工、格力空調安裝工都在用,因格力手機里有很多工具,方便員工、安裝工與總部對接。“它(格力手機)是系統,要做扎實、做完美,才推向市場。” 智能家居除了以手機為核心的信息網絡,還有一張能源網絡,儲能是其中的關鍵。 正因為此,董明珠兩年前極力推動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無奈遇到機構投資者的反對而終止。 后來,董明珠不甘罷休,以個人名義,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入股銀隆。雖然董明珠最近與銀隆創始人魏銀倉的矛盾公開化,但她仍然對銀隆的前景抱有信心。 最近,董明珠又有驚人之舉。格力電器近日以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項目,今后格力電器將變為智能終端制造商聞泰科技的重要股東,并間接參股安世半導體,完善上游芯片布局。 雷軍更加重視產品和渠道 過去五年,董明珠的“聯網”思維增強了,而雷軍則更加重視產品和實體渠道。 有意思的是,2015、2016年,無論格力電器還是小米,都經歷過波折,然后它們同時在2017年走出低谷,營業收入攀上新的高峰。小米的重新振作,與雷軍加強供應鏈、實體渠道直接相關。 從營收看,小米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營收分別為743億元、668.11億元和684.34億元。 立下賭約時,雷軍曾表示,小米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輕資產。第一,小米沒有工廠,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廠;第二,小米沒有渠道、沒有零售店,可以采用互聯網的電商直銷模式;第三小米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產品研發和用戶交流上。 正是這種純互聯網模式的玩法,讓小米摔了跟斗。 幸好雷軍及時糾偏。2016年,他親自抓小米供應鏈管理,并開始設立小米之家。產品力、渠道力提升,讓小米2017年實現翻身,營業收入達1146億元,為小米集團(01810.HK)2018年在香港上市鋪平了道路。 抓住上市機遇,雷軍奮起直追。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已達到508.46億元,相比格力電器的577.23億元,差距已經不到69億元。加上上半年的業績,小米2018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達到1305億元,而格力電器今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為1487億元,格力電器領先182億元。 考慮到小米今年第三季的收入同比增速達到49.1%,而格力電器前三季的收入增速為34.11%(在家電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已屬不易),預計2018年全年小米與格力的營收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董明珠最近已公開表示,格力電器今年2000億元營收的目標基本實現,估計這仍將略高于小米的營收。 不過,五年前,格力的營收約是小米的四倍,如今兩者幾乎“叮當馬頭(粵語形容難分伯仲)”,而且小米3392.21億港元的市值已超過格力電器(2186.12億元人民幣)。 從這個角度看,就算小米今年營收沒超過格力,也不能說雷軍就是輸家。 實體、虛擬經濟融合加快 正如董明珠堅持讓格力做手機和家庭互聯網、雷軍不單做小米智能電視還要順勢做空調等白色家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融合正在加快,未來將沒有單純的制造企業和單純的互聯網企業。 智能家居是董明珠心向往之的事業,所以格力除了空調,還在推出冰箱、洗衣機及電飯煲等一系列廚房電器和小家電。手機將是激活這些家電聯網功能的關鍵一步棋。董明珠說,未來冰箱里的雞蛋放了幾天,手機也能告訴你。基于聯網功能,格力將可以在這些互聯家電上發展許多增值服務。 這正是雷軍目前積極去做的,可以說他已先行一步。比如,小米推出的智能電飯煲,家里做了飯,下班路上的家人就可以從手機上收到信息。 奧維云網(AVC)董事長文建平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格力與小米的較勁,是在中國制造業里,兩個資源稟賦和發展模式完全不同的企業之間的PK。互聯網企業和經典制造業企業之間,都會逐漸面臨共同的煩惱。他們更應該做的是坐下來,好好研究和借鑒對方的經驗,并互相促進。這或許是這場賭局最重要的地方吧。”[詳情]
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能兌現嗎? 作者 皮海洲(著名財經評論家,獨立財經撰稿人) 被國人沸沸揚揚炒了5年的董明珠、雷軍“10億賭約”馬上就要到期了,“10億賭約”誰贏誰輸,牽動了不少國人的心。而就在這種背景下,12月2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參加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不過,結果到底如何,還只能等到12月12日見分曉。 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始于5年前的12月12日。2013年12月12日,雷軍和董明珠同時獲得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在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看法,風頭正盛的雷軍自然不服,兩人互相嗆聲,現場打賭。雷軍稱: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要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我一塊錢就行了。董明珠回擊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就賭10個億。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因此流傳開來。如今距離賭約到期之日只有幾天時間了,這場賭約的輸贏自然引人關注。 就“10億賭約”本身而論,我覺得董明珠輸的可能性很小。從兩位當事人所在公司的三季報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486.98億元,同比增長34.1%。同期,小米累計營收為1304.46億元。兩者的差距雖然不大,但小米要在兩個半月的時間內抹平這182.52億元的差距還是有困難的。更何況這“10億賭約”還有另一種算法。雷軍稱,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這也意味著可以拿五年的營業收入累計數來說事,如此一來,雷軍更難撼動董明珠了。 不過,盡管董明珠贏得“10億賭約”的可能性更大,但董明珠要贏錢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就是說,這“10億賭約”根本就無法兌現。倒不是說,雷軍或者董明珠沒有這種支付能力,實際上,在小米港股上市之后,雷軍支付“10億賭約”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問題是這“10億賭約”并不能真正兌現。如果真兌現的話,那么,董明珠、雷軍的“口頭之約”就變成了實際意義上的賭博行為,而賭博在中國是不被允許的,甚至是違法的。因此,盡管部分國人對董明珠、雷軍的“10億賭約”翹首以盼,但這“10億賭約”最終也只能是一場空而已,并不會有真正的兌現。 對于這一點,有可能成為贏家的董明珠其實是心知肚明的。所以12月2日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盡管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但董明珠同時還表示稱,“與雷軍的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對此,筆者也是深表認同的。如果要說有什么意義的話,那就是滿足了輿論5年來炒作的需要。而隨著“10億賭約”期滿,輿論方面也因此少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炒作話題。 對于“10億賭約”沒有意義的說法,輿論方面或許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10億賭約”的存在推動了兩家企業的發展。有網友表示,不在乎誰贏誰輸,不論小米還是格力,都是中國企業,“10億賭約”推動了兩家企業的發展,這就是令人高興的事情。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卻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至少是低估了董明珠、雷軍這兩位企業家的情懷。難道兩位企業家積極推動企業發展,就是為了這“10億賭約”?難道兩位企業家不知道這“10億賭約”從一開始就是不能兌現的?很顯然將“10億賭約”視為是企業發展推動力的說法實際上是很難成立的。如果這種無法兌現的賭約也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那么,我們不妨在企業之間大力提倡這種“賭約”,如此一來,企業都能大發展,這豈不是大好事一樁?事實顯然并非如此。 應該說,在過去的五年里,不論是格力電器還是小米,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3年格力電器的營收是1200億元,小米300億元,而到2018年,格力的營收可望達到2000億元,而小米有望達到1800億元左右。5年間,格力保持了穩定增長,而小米更是呈現出4倍以上的增長。如今盡管董明珠、雷軍的賭約就要到期了,但兩家公司仍然還在積極布署下一步的發展。 以格力電器為例,又在積極參與到芯片開發與芯片事業的發展中來,如最近格力電器擬出資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項目,這是董明珠“芯片夢”的進一步向前推進,它所反映出來的是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感,這顯然不是“10億賭約”所能左右的。相反,“10億賭約”的存在反倒是掩蓋了董明珠、雷軍兩位企業家身上的不少光芒。而隨著“10億賭約”期限的臨近,或許該是與“10億賭約”說再見的時候了[詳情]
時至年底,五年前董明珠與雷軍的10億元賭約即將到期,勝負也即將見分曉。 關于如何兌現10億元賭資一事,12月4日,董明珠在出席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時獨家向上證報記者進行了回應。 日前,董明珠單方面公開對外稱,基本上她已經贏定了。數據顯示,格力電器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接近1500億元,董明珠也預計今年將實現2000億元的營收目標。而雷軍的小米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總額為1304億元,距離年內2000億元的營收還有一定的距離。 2013年12月12日,雷軍先向董明珠下戰書,稱5年內小米的營業額將會超過格力,賭約是一塊錢,董明珠立即表示,超過格力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賭就賭10個億。 既然董明珠已經判定自己將贏定了,那如何從雷軍手里拿回10億元賭資呢?面對記者的提問,董明珠抱以一笑,略作思考后隨即笑稱:“這是個偽命題。”言罷而去。 更多信息請關注中國證券網微信公眾號后閱讀↓ 【相關閱讀】 200多位企業家齊聚博鰲,他們要開什么會? 2018年12月4日-5日,200多位企業家聯袂出現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吸引他們參與的活動,是由新華網、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這里,與會嘉賓們腦力、智慧、自信、激情充分碰撞,一起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共同探討品牌強國戰略。 董明珠:中國制造業要好好地檢討自己 4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出席“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暨中國品牌5·10晚會”新聞發布會時表示,一個品牌的成長是要用質量來支撐的,中國的制造業要好好地檢討自己,我們不是不能做好,而是我們心中往往在那一瞬間有了投機的心理。 劉平均:明年將舉辦首屆“中國品牌5·10晚會” 12月4日-5日,由新華網、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每日電訊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在期間舉行的“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暨中國品牌5·10晚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明年“中國品牌日”期間將舉辦首屆“中國品牌5·10晚會”,推動我國經濟由質量經濟階段跨入品牌經濟時代。 毛一翔:中央企業要打造更多消費者記得住、叫得響、信得過的“金字招牌” 4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毛一翔在出席“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暨中國品牌5·10晚會”新聞發布會致辭中說,未來,中央企業將在品牌強國戰略的引領下,繼續努力,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上下功夫,打造更多消費者記得住、叫得響、信得過的“金字招牌”。 華揚聯眾蘇同:仍會繼續推動并購事宜 4日,華揚聯眾創始人、董事長蘇同在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對上證報記者稱,仍將推動并購事宜。 天士力閆希軍:天士力生物正在推進赴港IPO事宜 天士力董事長閆希軍在12月4日出席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時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天士力生物正在推進赴港IPO事宜。據悉,天士力生物計劃在香港主板上市。 揚子江藥業董事長徐鏡人:公司暫無上市計劃 對資本市場來說,連續4年位居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榜首的揚子江藥業一直是個謎。12月4日,揚子江藥業董事長徐鏡人在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對記者表示,公司堅守實業,穩步前進,但目前仍然沒有上市計劃。 江淮汽車王東生:汽車行業新舊交替關鍵節點已來 “現在的汽車行業今年已經感受到了變化,就是連續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在今年終結了。”12月4日,在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期間,江淮汽車黨委副書記王東生告訴記者,汽車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就是新舊交替。[詳情]
董明珠回應如何拿到與雷軍的10億賭資:這是個偽命題 上證報 12月4日,董明珠在出席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時回應記者關于與雷軍10億賭約的問題。 日前,董明珠公開單方宣稱,基本上已經贏了與雷軍的五年賭約。記者問董明珠將如何從雷軍手上拿到即將贏得的10億元賭金時,董明珠笑著回應記者稱:“這是個偽命題。” (上證報/記者 朱文彬 劉向紅 時娜) 【相關閱讀】 “十億賭局”進入倒計時,雷軍和董明珠誰笑到最后? “5年內小米的收入能否超過格力?”2013年12月12日的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和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立下了一個賭約:如果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董明珠輸給雷軍一塊錢。 董明珠立即回應:“我跟你賭10個億。” 11月19日晚,伴隨著小米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成績單,距離這場10億賭局的答案揭曉只剩最后一個季度。 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小米集團營收50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49.1%。經調整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17.3%。 上個月格力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格力電器第三季度營收5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46%,凈利潤83.1億元,同比增長38.35%。 從第三季度業績來看,小米和格力的營收相差69億人民幣。利潤上,小米差出了54億人民幣,格力的利潤是小米的2.86倍。市值上,小米以3000多億的市值超過2300多億的格力。 如果小米和格力分別繼續保持第三季度的營收增速,那么第四季度小米在營收上將逼近但很難超過格力。不過,考慮到第四季度里有火爆的雙11促銷,同時又面臨空調淡季,在營收上二者誰將勝出仍充滿懸念。而如果從更長遠來看,小米所代表的新經濟增長后勁較大。 在賭局進行的五年里,小米進軍了空調,格力做了手機,二者多少都有點“水土不服”。而趕上了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機遇的兩家公司,同時也都經歷不少成長與挑戰。 從小米來看,立下“賭局”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第二季度,小米首次超過了三星,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名。但中國手機市場瞬息萬變,當快速擴張期過后,“唯快不破”的小米,逐漸暴露出因為“基礎設施建設”不夠牢固而引發的問題,到了2016年,小米首次跌出全球出貨量前五,并在此后重新恢復了高速增長,實現反彈和逆襲。 和五年前不同,現在的小米除了銷售智能手機,還在互聯網服務、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海外市場等多點發力。以最新的第三季度為例,小米互聯網服務分部收入增至47億元,同比上漲85.5%;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貢獻收入1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8%;國際業務收入貢獻收入2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2.7%。在新零售渠道建設上,中國國內設立超過1100家授權店。 雷軍在此后也曾被多次問及10億賭約,在他看來,小米營收大概率超過格力,“核心原因是格力是工業時代的驕傲,小米是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我覺得小米這種形態,不是小米公司,是小米所代表的這種形態還是極具競爭力的。” 而五年里,格力則踏上了多元化的道路:造手機、新能源汽車、投資芯片……在董明珠的展望中,未來格力將會是多元化全球型工業集團。目前,格力已經完成了高端智能家電、高端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高端新能源技術、高端精密模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 格力做手機,曾引來業界一片嘩然,董明珠未曾放棄,直至今年推出格力3代手機仍銷量不大,但自主生產,風險可控。而在造車上,因中小股東反對,她拉上萬達老板王健林和京東老板劉強東一起入股銀隆,但負面消息不斷,先是供應商登門討債、接著IPO上市終止,之后河北銀隆部分停產、南京項目一度被江蘇高院查封,再到即將與魏銀倉對簿公堂。 從主業來看,受房地產市場疲軟影響,今年7月國內空調市場掉頭向下,格力今年沖刺兩千億目標壓力不小。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等業務,今年能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等仍有待檢驗。 還剩最后一個季度倒計時,“十億賭局”就將最終揭曉。對于8歲的小米和27歲的格力而言,未來同樣任重路遠—— 雷軍在香港說,手機行業也許不會快速增長了,但小米還有十倍的成長空間。接下來,小米如何調整自己的商業節奏,未來軟件和服務的盈利能力能否跟上,小米構建的生態能否支撐起小米不靠硬件靠互聯網賺錢的商業模式? 而對于陷入銀隆新能源股東內訌漩渦的董明珠來說,接下來能否帶領格力闖過多元化的險灘?(第一財經/ 劉佳) (編輯:畢鳳至) [詳情]
上證報訊(記者 朱文彬 劉向紅 時娜)12月4日,董明珠在出席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時獨家回應上證報記者關于與雷軍10億賭約的問題。 日前,董明珠公開單方宣稱,基本上已經贏了與雷軍的五年賭約。上證報記者問董明珠將如何從雷軍手上拿到即將贏得的10億元賭金時,董明珠笑著回應記者稱:“這是個偽命題。”[詳情]
賭局太虛了,“董明珠+雷軍”模式能否真的誕生? 來源:牛兄弟 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董明珠在回應媒體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依牛兄弟看,所謂賭局不過是媒體強加到兩人頭上的。兩人在這個不值一提的所謂賭局上糾葛,顯得有些滑稽。 作為兩位頗有情懷的中國企業家,董明珠和雷軍稱得上是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創新企業的杰出代表。 董明珠在做好空調等家電主業的同時,開始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先是做手機,結果卻只能是“自娛自樂”;然后搞新能源汽車,在股東的反對下碰了一鼻子灰。最終選擇自己做新能源汽車,卻引來一場官司;投資做芯片,發出的也是感喟,“別人做芯片股價就漲,我做芯片股價就落了。為什么?” 雷軍在做好手機、做好互聯網主業的同時,也在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小米系家電日漸豐富,今年10月份智能電視首次實現月銷量超100萬臺,米家空調也被業界看好;新能源汽車領域也頻現小米和雷軍的身影,小米的車載空氣凈化器、車載充電器、智能行車記錄儀、車輛定速巡航、車輛操控、車輛導航、停車信息預測等搞得風生水起。 這么看來,董明珠很有點英雄遲暮的感覺,雷軍則是如日中天。 但細想一番,董明珠遲暮顯然是一種錯覺,這位家電大王仍大有用武之地,但要正視互聯網新勢力的崛起;雷軍雖然正在勢頭上,但也要學習傳統制造業的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兒的踏實作風,千萬不要像某些互聯網企業那樣在瘋狂擴張中迷失自己。 對于“騎虎難下”的賭局,董明珠最后說了實話。她說,“其實與雷軍的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于輕資產。” 牛兄弟接著董明珠的話再說幾句:“互聯網+”是我們國家提出的重要戰略之一。不管是“互聯網+制造業”還是“制造業+互聯網”,這都是時代大潮所賦予企業家的歷史責任。所以,我們更希望看到“董明珠+雷軍”或者“雷軍+董明珠”這樣的組合。若真能如此,則是中國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的一大幸事,也是資本市場的一大幸事。[詳情]
董明珠“贏”雷軍10億卻可能輸掉“全部身家”:詭異賭局 來源: 時間財經 原創: 李拜天 董明珠入股銀隆的10億元中,本人只出1億元? 董明珠贏了與雷軍的10億賭約,但在另一場賭局中,她有輸掉本金的風險。 12月2日,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對外宣布,格力電器全年營收增長超500億元,與雷軍的賭局 “基本勝出”。宣布賭局勝利的同時,董明珠不忘強調,“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于輕資產”。 勝利背后的董明珠可能高興不起來。最近成為輿論焦點的銀隆風波中,她或會輸掉本錢。 據網易清流工作室11月30日的報道,銀隆原總經理孫國華稱,董明珠入股銀隆的18.5億元投資款,來源為格力電器經銷商借款。此前格力銀隆的200億元合作,均為格力電器代采購,旨在幫銀隆緩解現金流壓力。 兩條爆料,等于為一周前銀隆新能源大股東魏銀倉指控董明珠“利用國有企業領導人的職務謀取私利”、“損害上市公司格力電器以及其他股東利益”、“涉嫌構成貪污”提供了證據。 北京京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越告訴時間財經,《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要求,國企領導人在職或者離職后不得“接受、索取本企業的關聯企業、與本企業有業務關系的企業,以及管理和服務對象提供的物質性利益”。但董明珠與經銷商的借款“是不是屬于物質性利益還要看是否無息或免息,借款用途和期限”。 兩場賭局 董明珠與雷軍的賭局源于2013年央視一場活動上,意氣風發的雷軍稱五年內小米營業額將超過格力,愿與董明珠賭一塊錢。同臺的董明珠表示不服,將賭注提到10億元。此后五年,這場玩笑性質的賭約頻繁出現在媒體上,被視為一場新舊經濟之爭。 董明珠有足夠的自信宣布勝利。據兩家公司的財報,格力2017年全年營收1483億元,即今年將達到2000億元。小米在前三季度的營收合計1304億元,距離2000億元還有約700億元。 如果說與雷軍的賭約更像一場表演性的玩笑,承載了董明珠造車夢的“銀隆賭局”要嚴肅認真的多,并且一開始就不順利。 2016年,董明珠最初試圖讓其掌控的格力電器全資收購銀隆新能源,股東會上遭小股東聯合抵制。永不言敗的董明珠同年12月以個人名義入股,愿以“全部身家投銀隆”。還拉上萬達王健林與京東劉強東等共同出資30億元,彼時還不缺錢的王健林委婉表示投資原因是“我信任董明珠”。 董明珠隨后兩度增持銀隆,知道成為第二大股東。同時,珠海銀隆與格力電器簽署高達200億的合作協議,頗受外界質疑,但均被董明珠強勢“回懟”。格力出身的人馬接管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卸任。 2018年,電動車政策補貼退潮,銀隆負面消息不斷:供應商上門討債、被指欠款10億元、涉嫌騙補、IPO輔導終止。關聯交易惡果亦顯現:2018年格力電器半年報顯示,格力向銀隆的應收賬款達10.45億元,計提6614萬元壞賬準備。關于董明珠與原管理層的矛盾傳言不斷。 消息很快坐實,矛盾也迅速激化。11月13日,銀隆官方微信聲明稱,新任管理層發現魏銀倉、孫國華涉嫌侵占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已起訴并報案。魏孫方面則強力回應,稱董明珠為爭奪控制權不顧公司利益,“已向有關部門舉報董明珠違法犯罪”。 董明珠押上全部身家的這場“造車賭局”,走在輸光邊緣。 敗相已現? 11月15日,格力系人馬控制下銀隆官方微信發文《朗朗乾坤,昭昭日月,豈容宵小跳梁?——銀小編試著幫你撥開迷霧看銀隆》,爆料魏銀倉賭博,透露孫國華曾阻撓公司股東大會召開。 該文文風詭譎,如描述孫國華出席股東會:“最終會議如期召開,魏老板躲在香港不敢參加,你作為替死鬼坐在現場。在全程錄音錄像的環境下,你面對股東的質詢,面如死灰、體似篩糠、汗透衣背……” 魏銀倉、孫國華一方此后公布了一些列證據,從“向經銷商借款收購銀隆”到“200億合作協議的真相”,將具有國企領導人身份的董明珠推向危險的方向。 根據網易清流的報道,孫國華提供了一系列的借款合同、銀行轉賬憑證、財務單據,稱董明珠最初入股銀隆的10億元中,本人只出了1億元,其余均為格力電器的經銷商借款。由于“董明珠個人不方便直接首款”,還借用了魏銀倉名下公司的名義收款后再轉付給其董明珠用于向銀隆增資。 董明珠主導下,格力電器與銀隆簽署了每年200億元的合作協議。其中,格力電器向銀隆銷售大巴空調、智能裝備等商品獲批的金額為190億元,珠海銀隆向格力電器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設備獲批金額為10億元。這一關聯交易曾遭到格力小股東的質疑。 孫國華則直接點破,格力電器向銀隆新能源銷售190億元的內容,“絕大多數是格力在為銀隆新能源代采購”。 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生產線,格力電器都是“從外面買回來,然后賣給銀隆”。孫國華稱,這么做的好處,是緩解了銀隆的資金壓力,“如果直接對廠家采購,可能帳期在一個月,通過格力代采購帳期有一年”。 無論雙方失和的原因是否孫國華對媒體表述的“魏銀倉謀求退出,催促董明珠還款,董明珠因催促還錢,惱羞成怒”,從上述兩項爆料來看,事情已經發展到魚死網破的邊緣。 截至12月3日,格力電器及董明珠方面未對孫國華的爆料有任何回應。格力電器股票也在爆料當天小幅下滑,12月3日收盤,受宏觀利好影響上漲2.99%。董明珠這場賭上全部身家的“造車賭局”,結局會怎樣?來點天馬行空的想象吧。(時間財經 李拜天)[詳情]
董明珠雷軍“10億賭約”到期,結局意想不到 作者:孫杰 來源:長安街知事 再過幾天,董明珠和雷軍糾纏了5年的“10億賭約”,就要迎來兌現時刻。有人甚至按捺不住,提前揭曉答案。 到底是誰贏了?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結局可能沒那么簡單。 5年賭約到期 昨天,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 董明珠還說,其實與雷軍的賭局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于輕資產。 事實上,這場賭約要從5年前說起。 2013年12月12日,雷軍和董明珠同時獲得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榮譽。 在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看法,風頭正盛的雷軍自然不服,兩人互相嗆聲,現場打賭。 雷軍: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要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董明珠: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要賭就賭10個億。 一家做實業,一家做互聯網,頗有些“關公戰秦瓊”的意味,總是被人津津樂道。這場賭約經常會被翻出來,“監督”兩人履行賭局。 有時,雷軍也會主動“挑事兒”。2014年,他在接受采訪時就自信滿滿地說,“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賭,格力1200億,小米300億,差4倍;今年小米800億,他們1400億,差距小了,再有一兩年格力就輸了。 究竟誰是贏家,按說到這月12日,就要揭開謎底了。 提前鎖定勝局? 兩人賭的是營業額,這一點尤其受關注。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格力電器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86.98億元,同比增長34.1%。同期,小米累計營收為1304.46億元。 兩者僅僅相差182.52億,并不算大。也就是說,兩家企業今年第四季度的表現,就是決定兩人勝敗的關鍵。 有人曾測算,如果小米保持此前增速,全年下來小米營收最多達到1900億左右。格力只要保持住三季度的營收增速,全年下來應該會超過2000億。也就是說,格力應該會勝出。 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演講時,董明珠也公開透露,從銷售收入可以看到,格力電器今年9月份已完成去年全年的指標,后面一個季度三個月實現500億,也就是全年營收將達到2000億。 這意味著董明珠和格力提前鎖定了勝局? “格力是民族工業做實業的,而小米打造的是基于物聯網和生態鏈的互聯網公司。”產業經濟評論家洪仕斌認為,正如董明珠所言,兩人打賭本就不在同一賽道。 對董明珠聲稱自己贏了,洪仕斌并不認可,其一是兩人賭局要有一個衡量標準,不是誰說自己贏了就贏了;其二,雷軍和小米未來產生的價值將大過董明珠,要說發展邊界的話,無疑小米未來更有想象力。 結局意想不到 誰輸誰贏,網民看法各異。有人力挺“董小姐”,有人為雷軍點贊。 “小米從一家初創企業到營業額接近格力,無論最終誰高誰低,我都認為小米不輸。” “其實雷軍已經贏了,小米已經不是當初的小米了。” 有些米粉兒甚至覺得小米雖敗猶榮,“因為明年營收必然會超過格力,而格力今年為了推動營收達到2000億元,可謂使盡了吃奶的力氣。” 也有人認為,這場對賭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五年來,在各方“監督”之下,格力和小米各自努力,有低谷有高潮,但最終都在“五年之期”的最后一個年份站在同一起跑線,又同時回到高速增之路。 事實的確如此。 2014年,小米超越三星,成為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手機廠商。但到2016年時,小米全年出貨量下滑幅度最大,國內市場份額從第一滑落到第五。隨著小米“生態鏈”的發力,小米掃地機器人等一系列智能創新產品出現,口碑不錯,手機業務也有所回暖,出貨量明顯提升。 作為空調行業龍頭,格力的問題在于,遇上行業天花板。從2014年開始,格力就嘗試擴充品類,如晶弘系列冰箱、大松系列小家電以及格力手機等。 總體來看,5年間,小米營收增長逾3倍,格力也在保持穩定增長,兩家企業都在成長。 洪仕斌認為,近兩年,小米發展線下的力度很大,裂變速度較快,業績增速也較為明顯。“賭約沒有對錯之分,結果也不那么重要,從目前雙方獲得的業績增速和營銷效果來看,董明珠和雷軍都是贏家。” 在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看來,格力和小米,一家是傳統制造的民族領軍品牌,一家是互聯網領域新經濟寵兒,這兩家明星企業間的隔空較勁兒,其實算得上一種良性競爭,給企業、給行業帶來的,是更多創新發展的動力。 這樣的競爭,不管結局如何,對中國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兒。正如網友所言:誰贏都行,都是我們中國的。 [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