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朱邦凌
作為幾千億的投資巨無霸,中民投的債券為何大跌?其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中民投還有多少債券?風險到底有多大?
2月12日,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在上交所上市的三只公司債券暫停競價系統交易,固定收益平臺正常交易,債券價格以固定收益平臺相關價格為準。2月11日是春節后豬年開市第一天,股市債市紛紛大漲。但與此氛圍格格不入的是,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的公司債“17中民G1”盤中大跌逾30%,報35.51元,創上市以來新低。上交所決定,自14時14分開始暫停其交易,自14時57分起恢復交易。截至收盤,該債券報36.65元,全天跌幅27.85%。
中民投是一家什么機構?它到底有什么來頭?中民投可絕對不簡單,是最大民營投資集團,去年資產就達到了3000多億,是名副其實的投資巨無霸,被稱為“中國版的摩根士丹利”、“民間版的中投公司”。中民投全稱是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由全國工商聯牽頭組織、59家知名民營企業發起設立,成立于2014年8月,經營范圍主要為股權投資、股權投資管理、商務咨詢、財務咨詢、實業投資、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作為幾千億的投資巨無霸,中民投的債券為何大跌?其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中民投還有多少債券?風險到底有多大?
1、這只44.8億債券10個交易日已腰斬,此前有30億元債券技術性違約
其實,“17中民G1”并非第一次閃崩,從1月22日以來的10個交易日,“17中民G1”的跌幅已達56%。公開資料顯示,該債券發行規模44.8億元,票面利率7%,目前主體及債券評級均為AAA。“17中民G1”1月下旬的那次急跌,也被認為是此后其債券出現違約的征兆。
1月29日,中民投發行的30億元債券“16民生投資PPN001”到期,但在下午4點前投資者未收到還款,形成技術性違約。這是中民投第一筆技術性違約的債券。風險咨詢機構REDD 19點52分報道稱,中民投已經于1月29日下午5點左右打款到銀行賬戶,但錯過了最后時限,因此構成技術性違約。據REDD報道,中民投是通過出售部分海外土地才籌集到足夠的還款資金。
2、中民投總資產3108.64億,負債總額約為2328億元
財報顯示,中民投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30億元、27.67億元和35.54億元,3年合計歸母凈利潤約為110億元。而據天眼查資料顯示,中民投注冊資本人民幣500億元,實繳資本人民幣315.5億元。
中民投近幾年來的發展像是走上了一條快車道。2014年,中民投的總資產為564.44億元,而到2018年上半年,中民投的總資產已激增至3096.51億元,增幅超4倍。同時,中民投的營收水平也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2015年-2017年,中民投營業收入分別為46.64億元、195.15億元和286億元;3年合計歸母凈利潤約為110億元。
2018年三季報顯示,截至當時中民投總資產3108.64億元,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246.87億元,同比增長48%;凈利潤16.02億元,較2017年同期39.83億元大跌近60%。據2018年12月的最新一期債券募集說明書披露,從2015年以來中民投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截至2018年9月末達到74.89%。
截至2018年9月末,中民投負債總額約為2328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為62%,短期借款398億元,其他應付款21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30億元,面臨較大短期償債壓力。
在去年7月的一份信用評級報告中,評級機構新世紀資信指出,“中民投利用資本及債務杠桿不斷推進戰略投資及產業整合,負債水平快速攀升,目前已積累了較大規模的剛性債務”。
3、中民投董家渡項目持股遭司法凍結
2月1日起,中民投旗下的中民嘉業投資有限公司832857.14萬元出資額(61.91%股權)被凍結,執行法院為上海金融法院,執行裁定/通知書文號為2019法執74字第2、3、4、5號,凍結期限均為2019年2月1日起三年。
中民嘉業正是中民投旗下房地產及相關產業投資板塊,涉及房地產、資產投資運營、建筑產業化、醫療健康、養老及旅游等。中民投為中民嘉業大股東,持股67.26%。此次被法院凍結的股份占中民投持股比例的92.07%。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民投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上海外灘董家渡金融城項目公司的持股同遭凍結。
4、中民投被稱為“中國版的摩根士丹利”、“民間版的中投公司”
59家知名民營企業聯合設立、注冊資本500億元人民幣,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全國工商聯發起、唯一一家帶有“國字頭”背景的民營投資公司,這些標簽都是貼在這家成立僅4年的民營公司——中民投身上的“金字招牌”。公開資料顯示,中民投的股東包括盧志強的泛海集團、孫蔭環的億達集團、張近東的蘇寧集團以及周海江的紅豆集團等,可謂“星光熠熠”。中民投股東們掌控的資產規模已超萬億元。
中民投的理念是“產融結合”,董事局主席李懷珍曾如此解釋其業務模式,“在產業方面,中民投將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和資金實力優勢,優選重點目標行業實施戰略整合,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的商業模式。而在金融方面,我們將打造一個以保險、證券、租賃、資產管理等為主的、高度市場化的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團,通過持股與控股,實施金控集團的戰略管控模式”。
5、產融結合:參與了大量光伏、航空等領域的投資,但效果不如預期
中民投最初的設想是,將業務集中于光伏、鋼鐵、船舶等產能過剩、國資又不太“待見”的行業,通過整合重組謀得主導權,進而重新定價、分享紅利。光伏行業是中民投最先“落子”的領域,并且投下了重金。去年6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光伏新政出臺,暫不安排今年普通光伏電站指標、分布式光伏指標為10GW、新投運的部分光伏發電項目補貼下調等政策,令業內感覺到了一絲寒意。
中民投一進入投資,就進入產能過剩行業,很可能是中民投出現問題的原因。2018年8月,中民投在投資邏輯上提出了“四大轉變”——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穩定發展轉變,從傳統業態、傳統商業模式向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轉變,從重資產經營向輕資產管理轉變,從重資本投入向重解決方案轉變。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專欄作家,資深財經評論人。)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