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曹中銘
對于“獨角獸”企業的新股發行,我們不可忘記曾經付出的代價,不可忘記曾經的痛。更何況,“獨角獸”企業并非成功的代名詞,如果上市時還處于燒錢階段的“獨角獸”企業最終走向了失敗,曾經的高價高市盈率發行,又豈不是為投資者挖了一個大坑?
在3月27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51次工作會議上,被稱為CRO(藥企研發外包)醫藥生物巨頭的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藥明康德”)成功過會。藥明康德也是繼富士康之后,第二家通過IPO快速通道過會的獨角獸企業。
藥明康德對資本市場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就曾登陸美國紐交所,2015年成為中概股私有化大潮中的一員。此次藥明康德成功過會,卻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一是中概股回歸A股,曾經被證監會按下“暫停鍵”,而藥明康德的過會,說明證監會對于中概股回歸的大門已經打開。這對其他欲在A股掛牌的并已實現私有化的中概股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二是藥明康德股權存在BVI架構。證監會發審委就此提出,這種架構中設置多層控制結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各層級持股的真實性,是否存在委托、信托持股,是否存在各種影響控制權的約定或其他安排,是否符合首發辦法關于股權清晰的要求。考慮到今年1月10日過會的華寶香精的紅籌架構也并未徹底拆除,這說明,股權架構今后或不再成為獨角獸企業過會的一大障礙。
根據招股說明書,藥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是國內CRO的巨頭,主要從事小分子化學藥的發現、研發及生產,2015年公司CRO服務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11位,中國第1位。被稱為醫藥領域的華為。雖然目前還沒有衡量“獨角獸”企業的評判標準,但像藥明康德這樣的行業巨頭被稱為獨角獸絲毫不為過。然而,招股說明書所透露出來的高市盈率發行,卻更應引起市場的重點關注。
招股書顯示,藥明康德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0419.86萬股,計劃募集資金57.41億元。據此計算,藥明康德的發行價約為55.09元/股。藥明康德2014-2016年以及2017年前三季度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0.51元、0.39元、1.08元、1.13元。如果按照 2016年的盈利水平測算,其發行市盈率高達51倍。
而根據wind數據,自2017年3月27日以來,兩市共有472只股票發行上市,其中468家公司的發行市盈率在23倍以下,占比超99%,僅有4只股票的發行市盈率超過23。如果藥明康德的發行市盈率高達51倍,不僅在近些年來非常的罕見,其新股發行也明顯屬于高價高市盈率發行。有了藥明康德這個“前車之鑒”,今后其他“獨角獸”企業的發行市盈率將很難降下來。進一步講,既然藥明康德的發行市盈率能夠突破23倍的“天花板”,能夠達到51倍的“高度”,那么其他IPO企業的發行市盈率是否也能紛紛突破23倍的限制呢?
自證監會在2018年證券期貨工作會議提出要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企業加大支持力度,以及市場傳聞證監會將對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行業企業開設IPO綠色通道以來,“獨角獸”企業的概念便誕生了。二級市場上的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概念股也遭到炒作,市場對于“獨角獸”概念股的追捧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市場的追捧,卻絕非“獨角獸”高價高市盈率發行的理由。而且,目前新股掛牌,多數往往能實現數個或十數個連續漲停,這實際上也是市場資金追捧的結果。同樣是受到資金的追捧,既然“獨角獸”企業能享受到高價高市盈率發行,那么就沒有理由限制其他行業企業同樣以高價高市盈率發行新股。
而且,當年的“三高”發行,也曾經給市場帶來太大的傷害。對中石油等個股的瘋狂追捧,也讓市場付出過巨大的代價。如今對于“獨角獸”企業的新股發行,我們不可忘記曾經付出的代價,不可忘記曾經的痛。更何況,“獨角獸”企業并非成功的代名詞,如果上市時還處于燒錢階段的“獨角獸”企業最終走向了失敗,曾經的高價高市盈率發行,又豈不是為投資者挖了一個大坑?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