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擇深信時代的進步,深信夢想的力量,深信自由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不放棄底線和夢想。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勇敢前行。
雖然中國疫情暫時得到初步遏制,但全球快速蔓延,各國股市大跌。我們認為,應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是時候啟動“新基建”了,改革戰“疫”,化危為機。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十年內中國有望躍升為第一大經濟體。如果未來幾年中國經濟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長,則將在2028年前后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再回世界之巔,全球政經格局和治理版圖進入新的篇章。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改革戰,在偉大的崛起過程中,中國必須繼續深化改革,推動新一輪更大力度的開放。
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導致過剩浪費和“鬼城”現象。未來“新”一輪基建主要應有四“新”
只有通過堅定不移的對外開放、放開行業管制、降低稅負、國企改革、鼓勵創新等推動政令暢通的新一輪供給側改革,才能實現經濟的成功轉型。
資金空轉、推升資產價格的問題再度顯現,這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的老問題,如何搭建新的貨幣傳導管道,打通金融實體新循環,讓投放的貨幣到需要的地方、真正激發中國經濟潛力,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2.6%,總人口突破14億。如何看待上述人口形勢?
督促銀行適當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讓利實體經濟。進一步降成本要求銀行適當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央行督促銀行打破貸款利率0.9倍的隱性下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向實體經濟讓利。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舉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將打斷中國經濟2019年底的弱企穩,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
現階段我國同時面臨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抓改革等多個政策任務,根據“丁伯根法則”,需要幾個獨立、有效的政策協同配合,政策工具及其搭配組合可借鑒1999年的成功經驗。
在全國抗擊疫情之際,大部分地方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同時,兼顧經濟發展。但也有些地方為免責,一刀切,層層加碼,采取極端防控措施,最終由企業和社會買單,企業負擔加重、雪上加霜。
返工高峰在2月8-9日后開始出現,人口大規模流向廣東浙江上海北京江蘇,如何防范疫情再度擴散風險?如何兼顧生產恢復和疫情防控?
疫情暴露了我們在社會治理、應急體系、醫療科技、小微企業融資難貴、稅費負擔重等方面的長期累積問題。如果在應對上長短結合,在短期應急措施的基礎上,通過改革的方式解決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加強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硬實力,讓悲劇不再重演,有助于真正提振經濟和市場信心。
春節前疫情未得到足夠重視、信息不公開透明導致隨后的大規模人口流動,疫情從武漢快速擴散至全國,近期封城、居家隔離、延長假期、推遲復工、各方馳援湖北等措施有力防止了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但隨著節后離鄉返工返學潮日益臨近,大規模人口流動即將重啟,如何應對疫情二次擴散風險?
疫情將全面沖擊我國宏觀經濟、中觀行業和微觀個體,影響雖然沉重但是短期的,不會改變中長期經濟走勢。只要我們在強力應急的同時,大力推動改革開放,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信心來自于我們務實有效的舉措,共克時艱。
疫情將打斷中國經濟2019年底的弱企穩,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
從12月社融結構來看,表內信貸是支撐社融的主要因素,委托貸款帶動表外萎縮量繼續放緩,貸款核銷季節性上升,信托貸款、企業債、資產支持證券分別由于到期量大、高基數、年末回升幅度低于去年同期而構成拖累。表內融資方面,新增信貸短期延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