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張鵬
在宏觀經濟、貿易爭端不確定性猶存的背景下,A股市場今年一路震蕩探底,當前估值處于相對低位,從技術上看已經具備熊市特征。這個時候,市場悲觀和避險情緒最為濃厚,最考驗投資者對于其持有的股票的信心和耐心,對于管理股票組合的機構投資者也是如此。有信心就會有耐心,但是信心從哪里來呢?
一方面,要從投資世界觀的角度對于中國經濟增長有信心,長期樂觀主義者既不回避眼前的所有問題,也能夠超越問題看到長期希望所在。回顧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就是基于以下這樣一種成為現實的可能:能讀能寫能算又勤勞的中國人,出于改善生活的美好愿望以及單純的愛國主義,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中國經濟繼續向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路徑可能是非線性的或者曲折的),首要和核心原因就在于十幾億中國人的這種勤勞善學的文化優勢并不像人口紅利那樣很快會在幾代人內丟失,并且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比過往更豐富和迫切了。從供給和需求兩端來看,文化優勢和巨大需求是中國經濟希望和信心的最強動力。
的確,眼下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內憂外患”,實體經濟增速放緩,體制性和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未來滯脹預期風險有所抬頭,更為敏感的股、債、匯市場早已幾多起伏,貿易摩擦的深遠影響和持續時間超出預期。不過,福禍相依、因果相隨,風險的暴露也是出清的轉機。如果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能夠一以貫之的話,十幾億中國人就可以從政府那里繼續獲得支持和信心,國外也會對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有信心。
另一方面,股票投資尤其是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是聚焦基本面,而非宏觀和市場問題。因此,投資最重要的信心建立在目標行業和公司基本面的深刻理解上。股神巴菲特說過,“投資最重要的除了保住本金還是保住本金。”當宏觀不確定的時候,如果你對于市場沒有信心,也不妨暫時回避股票投資及其他風險投資。但對于追求專業的投資者而言,更為重要的應該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行業和個股研究上來,只要找到可持續的收益來源就會收獲收益和信心。
在各種市場環境中,機構投資者尤其喜歡中長線低貝塔(β)、高阿爾法(α)的股票,只有這一類上行空間大于下行空間同時也相對稀缺的股票才能相對平穩地穿越牛熊周期,獲得長期收益。當股票組合里的個股基本面有任何的風吹草動,機構投資者也會格外警惕,然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再決定是否以及如何對股票及組合進行調整。總體上,只要行業和公司基本面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一般不會去計較短期的市場波動和風險擾動。
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也需要經常仔細審視自己的持有的股票,在熊市環境中盡量多看少動,不要追漲殺跌是最起碼的要求,但也要堅決回避地雷股以避免永久性損失。當然,最聰明的做法是像專業的機構投資者那樣能夠自下而上地去布局與宏觀和市場不相關或者不太相關,具有長期競爭優勢帶來的確定性溢價的股票,這一類基本面無虞、短期又超跌的股票往往投資性價比最高。當你比更多人理解一個行業和上市公司盈利表現背后的護城河優勢,更愿意把它們作為重倉板塊和個股長期持有的時候,你就會具備超出常人的投資信心和耐心。
(本文作者介紹:供職于陽光私募行業,清華MBA校友。)
責任編輯:張文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